老英們看的下去嗎?一部劇來回換人


指出一個誤區,老英們不是看不看得下去的問題,這就是部電視劇,想看就看,不想看就不看,原來不看了過個幾年又想看便繼續看,就是這麼簡單。

對大多數觀眾,換了主角若是不符合喜好,那就不看。過個幾年又換了人覺得可以於是接著看。當然也有很多人是止步之後,就不再繼續看了。

你去英國的漫展上,可以找到從1963年就開始追劇的爺爺奶奶輩粉絲,但你去英國大街上隨便找幾個人(特別是上了年紀的)問問,多半回答都是「小時候看過後來就沒看了」。

就跟你小時候喜歡看哆啦A夢,喜歡看奧特曼,喜歡看史努比一樣,很多人長大之後就漸漸不看了,但同樣也會有很多粉絲十幾二十年來一直喜愛這個系列。


神祕博士換主角的傳統,要追溯到1966年。

當時,第一任博士扮演者William Hartnell因病無法繼續勝任這一角色,但神祕博士卻正是BBC的搖錢樹,高層肯定不願意看到這樣一個廣受歡迎吸引收視率的王牌電視劇就此夭折。

因此,時任藝術總監Sydney Newman就提出建議:博士是個外星人,那咱們就讓他擁有改變相貌的能力。

Patrick Troughton於是加入,接替Hartnell成為第二任博士。

得益於當年劇組上下的前瞻性,Troughton的「接替」並不是帶上假髮開始拙劣地模仿前任,而是塑造一位不同外貌、不同性格的新博士。

這是第一次對「博士」這一形象的革新,博士不再僅僅是一個脾氣古怪、喜怒無常的老頭,博士可以成為不同的人,擁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喜好,對事物不同的看法。

而有了第一次自然就會想到第二次、第三次......人們開始期待,博士是否會有新的變化,是否會成為新的人,是否會有眾多性格各異但又互相聯繫的博士們。

每一位新博士的到來都會給這一角色注入新的活力和元素,因此博士這一角色纔不會受到年代的限制,能受到每一代觀眾們的喜愛。


換主角,實際上是一個IP要想延續和發展必須做的事情。

一個角色被塑造得越豐滿,該角色就越難繼續發展,發展到一定程度最終會發過來束縛這個角色的可能性。

因此,別說像神祕博士這樣快要60年的系列,任何一個稍有歷史的系列都會選擇對主角進行革新,避免觀眾陷入審美疲勞。

不過,神祕博士的特殊之處在於,其更換的主角,從設定層面來講,與原本的主角是同一個人物。儘管從外表再到人格都有著極大的不同,卻又在宏觀角度統一在「博士」這一角色之下。

這種模式實際上是與英國的傳統有關。

007、福爾摩斯等家喻戶曉的作品系列,從上個世紀至今也在不斷推陳出新。因此也有許多演員們參與進來,接替扮演邦德或福爾摩斯這樣高知名度角色。

儘管受限於邦德或福爾摩斯的基本人設,每一位演員還是努力演繹出不同,為角色注入自己的風格。

因此,對熱衷於系列創作史的粉絲們往往也會對對此津津樂道,分析每一位邦德或每一位福爾摩斯各自的特點,而這些特點又是如何成為系列的一部分。

而神祕博士,則是結合了「創造新主角來開拓新可能性」與「新演員扮演老角色」這兩個特色,發展出【重生】這一設定。

而且這種結合非常成功地做到了「取長補短」,新主角既與老主角有著明確的聯繫,又免去了老角色發展受限的束縛。

更何況得益於這部劇「時間旅行」的元素,新老博士們能在特殊的故事裡共聚一堂,也成為了一大看點。

並且這和其他系列歷代主角共同登場還有著細微的不同,新老博士之間「既是同一個人又彼此不同」的特性能在多博士劇集中被更好的體現,也讓粉絲們收穫更多的樂趣。


我記得九叔是和BBC搞翻了來著就走了

大提提在採訪的時候說他的確很懷念演博士的時光,但是一直讓他演下去,他可能會有「哦天吶,今天又是對付戴立克」的感覺,觀眾們可能也會審美疲勞叭。

神祕博士這部劇他的出彩之處在於,博士重生之後性格和行為方式會發生變化,但是擁有前世的記憶每次重生都伴隨著觀眾們對前任博士的不捨和下一任的無比期待。

我最喜歡的是小十,小十的那幾季刷了好幾遍,這裡私心放幾張圖哈哈哈

永遠愛博士??


顯然dw希望的是長久的影響力,看看那些神劇。老友記end;唐頓莊園end;這些劇不可避免的受演員年齡限制和千篇一律的劇情所限制,不會長久。可能會last for a lone time,但不會是for eternity。

所以dw就想到了這麼一個巧妙的設定,演員不用愁,隨時可以有新生力量,而且演的是同一個人,兩全其美;至於劇情,科幻劇嘛,換個編劇,666感冒靈也給你換成頂級鶴頂紅。所以世界紀錄的最長壽科幻劇就這樣get到了


最早換人演是好像是因為一爺爺演不動了但是劇集不能不拍啊,所以整出了重生這個設定。

但是在實操之後發現這個設定能夠很好地塑造角色、創作劇情、跟進觀眾審美,那就沿用下來了咯。

另外《神祕博士》這樣的英劇不知道答主指的是還有哪些,反正就我知道的就這獨一份。

如果可以不換演員,當然原班人馬最好啊,動漫就可以很好的實現這一點,一套原畫可以講再多故事主角還是他們。

但是真人劇集來說,即便原班人馬都有意願,那劇組的演員也是有生命週期的,最典型的是《少年時代》,原班人馬12年,拍攝了一個少年的少年時代。那我很喜歡少年的主角,那咋整??人無再少年啊兄dei。

之前漫威三位扛把子美隊鐵人雷神都要換人,再之前狼叔不演了,難道漫威迪士尼他們不知道系列劇集能夠用原班人馬是最好的嗎?米辦法,人有生命週期的。

所以,換個演員,角色還是那個,續集能夠繼續把ip的價值發揮出來,說不定還能有驚喜新的演員更能詮釋這個角色。

另外,換演員,並不等同於換主角。

如果真的說換主角的劇,我好想只知道一部,叫做

《權力的遊戲·冰與火之歌》


謝邀??

為了保證咱們長壽劇一直保持長壽且鮮活 肯定要有新鮮血液的注入鴨 對於一個演員來說長時間一直演同一部劇應該大部分演員也不會接受 總要有新的演繹突破嘛 所以無論是換演員還是換編劇都是必然 只要我們一直愛著博士就好??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