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BIM百花齊放,政策、標準、培訓、證書都在展現著BIM這個事物的活力。但很多人仍然覺得BIM是個泡沫。

那你覺得BIM在我國當下究竟能不能崛起呢?


我認為BIM現在發展的已經很不錯了。

從我的認知當中,在14年之前,BIM一般用於高大上的項目當中,只可遠觀,就像處於天上一般,平常接觸不到。連聽說過BIM的都很少,即使身邊有人聽過,但大部分還是認為就是建模。

14年到17年,這段時間內隨著國家的推廣BIM技術也在慢慢普及,高校開始進行BIM人才的培養,同時培訓相關機構也在慢慢崛起。BIM技術也開始在許多有難度的工程項目當中使用,而不是僅僅存在於高大上的項目當中。

17年之後,BIM技術就開始迅速發展了,大部分市政項目紛紛開始了應用,慢慢的BIM技術已經不處於雲端,開始接地氣了。同時BIM人才也已經成長,然後由於BIM本身就是複合型的,多元化的。所以BIM人才也開始了自己的發展,有的搞培訓,有的做工程,有的做諮詢,有的做BIM相關的程序製作,有的做三維掃描與BIM結合的技術,有的做VR/AR等等。

至於有人覺得BIM是個泡沫,可能接觸的不同就感受的不同吧。項目上沒用過BIM技術或者沒有達到想要的效果的就會覺得BIM是虛的。然而項目上充分利用BIM技術解決實際問題,並且使用之後高於預期效果的就知道BIM技術的好了。項目只是運用BIM的部分技術與項目上大部分都使用BIM技術感受是不同的。還有就是,一個人或一個團隊,主動去探索去應用,與一個人或一個團隊,被要求使用,被迫去研究,感受也是不同的。最後,做高端研發和做與新技術進行結合應用的,肯定也和做正常的BIM技術應用,感受也是不同的。

所以說很多人覺得BIM是個泡沫也是理所應當的。

還有就是BIM究竟能不能崛起,我只能說BIM是好東西,它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在這些問題當中,關鍵的就是錢和質量。利用BIM技術可以節約成本,提高質量。

最後,有需要BIM方面資料及很難找到BIM相關學習資料的夥伴們可以來聯繫我。有關建築造價行業學習資料從識施工圖、標書製作、BIM軟體學習、考證資料等。適合初學者(轉行人員)及有一定基礎的夥伴們學習,建築領域工作是一個熟能生巧、持之以恆的工作,希望夥伴們拿到資料後仔細閱讀、認真學習,遇到不懂的問題可隨時聯繫我。


先說結論:BIM就是個大騙局,今年在國內外發生了一系列的BIM騙局原形畢露的事件,文尾有鏈接,歡迎慢慢收看。你要是有錢去折騰BIM,我覺得你嫌錢多可以捐給我。

BIM不是趨勢,是炒作,是騙局:好東西是不打廣告就被瓜分完畢的,天上不會掉餡餅,只會掉陷阱:

其實很早以前精明的甲方們就看穿做BIM的們是一羣騙子了,所以事實上很早以前做BIM的們就沒有項目了,由於那些BIM公司就大規模倒閉,附屬的BIM部門就大規模地被裁撤,於是剩下靠BIM培訓苟延殘喘這一條活路,由於事實上BIM長期無價值產出,0產值負效益,為了能給手下發工資只好長期賴在CAD設計師身上吸血。

其次是什麼作用都沒有:就算是長期鼓吹的管線綜合CAD也早有替代解決辦法。

這些BIM的騙子不會直接像電信詐騙那樣直接打電話給受害者,而是首先從造謠開始。他們會首先散步消息,把手中的騙術吹得各種高大上,然後順理成章的,國家機關就會有規範化的考試評級體系,沒錯啦,你們只要乖乖的繳納培訓費,這夥人就會幫你考到相應級別的國家承認的證明。 別的不說,這個。。。相應級別的國家承認的證明,是真的麼?!傳說中的工信部和人社部發的證明,哇。。。好誘人啊,那麼,事實是怎麼樣的呢? 事實上,如今市面上並沒有相關的證書是直接由這兩個機構頒發的。上鏈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0927423104116650wfr=spiderfor=pc 工信部的。至於人社部,大家可以在人社部官網看下,人社部已經發布公告,不出bim證書了。再說,用CAD畫圖的各位,你們誰考過CAD證麼?呵呵呵。 http://www.miitec.org.cn/ezweb/upload/wcm/8781-c2b2-4db1-9b9e-9ec9_1503850978800094.jsp類似的證據在網上一搜一大把啊,什麼「工信部說我們沒有發BIM證明」諸如此類。 俗語說,拿雞毛當令箭,現在雞毛沒了,眼看手中的騙術要淪為沒人要的廢物,BIM騙子們當然不甘心,沒事,沒了雞毛,不是還有鴨毛狗毛嘛~~於是BIM騙子們又開始吹噓什麼國外BIM應用規範超前啊,國內「BIM」只是暫時落後云云。之後一番天花亂墜的瞎吹,直到如下問題就現原形了:為什麼廣州優比等單位編寫的所謂的「BIM規範」是推薦的呢?這種所謂的推薦規範,其實就是無法強制執行的垃圾廢物,BIM的騙子們啊,你們騙人,好歹要能自圓其說啊,騙得這麼弱智,差評啊!猴戲規範之後,更有甚者,人們發現這家廣州優比建築諮詢所在得廣州珠江外資建築設計院真正賺錢養設計院和BIM騙子的設計製圖部門自己也是用CAD製圖的。那為什麼這麼寶貴,這麼高大上的東西要內銷轉出口呢?啊~原來珠江設計院的院長楊堅也很清楚,優比那套BIM騙術和毒藥差不多,要是真讓自家用了,估計會因為無法完成設計任務導致珠江設計院破產完蛋,楊堅自己也就不用當院長,可以去洗廁所了。。。

關於楊堅是不是珠江設計院院長的證據:http://www.pearl-river.com/?c=teamsa=teamsviewid=1 貨真價實,絕非雞毛鴨毛狗毛的珠江設計院官網~楊堅啊,有種堅持住了,別讓網管撤網頁啊~~~

言歸正傳,報名參加了BIM騙子們培訓班的人可不是錢被坑那麼簡單,時間精力各種資源搭進去不說,還往往會因為被忽悠而為虎作倀,擴大騙子的勢力。至於廣州優比建築諮詢,則繼續恬不知恥地繼續四處招搖撞騙,坑害無知的羣眾。打假英雄,你在哪裡啊~~~?誒?為什麼會出現一個「鏡像問題」?!原來是優比,楊堅及其手下盧子敏,楊遠豐,何關培等人不甘心自己必然失敗的命運想翻盤啊!沒用的,呵呵呵,假的就是假的,愈辯愈明的啊!這可不是你們這些靠騙得跳樑小丑靠黑客可以改變的了得補充個類似問題: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5399120/answer/690441608這些BIM騙子及其水軍唯一能做的也只有東拉西扯,然後就是機械地灌輸「BIM好,就是好,好好好」諸如此類地觀點和話語。一邊拙劣地狡辯,一邊東拉西扯地逃避真正的問題關鍵點。。。BIM的騙局該說的早說完了,是真是假,不言自明。。。

BIM真相進一步揭批及BIM在國內外今年的最新動態:

怎麼看待湖南再次強推BIM,搞BIM審圖受到甲方,設計院,施工方等各方廣泛抵制,遭遇到巨大阻力??

www.zhihu.com圖標各位怎麼看住建部在湖南的強推BIM審圖??

www.zhihu.com圖標2020年了,我們土木人是否應該學BIM??

www.zhihu.com圖標

問題下本人的回答

英國NBS2020年的報告突然不再提英國而是改成關注中國了,這是否意味著國外的BIM騙局無以為繼了??

www.zhihu.com圖標bim專家喜歡講國外bim,國外bim真的存在嗎??

www.zhihu.com圖標

BIM騙子們,你們想在另起爐竈,換個角落繼續行騙,危害人間,我一定不會讓你們得逞的,奉勸你們這些BIM騙子還是早日準備下崗再就業吧,哈哈哈哈。。。。

歡迎關注本人和本人其他問題下的回答,有對BIM騙局的全方位無死角揭批,謝謝!


  一、國內大多數企業對於BIM技術的瞭解與掌握程度雖已有一定程度,但每一個企業實際導入的程度與本身具備BIM技術的能力或運用BIM技術成熟度並不清楚,且值得後續深入研究。

  二、國內【應用BIM技術】的工程類型仍集中於稍大型工程,但非建築工程的基礎設施(土木工程)與廠房工程亦有很大的應用價值與推廣空間,相信未來在政府部分的積極推動與科技廠商對於廠房設施特殊使用需求下,應該會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三、【國內BIM應用】的項目命週期仍集中於設計與施工階段,對於設施生命週期最長的營運/維護管理階段,卻相對不重視。此部分的BIM應用集中情形,應透過業主端的教育訓練與推廣加以強化,進而提升BIM技術所帶來的全方位效益。

  四、國內雖已提供許多BIM的各式教育訓練,但參與的人普遍並不滿意,多數認為效果有限。國內應更重視BIM技術的人才培育與在職教育訓練,通過針對不同角色設計出滿足該角色需求的課程,以滿足並提升過內BIM技術應用最核心且關鍵的資源:BIM技術應用人才。

  五、國內應用BIM技術的投資報酬率等效益分析相較於國外而言低,除了國內處於應用起步階段之因素外,國內過往對於量測BIM效益或投資報酬率不普遍且不積極,則是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研究單位如何協助進行量測方法的建構,應是突破此一問題可以期待的方向。

  六、國內應用BIM技術的廠商內部效益主要為「拓展新客戶與新業務」、「更好的整體施工項目成果」、「提供新的服務」、「減少施工文件錯誤與遺漏」,但與國外調查結果有一些差異,此部分的差異乃系產業環境與習慣造成,因此如何改善國內特有的問題,除了應強化業主在BIM技術的全面性瞭解外,研究單位也應協助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案。

  七、國內對於BIM技術於項目中的價值與國外調查結果有差異,國內對於「減少施工過程中的衝突」評價較高,且明顯高於其他項次,其背後亦凸顯國內產業環境之問題,因此除了確實善用BIM技術以提升項目的各式價值外,如何思考BIM應用的本土化問題,甚至產業結構或項目執行方式(ProjectDeliveryMethod)問題,研究單位義不容辭也刻不容緩。

  八、未來國內企業願意投入BIM應用的意願相當明確且集中於「增加員工BIM教育訓練」,相較於國外願意投入BIM應用有關的研發卻不相同。雖然學校的正規教育與產業的在職進修,這對於應用BIM技術提升產業水平缺一不可,但國內若要提升BIM技術的國際水平,如何善用國內大學的研究資源,是行業與官方研究的方向。


bim只是目前國家發展的一種趨勢,但是整個bim市場比較混亂,發證機構比較多,國家也沒有明文確定那個機構頒發的證書全國通用,導致市面上存在很多機構都可以發證,以中建和中鐵內部文件來看,以郵電和圖學會的含金量為首,其他機構的證書暫時不用考了,發展成國考的可能性不大


BIM肯定能崛起!拿自己舉個例子,第一次聽說BIM是在13年,項目管理老師說的,15年入職某省建築國企,16年時,某央企的同學所在項目部就開始組織考試培訓,項目部已經有相應獎勵制度了,17年的時候,我們公司也有了考試培訓,很幸運,參加了第二期的培訓,並拿到了一級證書。現在項目部也設置了工作站,公司每年有相應技術指標考覈,強調一下,我們是三級分公司的項目部。總的來說,國企項目、重點項目普及率相對較高,雖然應用場景很少,但是已經有很大發展了!


關於這個問題,已經有專業的人士在做調查研究了,推薦題主看一下這本書:

《中國建築企業BIM應用分析報告(2019版)》

裡面關於建築企業應用BIM的情況調查總結的非常清楚。

用數據跟事實說話,遠遠勝於我們在這裡發表個人的一知半解。


現階段性價比不高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