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覺得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假的虛無的,常人都追求多巴胺分泌的快樂,我覺得不可理解,我寧願痛苦一輩子,我還沒有找到自己的人生信條,我為什麼會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我天天強迫自己思考人生哲學可以成為哲學家嗎?


促進哲學家思考的可能很大一部分來源於他們的個人經歷。

先說個我們學校的例子,個人經歷比較少的老師通常是純學院派,就是翻譯經典解讀經典,總體給人感覺比較枯燥,抽象,為學術而學術。

我們有個老師個人經歷很豐富,雖然也頗為理性,年輕時反思道德,入木三分,描寫男人沒克制住誘惑抓著頭髮懊悔的情節特別生動。他人生中經歷過大的痛苦挫折,孩子被索馬利亞恐怖份子綁票,向國家索要贖金,幾年沒有孩子音訊。所以這種痛苦影響了他很多年的思考,都是關於人類共同傷害和痛苦的。後來可能有感情經歷了,風格變化很大,比如研究卡維爾的敏感和認同,心理學skin-ego,michel serres的五官感受,這些研究都和重要的人際關係有關,如果沒有很切身的體會,很難走上特別感性的研究之路,我認為。

我比較喜歡的哲學家馬克思舍勒,對人類情感解讀做出了卓越貢獻,他有一段影響很大的婚外情,當時驚動了教會,他個人常批判婚姻制度。

康德孤獨奮鬥一生,提升了形而上學的新高度。

每個哲學家的研究都受到個人經歷的局限和影響,也有婚姻很幸福的哲學家寫出警世之作。總之驅動一個人去寫作的原因很多,大多數哲學家對人類的痛苦是敏感的,然而他們追尋的目標仍然是讓人類獲得真正的幸福,


哲學家們愛思考,愛對世界和人生的基本而抽象的問題窮根究底,使得他們往往具有憂鬱的特質,有點自尋煩惱和痛苦的味道。痛苦顯然不是哲學家的目的,而只是思考過程的宿命:也許快樂而來,痛苦而終。

愛思考起因於愛好、好奇,比如我為什麼來到這世界、意義何在?這世界的本源及真相是什麼?對於超感覺的經驗以外的對象的思考,是因為具體科學已經無能為力,但又令人充滿探究的誘惑。

但是抽象的終極思考,特別是思考人生哲學問題,基本是無解的、非邏輯的模糊性領域,比如你真要弄清人為何而生,就是自找煩惱。對世界有限還是無限、唯物還是唯心、形而上學還是辯證法、相對真理還是絕對真理等等的思辯,僅僅是訓練了他們的思維,他們對相關概念的定義都可能各有不同,便已展開無休止的思考、爭論並著書立說,他們不怕煩惱和痛苦,是因為已陷入這個思考的遊戲。


幸福是自我對世界的降維打擊。

可是到後來我們才知道,那些讓我們洋洋得意的降維打擊其實打得都是我們自己,這就是痛苦的根源。

現在你還認為哲學家再追求幸福或痛苦嗎?

促進哲學家思考的,是生存的本能。

因為生存想要我們與別人不一樣,所以我們才認為自己與別人不一樣。

諷刺的是,當我認為自己與別人不一樣的時候,別人則認為我並沒什麼不一樣,恰恰我認為自己與別人沒什麼不一樣的時候,別人才可能認為我與別人確實不一樣。


人思考是為了答案。高尚點,是為了真理。而幸福和痛苦都是人的主觀感受,是思考過程的產物,而非直接目的。

思考後求得了答案,這一瞬間肯定是令人愉悅的。但如果答案本身卻很荒唐壓抑,那便使人痛苦。

關於思考的原因…人不會無緣無故地思考。最多的情況是受現實的驅動,迫於解決問題而思考,進而可能涉及哲學領域。

其實從問題到答案,思考就是中間的橋樑。不建議空想人生哲學,因為沒有足夠的經歷,連「問題」這個因素都是缺少的。沒有對問題的切身感受,思考也只會虛無縹緲。

同時,不要想著「成為哲學家」。哲學家歸根結底是一個稱號,是人們對於你哲學成果的肯定。脫離社會現實,迴避生活,閉門造車,只會養成一位滿口空話的狂人。


哲學家是問題中人。

他們思考問題不是為了成為什麼家,而是為了回答心中的問題。

因為痛苦而思考,思考的過程是愉快的,通透之後是快樂的。

如果為了成為哲學家而強迫自己思考,那麼就完全是痛苦了,這種思考是一種折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