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一批(一本),对于不同省份来说,学校是完全不一样的。当然最近几年的高考改革,本科一批和二批已经不断的合并,变成了本科批次。

而为大家熟知的985、211高校就不多赘述占用篇幅了。

一本学校有哪些?

这种情况下,七星导学平台根据教育部的学科评估结果,把评级在「B级」及以上的学校罗列出来(不包含985、211)。

该如何选择?

对于考生来说,仅仅知道高校处于什么水平是不够的,还需要了解学校的专业情况、招生计划等情况,这样在报考时才能做到心里有底。

欢迎评论、分享、转载(需注明出处),答主保留对篡改本答案内容及图片,或进行歪曲性解读等行为的法律诉讼权利。


七星导学是国内领先的新高考选课、高考志愿填报的专业测评、大数据服务平台。


严格来讲,并没有一个权威机构确定哪些大学是一本,哪些大学为二本。目前流传的一二本大学的说法,基本上是网上及民间的定义。

先说明一下一本、二本是什么?一本、二本的全称为本科第一批次和本科第二批次。是高校志愿填报及录取环节(非常重要)中按照高考分数的高低分批进行志愿报考和录取。而分批填报志愿和录取的过程中,批次区分的不仅有学校,还有专业。一个学校的某个专业,在一个地区是一本招生还是二本招生,不仅仅有学校的实力,也有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倾向。

好,先捋顺一本和二本的定义了,我们再从重点来讲。就是一本、二本是录取的批次,而非学校的档次,虽然批次的不同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学校的专业水平,但也非绝对。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部分普通高校在本省的全部专业为一本招生,但在其他省份却是二本招生的;

2、某些省份已经不再按照批次录取的。

因此,一个学校按照其录取的批次来区分学校档次,可能就存在争议了。

更关键的是,纵观教育部官方,还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都没有以任何形式对高校的等级进行区分,也就是说,在国家官方文件中,就没有一二本大学的说法。

可能有些朋友就说,为啥三本大学就没有争议?因为很简单,本科三批次录取具有单一性,即落在本科三批录取的专业或学校,有较大的独立性和单一性标准,即:

1、公立高校统招中外合作办学与校企合作办学项目;

2、独立学院的所有专业;

3、民办高校的所有专业。

所以,对于三本基本没啥争议,主要就是因为三本有明确的标准。而一二本就比较难讲,以我的母校为例,同样的会计学专业,07年以前是二本招生,07-13年是一本招生,13-18年一二本兼招(不同校区),18年以后无一二本区别。所以说,到底一个学校是一本还是二本,会看到有争论(除非名校)。如果真的有官方划分的一本二本,就不会有这个争议。

权威而言,国家对于高校比较靠谱的水平评价体系有以下几个:

1、211或985高校;

2、双一流高校;

3、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

上述三个标准均可作为评价一个学校(或一个学科)水平高低的最直接官方标准。进一步还可以参考:

1、该校一级学科博士点有几个、有哪些?

2、该校一级学科硕士点有几个、有哪些?

3、该校有无国家级重点学科、有哪些?

4、该校有无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有哪些?

5、该校有无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有哪些?

通过比较上述指标,对正确评价该校和该专业真正水平才是比较有帮助的


已经毕业几年的老学长,现在在做自媒体。

当年高考没考好,学校没报考好,今年家里有高考的小朋友,在帮忙一起搜集报考资料,发现时间过的太快了,不由感慨。大学报考很大程度决定了你未来的路,当然,主要还是要靠自己努力。

报考还没开始,先预祝大家不浪费分数,报上理想的学校!

C9联盟(这个研究生用的比较多,也可以看看)

九校联盟(C9),中国首个名校联盟。

2009年10月9日至10日,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第七届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来自首批985高校的9所大学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或党委书记、副校长),经过讨论,决定学习美国常春藤和英国罗素盟校、澳大利亚G8模式,成立学术联盟「九校联盟」,旨在互相借鉴对方的优势学科,共同发展,会上签订了《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协议书》。协议书内容主要包括互换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互相承认所修学分;举办暑期学校(C9-Summer School),扩大「九校联盟的影响」,与美国常春藤联盟、英国罗素盟校、澳大利亚G8紧密合作;成立联盟网站,博士学位论文互评等等内容。

9所高校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34所

「34所」即在招收硕士研究生的过程中可以自主划定复试分数线的高校,一共有34所高校因此简称「34所」。

北京地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天津地区:天津大学、南开大学

山东地区:山东大学

江苏地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浙江地区:浙江大学

上海地区: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福建地区:厦门大学

广东地区: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湖南地区:湖南大学、中南大学

湖北地区: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黑龙江地区:哈尔滨工业大学

吉林地区:吉林大学

辽宁地区: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安徽地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陕西地区: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重庆地区:重庆大学

四川地区: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甘肃地区:兰州大学

985工程

1998年5月4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科教兴国的战略,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等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

图片来源于: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211工程

「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

北京地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华北电力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黑龙江地区: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

吉林地区: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

辽宁地区: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

天津地区: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

河北地区:河北工业大学

山西地区: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地区:内蒙古大学

上海地区: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

江苏地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苏州大学

浙江地区:浙江大学

安徽地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福建地区:福州大学、厦门大学

江西地区:南昌大学

山东地区: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河南地区:郑州大学

湖北地区: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

湖南地区: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广东地区: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广西地区:广西大学

海南地区:海南大学

重庆地区:重庆大学、西南大学

四川地区: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

贵州地区:贵州大学

云南地区:云南大学

西藏地区:西藏大学

陕西地区: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甘肃地区:兰州大学

青海地区:青海大学

宁夏地区:宁夏大学

新疆地区: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

军事系统: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双一流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简称「双一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亦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

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

1. A类36所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2. B类6所

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

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广西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贵州大学、西藏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石河子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宁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武汉的江汉学校录取分数线2020年是多少分。


学会善用搜索好的嘛?这种大问题拜托去百度好的嘛?如果你具体问哪个大学好也可以回答,本一的大学多了去了~难不成让答主搜索完复制粘贴的嘛?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