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體 DOTA2 分部全員離隊,同時液體發聲表示自己不會離開 DOTA2 項目。可是你要去哪找到像他們五個一樣優秀的選手呢?

以下為原文:

??當Kuroky在Ti9後告訴我他們的新計劃時,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從一名職業選手成長為俱樂部負責人的旅程。在Team Liquid旗下徵戰四年後,我們Dota戰隊決定追尋一個新的夢想:建立屬於他們自己的電競俱樂部。我們最優秀的Dota陣容的離開,固然讓我非常傷心難過,但我對我們一同走過的歲月深感自豪,那裡有著數不清的冠軍頭銜,記錄和令人難以忘懷的回憶。這一切都在2017年8月12日他們成為世界上最棒的Dota戰隊那一刻達到巔峯,而我們僅用2年半的時間就締造了這個傳奇。

雖然分離總是令人傷感,但我真心為我們的選手與他們即將進行的全新冒險而感到高興。會選擇一舉躍升為戰隊主人的世界級選手寥若晨星。但毫無疑問,這真的是他們應得的,我很高興能一路伴隨他們成長。希望他們在Team Liquid的這段時光,能給到他們走上這條新的挑戰之路諸多助益。

我想簡單的表達一下我們不會離開Dota的決心。我們首次組建Dota戰隊是在2012年,而後一路至今。未來難以預料,雖然我們無法保證是否能馬上找到合適的班底,但我可以確定的說,我們熱愛這個項目並想成為其中的一份子。我們正在尋找能夠繼承這五個男孩所留下的勝利傳統的選手和戰隊,並會在有確認信息時第一時間通知到大家。


利益相關,粉李逵兩年多,現在有點迷茫

鬼知道過去的一年經歷了什麼。

鴿掉了18-19賽季的第一個major,因為預選輸給某不知名戰隊,這支戰隊在一週後解散。

奇蹟鴿鴿掉了第二個。

澳門mdl奪冠,狂掃跳跳不在的EG,覺得我們很強,可斬祕密。

下一個major小組賽巧遇祕密,被碾壓,順便輸給了kg進入敗者組。

敗者組第一輪面對chaos,20分鐘gg,拿到了個位數的人頭。奇蹟哥火貓有3分鐘在躲避追殺,3分鐘在泉水讀秒。

迪士尼major跌跌撞撞進入決賽,第一把奇蹟哥水人超神,以為見不到水人了,然而祕密繼續放水人,讓一追三。

esl伯明翰,小組賽bo2無勝,淘汰賽被紅星老師送回家。

某自媒體寫了一篇兄弟dota的文章,看完之後覺得雖然狀態不好,但大家至少都齊齊整整在一起一千多天。

一週後馬桶離隊,兄弟dota結束。

w33他來了,為了震中杯預選賽最後一個名額跟alliance鏖戰三局,晉級。

決賽面對vg,G4落後四萬經濟逆天翻盤以為能奪冠,G5從頭崩到尾,奇蹟哥幽鬼超鬼。

TI小組賽可以用災難來形容,戰勝chaos和KG後,避免了墊底被淘汰的命運。

進入敗者組找回狀態。

一切戰術轉帶球,戰勝fnc、tnc、rng

eg情誼送了兩局,晉級前六,面對祕密

用OG的方式戰勝祕密,進入決賽日

讓一追二戰勝lgd,獲得了面見上帝的機會。

上帝面前沒有奇蹟。決賽被OG當電腦殺,飛來飛去的殺。

這就是過去一年李逵和李逵粉絲一起經歷的事情。

剛看微博說全員離隊,其實挺好的,隊沒了;人還在。

佩服kky的勇氣和隊員的魄力,看結果,液體是TI亞軍,但是從過程來看,隊伍一直沒有成體系的陣容,只能靠幾個絕活哥死撐住。

有改變是好事情,ti10見吧。

桶,隊涼,勿念


作為一個體育迷,我覺得這是正常的趨勢,是v社錦標賽制下的正常趨勢。

大家不妨看看其他體育項目。

足球,籃球,排球,棒球等等團體項目,都是以俱樂部為核心的聯賽制,俱樂部靠主場門票,電視轉播權,球衣周邊,主場廣告贊助,球員轉化盈利選手主要收入是工資和代言。比如我們熟知的皇馬巴薩湖人揚基。

網球,斯諾克,高爾夫等等相對小眾精英化的個人項目,都是以選手為核心的杯賽制。像我們國人熟知的丁俊暉,李娜,都是自己組建的團隊。選手團隊主要靠比賽獎金和代言來盈利。

當然,在中國,還有一些特殊的情況。比如乒乓球,羽毛球,圍棋等個人項目,既有國內聯賽,又有世界性的杯賽。但是這些項目的國內聯賽,更多起到的是在舉國體制下的鍛煉人才的作用,商業化程度不算高。大家最終看重的還是杯賽成績。

所以dota2目前很奇怪點在於

1.它是小眾精英化的項目但卻是個團隊項目。

2.作為團隊項目,它卻採用錦標賽杯賽制度。

3.作為以杯賽為核心的項目,它都是以俱樂部為名義參賽的。

如果v社不改變現有的模式繼續運作,俱樂部的盈利會越來越困難,對比賽的幫助也會越來越少,核心選手的話語權會越來越重。核心選手脫離俱樂部自行組建團隊的情況將會越來越多。中下層選手的日子會越來越難過。除非能像網球,高爾夫一樣成為貴族化運動,不然估計離涼涼不遠了。

ps:其實這個趨勢早在wings集體單飛的時候就應該出現了,只不過被ace扼殺了。


這類問題其實懶得回答了,你無法和宗教人士討論理性與科學。

我覺得時間會證明一切,看看13年那個時候的一些爭論,現在就彷彿是笑話一樣,dota2有沒有問題,不用太多坐等ti10即可


kky這格局,沒得說

無論是換馬桶還是這次全員離隊

dota2發展到現在,所謂到俱樂部、隊伍底蘊到底是什麼?

棄子臨時組隊可以雙冠,臨時變陣可以巔峯之戰,而那些兢兢業業維持的隊伍這幾年又獲得了什麼

在我們讚歎隊員一波波精彩操作、每個完美劇本都落敗或是難以置信的達成時,帶來這一切的是什麼

我覺得說到底就是一個問題,遊戲是什麼

當我們還在糾結OG輪盤是多麼氣人是沒素質時,誰誰入泉水了敗人品

oh,come on

這不是遊戲的一部分?

喬丹噴垃圾話時,誰會說他沒素質?

再說個「不正確」的,遊戲還是遊戲,不管哪國哪個俱樂部都是為了獻上一出極致的表演,而不是民族主義的舞臺

Wubba lubba dub dub


應該就是液體dota2想回北美,畢竟lol csgo等其他項目都在北美賽區,只有dota2在歐洲。然後kky五人不幹,還想再在歐洲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