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下現有的回答,認真回答的很少,拿出數據的沒有。還是我來說說吧。

先說一下「人口」,這個是經濟分析的要素之一。我查了一下,中國五年的人口數據:

從兩張圖可以得出,未來人口數量是增加的,將會超過14億人,而且城鎮人口會越來越多,將會達到9億人,農村人口會越來越少,將會減少到5億。這個是未來的趨勢。

再說一下「就業」,經濟分析另一個要素。

第一產業是農業,第二產業是工業,第三產業是非農非工之外的行業。從圖上可以看出,從事農業生產的人越來越少了,工業也是一樣,而從事第三產業的勞動力越來越多。

最後說一下「通貨膨脹」,按菲利普斯曲線,通貨膨脹率高時,失業率低;通貨膨脹率低時,失業率高。

我們的通貨膨脹(錢不值錢)是一年比一年高的,可以得出我國的失業率是比較低的。

結合人口,就業,通貨膨脹,從中我們知道,是第三產業的拉動,減少了失業率。

但這是疫情前的數據,由於疫情,第二、第三產業在2020年上半年,基本上是停頓的。所以總理也不得不出來,鼓勵大家去擺攤。

這裡,我預計未來一年,通貨膨脹會更加厲害。

企業為了減少通貨膨脹對流動資金的損失,一般會進行投資。而在中國,最熱的投資是房地產投資:

雖然國家不鼓勵,但數據真的一年比一年高,預計未來會更高。

所以,中國未能經濟的新增長點是房地產,但這個是非常危險的。

因為資金流向房地產,會擠占其他固定資產投資的分額,造成總體固定資產投資下降。所以,我估計政府會在壓抑房地產投資的同時,會大搞基礎建設。目的是幫第二產業去庫存,順便拉動第三產業。房地產也是第三產業。所以,中國未來經濟的新增長點仍然在建設上面,涉及到工程施工的產業將會是有更多的資金流入。

以上數據都是真實可靠的。


把農村趕進城市,釋放勞動力,接盤房地產。


有人擔心今年的經濟難看了,疫情之下民生蕭條,國外的疫情不斷發展更使得外貿沒有訂單,前景似乎很暗淡。可我並不這麼看。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這1個月來的豬肉便宜了,按照道理去年就上漲迅猛的豬肉,今年在疫情之下,產能不足,進口減少等等情況下,豬肉應該還會漲,包括牛羊肉這些都會一起漲,最起碼也應該維持一個高價,下跌是最不合常理的。

你們不會以為是政府控制到位,在強有力的行政手腕下保民生,讓大家吃到便宜肉?或者簡單的認為老百姓沒錢吃肉,銷路不好資本家們只能便宜賣了?這麼想就太天真了,豬肉便宜下來,只能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前期進入的大資本撤離了。去了哪裡呢?

去了醫療用品行業。君不見中石化開廠三天生產出口罩的新聞是吹響資本集結的信號嗎?君不見這段時間天天報道歐美國家指責我們的口罩不合格,試劑有問題?那正說明我們正在發揮出最大的產能,在全世界賺取「災難財」。君不見連天涯論壇的小老百姓都在提問開個口罩廠需要哪些設備?多少成本?試問世界上哪個國家有我們這麼大的醫療用品產能和快速生產能力?從口罩、防護服、測溫槍、呼吸機等等一系列上下游從原材料到成品的生產,這是多麼大的一個產業鏈;從幾毛成本的口罩可以賣到幾元,是利潤多麼巨大的生意;從幾個國家發展到100多個國家,幾乎涉及全世界60多億人的生意,這是多麼龐大的客戶群……。只不過我們的生意做得太張揚了,歐美國家看不慣我們在這時候大發其財。所以,不管疫情如何發展,復工是必須的,這是爭分奪秒的大資本的生意。

至於國內的經濟,只要保持基本的民生需求就可以了。今年也就這樣了,大資本已經有地方去了,民生物資應該暫時不會被炒作。而房地產行業,隨著大資本的抽離,也肯定會下一個台階。保失業和促內需成為政府的一個主要工作。

後面的路我們會怎麼走呢?畢竟疫情會有結束的一天。未來的路其實我們早就在走了,按照我們一貫的風格,就是拖著,在穩住經濟的同時,象美國一樣把過剩產能輸出去,通過一帶一路輸出人民幣,讓過剩資本去亞非拉尋找經濟增長點;我們還要讓股市正規化,完善註冊制,希望像美國一樣讓股市長牛,吸收流動性,也為企業提供源源不斷的融資渠道;我們當然會妥協美國的貿易爭端,因為這是僅剩的賺錢途徑,也是唯一有點優勢的暫時還具有完善產業鏈的地方;他們一點不傻,他們是三好學生。

今年的疫情之後,與歐美的矛盾肯定更加深了。去年我在《撥開迷霧看未來》的文章中說道,2020庚子年是困卦。庚子大劫在歷史上是非常有名的,如60年前的三年自然災害,120年前的八國聯軍事件、180年前的鴉片戰爭等等。100年前的庚子賠款事件輪迴到100年後的現在,顯得如此荒誕而夢幻,歐美對這次疫情之後的追責、賠償等後續清算肯定會有,只不過在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國度,我們未必能知道最後真實的信息。

我們其實應該在疫情期間修復與西方社會的關係,為未來疫情結束後貿易正常化做出努力,畢竟貿易戰吃虧的是我們。這就像二家人爭吵,其中一家人倒霉生病了,如果另一家人送點溫暖和關心,那麼關係是很容易緩解的;如果這時候還落井下石看笑話,那一定是讓別人刻骨仇恨,早晚要報復的。

如果再聰明點,我們應該借著這次疫情,在全世界其他小國和發展中國家之間建立貿易和生意渠道,搞好關係,優化產業結構,提升行政效率,出清過剩產能,打開經濟佔領和貿易輸出的渠道,以備未來更嚴厲的來自歐美國家的貿易制裁和封鎖,或者世界經濟的進一步蕭條。

可惜我們沒有像美國一樣的能力,可以通過輸出美元來轉嫁危機,來製造第二個、第三個「蓄水池」;我們沒有美元的國際地位,所以人民幣國際化在這二年被提上議事日程;我們也沒有西方社會的開放包容,所以引進亞非拉大學生,甚至開放國籍綠卡成為大眾爭論的話題;我們沒有西方社會的高效運行機制,所以提升社會的營商環境和改善行政審批的效率成為政府工作的重點,資本家們需要大眾通過996的工作來進行整個社會運行效率低下的補償;我們沒有西方社會強大的消費內需,所以只能通過各種新基建來促內需保民生。

一帶一路其實仔細想想是一件好事情,那些被西方國家遺忘或放棄的荒蠻國家,如果通過我們的人民幣輸出可以發展當地經濟,無形中也是造福了人類社會,象曾經的美國對中國那樣,通過信貸擴張促成了我們及其他欠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及世界貿易的擴張,同時自己也找到了「經濟增長點」,是一舉二得的事情。

只是亞非拉都是窮國家,要去那些窮國家賺錢,就要像當年美國對待我們一樣,培育當地的經濟和市場,扶持當地的產業,讓當地人到國內來進行學習深造,然後造福鄉里,像我們當年的海歸人員一樣發展當地經濟。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且我們沒有美國那樣獨霸全世界的科技,必然面臨著被其他經濟體爭奪市場的情況;還有很多窮國家還處於戰亂不斷的境況,很多地方的政治經濟環境還極端惡劣,這些客觀情況的存在也使得這條路異常艱辛。

我們的股市也不可能和別人一樣。股市和實體經濟是關聯的,美國的股市「蓄水池」能夠成功,是以美元輸出獲得經濟增長點,實現國內上市企業的利潤高增長為基礎的,而我們股市的基礎呢?我們的實體經濟呢?

在當今這個科技發達、信息暢通、產能嚴重過剩的全球經濟滯漲環境下;在面臨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的貿易競爭和排擠下;在機構臃腫、體制效率低下的形勢下;要尋找到合適的「經濟增長點」,真的很難。但是,就像當年的美國一樣,不走去只能死路一條,只有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才能擺脫滯漲和通縮的經濟狀況。只是,長路漫漫,北風蕭蕭……


把抽象的問題說得簡單點:中國經濟未來的增長點在科技創新帶來的各行業更高附加值企業得以發展。以前是將豐富廉價的勞動力利用起來,所以勞動密集型的附加值相對較低的產業獲得大發展,接下來是將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人才利用起來,讓更多的研發創新在高素質技工的配合下得以催生新經濟,從而在全球經濟活動分工中爭取到更多高附加值環節,說白了就是與發達國家搶奪高端產業份額。

以前製造業企業都是埋頭搞生產,因為核心技術是外資帶來。現在很多製造業企業都有自己的研發部門,不少企業的研發部門已經能產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成果,如果這類研發部門穩步發展壯大(從事研發的人越多、研發的課題越多、產出高新成果的數量越多),中國在高端產業的機會就越多。目前中國的全球發明專利已經在數量上成為全球第一,照這趨勢,中國的科技創新超過美國是非常有可能的。


綜合藝術(包括遊戲,小說,各種文娛,設計等等)服務業(技術指導,管理指導,金融等)海外投資和資產增值(主要來自第三世界)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