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護手機,怕手機屏幕被摔

2、在意手感,帶殼會提升手感3、顏值智商,保護殼太好看了4、我不帶手機殼,因為...

說說你是出於什麼原因,給手機裝上手機殼的?

此外,市面上的手機殼太多了,真不知道選哪款好?有哪些靠譜、好看的手機殼值得推薦?


在上個月之前,我手機都沒上殼。

然後經常就手機拍地上,pia嘰一下後殼就碎了

後來手機維修點的老闆看不下去了


那還用說,肯定是怕碎機啊!

我一直都是一個裸奔主義者,向來都是崇尚不貼膜不戴殼的使用方式。

手感!手感纔是最重要的嘛!

然後有天突然就啪嘰一下,哦豁手機裂了。

結果從那之後就乖乖把殼戴上了。

其實戴了殼也挺好看的。

華為 HUAWEI P40 Pro 硅膠保護殼 淺艾藍色京東¥ 99.00去購買?

因為我嫌麻煩,懶得網購一堆亂七八糟的劣質手機殼,就去線下店裡看了一下官方殼。這個官方殼的手感確實可以,就是價格貴了,一個就得99。

在PDD上買的話價格大概是60多吧,雖然還是很貴,但也算是可以接受。


最開始我是這樣想的:反正我到時候也不賣手機,成色什麼的不重要,還是實際使用手感比較要緊

所以我的小米6不帶殼,不貼膜,爽了一年

是真的爽,直到有一天...一臺摩拜單車鎖卡住了我的行程了。


那是個夏天的夜晚,微雨帶來了絲絲清爽。那天我正準備出門買一包辣條,晚上十點鐘,穿上了背心出門,希望能讓躁動的心平復下來。

不知不覺,連續的加班已經讓我一個星期沒有喫辣條了。我懷念那個味道。

常去的那家便利店就在隔壁街道,同樣是翻天娃辣條,比樓下便宜了五毛錢。因此,我成了那裡的常客。

老天也似乎很配合,樓底下正好停了有一輛共享單車。看起來很舊了,自從共享概念的熱度過去以後,他們的自行車似乎從來沒有好好維護過。

不過不要緊,便利店不遠,而且我可以騎車一路梭下坡,總比走路要好,簡直完美。

我正彎腰打開這把該死的鎖,沒想到手機從我那個不爭氣的口袋裡滑了出來。

當然沒什麼感覺。

這臺手機已經裸奔伴隨了我300多個日夜了。宿舍上鋪滑落,在籃球場被籃球炸翻,趕地鐵沒拿好地面滑行十米,什麼大場面沒見過?

我先不緊不慢打開了摩拜。該死,摩拜的質量實在太差,這已經是這個月不知道第幾次卡鎖了,等會兒回來就取消自動續費。


然後彎腰撿起了那臺伊拉克戰損小米6。

厚實的不鏽鋼邊框工藝果然不是蓋的,沒有水泥地能夠傷害它,完美。

沒錯,它是屏幕正面朝地的,但不要緊,這已經不是屏幕第一次和大自然親密接觸了。我聰明的屏幕知道如何和地球相處。


知道相處個屁啦!!

手機屏幕TM直接碎了。這次只有半米的滑落高度,直接碎了!

從右下角崩裂到整個屏幕,指紋home鍵都是玻璃渣子。

我哭了,這辣條怎麼這麼貴。


第二天,我就換了屏幕蓋板。米6的正面是一體的,連指紋IC一起換掉。

但是第二天的第二天,公司開會,手機從椅子滑到地上。沒錯屏幕又碎了。

不到二十四小時。原因是後壓屏幕蓋板天生的質量不好。


沒有二十四小時又碎了。這誰修的起啊。

今年四月份換了小米10。我學乖了,全程貼膜無死角,清水殼也是殼。

不準備賣二手就不讓戴手機殼啦?誰不讓我裝手機殼我更誰急!


貧窮讓我明白了這一真理。


千篇一律手機外形的同質化焦慮下保留的最後一點個性的倔強。


我認識的不少人,裝手機殼只是為了一個原因:手機殼上的掛繩孔。

掛繩孔可以掛指環,指環可以塞進手指避免失手將手機脫手。

挺好奇為什麼現在手機都取消了掛繩孔。甚至手機廠商的官方殼通常也都不帶掛繩孔。

--

我的原因:攝像頭突出不得不戴殼。否則顯得不平整。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