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就題主的問題而言,其實語文教育不是為考試而生的。

誠然,目前的語文教育仍然有不足之處,所謂語文本就不該是用閱讀理解的標準答案來框死的東西。但是試想如果沒有現在的考試製度,是否會讓「公平」這件事變得更難呢?

考試這東西和古代科舉制度一脈相承,旨在營造一個盡量公平的競爭環境來選拔人才。事實上因為每個人天生擁有的資源就各不相同,有人投胎投得好,就是皇室成員官宦子弟;有人空有才華卻偏生寒門,可能就一生碌碌無為,抑鬱而終。考試的出現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用人唯親和有才無門的情況出現,有個機會總比沒有要好吧。

而如果討論範圍縮小一點,就看「考試」這件事對語文的幫助,我只能說,應試語文和「語文」真的有差別。前者考量的是一個人的思維水平和學習能力,很多人,特別是大部分理工專業和工作的人,他們應試語文的學習貌似是完全沒有必要的,但這的確教會了他們基本的對話理解、揣測句意、語用常識,甚至最基本的閱讀能力和撰寫論文能力。說到底,這是在學習溝通世界的方法。

對於文職工作者來說,應試語文培養的基本鑒賞與寫作能力也是重要的,就算是填鴨式的議論文寫作與經典記誦,也潛移默化地培養一個人的思想與涵養。

如果你認為這根本不能稱作語文,那就對了。

回到開頭,語文教育不是為考試而生的,語文這件事更不是。應試語文的學習,乾脆將其視作與其他自然科學相同的一門課,真正的語文寫作和批評在大學才會真正涉及,如果真的感興趣或想以此為職業,在那時也有應試留下的基礎,學習也會得心應手很多。

新概念作文大賽知道嗎?每年這個作文競賽都會在全國範圍內舉辦,裡面的文章倒是突破了所謂「應試作文」的桎梏。而主辦方的話也值得回味:

「總有高三學生說沒時間寫文章,我就說,等到你們高考考完,再去寫自己想寫的東西吧!可惜真正這樣做的少之又少。」


可是我見過的語文老師中,往往應試技巧教得好的也很善於給學生補充文學營養……既不會教考試技巧也沒啥文學素養的倒是一抓一大把…


念書的時候, 我以為最沒用的就是語文課。

工作後的我發現, 語文才是最重要的課程。物理化學的知識的匱乏,對我的日常生活影響較小, 但是語文的基礎知識在工作生活的每時每刻都在發揮作用。

我反對閱讀理解里的過度解讀, 也反對各種套模板的作文,但是語文教育不可缺少。


謝邀

高考指揮棒不換,中國基礎教育就不可能不應試。問題是,語文教育為應試而生?不至於吧。

還有是,老師的角度,如果一個中小學老師足夠厲害,他不僅可以給你帶來文學上甚至影響一生的啟發,並且。他也可以把卷子講好,這不是矛盾的。這也是他工作中重要組成

試想,你聽一個老師的課那麼久,只要你足夠認真,分低的要命是不可能的。而一個老師,他知道高考多麼重要的情況下,刻意避之或者沒有能力去做好,他也是生存不下去的。

哪有非黑即白,老師們都在這座獨木橋上努力把握平衡。


如何看待以前為入仕而生的古代教育制度?

同理,利大於弊。


沒有為考試而生的語文教育,我大概就不會了解那麼多古今中外的名篇。


就算語文教育很應試,語文高考150分的比重都沒有必要去吐槽它了。應試的是偷懶的老師和不感興趣的學生,好的老師能開啟學生的語文之門,不意氣用事的學生如果能夠沉下心也能從中發現語文的美並受益終身。社會壓力在那,全面徹底的改革是不可能的。

與其批判,不如想想在當下這種教育模式下,如何幫助學生在剩餘空間里獲取真正對語言掌握和成長有益的精華。

簡而言之,就不要來知乎問這種毫無意義的問題了,根本不是想著解決問題,你就是想抱怨發泄而已。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