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工作、學習、認知、環境、人情,形勢)


北漂五年,一點「人生經驗」:

【導讀版】(詳細的回答比較長,如果沒耐心看完,建議先看導讀版的結論)

1、中國不是只有北上廣和小縣城,二者之間,有一大批基建水平不錯的大中型城市,也是不錯的定居選擇。在真正看透這個問題之前,不要做「是否留在北京」的決定。

2、比起戶口,家境差的孩子,優先選擇高薪。錢,比你想像的更重要;戶口,可能沒你想的那麼好。北京歡迎兩種人:留下10年青春的人,或者留下「6個錢包」的人。這種背景下,你好歹也要帶走一些屬於自己的東西——錢。(先拿戶口,再猥瑣發育苟房價?以2007年為例,朝陽區房價1.2萬/平,當年北京平均工資4萬/年。2019年,北京平均工資10.6萬/年,但是2020年9月的朝陽區房價,新房均價8.6萬/平。工資2倍多漲幅,房價7倍漲幅。90後、00後與當年70後、80後面對的「窗口期」完全不一樣了。

3、如果家境好,有資格買房的時候就買房,北京房價支撐性還是好於中小城市。

4、多存錢,別掉入「消費主義陷阱」。

5、多和北京土著交朋友,不是拆遷戶土著,就是那種普普通通,爸媽一套房,自己一套房的土著。了解這些「普通北京人」的生活現狀。因為你留下來(有了戶口,買了房)之後,大概率生活質量遠遠不如「普通北京人」,壓力卻比他們還大。提前做個參考。

6、別總宅著,多感受北京獨有的豐富文化資源。

7、工作機會如果有得選,那就首選北京獨有的大公司總部去工作,別去中小企業。

8、北漂=「陌生人社會」,別太把人情世故當回事。

9、北京的旅遊資源,要多去感受。

10、不要覺得自己在北京工作,就高人一等。大概率,以後你爸媽在老家生病了,你還得託付在老家體制內的老同學們幫你找關係,協調醫院床位;而你的老同學們想去北京大醫院看個病,你連號都沒辦法幫他們掛上,更別說三甲醫院的醫生你一個都不認識,北漂幾年,啥人脈都沒有。

11、不要把「大不了回家考公務員」當退路,好單位的公務員不好考,難度比進BAT大。

12、提前想好退路。99.9%的北漂,是留不下來的。而你大概率屬於那99.9%。絕大部分人其實是受著各種不對稱信息的影響,「被動卻不自知」地參與「一線內卷」。貢獻自己,滋養大城市。正確做法是:用有限的幾年青春,換錢,離開,小城市安居。 而不是「一輩子的紮根付出,最後只換取了一套一線的房子」。對99.9%的人而言,一線城市的價值,是讓你去「短期內賺到其他城市賺不到的錢」,主要作用,一是作為原始資本積累,二是開闊眼界增加歷練。 拿了錢,獲得了經驗,就走。但大部分人被各種信息忽悠了之後,成了「我就應該定居一線城市,成為大城市的市民,這才是階級跨越」。階級,從來不是靠「城市」劃分的。對於實力不夠卻依舊強求留下來的人,往往最後在焦慮與糾結中,漸行漸遠,忘記了生活本身的模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是詳細回答:

1、一定要記住:在中國,不是「除了一線城市,就是縣城村莊」。很多自媒體,過分誇大北上廣與小城市的差異,造成「大城市與小城市的割裂」。這就給那些「小鎮做題家」一種錯覺——彷彿「除了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就只剩下我老家那種超市裡只賣山寨貨的小縣城」。這就給了不少出身農村和縣城的「北漂」一種錯覺——「我如果不在北京這種大城市生活,就只能回到月薪2000的縣城了」。不是這樣的,不要這樣想,這種錯誤的「刻板印象」會影響你的很多決策。

【解釋:我國有337個地級市,其中,二線城市+三線城市一共有100個(一線4個,新一線15個,二線30個,三線70個)。這些二三線城市,房價與薪資的比例,定居難度遠低於北上廣。但基礎設施卻十分完善。所以,尤其是那些前半輩子只在小縣城生活,考了好大學,畢業就北漂的人,一定要多去二三線城市看看,城市建設和發達程度,不比北京三環以外差,更是秒殺北京五環。而你北漂,大概率就是生活在五環。】

(之所以把這一條放在第1位,等你們看到結尾,就懂了)

2、選工作,不要因為「北京戶口」而放棄高薪。央企年薪10萬+戶口,互聯網大廠年薪30萬,毫不猶豫選擇後者。「北京戶口」屬於「錦上添花」——劃重點:你家有錢,北京定居,北京有人脈。簡單說:買得起房,就毫不猶豫先拿戶口。除此之外,戶口對你沒有任何意義。不如高薪多賺幾年錢,存款多,進可北京買房,退可去二三線城市定居。【劃重點:不少拿了戶口的,但是一直賺不到錢的,等到要30歲了,更加迷茫:離開吧,捨不得戶口;不離開吧,買不起房,落不到個人戶口,集體戶口毫無意義。這個時候,你的很多決策,會被雞肋的戶口羈絆,讓自己陷入兩難。】

【解釋1:很多評論說「要先拿戶口,為了子女上學」。你們先查查「北京幼升小入學順位」。哪個區的順位不是「房產」?本區有房產,哪怕你是「工作居住證」,有些區也是可以入學的。你空有一個戶口,沒有本區房產,根本輪不到你。你單位給你落的是「集體戶口」,而且不是所有單位都會給員工子女再落一個戶口。最好的辦法是:單位給你集體戶口——你買個房,個人落戶——你孩子落到你的房產戶口上。不然,你拿個集體戶口,真就以為孩子能輕鬆上學了?暫且不說這個,就說:有了集體戶口,然後呢?靠什麼買房?靠鍵盤嗎?就算買了房,買哪裡的?昌平?密雲?大興?子女享受的教育資源都比不上三線城市。】

張口閉口「戶口能帶來很多資源」。我尋思著,有個戶口,是能讓你看病挂號不排隊了,還是買車不搖號了,還是你拿個房山的戶口孩子能去海淀上學了?

海淀區幼升小入學順位:

睜大眼睛看一下,前六個順位,全是「房產」。也就是你得在海淀區某目標學校有學區房。看看第三順位,哪怕孩子沒有戶口,但是你在海淀區有學區房,你也能排在前面。看看第七順位,哪怕你有其他區的戶口,但是沒有房子,那就還得審核,而且排第七,還輪得到你嗎?而且你不先買個房子,孩子怎麼落北京戶口?你單位給你的那是「集體戶口」。

丰台區幼升小入學順位:

看到第四順位沒,你在對應學校有學區房,哪怕沒有戶口,但是你有「工作居住證」(北京籍對待),孩子也是可以上學的。

沒有戶口對於孩子在北京上學的阻礙,就是「無法高考」。而孩子18歲高考之前,你應該還不到退休年紀吧。55歲之前,哪怕你是本科生,你在北京有房,連續繳納社保,那差不多40多歲「積分落戶」也有概率排到。孩子高考前解決戶口不就行了?這就是為什麼「拿高薪」,比「拿戶口」重要。有錢在手,進退皆可。

退一萬步講,就算孩子有個北京戶口,真以為在北京高考很容易?你買個房山、燕山、通州的房子,孩子能享受到什麼資源?北京房山區一本率17%,高考大省山東一本率20.8%,河北一本率19%,江蘇一本率29.43%。

網上能查到的數據,2016年北京高考數據:

海淀區一本率50%

西城區一本率61%

東城區一本率60%

.......

2016年,北京市一本率24.81%,其中市區一本率50.34%,郊區一本率8.23%

「小鎮做題家」們,如果還沉浸在「我孩子將來留在北京,高考肯定特別容易」,醒一醒啊。

「未被錄取」的學生,即:將進入高職、職高、中專、技校等的錄取

自己感受下:你弄到了集體戶口,然後傾家蕩產,在房山、密雲、燕山,甚至是南四環的丰台花了500萬買套房子,終於讓自己孩子有個北京戶口了。以為「孩子終於能在北京輕鬆高考呢」。結果了,中考,還有30%-40%的概率孩子連高中都上不了。你說「我孩子又不是那40%,我孩子肯定是前幾名」。你想想,你一個剛拿戶口,買房沒幾年的,孩子入學排隊的順序,都低於土著(人家納稅時間比你長,房產時間比你長,孩子入學順序排在你前面),你拿什麼給孩子提供「北京優質的教育資源」。甚至是,房子太小,孩子都不敢生。

來,你們說說,家裡沒錢拿了戶口能怎麼樣?子女教育?孩子生了都沒地方住。

【解釋2:關於「積分落戶」。積分落戶很難,但不代表一點希望也沒有】

以下是以一個「35歲,本科畢業,在京工作13年,有自有房產,連續繳納社保不間斷」的普通人為模型,模擬計算的。也就是:

一個本科生,22歲畢業,北漂,沒有選擇戶口,拿了高薪,在28歲那年買房。35歲申請積分落戶,總分96分。而2019年的分數線是93分。也就是,2019年的時候,出生於1984年的「80後」程序員,如果一畢業就北漂,拿一份高薪,買了房子,那麼35歲的時候,可以「積分落戶」拿到北京戶口了。

但是,扎心的來了:

就算,你買了房子,拿到了戶口,你也只是「北京1300萬戶籍人口中,最普通的一個」。後面還有一個接一個門檻。說句不好聽的,北漂拿到戶口,買到小房子之後,雖然你成為了800萬北漂的「上層人士」(有了房和戶口),但只是1300萬北京戶籍人口中的「下層人士」。北京高考36%的一本率,也是給前36%的家庭準備的,那些家庭,在海淀區有學區房,在朝陽區有學區房,那些孩子的爸媽,可能是金融公司高管,國企央企高管,又或者是北京市、國家部委的「幹部」。

而你,在五環外買了一套小房子,孩子就讀在郊區學校,背負著房貸,還得擔心著35歲中年危機和失業風險,卻幻想著:我孩子能接受到北京優質的教育資源。結果,真到了孩子上學,發現孩子接觸到的資源,還不如你那留在三線城市高中同學的孩子,人家一年5萬學費就把孩子送去了「國際學校」,而你每年房貸都要10幾萬。眼瞅著海淀名校的學生「考不好,只能去隔壁人大了」的焦慮,而你孩子就讀的高中,每年上一本的人數都少得可憐。

不多說了,說多都是淚。

具體可以看看這篇:

北京戶口重要嗎??

www.zhihu.com圖標

3、如果家境不錯,在不影響父母養老的基礎上,且具備了買房資格(5年社保),且買房開支占家庭資產比重不算特別巨大,那麼父母能幫你在北京買房,就先買一套,哪怕未來不會定居北京。因為,房租是血淋淋的成本(房租開支,每年少則三四萬,多則六七萬),還不如轉換成有可能升值的房產。若干年後哪怕離開北京,去二三線城市,北京那套房也是資產,賣了套現也好,出租也好,都是不錯的選擇。特別是,買房之後不用再受頻繁搬家的困擾。

【解釋:注意買房的前提。如果是那種「掏空六個錢包」的就別買了,漲了還好,跌了就哭了。至於「未來北京房價是漲還是跌」,不是這個回答討論的重點。那些說「北京房價要跌」的就別杠了,眾所周知,車都會貶值,但是影響富人買豪車嗎?】

4、不要「精緻窮」,不要迷信「消費主義」,不要盲目攀比。年輕,應該多存錢。搬家時你會知道,帶不走的東西,都是垃圾。掛X魚賣二手的時候,折舊費都是當時腦子裡進的水。

【解釋:這還用解釋?不要掉入「消費主義」陷阱,「買買買」都是商家的套路。一雙千元球鞋,一個上萬的包包,恕我直言,不是擠地鐵的白領應該消費的東西。】

5、結識一些北京土著,交朋友。不為功利,就是讓你好好了解一下北京人的真實生活現狀。不要被自媒體和網路謠言洗腦了:北京高考很容易;看病容易;買車容易;人手幾套房。

【解釋1:其實現狀是——教育資源不公平,西城、海淀千萬學區房能堆出一本率99%的高中,房山、密雲等區的一本率卻只和西部省份差不多。三甲醫院很多,但是看病挂號卻很難。而對於99.99%的絕大多數普通人,這輩子遇到的一些小病小災,也用不上三甲醫院的「專家」來解決。至於買車,八九年搖號不中籤買不了車的比比皆是。除了拆遷戶,不少北京年輕人也買不起房。】

【解釋2:教育資源的真實現狀——獲取教育資源,與城市關係不大,與父母所處的階層關係比較大。這一點,是「小鎮做題家」意識不到的。「小鎮做題家」,從農村或者縣城,辛苦通過高考的廝殺讀了個好大學,覺得壓力很大。然後北漂,好不容易拿到了戶口,就覺得自己的孩子以後能比自己輕鬆。錯!北京的一本率36%,高考大省湖北的一本率17%。是不是覺得北京就一定比湖北容易?錯了。北京的一本率,是海淀、西城那些99%的高中拉起來了,你在北京郊區買個房子,高中的一本率基本只有個位數,或者10%上下。而你如果有幾百萬,去湖北二三線城市,武漢、襄陽、宜昌,全市一本率反而和北京差不多,超過了30%,而你有幾百萬的資產,在這裡就是妥妥的中產階級,子女進入一本率80%的高中,也不困難。懂了嗎?幾百萬,在北京,是「下等馬」,去二三線城市是「上等馬」,田忌賽馬,了解一下。】

6、在北京,大概率你的日常生活是三點一線:公司---地鐵---出租屋。北京豐富的文化娛樂資源,其實你並沒有享受。所以,偶爾「奢侈」一下,去看看音樂劇、芭蕾舞劇、話劇,也不枉來一趟中國的「文化中心」。

【解釋:北漂幾年,過年回老家,和發小們擼串吹牛,發小問你「北京有啥新鮮的」,你答「每天三點一線,都沒感受過」。一看工資,發小在老家做銷售,月薪5000,你在北京做「運營」,稅後8500,還要減去3000房租,剩下5500。北漂吃苦猛如虎,一看薪資多個5,圖啥。】

7、能去大公司,就去大公司。北京的就業機會,迷人的地方就在於北京是不少大企業的總部所在地,能去這些大企業總部工作,才是真正感受到了「一線城市的就業機會」,真正感受到什麼是「企業文化」,什麼是「牛X的同事」,當然,也會體會到什麼是「996」與「福報」。

【解釋:不然,你去個幾十人,上百人的小企業,那和二三線城市工作沒什麼本質區別。五險一金都不一定給你繳全。】

8、不用太被人情世故所羈絆。公司里人員流動太頻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敬業就好。這也是大城市比小城市輕鬆的地方:不用太糾結人情世故。因為,這裡,大家都是過客,有些人,一句再見,真就是一輩子再也不見。

【解釋:如果是對方的錯,不要委屈自己,不要怕得罪人,就事論事,為了工作,該懟則懟。又不是小城市有些單位,大家一干都是一輩子,和氣生財。大城市彼此都是過客,為了那些下半輩子再也沒交集的人委屈自己,合適嗎。】

9、北京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如果之前沒去過,那麼北漂之後,周末可以多去看看。不要北漂兩三年了,故宮、長城都沒去過。

【解釋:北漂多年,景點沒去幾個,博物館更是沒去過,你還和老家的發小吹牛「北京資源豐富」,事實上你也沒去「開闊眼界」。北漂了個寂寞。】

10、千萬不要因為自己在北京大企業工作,就覺得比留在小城市的同學厲害。只是個人選擇罷了。尤其是,小城市的同學還是在體制內工作的話。論收入,人家不一定比你少。

【解釋:三四線城市,體制內到手10w+,省會或者沿海城市,20萬、30萬也是可以的。而北漂的白領,大部分的收入基本也就是「年薪十幾萬」的水平。事實上,絕大部分普通北漂,其薪資水平比起小城市並沒有明顯優勢,生活質量更是大打折扣。北漂真正有薪資優勢的,還是大企業,又回到了第7點。】

11、不要把「回老家考公務員」當做「手到擒來」的備選。考一個好單位的公務員(比如省直、發達地級市的市直),難度比進BAT大得多。

【解釋:熱門崗位基本都是「上百人競爭一個崗位」,不管你多優秀,只有成為「第一名」才能進。後面的都是「陪跑」。可以看看自己城市每年公務員考試公示名單,名校畢業的一大堆。】

12、提前想好退路。除非萬里挑一,人中龍鳳,不然大概率你是沒辦法在北京長久留下來的(外地人要留京,過一個相對普通的生活,戶口、買房、持續高薪,三者缺一不可。而光戶口一條,積分落戶的比例是前5%。不是說概率5%,而是「前5%」,難度還是非常大的)。所以,你遲早是要離開北京的,一定要提前想好退路:去二三線城市的就業、定居等問題。

【解釋:和第1條說的一樣,眼睛裡不要「除了北上廣,就只剩下縣城」了。二三線城市的基建真的很不錯,機會也不少,來點圖片,你們感受下】:

你以為你生活在這樣的城市:

這是你眼中「你生活的北京」

但事實這才是你「三點一線」日常活動的範圍:

北京南四環「角門西」(雙線地鐵交匯站「繁華地帶」)街景。一居室房租5000+

月租2500的次卧

早高峰的地鐵排隊

住在遠離地鐵的地方,還得先擠公交

你眼中,除了北上廣之外,其他地方都長這樣:

除了北上廣,就剩下「縣城」了

但事實上,這是三線城市:

湖北·襄陽

安徽·蕪湖

這是二線城市:

浙江·寧波

遼寧·大連

你500萬,在北京買的房子,小區大門:

北京南四環,房價6萬/一平的小區

100萬,三線城市買的房子,小區大門:

三線城市,1.2萬一平的小區

總結:後浪們,年輕時,可以北漂,多看看多經歷。但,對於未來「定居」這件事,要深思熟慮,從長計議。祝大家都有一個美好未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是彩蛋,帶你看一看,北漂的結局:

北漂的結局都有哪些??

www.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年輕人如何遠離消費主義陷阱??

www.zhihu.com圖標

北京中產的標配是:京戶(孩子出生時要搞定),一套到兩套西海的房子(哪怕30-40平一套),雙職工家庭收入40+

也就是說,一般人30歲左右,晚點35歲就得搞定這些,大概率背著幾百萬貸款,還得找一個靠譜的合伙人供房養娃,基本上結婚後要是拆夥了就是一夜回到解放前。

別說十幾年前來京時如何如何,也別說家裡是富二代不差錢,分分鐘買3000w豪宅,這裡只說現在的普通北漂。

觀察了不少90後北漂,還有機會立足的一般都是高考過來的家庭條件較好的孩子。小家庭的結構為一個吃皇糧拿戶口,一個干碼農之類賺高薪攢首付。這樣基本上第一套房首付和孩子戶籍在兩人畢業後五年內有希望搞定。第一套房可能買在朝陽也可能是昌平,再攢個幾年,爭取換到海淀,但是第一梯隊的學校是沒有機會的,也就是爭取個海淀的學籍。

再往後就不容易了,拼高薪的那個賺的越來越難,35歲的坎兒在那擺著,薪水要還十幾二十萬房貸還要給孩子送各種補習班一年也要十幾萬,老人陸續身體健康告急也要出人出力。是否還有餘力拚第二套,或者換學區房生老二,那要看命。

什麼?你問拿戶口的配偶?有點時間都接送補習班,陪娃學習了啊,還想要求多高?家裡打掃衛生都得靠老人或者鐘點工。。。

再往後就不說了,我都已經從90後說到80後了,00後只會更難。就現在這個經濟環境,吃飽玩好得了,還惦記什麼買房生娃留北京

問我想對後浪說什麼

現實就是這麼殘酷,雞血打再多也得看看自己扛不扛得住。

我特羨慕70後,那才是黃金一代,真爽啊,一切唾手可得。


多說幾句

我羨慕的70後是同樣條件同樣背景的70後,原始積累的難度基本上就是easy模式,哪怕不是什麼學霸,就是普通北漂,到歲數結婚也咬牙把房買了,算是上了這個車。零幾年的時候一個京戶也就幾萬塊,並不算什麼很難的事兒。

再說擇偶問題,十幾年前找郊區的京籍配偶還不難,市區內條件一般的也還好,畢竟房價沒有那麼高。現在就不容易了,作為一個北漂,想找有房有戶的本地人,必須得先掂量好自己有什麼優勢可以匹配。不信看看北京相親鄙視鏈(貼不了圖,自己度娘)。

別看北京985211那麼多,實際上每年給北京孩子的名額真不多。北京是教育高地,尤其是西海,再加上部分朝陽(朝陽路線還是有所不同),西海家長雞娃的程度簡直嘆為觀止,想細說完全可以再開一個話題。這種雞娃的方式是大範圍的,而這些家長們普遍都是高知或高位(你懂得)。四中八中六小強統共加起來的名額也沒多少,剩下來的優秀孩子又不願意離京去外地讀大學,最後很多都集中在了北京市屬大學。作為優秀的北漂,我給指路了,自己加油吧。

買房其實還有盼頭,只不過別惦記一步到位,不過現在的情況來看,處女貸用了,後面再換房太難太難,也就是說,想二套換到西海,就算房價跌了也是個很難完成的任務。

積分入戶就更難了,博士畢業郊區工作怎麼讓你彆扭怎麼來。企業入戶的話,學霸們多使勁華為這些大企業吧,名額挺多的。

北京的長期規劃還是紓解為主,未來雄安要搬過去很多人。定居北京這張門票是越來越難搞。

最幽默的是,拿到了京房京戶,你才發現前面有著無數的門檻,那鄙視鏈一環套一環,跟升級打怪似的。。。。。。


北京真是個可怕的地方。

來之前請做好吃苦的準備,也請做好隨時被北京趕走的準備。

提到北京,好多人都是慕名而來的。數不清的賺錢機會,豐富的文化娛樂資源,科技,教育,醫療更是全國頂尖,北方乃至全國人才的朝聖地。

不過如果你學歷一般,能力一般,資源一般,家庭條件也一般,很大程度上以上說的這些都跟你沒什麼關係。

實際上你要面對的是激烈的競爭,擁堵的交通,高昂的房價,全國入手難度最高的戶口。

賺錢機會是多,可是能力一般的人無非還是掙那點死工資,也只是比別的城市稍微多點罷了。

文化娛樂資源是豐富,但你一年能享受幾回?

有時間嗎?北京的加班不少,北深杭加班全國第一梯隊。有錢嗎?算算自己扣除生活費還剩多少?

教育是好,學區房動輒10萬一平起,先掂量掂量賺錢能力夠嗎,家底夠厚嗎?

醫療也好,普通人看病還不是得搶號排隊,人有地位的那才能享受專門病房,專家診療。

戶口錯過了畢業這個窗口期想拿基本上難於登天,積分落戶那是給有實力的人才準備的。每年就幾千名額,不是好企業中高層領導或者有門路有背景的小佬(之所以稱之為小佬是因為他們的長輩是大佬)想都不要想。這是北京給外地人畫的大餅。

當然,戶口對於我們這輩其實沒太大用,看病有社保,買房買車用工作居住證或者社保交滿5年都行,唯一的作用就是給孩子上學。當然,還有另外一套方案,孩子上學走國際學校,一年二三十萬,高中或本科就出國,把錢準備足就行。

來北京打拚之前,請想好為什麼要來,自己要什麼,再掂量掂量自己有什麼。

否則,你很容易被這個五彩斑斕的大城市吞沒,蹉跎了歲月。

來北京前,先問問自己為什麼要來?想來帝都的強勢行業(文化,金融,IT,高端服務業)一展宏圖,那麼歡迎你來,這裡有全國最好的資源。做好吃苦奮鬥的準備就行,因為好的行業大家都知道前景好,競爭自然是非常激烈的。

當然北京還有全國獨一份的央企總部和各大部委,以這些為目標的實力派我就不發表啥評論了,只要能進去在北京就算站穩腳跟了,前途一片光明。

如果你只想要體驗一下北京的生活,沒打算留下,那我也勸你來看看。一來可以滿足下自己的願望,二來北京積攢的工作經驗和資源也有利於你在其他地方的事業發展。

但如果你連自己為什麼來北京都搞不清,自己想幹什麼也不知道,我勸你還是別來北京了,純屬浪費時間。最後結果肯定是啥也沒得到,還蹉跎了歲月。

戶口,錢,房子,社會資源,總得圖一樣吧(要什麼),當然也得結合自身條件(自己有什麼)

如果畢業沒拿到戶口,女的可以考慮找個有戶口的男的,當然,前提是你也喜歡他。男的這方面容錯率較低,只能靠自己成為大佬積分落戶了,雖然機會比較渺茫。

想要賺錢就往北京的優勢行業和有錢人堆里扎。當然你要說你沒這個實力那請盡量控制自己的花銷,既然沒本事掙那麼多還不省著點,不然北京這麼大的花銷真是應了一句話,北京掙錢北京花,一分別想帶回家

如果沒有家裡的支持,想靠自己的小家庭買房,家庭綜合年收入怎麼也得60萬,主要得熬幾年先把首付攢出來。如果家裡能出個首付,能輕鬆點,倆人40萬也夠上車了。全款的大佬不用考慮房貸的問題,把北京房票拿好就行。

社會資源其實也是在工作中積累的,別老傻幹活,等你干不動了,資本家會一腳把你踢開,請盡量在工作中多利用公司的平台積累自己的資源。

年輕人可以來北京拼一把,年輕有無限可能,我是支持多嘗試的。不嘗試你不會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也不知道自己到底什麼水平。至於以後會不會後悔,我想成年人應該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到了35歲左右,家底不厚,年薪不高,沒房,也沒找到對象的人,別安慰自己了,基本你已經被北京淘汰了。別總認為自己是潛力股,以後一定能發財,這麼多年自己能不能發財自己能不能有點數。也別幻想還能找到不錯的對象,條件好的早就被人挑走了,剩下的都是一瓶子不滿半瓶子咣當的。

頭別那麼鐵,及時止損,去個2線城市或者省會,利用北京工作的積蓄和工作經驗降維打擊,相信我,絕對會比在北京生活爽的多。

北京的生活節奏很快,如果不時不時的審時度勢,很可能錯過最好的抉擇時機。Time is money.

當然,還有很多人渾渾噩噩的在北京混著(包括我自己)。

不知道在北京工作生活多年後,他們是否還想得起當年來北京的理由?

10月12日更新一下吧:

我家是天津郊區的,因為疫情和寶寶剛出生的原因,已經一年沒有回老家了。現在疫情穩定了,寶寶也大了點,趁著國慶假期長回了趟天津老家,見到了久違的親戚朋友,感覺很溫馨。

不得不說,回家待了這幾天真是爽死了。房子大了住起來真的舒服,開車不限行,也不咋堵車。離家不遠就是海河和區文化中心,沒事就開車帶寶寶去海河邊上的公園轉轉,去文化中心看看展。海邊海鮮也多,這幾天真是吃爽了。生活質量感覺比在北京上升了一個檔次。

閑來無事又翻了翻評論區,感覺很多人來北京打拚其實也是無奈之舉,包括我自己。雖然近些年有所改善,天津的就業環境依舊比較一般,如果進不到體制內就很難受,好一些的工作選擇很少。北方經濟北京一枝獨秀,而其他二線發展的都不是很好,從就業選擇上來說靈活度遠遠比不上南方地區。區域發展不平衡導致北方的人都湧向北京,又進一步加劇了北京的產業聚集和競爭環境的惡化。我看評論區的北京土著,有些也受困於北京高壓的競爭環境。

我跟我老婆經常討論到底以後的出路是什麼。我倆都是天津人,之前沒想過來北京,所以畢業那會也沒有考慮北京戶口的事。等來了北京才發現錯過應屆的機會北京戶口這麼難搞,所以我倆現在都沒有北京戶口。有了寶寶以後,更是感覺到戶口的重要性,畢竟不是大富大貴之家,全程國際化培養真是負擔不起。我倆偶爾會想,家裡有房有車生活舒適,乾脆回老家得了,但是想想回去能找到啥樣的工作呢?真的沒自信。而且就算回去了,自己也沒混出點啥來,面子上掛不住啊。

當年年輕時總覺的自己最牛逼,可被社會敲打了數年之後,開始逐漸的認清自己。真是印證了那句話,人生三個階段,接受父母平庸,接受自己平庸,接受孩子平庸(這點目前不想承認,還是想給 孩子好的條件,可能做了父母都會這樣想吧)雖然沒在北京混出點啥來,但也竟然有了急流勇退的想法,難道這就是所謂的人到中年么。

我現在想的是,再努力工作幾年,要是再混不出來就回老家了,為了孩子。一方面努力工作,一方面看看自己能不能搞搞什麼副業,特別是能遷移的那種,這樣即便回天津也能做下去。

再過幾年,希望自己能想通或者找到合適的出路。人到中年,想找個方式跟自己和解了。

11/20更新:

離上次修改又過了些日子了。老婆在互聯網公司工作,最近工作上遇到點困難,狀態不是很好,有點想辭職。現在焦慮的睡眠都有點問題了,有點抑鬱的傾向。錢不錢的我覺得是其次,身體才是最關鍵的。恰好兒子最近睡眠也不好,夜裡老起來鬧,搞得她身心俱疲的,有點心疼老婆。

也怪自己沒啥特別的本事,賺的不多,不然大家就可以想幹啥就幹啥,非跟破工作叫個什麼勁。我這周恰好也跑內蒙古出差了,家裡有啥問題也幫不上忙,只能幹著急。話說出差其實也真沒啥可忙的事,還連續兩天搞到夜裡3點以後才睡,讓我不禁懷疑工作的意義到底是啥?真是應了李宗盛的歌詞,終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閑。連熬了兩天夜,發現自己真的是身體不如以前了,熬不住,白天困得要死。

再熬兩個月就31歲了,在北京也沒做出啥成績,連個小領導都沒混上,已經到了快被北京踢出邊緣。再想想自己收穫了啥?真的不多,但好在平時倒也不累,非常少特別忙的時候。之前檢查身體,膽囊有息肉,這一年不注意身體胖了十幾斤,眼見自己已經成了中年油膩男。

回家?目前也回不去,老家天津工作機會太少了,回去沒飯吃了,在北京暫且熬著吧。

所以再多說兩句,後浪們如果想來北京打拚就乾脆豁出去,在年輕的時候拼盡全力,要不就知難而退去個有潛力的二線。

北京,想說愛你不容易啊。

12/9更新:

估計是最後更新一次這個問題了。最後在這安利一波我的家鄉天津吧,也算是給家鄉做個宣傳。(雖然今年天津因為入學人數過多,部分中小學已經不再接受轉學生了)

北漂始終得考慮一個很實際的問題,在哪落腳。

來北京的人最後落腳一般有3個選擇:北京,北三縣,天津。當然,一個跟戶口有關,一個跟預算有關。

預算較充足(300萬以上)肯定就能落腳北京了。(杠精和有錢的大佬請退散)

其實300萬以下的房子北京也有不少,甚至4環內還能買到4,50平的老破小,雖然居住條件差一些。在北京這個魔幻的地方,在東城這麼核心的位置還有10平米的房子可供購買,不到200萬。當然,這種通常都是用來占學位的,一般沒人住。

如果只有200萬預算的話上車北京就太勉強了,一般人就會選北三縣或者天津。

當然,這兩個地方相比較的話我個人肯定是推薦天津的。北三縣除了距離北京更近,沒有一點能比得上天津。現在北三縣限購以後(炒作空間被擠壓殆盡,均價暴跌),投資價值已經不大(沒有接盤俠)。

房產選購方面在這個回答里我就不說的太細了,免得影響大家的觀感。如果在天津買房,推薦武清和市內六區,同等預算武清是新房,市區只能買老破小,自己盤算。天津這地方其實條件不錯,升學率高(全國前三),醫療不錯(人均醫療資源全國前列),交通也挺方便(有高鐵,有地鐵),能安放娛樂的靈魂(生活配套,文化活動吊打北三縣),唯一的缺點就是安放不下你的事業心(缺乏體制外的工作機會)。

我想說的是,有時候我們想達到自己的目標,不必把自己弄得太過於狼狽。在有限的能力範圍內做最好的選擇是一個成年人必須要學會的事。這個答案也不是為了讓大家知難而退,而是希望大家想想到底什麼樣的生活狀態更適合自己。


首先,能爭取戶口還是要爭取戶口,沒戶口,博士建議離京,或者做博後曲線救國。

985碩士沒戶口,建議離京,或者找個有戶口的對象。

因為這些人剛好卡在自己可能沒戶口,同學可能有這麼個狀態,到時候別人家孩子能在北京上學,你的上不了,心態很難平衡。就算高薪,上私立,國際學校,心裡那個滋味也是很尷尬。時間長了,和有戶口的,根本不是一個世界。

而高學歷的人如果離京,哪怕去上海,戶口都沒有很難,廣州深圳也都不是事兒,天津就更簡單了。

人不可能接受長期飄著,人心思定,讓孩子過上一個正常的城市生活,在我看來是很重要的。即使不圖什麼大富大貴,也要讓孩子正常的生活,不想讓孩子從小有顛沛流離的感覺。沒戶口上學,真的是一把辛酸淚。

博士去其他城市能夠引進人才,可以有很好的生活,何必在北京漂著。我認識的博士,沒找到有戶口的工作的,不甘心做博後,全部離京了。

名校碩士就是卡在同學可能有戶口,而你可能沒有的尷尬線上,更是要慎重選擇。

至於本科生,如果不是頂級名校,不是家裡很有背景,戶口根本就碰不到,大部分人都沒有戶口,所以大家一起混一起漂反倒沒什麼了。到哪都是工作嘛,哪發展好,掙錢多就在哪生活,北京畢竟機會多。回家鄉,沒有家產需要繼承,也不想考編,那麼在一線城市生活,其實也沒啥不好的。而且,拿北京的工資,買三線的房子,那優越感,杠杠的。

個人建議,北京一個人是很苦的,兩個人共同奮鬥,才有希望。

北京是男女比較平等的地方,因為年薪三十萬真的不夠養家,大部分女性也要負責分擔家庭經濟壓力的,可不就平等了。

我周邊的人,普通家庭,大部分都是男女搭配才好在北京生活。一個有戶口,一個有錢,一個體制內保資源,一個體制外拿高薪。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想憑一己之力在北京過舒坦,還是比較難的。

有個段子,說兩個北京人結婚相當於兩家上市公司合併。外地人在北京生存,婚姻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

不高攀,不扶貧,在乎愛(太辛苦沒愛堅持不下去),在乎條件匹配(太辛苦沒法靠愛發電)。

北京艱辛而精彩,後浪們,加油吧!


很多人都在提積分落戶,在我看來,這就是一塊餅,或者說我希望它是塊餅吧!

上海就積分落戶,博士基本都能落上,所以我一直覺得上海很不錯呀!

北京積分落戶,博士也很佔優勢的,如果讓一個博士能夠積分落戶,那麼拿我而言,我有病呀!為了戶口拿五千塊錢工資。我也可以去外企拿高薪的,我也可以去更高的平台。

積分這個東西是水漲船高的,排你前面的人總在你前面,你啥時候能排到。博士靠排都很難,碩士本科在想什麼?北京有多少本碩,自己在什麼位置,何德何能可以排到?

積分落戶,就是能拿到戶口的人千萬不要信,但是現實中不好戳破人家的美夢,畢竟人艱不拆。網路就有這點不好,我無法區分讀者,沒法實現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現實中,對沒戶口的人,我也不至於傻到和人家說這是塊餅。

如果積分落戶實現了,那麼多戶口集散地的平衡就打破了。央企真的是大型戶口集散地,要的就是一個動態平衡。一年年的為了戶口來,為了待遇走,單位總有一茬年輕的名校碩博,又沒有很大的人員成本。可以積分落戶,這些單位哪來的臉給博士開五千工資。我有朋友在強勢央企,本來起薪很高,看到其他單位工資都太低了,還把工資降了。有戶口,真的有很多工資三五千的單位。在大北京,這麼高消費的地方,臉在哪?如果真的積分落戶了,誰還理它?

再說,積分落戶實現了,這麼多年少掙的錢,有人給我補嗎?到頭來不是證明我們當初這些為了戶口接受低薪的是SB嗎?制定政策的人證明這個圖什麼?

有戶口的人不希望積分落戶能實現,沒戶口的人想實現,時間長了,人的思維就不是一個頻道了。戶口看似不重要,但是足以讓當初的同學朋友,出現思想上的鴻溝,畢竟立場不同。

時間長了真的沒法愉快的玩耍了,畢竟有些人聊的高薪國際學校,有些人聊的海淀雞娃。

我這個人滿腦子都是感情,好朋友沒話聊的感覺我覺得挺凄涼的,所以,我對戶口這個事兒挺有感觸的。


很多人噴我眼中只有戶口,很淺薄。每個人的觀點不同,這是能理解的。

但是,我就想問一句,如果沒戶口,拿什麼說服自己不是被清理的「di duan ren kou」呢?

不是誰畢業就能在北京買房的,也不是誰都是碼農能拿高薪。

我們這些生化環材的,剛畢業很辛苦的。掙得那點錢,真的讓人很沮喪。

可是,有戶口,就不一樣了,起碼能夠安慰自己,北京從政策層面是歡迎我們留下來的。

那張積分落戶的餅不就是這個作用嗎?

我吃上餅的人淺薄,看上餅的人呢?


母親當年從小縣城考入985畢業來到北京

自己算是京二代吧 父母真的挺不容易的

這個問題可以思考一下你究竟想要的生活。

北京是很包容,你做什麼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小團體和同伴。

北京也很狹小,小到萬家燈火或許找不到屬於自己的一盞。

如果家庭能夠支撐首付,盡量早點找一個靠譜的另一半。

一人拿高薪一人拿戶口才是最優解。彼此牽制又互相需要。在打拚里也不至於太寂寞。

如果條件不足就在35歲前,回到家鄉過屬於自己的安穩人生。

北京繁華背後是少年意氣和過度壓榨的堆砌。

遠方家人也不希望你歲月青蔥,

卻只抱憾一身疲憊和兩手空空。

但是如果是想著未來子女教育,

錢恐怕是最不重要的必要條件。

北京高考這張卷子最難在父母,

只有東西海的區重點高中以上

才有更多機會拼到高考高分段。

然而東西城已經開始鎖區,

全國精英都去落戶朝海豐,

海淀未來的內卷可想而知。

能上什麼大學,很大程度是由中考決定。

學區房,競賽,琴棋書畫。

這一路上,只要開始了就不能停下。

還好這個時代是最好的時代,他能默許所有努力學習的人閃光。

十年寒窗可以在北京最大限度換來你能力資源範圍內的報酬。

北京接受了全國範圍的資源,

也願意和全國精英同台競爭。

作為一名北京土著,有時候還是挺羨慕北漂的你們。

你們還有退路。我們一旦離開,就沒有家了。

賣房去二三線生活,就相當於在家鄉社會性死亡了。

現在北京過的最好的,其實並不是老北京們

而是八十年代從全國來到北京打拚的外省市精英後代們。

也希望未來幾十年後,這個舞台我們能一起打下。

如果實在太累,那就祝你平安。

出門在外,請務必照顧好自己。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