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大,縱觀歷史上有所建樹的人(通過推翻政權成為帝王將相的除外),都得益於家庭教育和家庭引導,反之。

如果家庭教育或家庭引導缺失,通過「擺脫原生家庭影響,重塑自我→奮發圖強」而有所作為的人,需要更強的毅力。而「毅力」本身就是家庭教育的產物。


很多時候,高考成績的差異,主要跟這個有關係。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人老師,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優化孩子心靈的催化劑!


爸媽是孩子的最初的世界,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伴隨孩子終身的老師,永久的老師。爸媽不教育孩子,孩子會變壞,父母給予孩子錯誤的教育,也會變壞,孩子即是爸媽的「作品」,同樣也是爸媽的鏡子。爸媽的價值、意義、以及對孩子影響是極其深刻的。

人的一生的教育,分為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爸媽對孩子的教育屬於家庭教育。因為一個孩子一生的成長,70%以上時間是在家庭中度過的,所以家庭教育將會對孩子的一生產生深遠的影響。

如果12歲之前該階段父母沒有承擔很好的教育作用,會產生很多的問題,80後、90後的爸媽肯定會有同感,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都會碰到很多煩惱。

場景1:媽媽帶寶寶出去玩,另外一個寶寶有凳子坐,他沒有,於是寶寶又打人,又罵人,脾氣暴躁,媽媽只會說,孩子不要這樣,不要這樣.....,但是孩子依然沒有效果,只得離開。

場景2:爸爸在和朋友在客廳裏聊天,寶寶在旁邊玩樂觀積木,把積木弄得到處都是,爸爸讓他積木撿起來,但是寶寶不但沒有聽從,反而把積木扔的到處都是,爸爸制止他,寶寶卻對爸爸拳打腳踢。

還有很多場景就不一一列舉,比如家庭小皇帝、挑食、晚上很晚才上牀睡覺、不愛喫蔬菜、喜歡哭鬧、膽小、害怕上幼兒園......等等

性格形成

0-12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過程,12以後家庭與學校對性格影響逐漸減少。父母對孩子性格的形成起決定性作用。家庭是成功孩子的港灣和出發地,家長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導師和助手,既要負責孩子的身體發育,又要負責孩子的心理發育。既要重視孩子的智力發育,又要重視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養;既要教會孩子學習知識,又要教會孩子學會做人。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性格、行為習慣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而孩子的性格和行為習慣的形成與家庭有著密切的聯繫,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情況下我們會發現孩子越來越像自己的父母,但是沒有哪些孩子會越來越像自己的老師。美國人泰曼.約翰遜認為「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敗的家教造就失敗的孩子」,從這個意義上講,家庭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礎,父母對於孩子的成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怎麼評價家長在兒童教育中的重要性都不過分。

1、性格形成

0-12歲孩子,除了學習,習慣更加重要,俗話說,給孩子金山銀山,不如給孩子一個好習慣。具體而言,習慣培養從3歲開始,三歲時孩子意識與性格形成的萌芽期,一直到12歲趨於成熟。該階段對孩子最為有效的培養孩子的習慣是孩子爸媽,爸媽是孩子的榜樣,孩子一開始的學習,就是模仿,所以爸媽要從自我坐起,給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樹立榜樣,比如,早睡早起、讀書、做家務、運動、幫助別人、思考、解決問題、學會愛、合作分享等習慣的培養。這些習慣的養成,將成就孩子的是否具備長大成功的主要特質。爸媽在家庭階段教育不想辦法去幹預,想長大再去改變估計比較困難了。

2、人格素養

培養孩子人格素養,就是在孩子的靈魂上塑造一個完整的人格,一個完整人生的價值觀,和素質。人格素養包括:讓孩子具有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 ;讓孩子學會感恩與寬容;直面挫折的勇氣;自我保護的能力;擁有夢想的能力;學會良好的溝通能力;學會理財的意識;認識自我;只是家庭教育需要解決的,而不是讓孩子一開始就知道考試要靠第一,如果忽略了這些,走入社會,怎麼能夠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呢。

3、思維形成

出生時人腦有1000億個神經元,之後不再增加。剛出生時孩子的大腦共有50億個突觸;出生後第一年,突觸數目會增加20倍;3歲時大腦大小即是成人的80%;4歲時,腦的代謝達到高峯,腦逐漸成熟。腦發育到六七歲時腦重達1200克左右;到12歲時腦重已接近成年人的水平。約4~7歲。幼兒主要對事物的表面現象作出反映,只會從一特殊情況推到另一特殊情況,並將無關的事情說成有因果關係。自我中心思想是這一階段的突出特點。約7~11歲,在這一階段,兒童形成了初步的運算結構,出現了邏輯思維。自11、12歲開始,到這一階段,個體形成了完整的認知結構系統,能進行形式命題思維,智力發展趨於成熟。因此思維模式也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內容,爸媽給予孩子充足的大腦發育的良好的營養,還要藉助一些機構與教材,來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空間思維、創新思維的能力,是他們具有較高的智商。

4、興趣愛好

烏克蘭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一個孩子到十二三歲還沒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做老師的要為他擔憂。擔心他長大以後對什麼都漠不關心,成為一個平平庸庸的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習的動力,一個人沒有興趣制定平庸。興趣是從好奇心發展而來的,家庭教育不能扼殺孩子的天性與好奇。12歲之前是培養孩子興趣愛好最好的時機,爸媽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果爸媽沒有興趣愛好,就起不到對孩子的影響,彌補的方式就是給孩子接觸有利於培養興趣愛好的機會。

家庭教育在孩子一生當中能夠發揮很重要的作用階段是在孩子童年時期,對孩子一生產生很重要的影響,因為該階段是孩子培養性格、人格、思維、興趣、思維的重要時期,而且這些特質都是決定孩子一生的關鍵特殊,而不單純是知識,所以爸媽責無旁貸。


就好比大家剛出生都在一個起跑線上,但是有的孩子奔跑的方向並不是朝向重點。家庭教育的目的不是讓孩子如何加速,如何超越別人。而是不讓孩子走彎路、跑錯方向。


要問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影響到底有多大,我想沒有哪一類的教育可以排在家庭教育的前面了。一個人從出生便開始受家庭教育的影響,很大程度上那個人未來的人格和三觀塑造都是在家庭環境下薰陶出來的。所以說家庭教育和引導真的決定了一個孩子今後的方向,有很多的問題學生其實往往都是其先前的家庭教育出了問題才會如此,學校固然可以傳授很多父母沒辦法給予的知識,但家庭啟蒙教育的地位卻是任何其它教育都難以比擬的。

所以做好幼兒和少兒時期的教育顯得尤為重要,給予孩子正確導向,給予孩子學習課堂之外特長技能的機會,給予適當強度的壓力,現代素質教育講究的是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讓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人,而家庭教育亦當如此。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