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11 日進展:2 月 11 日下午首批輕症患者從武昌方艙醫院康復出院

據瞭解,此次武昌方艙醫院出院的首批患者共28人,最早入院的是2月6日,最晚的是2月9日入院。年齡最小的25歲,最大的69歲,主要年齡段在60歲。女性患者多於男性患者,男女比例約為1:2。

----------------------------------

2月3日晚,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視頻調度會透露,武漢市將在江漢區、武昌區、東西湖區建設「方艙醫院」,用於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輕症患者。

據悉,這三個區的「方艙醫院」位於洪山體育館、武漢客廳、武漢國際會展中心。

長江融媒出品 記者:鄭汝可

相關問題武漢的問題有瞞報全國麼?


你可以七天建一個火深山,五天開闢方艙醫院,可是你五年、七年都不見得能培養出一名優秀的臨牀醫生,無論是哪一個科室,包括能進實驗室進行研究的人員,更別提院士級的專家。

武漢本地醫護人員,各科甭管專業搭不搭邊都上了,各地從年前到現在一直不斷調人過去,那些提問為啥不能用賓館一人一間的,最基本的現實問題就是,這樣需要更多的並且分散的醫護人員、消毒人員、日常生活供給人員,乃至於更多的醫療儀器和一次性醫療用品,即使是現在的情況,這些資源也是是短時間內沒有的,只能盡量統籌,就是割韭菜都沒這麼快的。

歪個樓,國內醫療資源緊缺已久,環境也不是很好,所以,請大家不要只在危難時候想起來醫護人員和解放軍,平時尊重保護他們,是和反思野生動物和應急措施一樣重要的事情。


〔我們必須記住,那些每天變化的是人,不是數字

本文首發於丁香園微信公眾平臺,經授權後轉載至知乎平臺,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武漢方艙首批患者出院:建立方艙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本文作者:武漢協和醫院麻醉科醫師 凌楚眠

據央視新聞報道,2 月 11 日下午,位於武漢洪山體育館的武昌方艙醫院首批 28 名康復患者集體出院。這也是目前武漢客廳、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洪山體育館三大方艙醫院,首批集體出艙的患者。

什麼是方艙醫院?方艙醫院有什麼作用?居家隔離與集中隔離的區別是什麼?方艙、發熱門診、醫院將分別承擔什麼角色?

不「方」的方艙:解凍武漢的鎖匙

所謂方艙醫院,即方艙式可移動野戰醫院。

通俗地說,方艙醫院是由可活動的「房子」構成的機動診療場所,以醫療方艙、技術保障方艙、病房單元、生活保障單元及運力等為主要組成,在野戰條件下保障傷員救治及公共衛生應急保障等任務。

就地展開的野戰醫院(圖蟲創意)

方艙醫院一般由多個功能互補、作用不一的單元串聯而成,包括洗消方艙、儲物方艙、藥品方艙、滅菌方艙、檢驗方艙、手術方艙、急救方艙等。

這些模塊化的系統可以無縫連接組建成大規模診療場所,具有藥品及無菌物品存儲、器械消毒滅菌、持續電源供應等條件,可開展手術,進行檢驗、彩超、X 射線等檢查。

不過,目前的方艙醫院是應對疫情變化的過渡產物,和野戰醫院相比,武漢方艙更類似於包含診療功能的集中隔離點。

典型方艙醫院的設施架構(圖源:知乎@薛定諤的丹)

名叫方艙,武漢的方艙卻明顯不「方」。

目前,武漢的方艙多數設立在大型室內體育/展覽建築內,在諸如洪山體育館、武漢客廳、武漢國際會展中心等巨型室內空間內鋪設牀位、加裝隔板、保證後勤支持是當下的主要做法。

轉變:從居家隔離到集中隔離

在最新的全國疫情地圖中,疫情最嚴重的湖北地區已呈現深黑色。

丁香園 | 丁香醫生疫情地圖

如果我們從空中俯瞰整個武漢,將病毒播散的地點具象化為一個個小點,那麼畫面中浮現的並不是成片氤氳的潑墨,而是許多分散在醫療單位及居民定居點的孤單小點,點綴在大片的留白中。

這與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學特徵相符:分散、家族聚集性的傳染者在武漢龐大的轄區內零散存在,大量的未患病人口填充在各個傳染源之間。

由於新冠肺炎傳染力強,此前廣泛採用患者自行居家隔離手段並不能保證完全切斷傳播途徑,家庭感染案例屢有發生。

感染者自行居家隔離時,同處一室進行照顧的家屬依然可能被病人飛沫或間接接觸感染;如果完全將感染者一人一屋隔離,病重失去自理能力的重症、老年患者則難以生活,顯然不符合實際。

除家庭感染的風險外,保障成千上萬個確診感染家庭的後勤絕非易事,武漢社區力量超負荷運轉,社區志願者防護設備不足,在上門幫助、運送給養、安排醫院接送時均有不小的傳染風險。

與臥牀重症患者相比,疑似/輕症患者活動能力更強,活動範圍更廣。目前,武漢市各醫療機構牀位極為緊缺,大量輕症患者無法收治入院,只能每日往返於住所與發熱門診之間排隊等待救治,大大增加其他未患病人羣的感染風險。

為儘快減少新發病例的產生,2 月 2 日,湖北省全面由居民自我隔離轉向了集中隔離,防止交叉感染。

方艙醫院

分工:醫院減存量,方艙緩增量

在新冠病人的預後及轉歸中,早發現、早診斷、早幹預非常重要。然而,武漢很多病人排不上隊、住不進院,由輕症拖成重症,令人扼腕。而搶救治療此類病人所消耗的醫療資源,又會進一步壓縮其他病人的治療,長此以往造成惡性循環。

目前,湖北省施行「四集中」政策,對不同病情程度患者的分流。

對於疑似患者和發熱患者,通過徵用酒店、招待所、閑置廠房等進行集中隔離(單人單間),實行先隔離再檢測、再診療;對於輕症確診患者,收入方艙隔離;對於重症患者,收入醫院治療。

這樣一來,方艙醫院將輕症患者與外界嚴格隔離後,有助於降低健康人羣感染風險,增加醫務人員的集中診療效率,對患者自身而言,也能減少來回奔波、防止傳染給自己的家人,從而發揮減緩新增病例,即「緩增量」的作用。

當方艙有效運行後,發熱定點醫院的角色也將發生變化,醫院的任務將著重於診斷新冠與拯救危症,承擔給新冠病例「減存量」的作用。

通過建立方艙,將重症與輕症患者的診療分開,方艙緩增量,醫院減存量,能夠更加高效地利用原本就極為緊缺的醫療資源。

和「進化」賽跑

從 2 月 3 日建設方艙醫院的命令發布起,武漢已建立 13 所方艙醫院,累計有上萬張牀位就緒。

雖然入住患者均已確診,但方艙內部過大的病牀密度仍可能面臨大空間的感控管理問題。

重組是病毒進化的重要手段。當多種親緣關係相近的病毒侵入同一個宿主細胞時,它們有概率會互換遺傳物質片段,融合新病毒 [1],而這種新病毒有一定可能是傳播力致病力更強的「超級病毒」[2]。

這種病毒的重組在傳染病學中並不少見,著名的 HIV 超級感染(superinfection)[3] 就是出現在感染了多株 HIV 病毒的患者中。

HIV 病毒多次重組後產生突變型,逃避免疫細胞的監視並使病情惡化。SARS 病毒基因組中有超過 7 個重組區域位於複製酶和 Spike 編碼區域,導致潛在的宿主範圍擴大風險。

HIV 超級感染模式圖(圖源:參考文獻 3)

此前已有研究報道,SARS-CoV、Ro-BatCoV 等多種冠狀病毒存在重組 [4],但目前還沒有證據顯示 新冠病毒來自重組,其進化特性尚不明確。[5]

針對方艙醫院牀均間隔小、病人相互交流密切的特點,設施內良好的通風排氣、病人間嚴密的個人防護(戴口罩)和醫護給予的及時治療則顯得尤為重要。

最開始建設的方艙醫院採用的是徵用體育館等大型場館的做法,但後續新建立的方艙開始以學生宿舍、教室為主,選擇這種自帶隔斷建築,能儘可能減少患者之間相互感染的風險,同時也能改善住宿條件。

方艙內的醫療團隊同樣責任重大:監護每一位病人的生命體徵,病情惡化者迅速入院,癥狀消失且核酸轉陰者考慮出艙,建立方艙內的動態平衡,讓輕症患者的出院速度快於病毒潛在的重組速度。

非至善之舉,卻是現實之策

王辰院士這樣形容方艙:非至善之舉,但是非常時期的現實之策、關鍵之策。

顯然,剛剛敷設完成的方艙還有方方面面的問題亟待解決,一些生活設施不完善、人員訓練不到位的方艙也被匆匆投入使用。

在上千名輕症患者快速湧入方艙的磨合期,網路上出現了許多方艙內保暖措施欠缺、如廁排隊過長、醫務人員不足的消息。

社交媒體顯示,武漢部分方艙醫院的生活條件仍待改善

雖然對於現階段的方艙而言,瞄準的是核心關竅「隔離傳染源、斬斷傳播途徑」,但對於方艙內醫患的心理幹預與情緒引導也不可輕視。

事實上,容納近千人的方艙內很容易出現羣體性恐慌或過激行為,造成類似「麥加踩踏」的羣體性事件悲劇

為此,方艙需要快速完善方艙生活條件,維持後勤供給;派駐專業的心理諮詢從2業者進行心理幹預,醫患雙方都需要更多的耐心與關心;為應對突發局面,還需安排人力維持秩序。

據偶爾治癒團隊報道,武昌方艙隊長、武漢人民醫院副院長萬軍告訴偶爾治癒,在意識到心理疏導問題後,武漢人民醫院和湘雅二院一同連夜編製了心理手冊並影印了 1000 冊,將陸續發放給患者。

江漢方艙隊長、武漢協和醫院副書記孫暉告訴偶爾治癒,他們計劃通過場館音響早中晚三次進行廣播心理疏導,並將建立患者社區進行互助自治。

方艙內的醫務人員和患者一起做操(圖源:新華視點)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我們必須記住,那些每天變化的是人,不是數字

當方艙成立的初衷「應收盡收」能真正實現時,這艘被視為「諾亞方舟」的大船,才能帶領眾人躲避這場疫情的洪水。(責任編輯:gyouza)

參考文獻

1.Good B H , Mcdonald M J , Barrick J E , et al. The Dynamics of Molecular Evolution Over 60,000 Generations[J]. Nature, 2017, 551(7678).

2.Lang GI, Rice DP, Hickman MJ, Sodergren E, Weinstock GM, Botstein D, Desai MM. Pervasive genetic hitchhiking and clonal interference in forty evolving yeast populations[J]. Nature, 2013, 500: 571–574.

3.Sheward DJ, Marais J, Bekker V, et al. HIV Superinfection Drives De Novo Antibody Responses and Not Neutralization Breadth[J]. Cell Host Microbe, 2018.

4.Huang C , Liu W J , Xu W , et al. A Bat-Derived Putative Cross-Family Recombinant Coronavirus with a Reovirus Gene[J]. PLoS Pathogens, 2016, 12(9):e1005883.

5.Paraskevis D, Kostaki EG, Magiorkinis G, et al. Full-genome evolutionary analysis of the novel corona virus (2019-nCoV) rejects the hypothesis of emergence as a result of a recent recombination event. Infect Genet Evol. 2020 ;79:104212. doi: 10.1016/j.meegid.2020.104212.


遼寧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方艙車隊」預計2天抵達湖北武漢,此車隊每車2名司機輪換不停車,行程2000公里。



介於有個別槓精不知情、不審題或理解困難,在此更新一下----------------------------------

身為武漢羣眾,我只想說:

為什麼不能早一點建立這個所謂的「方艙醫院」,為什麼不能再早一點決策?

到現在輕症居家隔離的,導致全家感染的大爆了以後,在有專家通過媒體報出來 居家隔離的一些家庭全員感染的眾多案例後,才決策出來這三個「輕症集中收治」的方艙醫院。

纔出來這連夜建立,輕症人羣的集中收治地?為什麼不能考慮再周密一些。一定要到現在現有的這三個艙醫院,也收不完住不下現有的輕症居家隔離人羣。

我作為一個普通羣眾,我都12月底就知道了「武漢不明原因肺炎」事件,知道戴口罩,結果省zf他們1月中還在去觀看什麼文藝會,一月中下還在有人辦萬人家宴。 12月底的時候,在微博打「武漢」二字,就有「武漢不明肺炎」這個話題跳出來,1月初的時候,武漢幾家大型的公立醫院就收滿了這類患者。 此為前期晚。

然後現在,這幾個方艙醫院,也是在鍾南山院士和武漢有專家發聲說居家隔離危險性,才開始有建造這個方艙醫院的聲音。此為後期晚。

並且從目前情況看,這幾個方艙醫院也是顯然不夠用的。在現有輿論的壓力下,現在也在繼續擴大收治的牀位。

就目前這幾個方艙醫院,身邊依然有很多人得不到名額,住不進去的。所以對這個事的決策,很明顯這也是拖沓了很久的。如果沒有社會媒體網友的力量把它推到輿論之巔,我們依然是不會得到妥當安排的。

還有目前這個方艙醫院,武漢內部有個文件。社區登記的人說,安排集中收治隔離的輕症人羣 只收治18-65歲新冠病人,所以大於65歲小餘18歲的病患還是居家隔離。

現在隨機和市內交好的朋友、同學、同事聯繫,都能聽到其家人感染的噩耗和資源匱乏的無奈。

而且就現在現有的這些措施,也已經是武漢有資源的人也住不進院了,一個造價界的泰斗全家確診,參建火神山,也要發圈求助。

華科博導、華科某院院長,這樣的社會關係也是進不去了,普通人可想而知。人間煉獄。

所以: 這真的不是什麼中國速度。一線的工人和志願者他們的趕工周轉速度確實快,但省zf在決策方面,不管是前期還是後期都毫無疑問是慢了很多拍的。

拖沓越久,就越棘手。直到後面兜不住了,再才拚命補缺漏,為時甚晚。

只希望接下來,那些無處安放的感染者,早日得到妥善的安排和治療吧,不要再出現類似電影《傳染病》裡面的內容畫面了。


細節答

現在最關注一個人,鍾南山。

他要麼不說話,要麼說出來的話,相當不妙。第一次新聞報道他去了武漢,第二天,他就在國家新聞中明確表態,出現了人傳人,建議外面的人不要到武漢,武漢的人不要出去。

這是整個疫情防控的關鍵轉折點。

武漢封城,由此成為焦點。

但是,此後,在抖音上,刷到一個小視頻,有一個武漢人,已經確診感染卻無處收容,只能在街上流浪,醫院沒有牀位,又不能回家。

這一類的現象,並沒有引起輿論的廣泛注意。

確切地說,就在這二天之內,鍾南山接受採訪時,又公開談到了一件事:讓輕症病人回家隔離的做法,很危險,會出現輕症變重症的後果。

所以,我們有必要特別注意這段話的弦外之音,輕症病例,極有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並沒有實現有效的嚴格的醫學收容與隔離。

這也有可能導致持續擴散。

武漢在三區連夜開闢方艙醫院,就緊跟在鍾南山的這段公開講話之後,為什麼不能更早一點,更快一點?為什麼會出現確診病人街頭流浪的視頻?

在這件事上,不要為中國速度點贊。

至少,這絕不是一個真正的中國速度,而是一個極其遲緩極其落後的速度,行動,來得太晚了,從幾十例到過萬例的感染,有多少是輕症無法收治惹下的禍?

這個問題,需要武漢政府給出一個公開的答案。

再也不希望鍾南山站出來了,他已經承擔了一個醫學家之外太多的責任,廣州更加需要他。因為返工潮,因為廣州不封城的態度,廣州的風險,正在一天比一天積聚。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