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wudu在新說唱都唱了什麼歌

acappella不說了,沒伴奏怎麼trap

1v1 《霧都夜話》這恐怕是最接近新說唱的「聽眾」審美的一首歌了吧,「有押韻,唱的快」,但是改編改詞之後缺少了那一股市井氣息和「狂」,有條件可以聽下原版,把老重慶的市井氣息體現的淋漓盡致。這首歌可以說是傳唱度最高了的,在1v1就唱出來,很明顯就是想告訴你們,老子現在已經不做這些了。

合作賽 《遊樂場》 和膜老師合作的這首遊樂場,兩個人都是玩trap玩auto-tune,雖然兩個人都是套詞而且被「限制」不能用auto-tune,等於自廢一臂,但是膜老師太拘謹了,而wudu一出聲,感覺就回來了,We going up Never slowing down,hook沒用auto-tune卻因為wudu的音色還是有給你一種致幻的感覺,也因此晉級。

團隊隨機 《Love Song》 還是有著不能用auto-tune的「限制」,但是wudu嗓音已經自己找到auto-tune的感覺了。這首是emo trap,抒情向說唱,單一的節奏不斷重複,sound cloud的變種,其他人玩的old school boombap和new school trap來自8090s 00s,emo trap則是10s,用單一的節奏表現,甚至有些不算trap了。但是簡單,易唱,情歌;這就很貼合新說唱的「聽眾」了,從節目後的歌曲榜可以看出來,但是沒用auto-tune,只能說是半成品。

淘汰賽 《Im out ya》,這首就是很典型的cloud trap+late night beat,充滿實驗的味道,這個風格可以說乃至國外現在都很少人在做的,用chant-like營造超現實的風格,這首歌我認為纔是完全體的wudu。他的這種超現實科幻風不僅需要音樂,還需要效果襯託的,mv或者舞臺,而這首的服飾,舞檯燈光,auto-tune都做到了這種效果,聽覺和視覺都能感受到make in future。節目裡面那個調音是有問題的,人聲太低效果器也應該是有問題,聽錄音室版吧。也算應驗了他那句「你們玩的我也玩過,但是我現在不玩了」。

後面的沒會員沒得看復活賽,所以也不好評判,就這樣吧,也到時間下班了,就不寫了。

總的來說,wudu現在的歌,真的不負說「他是走在中國hip-hop最前端的一批人」,只不過國內聽眾對hip-hop的多元化認知程度還沒到那個水平(雖然我也是old school boombap聽得多),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只能說他不適合《中國新說唱》。

說了這麼多,只能說最好去體驗,去get到wudu的歌的方法,就是

去pub喝的酩酊大醉但尚存一絲理智的時候,點起一根煙,DJ drop the wudu beat。


想起好聲音李榮浩導師的一句話:有的時候,我們會聽到很多音樂人抱怨說 哎呀 現在聽眾聽的音樂素質都不高,都聽不懂高級的音樂。首先我要告訴你的是,觀眾沒有義務,沒有時間,沒有必要去懂我們研究二三十年的東西,我們普通老百姓對音樂就是日常的一個助興。

霧都的歌算是很新的了,有人說霧都是trap第一人,我很尷尬,因為霧都在臺上演的都不是trap。 霧都在臺上加自動調音配上電子迷幻的風格beats和方言。有trap元素但不叫trap,我們可以把他歸結於new wave hiphop。 其實new wave在國外已經流行很久了,中國最近一兩年才開始傳播 還沒火

像美國的 playboi carti ,Travis Scott,69等等都是new WAVe的大佬。

霧都做的歌特別新,可以說偏實驗風格了,迷幻電子加上autotune方言hiphop 整體來說霧都在嘗試新東西 國內的聽眾還普遍把hiphop=說唱 認為夠硬夠快就是強者,其實並不是。hiphop只是一種音樂文化 而國內聽眾所理解的是 rap 饒舌 一種音樂風格。霧都是不是rapper呢 如果單憑饒舌來說 霧都不算是 但是狹義來講霧都更偏向於 melody rapper的類型。所以說有些人說 霧都唱的慢 沒押韻 還用autotune 學吳亦凡 等等我真是笑掉大牙。

本來霧都來中國新說唱這個節目就不佔優勢,霧都話不多 而且 中國新說唱這節目原來叫中國有嘻哈,為什麼改名呢 嘻哈太廣了,而說唱就很窄。什麼boombap,old school,k pop ,c pop ,hardcore rap都很適合。而霧都不以詞和flow取勝,霧都以現場的vibe 包括 自身穿搭 燈光 舞臺效果 這太重要了,要讓聽眾從視覺和聽覺感受到霧都的超現代化,迷幻化等等。

所以霧都風格很適合 地下 underground 不加修改 粗暴 真實的辭彙 和現場原放的音樂(意思是自己現場放自己的音樂,自己人聲只是伴唱)而節目的舞臺和氛圍都不夠 霧都的詞也要注意,不能有些看似暴力,骯髒的詞出現,這就限制了霧都的實力。

不過霧都走到這一步,是混子還是實力,不需要聽眾去評判,只需要做音樂懂音樂的人去評論,同樣也感謝吳亦凡老師給霧都這麼多機會,讓霧都被大家知道,讓霧都完成自己的夢想,

相信所有人都知道了這句口號:嘞是霧都!


我覺得如果有興趣,就從霧都夜話開始聽,之後:

車上嗨

耍沒耍過的

唯恐天下不亂

designer track

壹佰

飛黃騰達

not insane

wudu montana

devilmaycry

然後是節目那些歌

最後重慶森林

大致按照這個順序,喜歡的應該還是能get到吧,如果不喜歡,那就別勉強唄,接受不了很正常。

wudu挺聰明的,節目上循序漸進,但是能唱的曲目機會都有限,所以還是不夠。

本來以為霧都夜話是個大招,沒想到各位大佬上來都選擇把大招放完了...

按照wudu的想法,目的達到了,參加節目肯定是血賺了。

以前聽他的歌,評論都不算很多,現在全是999+,說明有時候也不是聽眾不行,我們能聽到的類型有限。


  1. 方言說唱

霧都和GAI不同 GAI的字裡行間都蘊含著中國風 個人特色鮮明 重慶話除了音調和個別字詞有差異 其他別無二致 觀眾亦可以藉助節目字幕瞭解歌詞含義 但霧都的歌詞很明顯缺乏了個人特色 而且有些段落夾雜了重慶俚語 很難引起觀眾共鳴

2.吐字問題和flow扁平化

霧都的嗓音偏雄渾 某些觀眾誇讚其「自帶autotune 」 但是弊病也就在於 如果本身聲線如此 在說唱的時候又沒有字正腔圓的吐字 那麼聽眾很難辨識歌詞 況且還是運用重慶話 某些部分會濁化和簡化 即使通過愛奇藝看有字幕加持 也會覺得有些吐字不清

況且霧都本身也不是以flow而聞名的Rapper 他的作品對於說唱技術的要求不高 那麼注重flow編排的觀眾肯定就認為名不副實

3.音樂風格

Trap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的 何況還是在發展中的trap 霧都在節目中的風格和Travis Scott比較類似 曲風氛圍迷幻化 flow偏順滑 具體定位還得專業人士來定義 我就不贅述 (個人認為偏向emo rap)

melody rap(旋律說唱)在新說唱的舞臺上是不太受待見的 看看上一季劉柏辛的待遇就清楚了 明明也是做的Hiphop音樂 不過風格和他人迥異 就被罵的狗血淋頭 直接給人扣了個「混子」的大帽子

太多人把說唱=hiphop音樂 這是誤區 前者只是後者的一個元素 而不是全部 flow當然很大程度上影響一首說唱作品-但別忘了 音樂作品最重要的是音樂性 這一季很多Rapper在舞臺上表現的活力四射 可你看完節目 會有意識地想搜他們的歌聽嗎?大家都在注重詞句 wordplay punchline flow以及舞臺表現力 可很少有人想過這首作品做出來聽感如何 音樂性是否足夠?

霧都的風格不少人不接受不要緊 我在幾年前聽Drake的時候也沒想過說唱音樂可以這麼pop(流行化)那些兇狠爆裂的刻板印象被通通顛覆磨滅 眾口難調 口味不同不必強求 當然 懷揣著開放的心態去欣賞各式的音樂風格就更好

4.舞臺表現力

霧都其實是很害羞靦腆的 這一點吳亦凡在節目中已經提到過幾次了 這種性格對於一個身處在競賽音樂節目的選手來說不是一個好的境況 那一首《Im out ya》如果有舞臺動作編排 配合迷幻氛圍和舞檯燈光 肯定是一個完美的舞臺表現 可惜霧都的性格使然 沒有鑄造出理想狀態

霧都的音樂作品本身也不適合競技 所以題主對霧都的音樂風格不感冒也很正常 沒有誰的音樂是全世界都喜愛的

推薦他的《devilmaycry 》《not insane 》《find me out》你會對他的「創新」和「超前」音樂風格(僅在國內hiphop音樂環境下)有個大概的輪廓


就比如說那首《love song》

好多人說它的旋律太過單一

但其實他做的是emo rap

就要用單一的旋律表達絕望的感覺

大部分人沒有深入瞭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