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

  1. 科幻板塊,常年只有三體,黑森,大劉和小破球。其他科幻作者的科幻作品的討論,回答數能達到三位數的屈指可數。
  2. 作為中國科幻核心陣地的科幻世界雜誌社,其在知乎的版塊下幾乎沒有討論雜誌本身的問題,而在知乎能達到兩位數回答的直接相關問題,似乎只有當年的倒社長事件。
  3. 幾乎沒有關於科幻世界任何一期雜誌內容的討論。雖然中國科幻迷不一定就得看科幻世界,但作為國內科幻迷的重要食糧,這可不只是慘淡。
  4. 作為中國最重要的科幻獎項:銀河獎,在知乎唯一一次受到熱門關注,僅僅是因為金主的授意把最佳遊戲頒給了某個著名手遊——從那以後銀河獎收穫的只有冷嘲熱諷,甚至還被一些人譏諷為「野雞獎」。幾乎沒人討論這個獎本身。更不用說討論下銀河獎這些年有什麼獲獎作品值得研讀了。
  5. 國內幾個出版社一直都有科幻新書,但是除了大劉作品集印了一遍又一遍,討論了一遍又一遍,似乎要把每個標點符號的意思都要琢磨透徹,堪比各個宗教的經典和紅寶書(各種意義上)之外,其他作品……呵呵……
  6. 去年四月份,亞太科幻大會召開,首屆引力獎頒發,羣賢畢至,少長鹹集(雖然何夕,羅隆翔等一些作者沒來),然而知乎上關於此事的問題,基本都只有個位數的回答。
  7. 雨果獎,星雲獎,軌跡獎,有幸能被討論則是因為三體(後兩部)沒得獎,至於其他獲獎作品:who care?

雖然知乎未必能代表整個中國,但倘若在自詡高端的知乎都是如此,那稍微「低檔」一些的網站就更不用說了。如果以上這樣也能叫做大眾,那大概中國就沒有小眾的愛好了。

補充:

8. b站上的2020年科幻賀年祭,到三月分播放量還沒到十萬。相比之下隔壁常年自嘲過氣車萬的東方華燈宴,目前的播放量是科幻賀年祭的十倍。而平日裏在文曰小強,幻海航行等速讀up主和科幻電影剪輯up主的評論區裏橫行的各種白左聖母ptsd和「束棒」們,這時候連個影子都沒見。

2020.04.11. 翻箱底出來顯擺的補充:

可有人識得此物?


如果你刨去那些整天扯著軟硬科幻不放,甚至拿軟硬當評判科幻小說優劣標準,結果自己讀過的科幻小說一隻手就能數出來的傢伙。那就的確很小眾。


你看華文富了嗎,什麼時候華文富了就不小眾了。


QS,不過小眾,從某種角度上也是一件好事。

至少沒有小鬼橫生,沒有什麼大的內鬥。反觀某些大圈子,是真的亂。

中國科幻的理想狀態應當是慢慢做大,穩步發展。突然的爆火只會招來無數的玩梗小鬼,他們根本不解科幻精髓。只有慢慢的吸納,將新人變為老人,這纔是上策。穩步來就好了。

參考三體,在雨果獎之後一爆火,是雲讀者多呢,還是真正去讀的人多呢。又有多少人張口就只說得出個黑暗森林呢?

科幻為王地久天長雖是實話,但如若科幻真要地久天長,舍質量而求人數是不可取的。

不過YYSY,有人提了科賀。科賀那個水平,這麼少播放量實在不應該。某種程度上這的確挺寒心的。小強一百萬粉如今都散夥了,也只希望幻海能堅持下去吧。

至於我們這些底層科幻業餘研究者兼寫手,有人來看嗎?(有,只要你蹭三體和破球熱度就行)


(炫耀一下,前幾天抽中的《閃光的生命》送到了,1999年出版。現在市面上怕是難找到柳公子的文了,更別提這本單行本。


先說結論就是:

依然算小眾

其實在全世界範圍內科幻作品都算是小眾作品,因為冷硬的科技本身難以迎合泛娛樂化大眾的文化需求,為此要將其類型化,化為文學形式的一種。

其功能有限,最大的作用其實就是啟發民智,從龐大的人口基數中篩選有興趣的候選人。再一點就是提供廉價卻不庸俗的娛樂,這點科幻並不能免俗,只是不庸俗而已,但也沒那麼高端。

未來可能科幻會越來越大眾,不過這種大眾化的趨勢並不會讓科幻愛好者變得更大眾,普遍大家只是喜歡一個shell,談不上什麼愛好者。

興趣而已,別在意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