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之惡果


想起饑荒年代有易子而食的說法


這個問題容易誤解。貧窮暴露人性之惡是一個問題,貧窮比富貴更能暴露人性之惡是另一個問題。前者舉例:窮人看不得跟自己一樣窮的人變得比自己好,每天都在看著周圍的人,問個清楚,在做什麼工作?什麼計劃?收入如何?似乎要對別人的情況瞭如指掌,別人好了趕緊巴結一下,別人不好了立馬落井下石。富貴人是不是如此我不清楚,但是底層人生活壓力比較大,心態基本如此。如果富貴人這點比較少,那這個例子同樣符合後者。前面有位說想起易子而食的事,這個既不是貧窮之惡,也不屬於貧窮比富貴更惡。易子而食是災荒的客觀條件下,保障生存的本能意識再加上不忍心喫自己小孩的人性(同樣也屬於一種本能,任何動物不喫自己小孩的本能,這就是虎毒不食子)下的無奈選擇,最起碼人家不是搶你的小孩喫對吧。如果你覺得這是人性之惡,那你是否想過他們這麼做的時候內心感受?是壞人損人利己幹壞事的心理?還是你被人逼著殺死自己孩子的崩潰心理?窮人易子而食,那麼同時期同背景條件下富人在幹嘛?如果沒有濟世救民也不算錯,更不算惡,但如果是在趁火打劫,屯糧抬價,這才叫富貴之惡。提這個問題居心不良,公開挑起貧富矛盾。這種問題似乎符合辯論賽,一方窮人,說富貴比貧窮更惡,另一方富人,說貧窮比富貴更惡,然後古今舉例,旁徵博引,證明自己更有道理,證明對方更惡。提問者顯然把自己歸於富貴一方的支持者。


其實我覺得也是應該的,比如自己窮願意為心愛的人直至失去生命,那麼富貴的就不一樣了,因為可以找到很多心愛自己的人


《無人區》

幫扶與應得


個人覺得人都存在等量的人性之惡,並不分貧富,比如貧窮的人可能存在自卑於富人的心態,而富人可能存在自大於窮人的心態,你能說誰比誰更暴露人性之惡?貧富某種程度上不就是貪不貪決定的嗎?貪婪說的好聽叫上進叫有追求,不貪往往被叫懶惰被叫不思進取。人性複雜,受社會環境影響。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