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天地立心:天心便是人心,人心指人的本心,本心便是善心,也就是本性。天地之心要立,簡單說就是要修養自身的道德,同時影響周圍人一同提高道德素養。

為生民立命:也就是通過自己的能力使百姓的生活過的更好。像毛主席、袁隆平、屠呦呦等等,因為他們的存在造福一方人民這就是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也就是要多讀書,多學習,多分享知識,繼往才能開來。

為萬世開太平:綜合前三者的成就。百姓生活好,有知識,有道德,物質精神雙豐收,而且沒戰亂,這就是大同世界。而且這些貢獻能造福後世子孫。

這是儒家理想的目標。


看語文老師竇昕搞的豆神大語文,「新五大夢想」的最後一兩個就知道他身為一個文科生的膽子應該比他的肚子還要大了!

「語言文化知識評價體系」……

約等於「為萬世開太平」的豪言壯語……

一般清高好顯擺自己讀書多的人都有這種臭毛病。


宋神宗二年,張載出任崇文院校書。時當王安石行「新法」,很希望得到張載支持。張載並不反對變法,但提出不能「教玉人追琢」,遂與安石「語多不合。後因其弟張晉反對變法獲罪,張載辭職回鄉,以講學著書為生。

張載精思過人,且強調踐履,注重「外王」。他重視《周禮》,其重視的向度或與王安石有別,但主張通經致用的立場則完全一致。他以「躬行禮教」倡道於關中,甚至想把《周禮》關於「井田」的論述,結合自己的構想,在關中集資購田以付諸實施。

他的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主要說的就是復周禮以開太平,但士官不順,才華抱負無以施展,只能講學著書,造道家中。宋大儒張橫渠說的: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四句話最能表出儒者的襟懷,也最能開顯儒者的器識與宏願,因而也可說是人類教育最高的嚮往。但這四句話並不好講。今特稍作解釋,或者於青年學子不無助益。 (1) 為天地立心:天地本無心,但天地生生不息,生化萬物,是即天地的心意。所以程明道說:「天地無心,以生物為心。」又說:「天地無心而成化。」因為天地生化萬物,只是生生之德的自然流行,並非有意生出這樣一個大千世界。所以是「無心」而「成化」。無心而有心(以生物為心),這是人對天地生生之德的親切理會,通過人的理會指點,天地生化萬物的心便顯立了。 (2) 為生民立命:命有理命與氣命兩個層面,這兩層的命都不可傷害,不可棄廢,必須有以安立。儒家聖賢開顯的「安身立命」之道,正是為了生民。有了這個道,「百姓日用而不知」,卻能潛移默化,加上倫常政教的設施,使生民的生活有了依循,而得以護持生命,貞定活路,這就是「為生民立命」了。 (3) 為往聖繼絕學:儒家聖人之學,自兩漢以下,而魏晉,而南北朝,而隋唐,千百年間,一直未能善續先秦儒家的學脈。無論生命之光,或哲學之慧,都開顯不出來。尤其唐末五代之時,華族的文化生命萎縮墮落極矣。直到北宋之初,普天之下竟找不出一個像樣的師表,所謂「學絕道喪」,實未過甚其辭。到理學家出來,才復活了先秦儒家的形上智慧,使天道性命(心性義理)之學,內聖成德之教,重新光顯於世。思想的領導權即已從佛教手裡拿回來,孔子的地位自然重新顯立。這一步「為往聖繼絕學」的功績,在人類文化史上是獨一無二的。可惜滿清以來,士人心思卑陋,反而詬詆理學,這誠是學術上昧天良的一大憾事。 (4) 為萬世開太平:儒家以「內聖為本質,以外王表功能」。功能之大者,便是開出太平盛世。而且不只是一時,而是為千年萬世開太平。「太平」二字與「太和」一樣,乃是儒家學術中最淵懿莊穆的觀念。不過,儒家雖然具有開萬世太平的宏願,也能在「道」的層次上講論天下為公的仁政王道,但在體制上則只成就了「治道」,而未能開出「政道」。如今民主政治的體制,卻正是政治層面上的太平軌道,再加上科學,就更可滿足「開物成務」、「利用厚生」的要求。以民主科學配合儒家的禮樂教化以及「太平、太和」的理念,的確將可為人類世界開創無疆的休美。


你是不是在保險公司上班?


顯示了在生產力水平低下的情況下,人文上的認知的不管如何在自己的亞文化圈裡發展不過都是空中樓閣。不管當年吹得多麼大多麼絢爛,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多麼至高無上,也不過是一戳就破的泡沫。

等下逐字分析

按我的理解,這四句可分為三部分

1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這一句可理解為運用互文的手法

提到了常被儒家運用任意解釋權的兩個主體 「天地」 和「萬民」

以現在我們的知識都知道天地是沒有自我意識的之物 古代受限於生產力不知道嗎?

非也!

對天地的認知早有老子的《道德經》珠玉在前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這就是古中國對天地最正確 最深刻的認知

儒家們會不懂嗎? 不大可能

但是儒家們發揮了萬物皆可利用的精神 不管是大如天地 還是芸芸眾生 儒家們表示你們的利益我代表了 (只說了古代哦)

這樣不管說什麼 做什麼 儒家都是發揮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 假借天地萬民的名號

上瞞皇帝 下欺萬民 這個其實不是最重要的 因為本來就不在一個階級生態位

最最重要的 中打異己 達到儒家一家獨大的效果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我們搞理學就是要用天地萬民的名號作為爭奪政治權利的工具

2 為往聖繼絕學

這一句是最為流毒無窮的 構成了漢唐之後思想發展的死循環

前一句說 儒家要利用天地萬民的名號

可為什麼你儒家能用呢?

太陽底下無新事,各大宗教的各個派別是通過發表各自對創教時的「聖經」的解釋權來爭奪權力

而古代的儒家們則是通過解讀孔孟經典。

如果有理學的反對者 首先亮出大成至聖先先師的大旗

不服這面大旗(幾乎沒有),以天下讀書人(參考科舉考試大綱 真正有功利意義的讀書就是儒家一家而已別無分號)共擊之

倘若也認這面大旗的人又怎麼可能在理學體系下說的過創始人之一的張載呢?

為往聖繼絕學 寥寥數字 是不是一下子勾勒出一個尊師重教 尊重知識 尊重文化的清高讀書人形象?

等等打住!孔子是如何從春秋時的喪家之犬 變成尊榮更甚帝王的大成至聖先師的呢?

通過人民的頓悟?通過 對孔子留下的典籍的學習,哇這孔子講得太有道理了?

如果不是三歲小孩肯定不會相信這個理由 !

還是那個原因! 通過世世代代通過科舉獲得官位獲得政治權利的讀書人的吹捧!

皇帝輪流做!衍聖不搬家!衍聖公通過成為皇權與封建專制士大夫利益契約的象徵而世世代代存在。

為往聖繼絕學→通過對儒家的解釋權壟斷平民做文官的權利,再反過來運用政治權利提高儒家地位,實現惡性循環。

3為萬世開太平

這一句是吹牛吹最大的一句 反而最沒什麼可說的

就先不談以北宋當時在今天的眼光看待的科技及生產力水平了 畢竟誰還沒個歷史侷限性呢?

就談談 權且當北宋算是一個統一王朝 等等 北宋面積比秦朝還小? 幽雲十六州和遼東都沒了啊 傳統漢地十八省都沒齊活啊 這個吧也怪不到您張載頭上

可這情況下 你一在朝為官的人 是怎麼好意思說出為 為萬世開太平的話來了?

為萬世開太平→我說太平了 那就是太平了 畢竟咱理學家們地位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了啊


儒家日常吹逼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