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专业不属于生化环材,那就业前景如何,学起来是否吃力?


这个问题其实不想回答,因为无意义,容易吵架,谁又能说服谁呢,你是走是留,跟别人没有任何意义啊。

首先说待遇吧,地质和医生老师效果是一样的,基层医生累不累,夜班,无休止的病人,你以为医生能多高工资?社会认可度无非是挂号难的时候找你,在小城市,就是这样,你干任何基础职业都是这样脱离社会感,最后变得麻木不仁,要么走,要么继续留下混日子,地质工作上的出野外,不是不提,而是它只是一个诱发因素,如果给每月3万,一年出12个月,也会咬牙,因为外面没有其他工作能挣3万,但实际没有,这就进入一个死循环,没有钱,就不想去干了,当然不会说谁不干地质就是怕辛苦,而是这是本质,钱和劳动力不符合而已,那些说出野外的都是借口,有可能会有个例说自己一个月2万也不去出野外,但是那是个例啊,多少普通家庭在小城市能有一个人年收入30万呢,咱们说的可是大部分。

有一点澄清,地质并不是简单的拿个罗盘在野外找矿,见过很多学生,哪怕是高级工程师,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填图,为什么测剖面,为什么化探,为什么物探,物化探遥采样的本质原理是什么,只知道项目大家都这么做,做完了符合规范就完事。这一段只是说地质并不是那么简单,是真的科学,而是工作中规范,简化后觉得简单。

转行,有的人说现在干啥不行,非得干地质,这一点在基于有本事的情况下,没问题,但是很多人真的高估自己的,就拿程序员来说,只能大城市,小城市工资并不高,经常加班,35危机,哎都是一样的,当然不是说让你不转行,而是转行至少能有钱,地质现在确实又没钱又累,一潭死水。这一段是说,要小心啊,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问题。

说说读研读博,很多人说搞科研就算有前途,其实如果算一算自己的成本,时间,年纪,就算你进最好学府科研。最终还是会说一句不值得,因为基础科学就是进步很难。石墨烯研究多少年了,一个爆炸性用途都没有,注意说的是爆炸性。地球上还在用几十年没变的方法找矿石油,进步很缓慢。本质上说电脑变了,量子计算机提出多少年了,市场化有多少进步?算一下二维码我们用了多少年了,人脸识别有段时间吹出来,最后不了了之。当然我信,以后人脸识别会很好,但是,它需要过程,也需要资本投入。搞科研,做手机电池,可能5年就能突破,做地质20年未必能有一个实质性的进步。同样搞科研,能觉得心态会如何,所以不值得。当然你搞科研是为了混日子就另说。

总结一下吧,如果没有其他本事了,地质还是继续干吧,如果有,就转行,转行需要看清楚各个行业的本质。

其实我本人是支持离开地质行业的,因为我就离开了,有杠的一定说,你一下说留在地质行业,一下又让人离开,自己打脸。看清楚,有的人有本事,离开更好,有的人在地质行业特别难受,一刻都待不下去了,为什么不离开呢,有的人出去啥工作也找不到,还不如待在地质行业,任何事情放在不同的人身上,选择就不一样。


答主本科地大,目前已转行。周围同学一半以上都读研了,总的来说这个专业考研比较容易,竞争较小。但是要想通过读研来找工作是不现实的,就算硕士毕业对就业没有太大的帮助,还是要读博。但是读博风险极大,一是不容易毕业,二是毕业了不意味著留校,好多只能去二本甚至转行。

也有同学本科毕业从事相关工作的,薪资不高,在新一线城市(杭州、南京)公司上班转正后六七千,至于以后会不会涨不好说。

接下来是劝退环节。学地质学不要抱有幻想,出野是必不可少的。就算学地化,即使当了院士,也是要出野的。钻树林,爬山甚至攀岩都是正常操作,存在安全风险。在野外需要用锤子敲样品,量产状等。我曾经出过半个月的野外,本科四年,四川,贵州,陕西,甘肃,青海,湖北,北京,河北等省份都去过。当然去的都是偏远的农村地区。

我个人认为,女生实在是不太适合搞地质,另外,不想出野、想赚大钱的男生也建议转行。


地质专业的就业自从14年后真的是惨不忍睹。本科毕业即失业,硕士就业雪上加霜,博士拿著与学历不相称的低工资。特别是学资源勘查工程方向的,尽早转行;或者读研换专业。

就工作环境来说,条件异常艰苦,青藏、云贵、西北地区的那些人迹罕至的地方,你会成为常客,百里不著村,十里难见人,天当被,地当床,翻山越岭是常态,风吹日晒变黑娃。男生相对还好些,对女生来说简直就是煎熬,女生本身体力就不如男生,而且女生每个月又有那么几天,在野外又没厕所和浴室,洗澡、上厕所都成问题。记得我曾经创下28天不洗澡的记录,那身上是真难受,对于爱美的女生来说,更是煎熬中的煎熬。基于上述情况,一般这种跑野外,都不会让女生去。女生出野外就是测测剖面,基本没有这种跑路线的,或者就是在矿山上看看,下洞子都是男生去。

感兴趣的可以读读「地质类行业的前景浅谈」,里面有我对地质类专业前景的一些了解。


就业前景可以说是全行业倒数,这个毋庸置疑,无论是就业数量(岗位)还是质量(薪酬)。相较于四大天坑,地质由于知名度不高,从业人员较少,「接地气」,导致地质的坑被低估。地质行业的发展与国家政策和(温总)有关,前几年(13年之前),地质行业从业者过剩,人员饱和,蛋糕减少,导致现今地质行业的待遇大不如以前。

地质学起来吃力,也不吃力,取决于个人和系里的培养方式。由于专业特殊性存在,地质领域无法完全模拟地质过程(实验岩石学仅在小尺度和简单体系下的模拟,但很重要),导致很多人对地质现象的解释(反演)是不同的,甚至对单个岩体(诸如西藏Lilong岩体)的成因都有完全不同的解释。因此很多大佬在分享自己做研究的过程中将其比作盲人摸象。

纯理论的地质,特别是传统地质,相较于四大来说,与当今国家科学的战略布局脱轨。尽管月球、火星、深海、第四纪等仍有良好的发展空间。


生化环材,地矿油农,在加一个宇宙机

就业都差不多,本科读的地质工程,现在干著土木与测绘的活。

快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