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值得 东西难吃


值得去,价格还好吧。


曾厝垵应该是攻略必提及的打卡地。但我看来,去这个地方的意义可能真的只是为了打卡

这里已经完全商业化,就是一个游客集中地。的确集中了厦门的各种美食,但是否正宗就不得而知,物价还偏高。(其中也有类似林氏鱼丸之类的连锁店,是推荐尝试的,但其他地方也有)纯粹一条逛吃逛喝的小街小巷,若是旺季去人巨多。


全部是卖东西的,一点特色也没有,没啥可去,不值得


现在东西不算贵,就是一个小吃街,有些地方可以拍拍照


无疑,曾厝垵在厦门是幸运的。昔日里只是一座名不经传的小渔村,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为厦门旅游新贵,备受许多年轻游客的喜爱。

走进曾厝垵,不难发现这里有鼓浪屿的影子,沿街店铺上卖的东西与鼓浪屿上卖的大都大同小异,主打的也是文艺。

曾厝垵街道并不长,两旁也没有鼓浪屿上的古建筑,然而就是这样一条平淡无奇的街道吸引著满满的游客,不得不说厦门在旅游这方面的工作做的非常好。

且不论曾厝垵是否是全国最文艺的小渔村,但从旅游商业角度来看,曾厝垵无疑是成功的。早几年前曾厝垵靠提供平价客栈给游客和来厦寻找工作的年轻人稍微得名,那时曾厝垵白天时是没有多少人的,一条小街上的店面处于半死不活状态,却不曾想几年之间发展迅速,游客迅速增长。

然而多数游客到曾厝垵之后,并没有给这份文艺送上好评。毕竟一条狭窄的商业街始终与文艺搭不上关系,那么曾厝垵是否意味著没有旅游价值?在笔者看来曾厝垵最大的旅游价值便是民宿。

能否把散落的民宿装修成特色,打造成全国最文艺的民宿,未必不是曾厝垵未来的出路。

笔者闲逛小会,便发现不少房子改造的民宿还颇有特色。

这些房子价格相对酒店而言较为便宜,另外曾厝垵又处旅游地段,交通极为便利,是许多年轻游客到厦门选择住宿的首选之地。

不过遗憾的是,曾厝垵并未把民宿当成一道旅游景点来改造。当然也存在一种可能,不是不想改造,而是执行起来太过麻烦,毕竟这些房子归属本地人所有。另外一种可能是在计划之中,只不过需要一点时间。

类似曾厝垵这样的地段,厦门还有前埔村,何厝村,蔡塘,黄厝等地,其中黄厝的改造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那么有没有可能是,除了给外来工有一片栖息之地之外,把原本错综复杂、脏乱差的 城中村改造成全国最大的特色文艺民宿,如同希腊的伊兹拉岛、圣托里尼岛。其实所谓文艺之名,无非就是精致、干净、气氛营造,而这一点上厦门岛先天十足。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