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元野自然,瞭解更多自然

ThesixLGD:魚缸上過濾好不好用,其實得看具體怎麼來實現?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可直接點開上面的專欄文章閱讀!

在所有的過濾形式當中,上過濾是相對比較普及的一種過濾形式,或者說是入門時期接觸較多的一種過濾形式,大多數的成品桌麵缸,採用的也都是上過濾的形式,而上過濾成品缸水質的低處理效率一直是被大多數人所詬病的,所以這也就造成了一種固有的印象,就是上過濾是一種效果較差的過濾形式。

然而這種固有印象其實是不對的,上過濾是一個比較廣泛的概念,在具體的實現形式上,有著相對較大的區別,同樣,在過濾的效果上的區別也是相對較大的。

本文只針對比較基礎的部分進行分解,希望能夠給剛接觸上過濾想採用上過濾的朋友一些幫助

上過濾的優缺點

設計完善的上過濾系統,在所有的過濾形式中來說,單以過濾效果而言,肯定是排在第一梯隊的,而且由於本身的原理,控制好的話,天然就能形成一個乾濕分離的狀態,但是還是有很多的人不是很喜歡上過濾。

  1. 其一是因為上過濾一般都是橫架在魚缸上面的,對於魚缸的承重能力是一個比較大的考驗。理論上,濾盒容量越大,過濾效果會越好,但是濾盒容量增加的同時,其重量也在相應的增加,魚缸的承重也在增加,潛在的不安全因素也會越來越大。
  2. 其二是,上過濾需要較多的維護,需要比較頻繁的清洗以及更換過濾棉,以避免污垢堆積造成堵塞,水從濾盒邊緣溢出,溢出的水攜帶雜質流回缸內造成二次污染倒是其次,要是水漫金山,萬一家裡還沒人的話,造成的損失就更大了。
  3. 其三則是美觀的問題,我想大多數人都不想魚缸上面多那麼一大坨東西吧,會顯得笨重且壓抑。

上過濾的原理

上濾的核心原理很簡單,水被潛水泵抽到位於缸體上方的濾盒中,濾盒中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重新流回缸內。

上過濾的基本原理

  • 基本的實現方式

最簡單的上濾的實現方式很簡單,無論是自己動手DIY,或者是直接買成品的上過濾都可以。

01 DIY

DIY上濾,對於動手能力的要求並不高。

準備好一個潛水泵以及相應管徑的軟管,濾盒部分可供選擇的範圍比較大,2L可樂瓶,菜籃子等等都可以被用來當作濾盒。

以2L的可樂瓶為例,將可樂瓶底部截掉一部分,倒置,在裡面依次放置濾材和過濾棉,將可樂瓶固定在魚缸之上,同時將潛水泵的軟管出水口引到可樂瓶,這樣一個簡單的自製上過濾就完成了。

這樣的上部過濾雖然比較簡單,但是擔任一些小生態水體的過濾工作,實際使用效果其實還是很不錯的。

02 成品上過濾

最基本的成品上過濾,相信很多人,尤其是養龜的朋友都應該接觸過,就是所謂的三合一上過濾。但是實際使用效果其實是比較差的。

一是濾盒空間小且固定,能夠容納的濾材少,二是此類上濾濾盒設計採用的抽拉式,同時由於成本等方面的原因,所用材質相對都較軟,一旦滿水,往往會出現變形甚至是垮塌的現象。所以個人是不建議購買使用此種成品上過濾的。

另外還有一類集成了上過濾的成品一體缸,通常是桌麵缸的形式,就是拿回家放滿水插上電就能用的那種。

這種缸由於整體設計以及空間的侷限性,濾盒往往都小到了極致,在實際運行時,其過濾的能力對應其水量,通常都是不達標的。

這種缸倒不是說不能用,只是侷限性比較大,只能少量的養一些小型觀賞魚類,以及一些耐活的水生植物,比如蜈蚣草之類的,而且由於集成設計的原因,後期想自己動手改進的話,也沒有多少餘地。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成品上過濾都不行,上面的兩個例子只是比較常見的效果不太理想的上過濾形式,市面上還是有一些比較不錯的成品上過濾的,比如滴流盒等等。

上過濾的改進

  • 同程底濾

同程底濾是對潛水泵抽水口的改進。

同程底濾,並不是一種完整的過濾形式,而是一種對整個過濾循環首位,也就是抽水方式的升級改進。通過工字形的設計排布,將原本的單一抽水口,改變為鋪滿整個缸體底部的多個抽水口。

在上過濾的潛水泵的抽水口前接同程底濾,可以提高對缸內水體中雜質的抽取效率,尤其是在鋪有底砂的情況下,可以有效的清理藏匿在底砂中的雜質。

  • 濾盒內進水的改進

上濾濾盒內進水,最理想的情況是水流均勻,所以比較合適的方法是設計一個溢流槽,讓水均勻的溢流到濾盒中去。

但是由於上過濾的濾盒通常都是架設在魚缸上部的,考慮到減輕自重降低風險等因素,所以在設計的時候,應該盡量的保持簡潔,所以濾盒內的進水,通常都是用雨淋管的形式來實現。

但是雨淋管的形式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改變,比如設計為類似魚骨型的管路,這樣便可以增加更多的出水口,讓水流更均勻,濾棉的利用率也會更高。

  • 濾盒的改進

上濾最經典也是最實用的濾盒形式,其實就是滴流盒,目前的成品滴流盒可以說將各方面都設計的相對比較完善了,並且可以自由的選擇增加或者減少滴流盒的層數。但是需要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理論上,滴流盒的層數越多,發生滿溢的幾率相對也就越大。

還有一種濾盒的改進,形式類似將一個縮小的底缸搬到了魚缸的上部,水一格一格溢流,依次通過濾棉濾材等分隔,最後流回魚缸中。

另外的,還有一些特殊的,比較不常見的過濾形式,從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被稱為是上過濾,比如茶桶過濾,又比如沼澤池抬高式的沼澤過濾等等。

  • 整體濾盒假設的改進

上文說過,上過濾最為考驗魚缸本身的承重能力,那麼如果有條件的話,我們可以額外的加裝一套支架,用於單獨支撐上過濾的濾盒,當然也可以和別的設備,比如燈的支架等設計結合在一起。

關注元野自然,瞭解更多自然

ThesixLGD:沼澤過濾,一篇文章瞭解這種最接近原生態的過濾方式?

zhuanlan.zhihu.com圖標ThesixLGD:老生常談,來說說關於過濾的那些事?

zhuanlan.zhihu.com圖標ThesixLGD:魚缸過濾濾材怎麼選?其實很簡單?

zhuanlan.zhihu.com圖標ThesixLGD:生態缸過濾設備需要24小時開啟嗎?為什麼??

zhuanlan.zhihu.com圖標ThesixLGD:寵物龜飼養缸的過濾怎麼選擇?大致的說一說龜缸水質的維持?

zhuanlan.zhihu.com圖標ThesixLGD:生態缸中生態循環指什麼?硝化系統又如何培養??

zhuanlan.zhihu.com圖標ThesixLGD:簡單說說觀賞魚缸過濾中的乾濕分離?

zhuanlan.zhihu.com圖標

上過濾不好的話就換個好的上濾,真正好的上濾除了美觀外跟底濾沒區別,清理還方便。

知乎維護更新,暫時上傳不了圖片。

之後上傳我的上過濾,免得人說我雲養魚


上過濾不好?我能理解你只有一層嗎 你可以多加幾層 某寶上有賣的 幾塊一個 可以按照你的需求添加


最具性價比的話直接換周轉箱做的滴濾盒,

好看的話,上濾筒。


大流量,大體積,大面積


大水體,手勤點,不用過濾也一樣。


1.加大水泵流量,在缸內魚能適應水流的情況下,最大可以把流量提高到水體的8倍左右(國產泵虛標嚴重,正常情況5倍足夠)

2.加大濾材體積,這個很好理解,濾材越多可以附著的硝化細菌就越多,還有多加幾層物理過濾。

3.注意水流路線是否有問題,有無死水情況,濾材質量有無問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