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焦慮迷惘,思辨生活中遇到事情的本質。類似過度思考導致的不良後果,恐懼社交,自我心理設限。自己不斷的從一些網路途徑和買些心理學有關的書對自己的心理及行為剖析。雖然認知到自己產生心理及行為的原因但是反而因為這種已知導致自己思考的過度反而促進了心理與行為向負面消極的一面加深。(現在的感覺就像自己理性的告訴自己要活著,但感性的想要死去一般的活在迷茫與恐懼中)


注意兩點,一是多花心思注重生活實際問題。降低焦慮恐慌情緒,不是書本,是需要現實積極生活,面對問題。不斷完善個人成長,是生命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去生活。很多人都喜歡看心理方面的,事實上在專業領域,心理學也屬於專業技術知識,是要學而用之解決問題,不是製造問題。在其他領域,心理學跟其他學科書本一樣屬於一門知識體系,跟學的歷史,政治一樣,是拓寬視野與認知,促進思考,最終還是要回歸到生活本身。如果因為思考而思考,就容易陷入形而上學的無限消耗裡面去,既沒有思想上的營養吸收,也沒有實際生活的合理判斷。

應該是把自己的生活問題處理好,學會處理身邊事,學會積極的應對各種問題,在實踐中獲得真知灼見,再配合所看所學加以完善,才有有益的成長。

二是,盡量避免個人孤立主義。獨立是內心的有主見,有方法,有選擇。現實中很多人把獨立理解為個人生活。實際上人的本能還是群體動物,要不然也不會出現曬朋友圈,上網這些現象。還是要積極主動去社交,去交際朋友,可以從許多其他人那裡學到很多,明白很多。這是一個人的社會支持系統,包括家人親人,朋友同學,同事網友等。有想法就要交流,可能別人的東西就能給你很多有益的幫助,而自己也會變得被別人需要,慢慢的價值感就清晰了,更會實事求是一些。


令你困惑的是你的想法,真實的事情本身語言文字無法表達清楚。有問題想辦法解決,情緒化各種想無益於問題的解決。人的覺悟是個過程,建議悟一悟慧能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想不通別想,有的問題沒有答案,或者沒到想明白的時候,執著是病,是痛苦,可以嘗試放空一段時間。培養興趣愛好等等轉移關注點。


回復字數太多,提交不了,我就更新在回答里了。

看了你的回復,我簡單總結一下,你可以看看說得對不對。

你大概是說了兩次意思: (1)你嘗試過諮詢、與家人和朋友傾訴,但是都沒有得到滿意的結果。

首先,我想說你做得很好,你是在認真對待和處理自己的問題。你沒有逃避,而是有勇氣直面。這其實說明你的心理能量是有的。

其次,對你說的傾訴問題,我說點個人的感受吧。我覺得傾訴的功能有很多,但是有時候不是一個人或者一些人都能實現這些功能。比如傾訴會讓我們覺得有人關心我們、情緒會讓我們覺得有人理解我們、傾訴給了他人幫助我們的機會、傾訴可以宣洩情緒等。所以,你可以把你自己的感受理一理,你覺得傾訴對你來說有什麼作用,然後再去找相應的人傾訴。

在你的表述里,我覺得你從諮詢師那裡得到了一定的理解和幫助,從家人和朋友那裡得到了一定的關心和支持。這些其實都是比較積極的能量。我們可以不用期待一個人,比如家人、朋友能夠滿足我們所有的傾訴需求。你還有家人和朋友可以傾訴,這已經是很好的社會支持了。所以,你不妨試試降低對別人的期待,從他人那裡汲取不同的能量和愛。

或者,還有一種方式,你可以直接向他們表達你的需要。簡單來說,就是你在傾訴之前可以告訴他們你希望他們有什麼反饋。比如,你可以告訴父母,你希望能得到他們的關心,告訴朋友你希望他們能理解你。傾訴是一個溝通的過程,也是表達自我的過程,不妨試試更明確地表達自己。

(2)你知道社交很重要,有社交需求,但是缺乏技巧,不知道如何建立良好的社交。

社交確實是我們很重要的需要,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中,除了生理需要,第二層次就是歸屬與愛的需要。你的表述中說到了你認為自己「親情也要,友情也好,愛情也好。都找不到歸宿。」這是你的主觀感受。不過客觀來說,從你說的傾訴過程中,你的家人、朋友其實還是在向你表達關心的,即使他們給的不夠到位。

你難以克服隔離感、孤獨感,這其實也不算少見。人與人交心並不容易。這和你前面說的傾訴其實是有關係的。我們怎麼樣和別人更親密?溝通

溝通是建立親密關係非常重要的橋樑。你的傾訴就是你在嘗試與人溝通。所以,社交需要我們會溝通,善於表達自己。而在溝通裡面,真誠、幽默等都是非常好的方式,你可以多嘗試一下。真心地關心別人,別人會感受到的。試想一下,我們是不是都很難拒絕一個真誠關心我們的朋友。

最後,我覺得你漸漸了解了人生其實是比較孤獨的,這種感受也不是壞事。雖然我不確定這是不是對的,但我覺得這也不一定是錯的。因為我們其實都需要找到自己內心的力量。我不清楚你說的家庭問題,不過不論什麼時候,你還是要學著去找到自己。我們是家庭的一員,但我們不是家庭本身。你是獨立的,你也是自由的

你現在的無所適從感、沒有歸宿感,可能正是你發展自己的好時候。你不妨去想一想自己真正想要過的人生是怎樣的,有什麼是你真心喜歡或者想去做的事,如果暫時想不到也不用著急。意象對話里提過「基本心愿」,就是你內心深處真正想做的事。有些人可能要很晚才會發現,但相比一生都找不到「基本心愿」的人,晚找到也是很幸運的。試試去找找「基本心愿」,人生比你想像的寬廣,別把自己陷在一些問題里,跳出問題,專註於自己,好好生活吧。

PS:以上均為個人建議,你可以參考哈


在你的描述中,主要看到了兩個比較重要的點。

第一個是焦慮、迷惘、恐懼等負面消極的狀態

第二個是過度思考,對自己心理及行為的深度剖析

表面上看起來,這兩個點如果關聯良好,也就是說,你情緒或者心境不好,然後你開始反思為什麼不好,這種反思過程是可以促進你改變狀態,變得更加積極的。但是到你這邊卻是,思考得越多,又反而重新陷入了消極狀態中,甚至讓自己變得更加消極了。

個人覺得有兩個問題想問,沒準對你改變狀態有益。

第一,你的思考方向、內容和結果是什麼?

這一點非常重要。在你的表述中,似乎是這樣的:你通過思考了解了自己為什麼會消極。你覺得焦慮、迷惘,思辨生活中遇到事情的本質,結果是恐懼社交,自我心理設限。

我不清楚你是通過什麼樣的思考,得到了這樣的結果(恐懼社交,自我心理設限)。但是從結果來看,不難推測,你的思考方向、內容應該是比較消極和負面的。

做個不恰當的假設,你不了解一個朋友為什麼對你撒謊,你可能會這樣想:ta對我撒謊就是在欺騙我,ta欺騙我就是在傷害我,ta會傷害我,所以我不該把ta當朋友。繼而甚至可能會擴大範圍,朋友都是不可信的,都會傷害我。這種思考方式的結果就是你會害怕交朋友,不敢信任別人。

從剛剛的假設中,可以看到,我們思考問題的方式(認知方式)是會影響我們的感受的。這種負面、消極、有偏差的認知方式可能會導致我們沒有辦法真正客觀、準確看待問題,給情緒心境帶來負面的影響。

根據認知行為治療理論,常見的認知偏差有以下幾種:

(1) 非黑即白:要麼全對,要麼全錯,生活中的問題都是非黑即白的。這種過於絕對化的判斷和要求,往往容易讓人追求完美主義,眼裡容不下沙子。可是其實,很多人和事情都不可能是絕對的,要學著給自己的觀點和態度一點緩衝空間,提高心理彈性。

(2) 以偏概全:經常以某一件事或某幾件事來評價自身或他人的整體價值。例如,一次語文考試沒考好,就覺得自己不適合學習語文,沒有天分。實際上,大部分的事情都不能只看其中一面或者某一次的經驗,要多嘗試才有可能得到比較準確的結論。

(3) 任意推斷:在證據缺乏或是不充分的時候,便草率地下結論。這一點和以偏概全類似,都是非常草率的,不能夠有耐心地去全面看待問題。

(4) 個人化:將一切不好的事情都歸為是自己的過失,甚至主動為別人的過失或不幸承擔責任。這種思維模式也比較常見。雖然我們應該在遇到問題時,積極從自身找原因,但是也要注意,不能什麼都怪自己。長此以往,很容易讓人覺得自卑。

(5) 過度誇大和過分縮小:誇大自己的失誤、缺陷的重要性,而貶低自己的成績或優點。這種認知偏差也會讓人變得自卑,看不到自己的閃光點,缺乏自信。

(6) 選擇性斷章取義:只關注那些與失敗相關的事件,只看消極的部分,忽略其他方面。這種只能看到失敗和消極的狀態,會讓人容易抑鬱。

(7) 亂貼標籤:根據過去的問題或者過失來評價自己,給自己貼標籤。比如,覺得自己是個「冒失鬼」「失敗者」等。這種負面的標籤對自己其實沒有好處,反而讓自己有了逃避的借口,或者讓自己更加消極、沒有自信。

綜上,可以看一下自己有沒有這些偏差的認知方式,如果有的話,要提高覺察,提醒自己多去關注自己的優點、進步、成功和閃光點。自我激勵是非常重要的,而不要總是讓自己消極泄氣。


第二,你思考過後的行為是什麼?

在你的表述中看到了「現在的感覺就像自己理性的告訴自己要活著,但感性的想要死去一般的活在迷茫與恐懼中」,這讓人能感受到你現在的難過和痛苦,也讓人覺得有些危險。

你似乎在思考過後,並沒有找到多少積極的能量,而且負面的感受也縈繞不去。可能你是有所壓抑的,你的內心並沒有從思考中獲得正能量和動力。

這種時候,個人覺得不妨去找心理諮詢師聊聊,或者是你覺得能讓你覺得安心的人、可以傾聽和理解你的人。

我們的情緒和理性有時候是割裂的。在意象對話里,情緒是在心的位置,而理性是在腦的位置。我們用腦控制著我們的行為和思考,但是往往不能控制我們的心。因為情緒的背後有它出現的理由。尤其是負面消極的情緒。即使你的大腦告訴自己不能難過、不能消極、不能害怕,可是你仍然能感覺得這些負面的感受。此時需要做的,不是去壓抑情緒,不是讓理性一遍一遍去說服情緒,不是告訴情緒你不該這樣,不該那樣,而是應該靜下心來,傾聽和理解情緒。

情緒非常敏感和聰明。它用不舒服來告訴我們,你現在的狀態不好,你遇到了問題。我們需要去傾聽情緒,了解情緒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讓情緒得到紓解,才能幫助自己走出負面的情緒狀態。壓抑不是應對負面情緒的方式,理性思考也不是。只有去關注和體驗、傾聽情緒,才有可能讓情緒出現轉變。

最後,再說一次,建議去找心理諮詢師聊聊吧。


困在網路評價與心理設定安放的定位中,走不出來,這些工具是為了讓你看清(更看清一點而非真的完全能看清)你所可能在的方位,你如何對待這些定位,要注意,這些是模糊的不是一定的,它的目的是為了讓你更好的擁抱自己擁抱生活,而不是為了讓你焦慮困惑的,如果你被它俘獲成功,你就成了工具,被它左右了。


為什麼要活著?你的理由夠不夠充分?夠不夠有深度?夠不夠有說服力?

矛盾,是因為你說服不了你自己吧,那就繼續找,繼續挖,繼續思考,直到找到能讓自己心悅誠服的活下去的理由。

無論怎麼思考,不能越來越窄,窄了就是鑽牛角尖;發現自己已經窄了,退回去幾步,找找自己開始偏執的點,重新來。這個有說服力的答案是最終目標,不達目的不罷休。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