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聽古典和交響樂,打算入一套耳機系統,預算2萬以內吧,請問森海HD800配合馬蘭士解碼耳放一體機如何?前端還沒想好,打算用ipad下載網易雲聽無損


Hifiman Ananda + RME ADI-2 DAC,能接你的ipad,要好於800和800S的古典,音色更正更中性(800 6K-8K爆炸,HD800S 7K沒有聲),音色參考性超過絕大部分的旗艦頭戴,至於什麼夜壺這些純粹是搞笑

另外選擇一臺推力大、帶載失真低的解碼耳放也是很重要的,不要聽任何HUFI佬隨意推薦這些東西,無盡的折騰總是源自不科學的玩法,更何況是聽嚴肅音樂,什麼黑膠都冒出來了

RME ADI-2 DAC的耳放帶載25歐的ananda或者300歐的HD800S問題應該不大,帶載失真不會比耳機還高

假如你不喜歡hifiman這個品牌,那麼相對而言800S是比較標準的音色,除了高頻7K區間不響應,也還是可以選擇的,最起碼比800那種高頻炸腦袋的聽感強


千萬不要買馬蘭士,千萬不要買馬蘭士。聲音很爛的。

800我也不太熟,而且不容易驅動,建議帶上耳機去實體店挨個試,目前我覺得還不錯的能驅動800的耳放是美國DNA系列(膽機,1000多美金吧 具體不清楚),如果考慮晶體管機,盡量用平衡耳放。音源就不用說了,越貴越好。

1012更新:

關於音源,從聽感來講,黑膠系統遠好於同級別的數字系統,無論是幾萬塊的cd機還是解碼,在密度、音色、聲場、動態方面都很難勝過稍微好些的黑膠系統。當然 黑膠非常受限於軟體(就是LP碟)的品相和優劣。如果欣賞古典樂,存在超巨量的品相合格、製作精良的LP碟,可以說cd系統毫無勝算。不過從方便角度看,數字系統遠遠優勝。

另外也不推薦任何hifiman的產品,不是聲音不夠好,而是做工實在太差,適合預算無限只要曾經擁有的燒友。


呃~~~~~~~~~~~~~

俺聽說國產的靜電系統只要 2000 而已, 20000 人民幣可以批發 10 套 了。

HD800 官配的 HDVD800 有那麼不堪嗎?

它用的 TPA6120 可是 1,300,000,000 伏特/秒的 SLEW RATE 哦。

http://www.ti.com/lit/ds/symlink/tpa6120a2.pdf?

www.ti.com

Sennheiser :

麥文學:耳機及發燒散文列表3 -- 麥文學夏姬霸寫及哭笑不得系列?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實測Sennheiser HD800s 的初步印象 -- 只用初中文化系列

絕不忽悠

用人工耳的一邊耳朵, 看看 HD800s.

對比 19 年前買的 HD580 。

對比最吸引大眾的 Philips 9500

。。。

對比不同的佩戴位置, 可以看到, 佩戴位置導致的改變要遠大於網上流傳的 innerfidelity 發表的所謂「煲耳機」可觀察到的改變。

HD800s VS HD580 1999 望遠圖。

同樣, 您也可以用下面的組合來建立自己的腦子+耳朵+HD800s+ 。。。 +電腦+32位純音電測聽, 產生個體基準曲線。 以後再也不用聽老燒或者大濕吹比, 自己的耳朵收貨。

麥文學:老燒見了就躲的耳朵聽力曲線測試軟體 --- 寫給全國愛耳日?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比如俺收到的貨是這個:

翻轉了是這個:

就算 HD800s 賣掉了, 如果懷念它的聲音, 用 HD580 或者 Philips 9500 EQ 出來就是了。

你說呢? 應不應該這樣玩?

有同學說, 沒有爆布圖, 太遺憾了。

俺說過絕不忽悠,終於找到一個安靜的夜晚, 沒有不可描述的聲音, 沒有洗衣機的震動, 沒有冰箱的轟鳴。 來了來了

爆布圖 (其實讀者自己都可以弄, 不需要等)

HD800s 被扔在一個角落, 過了一晚上, 什麼都沒做。

因為今天天氣冷, 暖氣開多了幾度。

曲線就不一樣了, 低頻段明顯提升:

如果俺不告訴您真相,您可能就相信上面的黑體字了。 但是俺告訴您上面的黑體字是 BS, 是扯幾把蛋。為啥捏, 俺把耳機戴上假人頭之前,按摩了耳機墊一小會。僅此而已。

但是這個有目共睹的提升就出來了。

如果俺不說破, 您知道俺在扯蛋? 會不會開始暖氣調音了呢?

不同佩戴位置的對比, 不用煲, 差異都那麼大

......

俺寫了些散文, 竟然又又又分了好幾頁, 每次複習又又又要不停翻頁, 實在又又又是蛋痛得緊。俺又深刻體會到懶癌確實是種流行病, 因此就又又又把值得大家閱讀的新帖放在這一頁裏。

答問:既然能通過均衡器來調節音樂的頻響曲線,那麼更好更貴的耳機的優勢究竟在哪裡?既然能通過均衡器來調節音樂的頻響曲線,那麼更好更貴的耳機的優勢究竟在哪裡??

www.zhihu.com圖標

答問:是什麼讓音響走入玄學的道路?

是什麼讓音響走入玄學的道路??

www.zhihu.com圖標

耳機及發燒散文列表2--麥文學不用削足適履系列

麥文學:耳機及發燒散文列表2--麥文學不用削足適履系列?

zhuanlan.zhihu.com圖標

耳機及發燒散文列表 1 -- 麥文學初中文化系列

麥文學:耳機及發燒散文列表 -- 麥文學初中文化系列?

zhuanlan.zhihu.com圖標

音響和耳機發燒圈的蘑菇原則

麥文學:音響和耳機發燒圈的蘑菇原則?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推好HD650 1萬塊夠嗎?度量衡沒統一?夏姬霸寫系列麥文學:推好HD650 1萬塊夠嗎?度量衡沒統一?夏姬霸寫系列?

zhuanlan.zhihu.com圖標

給一個比較冷門的建議:

final audio design的piano forte xcc,又稱玫瑰金夜壺。不過買之前建議一定要試聽,不是所有人的耳道都受得了這貨。如果你能完美佩戴的話,那麼恭喜你,這幾乎是古典器樂塞的天花板。鋼琴如光束照射在瓷器上反射的光澤,弦樂圓潤細膩不刺,聲場巨大(堪比開放大耳),除了鼓以外幾乎沒有它不能勝任的樂器。前端的話聲音比較正的都沒問題(經常拿iPhone7直推路過),不過有意升級的話,建議qp2r。spk不推薦,線條過於纖弱,動態差,低頻下潛萬千不行。

頭戴的話,final的d8000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傢伙是我在大耳裏最中意的傢伙了,整體音色的圓潤度、聲場規整度吊打hd800,而且不喫前端,手機推信息量雖然差點但是味道很棒。

臺式系統整cd的確要花上大價錢,1w以內exposure是個不錯的選擇,買個1010再接個像hpv那樣的有源箱已經非常舒服了,總價錢7k以內能拿下,周邊避震線材稍微搞一搞1w多也OK,不過搭配耳機的話還要耳放,預算得提不少。黑膠就更簡單了,寶碟rpm1接music hall那個帶耳機孔的唱放,差不多都可以搞得定hd800。不過入門黑膠機一般我會比較認兩點:碳纖維唱臂和高度風唱頭(沒錯我就是不喜歡鐵三角那股味道)。這樣一套下來不算耳機的話也就6k到7k。而且古典黑膠出版物又多,eBay上便宜的很(國內黑膠價格炒的是真高)。

隨著玩得越久便會發現,前端系統最重要的部分是音源。


我認為兩萬可以上hd820

800也可以,馬蘭士一體機比較一般,不推薦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