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性格記憶儲存在物質上,那是不是說只要物質上複製出一個一模一樣的人,這個人就和原來的人一模一樣?


瀉藥,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啊。大腦記憶以及後續行為變化是否一致,這應屬於神經行為學所研究的領域。自己知之尚淺,我隨後查閱相關資料做出解釋。

克隆出一個新的個體,他具有與原先個體全部相同的遺傳信息,相同遺傳信息是否能夠完全決定其行為的一致,我覺得這個太多因素去影響了。但如果一切生存環境條件都與原有個體一致,會不會出現差異?蠻有意思的


瀉藥

很多人看待生物的時候容易習慣性地用靜態的眼光去看待,但是實際上生物沒有一瞬間是靜止的,什麼時候靜止了,那這個生物也就死得透透的了。你身上的細胞時刻都在運動,在代謝,在更替。你的神經元之間的連接時刻在變化,你的骨骼時刻在生長與分解,你的組織液也時刻在流動。所以物質上完全一樣的你,根本不存在——一秒前的你和一秒後的你物質上都有著數不清的差別。每過一週你的身上每一個分子都會更替一邊,每過十年你身上的每一個細胞都不再是原來的細胞,然而神奇的是,就算微觀上怎麼看都是一片混亂的分子,細胞,和組織,宏觀上的你卻明顯是同一個人。

至於克隆嘛,雙胞胎見過不?天生的克隆人,但是雙胞胎兩兄弟/姐妹甚至連指紋都不一樣。我們的遺傳物質只是我們的生物特徵的密碼,相當於保險櫃的鑰匙。你和你的克隆人雖然鑰匙相同,但是保險櫃裏的東西卻天差地別。


先說說我的看法,如果在20:00:00精確複製組成你的所有基本粒子的位置和狀態,在20:00:01製造拷貝一個上述複製品,並把原來的你銷毀。那很可能一眨眼的時間裡新的你將延續原來的你的意識,也就是說一模一樣。

人的意識基於人的思考,人的思考基於人的記憶,所以能精確複製人的記憶,那麼複製品還是你。

舉個例子,早上醒來的你為什麼能延續昨晚睡著的你?因為你的記憶是延續的,雖然中間空白了一段時間,形成你記憶的腦細胞可能已經淘汰替換了一部分,雖然你不是原來的你了(細胞層面),但是你還是你(意識層面)。


如果你買了一臺同款新電腦,你的新電腦裏還有蒼井空嗎?


簡單回答:「克隆」並不能製造出一個和你完全相同的人,也不會跟你記憶一樣。

詳細一點:從目前的技術來說,克隆其實更類似生孩子,不過這個孩子在外貌上可能跟你比較接近。有興趣可以瞭解一下克隆羊多利,其實是從一隻羊身上取出一個卵細胞,然後移植到某隻羊的子宮裡,讓它發育,然後生出來一隻小羊,這隻小羊的毛色等方面跟提供卵細胞的那隻羊一致,但是至少它們生長是不同步的,好比提供卵細胞的羊已經3歲,小羊才剛生出來,還是個小羊羔。如果換到克隆人,那你跟被克隆出來的人可能也相差20歲,而它其實也只是一個普通的生命,記憶沒有複製你的,它成長過程中經歷了什麼就會留下什麼記憶。唯一跟你比較像的應該是外貌特徵,好比鼻子眼睛頭髮等,如果你頭髮是本身比較卷的,它的頭髮基本也是這樣。可能20年後它長得會比較像現在的你,但是要完全跟你一樣基本不可能,因為它很可能在成長的時候受傷留下了傷疤,或者很喜歡在戶外玩,曬得比較黑,或者生活不好,攝入的營養不足,長得比你矮,都是有可能的。在記憶上更不會跟你一樣。


題主需要了解一個基本點:克隆不是直接造出一個人來,而是造出一個細胞(受精卵),然後這個受精卵去放到子宮裡養胎,和懷孕一樣,然後生下來一個人,這個人和你有幾乎一樣的基因。但他的經歷、記憶完全是後天的。

所以,克隆體和主體之間,至少存在年齡上的差距,而且後天經歷也不可能一樣,記憶更不會一樣。可以簡單理解,這就是兩個不同的人,只是長得像,類似雙胞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