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要看你說的水準是什麼?

是文化藝術,是商業娛樂,還是時政社會思想內涵?

文化藝術里,是文學層面的故事劇情,人物形象塑造等,還是影視層面剪輯蒙太奇,鏡頭語言,音樂,對白,色彩,動作等?

高票房電影,大部分是商業大片。這些商業大片是一個國家地區文化產業電影工業產物,是工業文明結晶。像美國大片《阿凡達》《復仇者聯盟》《瘋狂動物城》《冰雪奇緣》,中國大片《戰狼2》《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日本大片《千與千尋》《你的名字》《鬼滅之刃》,印度大片如《巴霍巴利王》等,都是文化產業電影工業代表。

高票房商業大片本質上是文化產業工業流水線大生產的商品,洪水一樣商品席捲市場。打敗其競爭對手文化小作坊,佔領市場份額。


不能。

《捉妖記》票房24.21億,《捉妖記2》票房22.19億,《前任3》19億,《尋龍決》16億,《港囧》16億,而《夏洛特煩惱》應該比港囧好看吧,卻只有14億,順便一提,連《長城》這種片都有11億


不能。

只能代表受大眾歡迎。


謝邀。

首先高票房說明影響力、商業水準是很高的。

然後,如果票房高,回報率也高,說明這個電影的運營水準也是很高的(但是有些人拍電影不為賺錢)。

最後至於題主想問的藝術水準或者表達水準,如果票房高,說明這個社會的主流欣賞水平在此區間。

題主想表達"我不喜歡"的情況有兩種,一種是《擺渡人》似的皇帝的新衣似的爛片,一種是《擺渡人》這種純粹的爛片。不過題主你放心,都是九年義務教育出來的,基本上,你覺得不咋地的片子,票房也高不到哪去;票房高的片子,你來知乎一問,找到點位,也能欣賞。

綜上,高票房很大程度上代表了電影水準。

但是低票房不代表電影水準低,充分不必要條件。


有些飯店剛開業的時候那叫一個門庭若市,但不久就轉讓店鋪了


能代表電影的商業水準。至於電影藝術的角度,那本來就是個有門檻的探討。


不能。只能代表商業價值。電影的藝術水準很難通過票房反應。


只能算是衡量的一個標準吧。更多的還要通過很多緯度去了解這個影片。例如獲獎情況,例如觀眾的反饋,例如評分,等等。眾口難調的情況下,個人覺得,自己喜歡是最重要的。例如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好多人說不好看,但我就覺得好看,好看在哪?就因為我喜歡重慶這個城市,所以我覺得好看。


小時代


行業內,對於電影通常以得到某些獎項,評定電影水準。例如奧斯卡獎,金棕櫚,百花獎……等等。

但是票房高,是得到大眾的認可。或許在專業人士看來,這部電影乏善可陳,但是大眾喜歡。對於什麼藝術水準,大眾可不感冒。

我自己是絕對的認可票房,雖然票房不代表一切,但是票房起碼代表大眾認可。


不能,高票房也存在包場作假的


高票房可能是主旋律能引起群體共鳴,也能是極科技水準觀感好的大製作。

但是衡量電影水準一般而言,往往存在藝術水準,思想深度等,這些和票房關係不是那麼大,畢竟最廣泛的觀眾都是普通老百姓,鑒賞水準高不到哪兒去,要高票房還是迎合他們的喜好更為穩妥。


不能說絕對,不過也可以算是。

高票房有可能前期宣傳比較好,有可能演員陣容比較強大,有可能題材比較新鮮,更有可能同期電影沒有它相對出彩……


好評都能刷起來,不要說電影。票房高電影水的一大把


票房無法衡量一部電影的質量,反映的是影片在世界範圍內的熱度。

當前全球電影票房前十:《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阿凡達》、《泰坦尼克號》、《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侏羅紀世界》、《獅子王》、《復仇者聯盟》、《速度與激情7》、《冰雪奇緣2》

豆瓣評分前十的電影:《肖申克救贖》9.7、《霸王別姬》9.6、《阿甘正傳》9.6、《這個殺手不太冷》9.4、《泰坦尼克號》9.4、《美麗人生》9.5、《千與千尋》9.4、《辛德勒名單》9.5、《盜夢空間》9.3、《忠犬八公的故事》9.4

《泰坦尼克號》是真的強,票房與口碑兼得!

再加一個IMDB排行榜前十:《肖申克救贖》9.3、《教父》9.2、《教父2》9.0、《蝙蝠俠:黑暗騎士》9.0、《指環王3:王者無敵》8.9、《低俗小說》8.9、《十二怒漢》8.9、《辛德勒名單》8.9、《阿甘正傳》8.8、《搏擊俱樂部》8.8


能也不能


不能,有時候甚至恰恰相反。

在我心目中華語電影的頂峰是李安的色戒,它獲得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票房嗎?

所謂陽春白雪下里巴人,所謂人上一百形形色色。

眾口難調啊。


不一定!高票房只能代表宣發做的好,觀眾多,運氣好;票房很差的電影很可能就是爛片!真正的好電影會有人看,但不一定是很高的票房,好電影有超前創新特質,大多數觀眾喜歡爆米花娛樂電影。


你說…郭敬明拍電影的水準算高嗎?


不能,上海堡壘還說明不了問題嗎?他票房高,但是投資更高,口碑缺完全相反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