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一款15寸的MBP,主要用於碼字、PS和視頻剪輯之類的用途,後續打算用其學習編程。但是在實際使用中,感覺MBP的屏幕實在是小,想著外接一塊顯示器。

但是對於電腦小白的我來說,毫無這方面的經驗,所以希望大佬們能詳細的講一講。


我目前是這樣的一套,外接三星的34寸,3440*1440

顯示器支持freesync防割裂功能,基本完美支持了。

接4k5k當然也可以,不過我是現成的顯示器就這樣用了,如果接4k以上,不宜尺寸太小,否則文字喫力。

外接的線材,typec轉hdmi可以,顯示器100hz能達到,但是60hz的頻閃很厲害。

直接雷電三線(官網買的0.8米的,大多數typec線連接只能充電),可用,但是不知道為何freesync不能開,當然這個需要顯示器有typec口且可傳輸數據

後來直接買了一根typec to dp,完美了,功能可開,100hz,除了不能充電別的都可以。價格還便宜比雷電三來說,且長度夠(雷電三或者支持usb3.1 gen2的線都很短),亮度開到40(最大100)即沒有頻閃了。


感覺題主的這幾個需求對於顯示器的要求是互相矛盾的。

首先說PS和剪輯視頻吧,不知道題主是不是專業從事這方面工作的,不管怎樣,要想充分利用MacBook Pro進行PS或者視頻編輯,那麼一塊顏色標準,解析度高的大屏幕是很必要的,比如32寸以上的4K屏幕之類的。這類屏幕一般都比較貴,外接上使用時,MacBook Pro的發熱會比較大,需要注意散熱。

然後說一下碼字和編程。這兩項工作是我平時用電腦的主要需求,以我的體驗來說,最好是外接一塊不要特別大,23寸封頂了,可以旋轉的屏幕。我試過在27寸屏幕上寫代碼,不舒服,很不舒服。解析度的話不要求太高,1080p足夠了,有很多千元以內的顯示器可供選擇。

所以回到題主的需求上來,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則,那肯定是要一個大屏幕尺寸的高分屏,但同時也要忍受碼字和編程時帶來的不適感,以及高昂的價格。當然,題主也可以選擇碼字和編程時不外接屏幕,15寸的屏幕也差不多夠用了,代碼要簡約而不簡單,文章要言簡而意賅。


我目前就是用16款的15寸MBP,主要用途是PS、FCP、PR。

這些問題都不大。

外界顯示器建議是4K解析度,預算非常充足肯定是Eizo CG系列,下來LG 蘋果官網賣的5K/4K顯示器都還不錯;預算少的買戴爾吧。

使用的時候最好把mbp打開蓋子,這樣散熱效果能好不少。


其他的不說了,我只說一點建議:Mac系統的外接顯示器,解析度最好4k起步。(但是太大屏幕的4k解析度,顯示也不細膩,比如超過27寸的4k,那就直接沒必要入了。)

我現在用的是戴爾的U2718D。27寸4k屏,平時縮放到1080P來顯示畫面,還行。不過我當時是腦袋秀逗了4000多買的這麼貴的4k顯示器,應該直接買2000多的4k也是大把的… 唉


體驗不錯。不過MBP只帶的動2K的外接顯示器,4K就有點卡了。想帶4K,外接個EGPU吧。


只要系統上到了Mojave,顯示器不用考慮肯定得4K,2K解析度下23.8的屏都會顆粒感明顯,至於1080P的顯示效果我不敢想。

顯示器的話預算充足當然是上官方推薦的,5K、4K都有;預算不充足就淘寶,1500以下能搞定。大小建議23.8。

外接顯示器會有機器發熱的問題,低負荷使用CPU溫度在40-45度,外接顯示器之後能到55-60度,溫差15度。不過有次拿去天才吧外接LG UltraFine時沒有出現發熱現象,所以預算足還是直接LG吧。


這裡說下親身感受。如果是做視頻剪輯等類似工作,直接上4K或者5K,低於4K概不考慮;

如果你是碼農,1080p也就夠用了,但是尺寸一定要小於27存,不然顆粒感特別明顯;個人趕緊其實24寸的顆粒感也很明顯;如果你要選擇旋轉屏幕的話建議24寸,太大了很不舒服(我也是碼農);

再說下品牌,LG的顯示器毋庸置疑的好,蘋果官網指定的就是LG,但是價格不便宜;其次就是三星和戴爾的,用著也還行;如果預算不夠可以考慮創維、飛利浦等品牌,再少直接就雜牌吧。

至於說屏幕刷新率的問題,4K60HZ也夠用。

最後,2000元以內的4K顯示器也很香,大家可以試一下。


最少4K 27寸,這個是顯示效果基本不打折扣的底線,

有錢可以買4k25寸的,或者上5k

然後type c to mini dp線必備。


隨便兩個雜牌兒顯示器...

爽。


預算非常充裕:LG UltraFine 5K 27寸;

預算一般充裕:LG UltraFine 4K 23.7寸;

預算低:thunderbolt3轉dp或hdmi,顯示器隨便買個。

但上面兩個保證你眼睛會嗨,無論你用來幹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