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估計是在1-2年前左右提出,隨著老齡化程度加速,社會形態和產業發展日新月異,在今天來看,應該說或多或少會對老齡化有所感覺;現舉幾個日常生活相關場景,看看是否感同身受:

1、中老年相親電視節目:

根據官方媒體之前的全國性調查: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中,無配偶的達35%,有再婚意願的達37.6%,付諸行動的只有6.9%。如果將羣體涵蓋範圍擴展到老年人羣+中年人羣,背後將是超過1億的中老年單身羣體。

各地方衛視的中老年相親真人秀讓中老年人相親成為高關注度的社會性話題,促進了市場教育,

作為國內第一檔中老年真人相親秀節目《桃花朵朵開》,自2013年開播以來,連續蟬聯湖北地方臺收視率冠軍,每期節目電視觀眾達到600萬以上,以中老年羣體為主,這還不包含今日頭條和西瓜視頻等平臺的線上流量。

二、KTV、舞廳等商業設施

我們調研北京、武漢幾家KTV/舞廳的基本情況如下:

  1. 幾家KTV白天消費客戶中老年人羣佔70%-90%,年齡主要集中在50-70歲之間,男女比例3:7,消費時間段上午9點到下午5點。每次組團出來唱歌,人羣數量集中在5-10人,大部分是自己的鄰居同事好友;
  2. 消費模式主要是現場購買儲值卡,活動期間價格相比正常情況打2~5折,都是AA制,人均唱歌消費10-30之間,酒水主要是茶和果汁,大部分不允許外帶食品酒水,少部分機構允許。部分中老年人會選擇中午在KTV用餐,麵食最多;
  3. 除了KTV,我們調研走訪的disco舞廳中老年用戶規模更大,工作日早上9點到晚上8點,基本都是中老年人,年齡45-70歲之間,單店消費用戶規模400-600人

三、中老年網紅:

從數據來看,已經顯現出50歲以上的中老年羣體在快速向短視頻平臺轉移。

根據《2019中國網路視聽發展研究報告》,對比50歲及以上用戶在2018年12月與6月的短視頻使用行為,使用率從54.5%上升到66.7%。

自2018年尤其是下半年以來,大量老年網紅在抖音平臺誕生。

在AgeClub統計的30個老年抖音網紅中,有23個是去年第三季度開始上線運營的。

而且今年以來,老年抖音網紅開始數據大爆發。

  • 「VK不省心大爺」:今年3月20日開始運營抖音,當天發布的第一條作品就收穫了18.8萬贊,4月15日發布的作品收穫255.5萬贊。
  • 視頻中的幾位大爺衣著精緻時尚、風度翩翩,與大眾印象中的中國大爺非常不同,形成強烈的反差。其作品還擅長將大爺們高大上的形象和鼓勵年輕人的劇情相結合,引起情感共鳴。
  • 「時尚奶奶團」:今年6月7日開始運營抖音,第一條作品就收穫了119.4w贊。其特色是在服裝中加入了中國風元素、運用了蠟染工藝,為非遺蠟染文化做宣傳。
  • 「樂退族」:從去年開始註冊抖音號,之前數據增長比較慢,後來組建專業的短視頻拍攝團隊之後,在最近兩個月迎來了爆髮式躍升,增長了200多萬。
  • 「姑媽有範兒」:今年5月31日發布的作品收穫了171.7w贊,「樂退族」6月21日發布的作品收穫了222.4w贊。

「姑媽有範兒」團隊創始人趙海國透露,其抖音號從今年年初到五月停更了一段時間,重啟之後數據躍升,整個6月有兩條視頻的播放量進入了抖音全平臺前二十,一個多月漲了四十萬粉絲。

傳統的老齡化場景方興未艾,如廣場舞等,已經走向世界了;新的老齡化場景正在不斷湧現,當你坐在公交車上、漫步公園、Shopingmall,健身房的跑步機上、游泳池裡、看著電視、刷著手機。。。。。。慢慢的會發現,老齡化浪潮已經無處不在。

更相關內容觀點,歡迎關注 @AgeClub


你感覺不到,隔壁韓國更感覺不到……

畢竟85歲還能無休開出租,帶韓民國又怎麼會有老齡化呢?

街上的掃地阿姨,粗略掃一眼,多數都是四十往上走了吧。看店鋪帶個小包的大媽、蹲在保安室的大爺、看廠房的大伯、偶爾露宿街頭乞討的老爺爺、集體跳舞的退休老年團。

除開他們佔了你的籃球場、在宿舍樓下嗚嗚渣渣,擾的你不能安寧的時候,你才會感覺到老年人太多了。他們抱團扎堆的時候,才會覺得年輕人好少,年輕人爭不過他們。

平時?誰在乎NPC呢?年輕人們還趕著赴下一場約會或者飯局呢。

――――――――――

反洋垃圾的戳我頭像看進羣方法


去農村走走看你能感覺到不?城裡的老人每個月拿那麼多退休金,過的安逸自在,自然沒有影響到我們多少。

而廣大的農村地區,一年四季除了過年,基本很少有年輕人乃至中年人在家,我每次回老家,到處人煙稀少,全部是七八十歲的老年人,很多地方連喪葬抬棺材都沒合適的人了,想我們以前小時候村裡人好多好熱鬧,廣大的農村獨生子女估計都焦慮的很吧,父母年紀大了,自己又要在外面面對殘酷競爭,根本沒有合理的能解決陪伴和養老的辦法。


按現有城鎮化剛過50%的現實情況看,中國老人(60歲以上)超過50%是居住在農村的。這些居住在農村的老人養老,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子女。

國家對農村老人的支出主要是一個月一兩百的退休金,如果超過85歲,錢會多一些。這個相較於動輒上千的職工養老金和行政事業養老金來說最多,最多佔退休人員收入的十分之一。

還有就是一些60歲以上的人員迫於生活壓力會改善生活的目的(也有些為了發揮餘熱),退而不休繼續從事各種生產。


因為城市的老齡化並不嚴重,像廣東,老齡化是全國最低的地區之一,就是因為大量的青壯年務工人員來到了城市,來到了發達地區。

農村在非過年過節期間,只剩下老人和狗的悽涼狀並不誇張。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