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問題被收錄至活動「十萬個是什麼」中。

活動時間:2019/01/21 - 2019/02/20

活動規則:大於 300 字的客觀事實定義,且註明可信來源,創作時間在前的優先採納。

活動內容:進入活動頁面回答問題,優質內容將有機會被收錄在《十萬個是什麼》電子書中,同時還有機會獲得特別定製的榮譽獎盃。更多相關問題請進入活動頁面了解。

歡迎你把家鄉寫進百科全書,分享你的家鄉美好。


1.首都博物館的發展方向,已經能夠看出「城市博物館」的味道了。近些年來舉辦的臨時展覽,多有涉及到「北京城」概念的展覽,譬如「城記」系列,引入的外展,也多涉及外國的城市,譬如反應韓國漢城城市建設的那個展覽,所以,首都博物館可以看做是以「北京市」為文化元素的一個博物館。當然,離真正的城市博物館還有一定的差距,一來是還沒有完全實現以城市文化角度的統一表達和詮釋,有時候還會出現「宏大敘事」等齣戲的現象,可能和學術基礎沒有完全轉型有關(完全轉型需要的時間是漫長的),二來是對現實的關照還不夠,「歷史博物館」的餘韻猶在。

2.我覺得首都博物館最吸引人的是兩個基本陳列「古都北京·歷史文化篇」「京城舊事——老北京民俗展」。

「古都北京·歷史文化篇」的特點,一個是文物擺放密集,一般的博物館陳列,展線一般是二維的,即同一空間內基本上不會出現多於三件的展品,而「古都北京·歷史文化篇」則大量利用了展櫃的縱軸維度,展品擺放密密麻麻錯落有致,對輔助展具的使用也毫不吝嗇,信息量很大,但是缺點就是容易讓觀眾積累博物館疲勞。關於「博物館疲勞」這個概念,請戳:為什麼逛博物館雖然絕對距離走的不多卻很累?再一個特點就是在展覽中製作了中國-世界兩個時間軸,方面人們定位一件具體藏品在歷史長河中的位置,但是缺點也有,兩個時間軸空間上不在一起,看的時候要兩頭跑。

「京城舊事——老北京民俗展」的特點是「接地氣」,展覽以老北京民俗為主題,展示的文物也都是當時的日常之物,展覽邏輯則是以生活中不同的場景為單元,由於都是日常生活,所以觀眾很容易就能把自己代入其中,看起來饒有趣味,是首都博物館觀眾最多也是最受歡迎的展覽。當然也有缺點,就是細節上毛病不少,曾被專家揶揄為「看的人最多、毛病也最多」的展覽。

3.首都北京博物館眾多,至於首都博物館的參觀順序,我建議:

依序參觀北京天文館,中國地質博物館,北京自然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故宮博物院,這是個從宇宙、地球、生命、中國、北京、明清北京的較為完整自洽的知識體系結構。不過故宮還有承載中國傳統藝術的意義,所以也可以放在國家博物館後面。


首都博物館裡小屁孩多,各種中小學生滿地跑,特別熱鬧。

展品來說,沒什麼特別的,都是些接地氣的東西。

唯一值得看的就是完顏阿骨打的棺槨。在那個黑漆漆的展廳里,那天去的時候是大熱的天,看了一眼就涼快了。


國家博物館一直在大家的視線里,不知道為什麼總是更出名一些,以至於在北京待了四年,都沒有意識到有北京博物館這個存在。

2019年12月5號,終於專程逛了一下首博

二樓——《古都北京·歷史文化篇》(常設展廳)

三樓——《浙江發展史》(臨時展廳)

四樓——《古代瓷器藝術精品展》、《古代佛教藝術精品展》、《京劇發展》(常設展廳)

五樓——《京城舊事——老北京民俗展》(臨時展廳,好像)

因為個人對陶瓷比較感興趣,所以大部分時間都在逛瓷器展,浙江發展史里有18年新出土的文物,裡面也有很多精美的器型,金銀、青銅,對陶瓷造型很值得參考。

————————————————————————————————————————

一、京劇展廳(因為沒什麼興趣,所以就拍了這一張)

————————————————————————————————————————

二、陶瓷展廳

x

————————————————————————————————————————

三、佛教藝術精品展

(不懂,所以也匆匆一過)

——————————————————————————————————————

四、《京城舊事——老北京民俗展》

————————————————————————————————————————

五、古都北京·歷史文化篇

———————————————————————————————————————

六、浙江發展史

這裡面有很多好看的器皿

第一次寫這種類似遊記了,發現好費時間,用了2h左右,不過對自己的知識鞏固也有好處。現在要出門去中國美術館啦(不能連著兩天都看瓷器,會累)

豆瓣 回答給每個展品都寫了註解,比如哥窯和汝窯的作品,及各自特點等等,有興趣可以看豆瓣的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ote/744504066/dt_dapp=1

點個贊再走唄


簡介

首都博物館於1953年開始籌備,1981年正式對外開放,原館址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京孔廟。作為北京市「十五」期間重點文化建設工程,首都博物館新館建設項目的立項申請,於1999年得到北京市委、市政府批准,2001年經國家發改委報國務院批准實施,2001年12月正式奠基興建。

首都博物館新館於2005年12月開始試運行,2006年5月18日正式開館。首都博物館以其宏大的建築、豐富的展覽、先進的技術、完善的功能,成為一座與北京「歷史文化名城」、「文化中心」 和「國際化大都市」地位相稱的大型現代化博物館,並躋身於「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博物館行列之一。

首都博物館

經典建築

首都博物館本身是一座融古典美和現代美於一體的建築藝術品,既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又呈現鮮明的現代感。巨大的屋蓋繼承了中國傳統建築深遠挑檐;通長的石質幕牆象徵著中國古代城牆;廣場起坡傳承古代高台建築風格;在大廳北門外地面上鑲嵌清代丹陛,大廳內有明代牌樓,體現出中國傳統建築平面中心軸線特點;橢圓形的青銅展館斜出牆面寓意古代文物破土而出。

北廣場和大堂地面所用石材,產於自古以來為營造北京城供應石材的房山地區;方形展廳的外裝飾,採用北京最常見的榆木;橢圓形展廳的外裝飾,採用青銅材料,並飾以北京出土的西周時期青銅器的紋樣。鋼結構棚頂、玻璃幕牆等表現出北京有力的時代步伐,高大空間和通透的視覺效果順應了當代建築的國際流行趨勢。

新館建築內部分為三棟獨立的建築,即:矩形展館,橢圓形專題展館,條形的辦公科研樓。三者之間的空間則為中央大廳和室內竹林庭院。自然光的利用、古樸的中式牌樓、下沉式的翠竹庭院、潺潺的流水,為觀眾營造了一個兼具人文、自然情調的環境。

展陳特色

首都博物館的定位決定了首博展覽的構成:基本陳列、精品陳列和臨時展覽。基本陳列有《古都北京·歷史文化篇》、《京城舊事——老北京民俗展》。《古都北京·歷史文化篇》是首都博物館展陳的核心。

精品陳列有《古代瓷器藝術精品展》、《燕地青銅藝術精品展》、《古代書法藝術精品展》、《古代繪畫藝術精品展》、《古代玉器藝術精品展》、《古代佛教藝術精品展》。這六個館藏精品展覽和《京城舊事——老北京民俗展》是對北京文化展現的補充和深化。以上展覽共展出館藏文物5622件。

先進技術

智能化工程——展廳安裝智能化控制溫濕度的空調系統,保證展廳內觀眾活動的空間是舒適的溫濕度,而展櫃內保持利於文物保護的溫濕度;在文物庫房則是根據不同材質的文物庫區提供不同的溫濕度。

館內安全技術防範系統(含停車庫管理和燈光照明控制)、消防監控與自動滅火系統(含應急廣播系統)、樓宇自動化系統、音響燈光聯動控制系統,全面實現智能化;其中自動滅火還針對文物易損怕水的特性做出特殊設計。

文化遺產與博物館信息集成應用體系的建設——該項目是全國文物博物館領域的創新工程。這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由四個大部分構成:①文化遺產信息採集項目(包含全面數字化的攝影、攝像、掃描等採集設備及軟體系統);②數字化博物館系統工程;③多媒體展示工程(60多個展示項目);④圖書及宣傳品出版。

這四大部分涵蓋了文化遺產和博物館信息的採集、加工、管理、存儲及應用的完整流程、完整體系,這一完整體系建立的意義在於:為博物館的展覽收藏、學術研究、行政管理、觀眾服務提供了一個一體化、完整、高效的服務平台、服務工具。實現了基礎設施網路化、信息資源數字化、辦公智能化、展覽展示多媒體化。使信息資源高度整合,使工作流程簡捷、高效,使相關專業崗位協同作業,提升工作質量,實現單一資源或成果在多種領域的應用,為廣泛地向公眾提供知識傳播服務創造了有利條件。

這四大部分中,文化遺產信息採集工作完全採用國際最先進水平的數字化攝影、攝像和掃描設備,從而保證可以獲得最高質量的文化遺產影像數據,為文化遺產的研究與保護、傳播奠定了基礎。

數字化博物館系統工程包含文化遺產信息管理系統、多媒體展示後台管理系統等11個子系統,依據博物館的功能,堅持以人為本、以文化遺產為本的原則,將文化遺產信息數字化保存、文化遺產信息資料庫建設、文化遺產業務研究活動、博物館行政管理、觀眾現場服務與網路服務等多項應用系統,集成為一個綜合系統。

多媒體展示項目——在展覽必要位置設置多幕投影(在國際博物館領域首次採用)、幻影成像、虛擬現實影像、數字影片等多種多媒體展示項目,以強化展覽效果,深化實物展品信息的傳達,打破了以往教科書式展陳的乏味與單調,使知識的傳達生動直觀。

環保、節能——採用蒙皮式非晶體柔性太陽能發電板,是國內第一家採用太陽能電源的博物館和文化場館。館內還採用節能燈具、膠體電池EPS應急電源;館內裝飾材料和展櫃等展覽用品均為符合國家標準的綠色環保產品。

文物修復——引進成套先進的文物保護和修復設備,利用高科技手段全面提高文物保護與修復水平,使首都博物館成為中國北方地區文物保護與修復中心。

功能布局

中央禮儀大廳——面積2000餘平方米、高度34米,其裝飾中國文化特徵突出、現代氣息濃郁,是舉行禮儀活動和大型文化活動的理想場所;

展廳——不同類型展廳相對獨立,既便於觀眾有選擇地參觀、縮短參觀路線,又便於安防管理。寬闊的展廳面積和充足的高度,也為豐富多樣的展陳設計提供了理想空間。3000餘平方米的臨時展廳將為國內、國際文化藝術交流提供一流的展示平台。智能化溫濕度控制系統、安防消防系統,為舉辦最珍貴級別的文物展提供了條件。

文物庫房——面積充足、分隔合理;安防消防設施先進、完備;擁有10噸液壓電梯,文物運輸車可從地面運到地下二層庫房,目前為中外博物館所獨有。

多功能會議廳——具有多語種同聲傳譯、數字電影播放、會議表決系統、會議廳專用網站等國內最先進的設施。

數字放映廳——超寬視角弧形銀幕,可播放高清晰數字影片,該設備解析度為國內外目前最高;目前第一部影片是《輝煌的北京》;今後將製作立體數字影片。

優質服務

接待服務——擁有多語種服務諮詢、物品寄存櫃、公共飲水台、休息座椅、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停車場等。並為殘障人準備了殘障人電梯、輪椅、殘疾人電話;為嬰兒準備了嬰兒室、童車等。同時配備了6台特殊人群使用的觸摸屏。

導覽與講解服務——為觀眾免費提供多語種導覽圖、展覽的中英文版展覽彩頁;提供多語種講解員講解、專家講解專場;觸摸屏查詢電腦、多語種智能化語音導覽機,以及在全國率先採用的多語種個人掌上電腦(PDA)導覽。

中央禮儀大廳大屏幕——採用目前國際上最高解析度的全彩色大屏幕,播放介紹首博展陳、臨時展覽和北京歷史名勝的數字影片;採用雙基色大屏幕以文字方式播放展陳與服務信息。

教育與互動式服務——館內常年舉辦專題講座、少兒主題活動、動手體驗項目、互動多媒體項目等。

休閑經營服務——餐廳、咖啡廳、茶室、紀念品商店、書店、自動取款機、郵筒、公用電話等設施對觀眾開放。


說實話首都博物館是我在北京最喜歡的博物館了。

去國家博物館,很多時候不能預約,入館就得排很長的隊。但首都博物館入館很方便,行李寄存也十分友好。

首博經常有質量特別高的臨時展覽,比如去年的「大遼五京」「巴洛克時期的西里西亞」「來自盛京」「天路文華」這些展覽,從布展到展品都質量極高,不遜於國家博物館的展覽。

建議題主來之前通過網站了解一下近期展覽。

PS:門口題字也是亮點啊。


去過很多次首都博物館。用一句話概括就是:首都博物館裡有首都的靈魂。

說話算話,節後歸來的第一個周末,剛好無事,將當時拍的照片傳上來。

呀,抱歉了,打開才發現自己就拍了這幾張照片。我想主要原因可能還是首博文化氣息太重,展品多涉及人文以及歷史類,我這個工科男還是有點欣賞不來。現在回憶回憶,還是軍博看的過癮,於我而言。

--------------------------------------------------------------------------------------------

先謝邀!然後佔個坑,有時間回去開電腦上傳照片。

作為幾乎逛遍了北京博物館的人,說實話,首博給我的感覺不如國博來的深厚大氣,而且兩者也相距不遠,可以的話,建議也看看國博。應該是在首博看到一句話:我們國家地大物博,文物眾多,僅有故宮博物館和國家博物館是不夠的,我們還要建個首都博物館。(這句話必須解釋:第一,應該是我在首博看到的,第二,字面必有誤差但意思應該到了,第三,不是毛主席說的就是周總理說的,我真的記不清這些細節了,但無論是哪位,都是我們應該敬仰的人。所以,我知道此話有錯,能指正者請指正但輕噴。)

我參觀完首都博物館後,說實話,覺得這個博物館比較普通,基本可以理解為是首都的歷史博物館,其中多以政治性的歷史文物較多,印象深刻的僅有龍袍了,因為我是理科男,對政治確實懂不太多,所以我沒能學到太多。等有時間我把照片傳上來。


暑假期間經常有大巴車停靠,提前排隊。有放映廳,看城市發展的歷史。同在長安街一號線,免不了與國博對比。對比來看,不愧一個是國,一個是京,分別都很有代表性。


去過一次首博,規模之大確實是其他地方博物館不能比的,總體來說也就氣勢上贏了一些,相比吐魯番博物館來說,首博的特色略低於吐魯番博物館,當然了,地方博物館展現的都是地方文化歷史,這個吸引力方面是因人而異的。博物館去的多了,看到每一個心裡都會不自覺的想去對比一下,不是研究歷史的人,去首博時只是走馬觀花看了一遍每個展廳,展覽的文物不去了解它本身的出處和故事的話,你就會覺得它只是一個物件擺放在那裡供人觀看而已;去所有博物館都是這樣,但是吐魯番博物館的乾屍廳,你若進去鐵定不會走馬觀花般的出來(心臟不好、高血壓者和其他個人因素的觀覽者除外),新疆氣候乾燥,形成的乾屍都是在地下自然脫水而成,不同於埃及的清空內臟放入防腐香料包裹而成的人工木乃伊,尤其吐魯番氣候極干,新疆自治區博物館很多展覽的文物都是來自於吐魯番。說的有點偏了,從京城跑到了西域,跑的有點遠,算了,不說了,有去新疆的朋友,建議一定去當地博物館看看,先去博物館了解了當地的歷史文化,再去遊玩,感受自然也不同,不然去再多的城市,感覺上你都會覺得差不多啊,沒什麼差別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