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華為心聲社區今天發布了《華為是誰》紀錄短片第三集:中西合璧,第三集《中西合璧》,講述了華為在海外市場的拓展和創新故事、首個海外研發中心的建立,以及消費者業務的發展。了解華為在2000年代的成長故事。

在片中,余承東表示八年前華為做的是低端貼牌產品,差點被停掉。

余承東表示,華為的消費者業務在8年前規模還非常小,那時候公司甚至想終止這項業務,當時華為做的是,其實是低端的貼牌產品,客戶體驗差。我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我們要做中高端產品,推廣華為的自主品牌,當時那是個很大膽的決定。

余承東稱,我們技術方面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創新,我們必須給我們的顧客帶來巨大的價值。無論我們做得多好,我們必須時常思考,我們如何進步,我們如何做得更好。


真就是故事的一個面,但我覺得更關鍵的,還是華為決定布局海思,然後有了麒麟系列晶元,才有了華為獨特的競爭力。

余總說的,商業層面的東西,相對淺顯。

  • 低端,做得好,同樣很賺錢,比如優衣庫(相對低端哈);
  • 高端,做不好,同樣分分鐘完蛋,比如協和飛機,Vetu手機等等;

真正讓華為起飛的,其實還是在於自助晶元真的做到的世界一流,而內部賣給華為手機事業部不僅價格比高通便宜很多,供貨和質量還穩定和寬裕的多(小米就是明顯被供貨搞壞了口碑,如果小米自研晶元能定上,現在誰是國內老大?)。

當然余總可能不懂晶元設計,他說的雖然淺顯也沒錯,但我還是更希望看到故事的完整體,期待有海思的人能參與這個紀錄片哦。


余承東在《華為是誰》的第三集中出現

華為消費者終端業務余承東確實做出了極大貢獻,畢竟華為手機的自研戰略是餘一直支持的

華為的高端手機之路極為艱難

從運營商的貼牌手機到現在的mate和p雙旗艦

從下定決心自研soc,真正意義上和高通驍龍實現相互領先的局面是從麒麟980開始

從麒麟970的GPU trobu從開始對手游GPU這一塊的缺點開始彌補(以前號稱爵士不玩手游)

華為的旗艦手機是從mate9立住,mate10系列站穩,p20pro拍照的橫空出世,mate20pro的極度堆料和躍進,p30和m30的穩紮穩打,從容不迫;一步一步爬上了旗艦機

華為旗艦手機的大屏,長續航,商務這些傳統優勢和賣點,現在還有一個5G加拍照

從貼牌機到御三家,華為的高端旗艦何嘗不是我國產業鏈升級的一個縮影?


我很敬佩華為,敬佩華為的勇氣眼界和自主研發的精神。

一但下定決心搞手機,就大投入。

每年投巨資搞海思晶元,要知道前期海思就是燒錢,後面的k3v2差點把手機業務搞涼,但依舊每年燒錢,才有了現在的990。

華為還有一點很牛,扶持本國供應鏈,讓米國卡不了脖子。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大嘴當年面對的壓力不是一般的大啊


這個決定是真的。

當時,安卓已經基本成熟,處理器也能買到。阿里和天語合作做了W700,小米一代已經在路上。

華為當時是一堆運營商的爛機器,遠不如中興的880系列做得好。當時華為做P1,D1,確實是做高端。

我一個妹子當時全程參與這個項目,和TI的法師合作。

P1用的是TI的晶元,D1才是海思的K3V2,原本海思用ARM A9不是給手機做的項目。大嘴力主才做手機,所以40nm熱得快,所以非主流的GPU沒人支持。

大嘴沒說的是,P1和D1做的很爛,賣得也很差。傳說任總把手機摔到大嘴的臉上,就是摔的D1。

華為高端路線,是P6開始有點樣子,我認為和後來諾基亞的趙科林去華為有一定關係。

前面是亂搞,沒有榮耀救命,華為手機一度很糟糕。

後來,一步步漲價,產品力一步步提升上了正軌。

小米不懂做高端,OV的中端利潤太舒服,自己放棄了幾年高端市場,再加上三星爆炸,華為高端才起來。

不過,今年的251和明年蘋果下壓,對華為未來有挑戰。


沒人關注的問題,但是我想答一答。

「現在我到了一個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一向知道哪條路是正確的,這毋庸置疑~我知道,可我沒走,為什麼?因為那條路太他媽難了。」------《聞香識女人》

看著這句話很聽簡單吧。

其實,做起來壓力和難度有多大,只有當時余承東和華為終端的人才能知道吧。我一個外人,從當時能看到的一些結果,就可以感受得到余承東帶領的華為終端部門承受到的壓力,何況是當事人?

相信很多諾粉對諾基亞的衰落感到惋惜,也都清楚諾基亞的失敗,是因為錯過了安卓。

當時諾基亞沒人知道塞班註定被淘汰,安卓才是未來么?諾基亞那麼一群大咖,怎麼可能沒人知道?只是因為,諾基亞如果選擇安卓,會丟掉很多的利益,諾基亞不舍而已,最終迎來手機部門的慢性死亡。

華為的手機業務,本身就是基站業務的添頭,因為市場上的3G手機太少了,為了配合運營商,華為做了很多白牌手機給運營商。當時的營業廳里充斥著各種品牌的白牌機產品,都是做活動用的。沖話費可以送各種品牌的白牌手機。中華聯酷三星等一大堆主流的手機廠家,靠著移動運營商完全可以躺著賺錢。

當年營業廳里的主力 白牌機

當時的白牌機特點很明顯,價格便宜,能用,然後就沒了。

那一年,決定做高端手機的不只有華為一家。「中華酷聯」什麼時候成了中國手機「高端」品牌的?因為他們幾乎同時喊出了要做中國自己的「高端」手機。

這條路,他們都看到了。但是堅定不移的走下去的,只有華為,或者說,只有餘承東。

目標定了,就要像目標前進,要做一些事情。

運營商定製的白牌機是躺著賺錢的業務。余承東說規模很小。這個很小是多少?

4728.83萬部。小么?

而且當時我記得有一篇文章里說,華為的白牌機業務占整個華為手機業務量的80%。 這個規模的業務量砍掉意味著什麼?

運營商不爽,華為的白牌機雖然性能差,但是手機質量是沒的說的,沒有了華為,用戶的選擇變少了,變相的少了一部分收入。

供應鏈企業以及相關事業部不爽,白牌機減少,配件的訂單會急劇減少,跟供應鏈相關的部門收入減少。

銷售部哭了,以前可以躺著賺錢的,現在跑起來也不一定賺的到了。

市場部憋屈,這銷售計劃怎麼做?

其他業務部嫉妒:「終端業績差成狗,還給要那麼多支持,憑什麼?」

任正非不屑,因為任正非一直都反對把手機業務列入主航道。

前有躺著賺錢的利益誘惑,後有其他人員的不理解,想堅持下去不只是難,簡直就是「太難了」。

如果不是因為余承東這個股肱老臣(歷任3G產品總監、無線產品行銷副總裁、無線產品線總裁、歐洲片區總裁、戰略與Marketing體系總裁等職務)坐鎮,可能華為等不到Mate 7的出現就轉移方向或被取締了。

當年拍胸脯做高端的中興聯想酷派,在手機市場早已跌入了Others行列。他們缺錢缺技術么?如果說酷派缺錢是可能的,但是中興和聯想應該是不太缺的。

他們缺的是什麼?向正確道路上前進的毅力和決心。

K3V2垃圾么(比起K3V2,澎湃S1算很不錯 產品,可惜了)?垃圾。

華為P6拍照能看么?沒法看。

EMUI3.0好用么?不只難用,而且難看。

D12 P678 mate12 好用么?難用的要死。

但是,只要堅持前進,你就還有機會~~~

不知不覺,寫成雞湯了~~~~~~

好吧,最後,借用《長安十二時辰》里的一句台詞做結尾。

你自己選的路,分不清楚對錯的時候,就記住兩個字「不退」。


華為這個品牌在好多年以前我只知道他最出名的就是信號,其他的並沒有什麼競爭力。


正常,企業以生存發展為目標,不薅羊毛的事不做。


這個事情如果大嘴的微博沒有設置多少年不可見就可以看個一清二楚,他決定放棄貼牌自主的時候,貌似菊花內部都不看好,下絆子的也有,大嘴那時牢騷不少。

其實評價什麼的也沒必要,貼牌的用到過衛生巾8800(說實話就早期的安卓那德行被推向市場也說得上不負責任),自主的用過P6(現在的手機再也沒有這麼輕薄了),還有早期的榮耀,後來轉向粗糧MIX一代,粗糧6,又換菊花P系列。

手機就這麼回事,不玩遊戲,那就是一個信號要好系統穩定待機時間長。附加的就是希望以後別落到唐鐵嘴「兩大強國伺候著我一個人「那個樣子。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