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裝修公司定製的櫃子,合同上總方量寫的43.7。今天無意之中看到安裝師傅的安裝表上寫的安裝面積是37.2。我是不是被裝修公司坑了?


謝謝邀請。 這種情況也是確實存在的現象,首先在定製櫃體時,通常出現兩種計量方式,投影面積及展開面積來計量。如果按照投影面積,對客戶和商家來說就不是太合理公平,投影面計量會因為櫃體的深度(櫃體淺,消費者不合算,櫃體深,材料商不合算,一般會約定櫃體基本深度),直接影響後期材料使用多少,報價是否合理。採用展開面積方式計量對商家和消費者都是比較公平、合理,而且比較直接明瞭讓消費者很清楚知道消費金額,明明白白的消費。


都是投影面積算的話,就可以回答你是的了


如果是按投影面積算的話,到時安裝好可以現場量一下尺寸有多少算多少。


有的現在會按照展開面積算,有的會按照投影面積算。演算法不同,面積不同,同時單價也會不同。還有很多道道....一不小心就是一坑!!注意安全!


很可能是計算方式不一祥。投影面積與展開面積?


如果是木工師傅現場打造櫃子的話,就不會出現這類問題了,現場打造不僅可以更好的貼合牆面,而且你是可以看到板材內的實質內容,同時也提現出師傅的高超手藝,給你推薦一下,你可以在您所在城市看看有沒有,江水平,或者是鶴立這兩個品牌的裝修公司,他們那裡的師傅都是現場打造各種傢具的,不會出現您現在問的這些問題的!


要看具體演算法,這樣看不出來


這個計算方法很有門道,我是經歷了之後才明白人家是怎樣讓低單價算出來的錢比高單價的還高出好幾百


那要看預算有沒有算吊頂,預算有吊邊頂,那可以要求按實際工程量結算,如果沒吊邊頂,實際施工做了吊邊頂,那就是按實際工程量結算,面積也會變小


謝邀,先明確一下投影面積還是展開面積,然後自己動手量一下


櫃子尺寸很好測量,你自己測量一下,如果是投影面積就是長乘以高,相信這個你會測量,自己測量一下就能確定具體的尺寸了。

櫃子前後測量最少需要2次,一次是設計前大體測量,另一次是復尺,很多時候在談單是按照第一次的計價或者簽合同,但是實際是最後復尺的,一般都會有差異。不過一般差異沒有這麼大,至於為啥差這麼大具體你品,你細品!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