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雙十一期間入手一雙adidas正品ub3.0

付完定金四十元後補上尾款一共489元

題主不由得產生疑問難道鞋的成本低於300元嗎?

加上研發成本和以後的研發資金下來感覺一雙鞋利潤並不高,一雙正品鞋的利潤真的很高嗎?


唉唉唉,最近看到一則新聞,浙江一名公民買到一雙名鞋,AJ的限量版,售價3.65萬元。才穿了幾個月,成色還很新,送到洗鞋店裡花35元洗壞了,老闆只肯按照出廠價1880元賠償。鞋子主人不幹,鬧上法院,我這才知道,原來賣鞋可以如此暴利。


看你用什麼口徑或者標準計算利潤(收入-成本)咯,對於店鋪來說這裡的收入是實際銷售金額 / 1.16,成本就複雜了,單純的生產、運輸、報關、倉儲和相關保費不高,控制的好的品牌可以是收入的17-23%之間,但是加上管理與銷售、運營成本之後,那利潤率就直線下滑嘞,如果經銷商的話,還有他自己的管理與銷售和運營成本呢,這些部分很難估算,不同的品牌或者經銷商之間差距也很大


就現在的聯名鞋款來看 air force1 純白 400+

nike the ten 7000+

所以 利潤有多大??

故事無故人、知乎有知音

正品鞋利潤有多少?

這個問題還是比較難回答

他的成本包含了鞋子本身需要的原材料,包含了成品費、設計費、模具費、推廣費、品牌價值費等等其他跟這雙鞋相關的費用

如果單純的只是從鞋子本身從原材料到加工成成品上來說,只能告訴你,這個成本很低

比如國際大牌的一雙1000元的鞋子

從材料到成品這裡面的價格只需要佔到發售價的八分之一左右,大概就是120元

國產的鞋子,需要用到六分之一左右的價格,大概就是160元

其實也就相差了40元,但是別小看了這40元,對於鞋子來說,成本真正的相差10塊錢都不是一個品質

何況這40元的成本,用到鞋子上面來說,質量上會相差很多

如果在加上一些額外的費用,一雙1000元的鞋的成本還真不好說,當然這都是品牌商要考慮的問題,我們不需要多關心,關心也沒用,我們考慮的是要麼買,要麼不買

上面這段論述我也是聽說我一個做鞋的朋友跟我講的,各行各業的水都很深,其實我們其實不需要多了解商品本來的價格,如果買任何商品都去考慮本來成本多少,他要賺我多少,我們乾脆不要買價格高的商品就行了,比如鞋子,布鞋、解放鞋價格特低,本來就幾十塊一雙,換句話說他撐死了也不會賺我們三位數的錢,你就會選擇了嗎?

就這樣吧

後會有期


這樣說吧,跟莆田的鞋子製造成本差不多。只不過加上廣告宣發研發費用(還有平攤的)。

但是莆田看廠子規模,而無論規模大小,從原料採購到管理都是比不上阿迪耐克的,所以其實就莆田而已,其製造成本還會遠遠高於zp(垃圾品質不在內,拼夕夕和潮州什麼鬼地方几十塊一百多一雙鞋都不算高仿)。

所以,綜合下來,他跟莆田造的鞋子成本應該差不多。所以你想想莆田鞋子賣什麼價,然後他們還要賺,減去這個賺的。基本就是成本價了。

所以說正品利潤肯定是高的。以前看過一個詳細回答,就一般鞋子而言,像國產李寧安踏,成本是售價的三分之一左右;阿迪耐克在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左右(發售價就比較貴的利潤更高。)

不過你500買雙ub已經很不錯了,阿迪現在經常打折。耐克倒是 氣的很,基本一毛不降。這價格已經很划得來了,不必太糾結了。除非你自己造廠自己做鞋自己穿,否則肯定要有利潤被廠商賺走的。還有一個就是找莆田。找莆田的確是個好法子。就鞋子而言,千元內能正品就正品,溢價太高的划不來。我自己的話,也差不多這思路。真假混穿,幾年了。鞋市太瘋狂,就找莆田老大哥。

(稍微炫一下幾年找路子的戰績 只是其中一部分 很多都不怎麼樣)

https://u.wechat.com/EJmAmGEZ8BB7BX8zzYBpdlc (二維碼自動識別)


品牌價值和定位 正常不開折扣的話利潤還是大


可能利潤都正在原價買鞋的人身上了


一雙Nike×fog 1各款顏色市場價從四千到上萬不等,但是Nike就買2499一雙,但是你得搶購,所以不管市場價多少,Nike就是2499賺也就是賺2499里的利潤,這一雙鞋還是被販子給賺去了當然也有可能像陳冠希老師這種公開後門操作,直接市場價放貨給販子,也就是說檯面上一雙絲綢好像是一千多吧!好像是一千八,但是陳老師的專賣店直接加幾千按市場價放給販子,這種事情錢也不是Nike賺的是聯名品牌賺的。不得不說陳老師真是商業鬼才!有人說是店裡的人乾的Nike也有這種情況,但是有一件事情,Nike有多少專櫃?陳老師多少?一隻手數的過來吧!店長都是自己人好嘛!有些粉絲說原價已經很貴了,陳老師能不能管一管後門(包括我在內)可惜了,陳老師親自炒鞋,還買馬呢?


品牌方原價賣那利潤肯定高,小的代理商打折賣那就沒啥利潤,作為買家沒有必要去考慮他的利潤,因為研發、代言宣傳、倉庫、房租、運輸、稅等等這些費用都很難計算。還有市場總有商家要清倉的,很多經銷商、代理商都會選擇虧本賣出,所以你沒辦法計算利潤的。品牌方也一樣會清倉,因為每個季度都要出新款,為了減輕庫存壓力,低於成本賣都很正常。


成本不超過售價30% 算上宣發跟研發


是的。


部分利潤確實很高,也僅限於高端款。

普貨的話,普遍不高 ,黑心導購除外

活動相同的情況下,大家到手價都是一樣的,所以看加多少 了


建議去各地奧特萊斯逛一下


利潤並不高,因為品牌-中國品牌方-經銷商-分銷商-加盟商,除了品牌方,基本利潤都很薄


我同桌家做鞋子的,他每欠我十塊錢就給我一雙鞋子。


前兩天一個球鞋博主說的,售價國產除六外國除七就是一雙鞋的成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