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開始練的時候可以快了我就快著練也不會亂,但是練了好幾天速度上去了結果越練越亂,現在感覺完全亂了 為什麼會這樣我好難過。我該怎麼辦!


希望我這條回答,能讓你未來彈音階都不再難過,在我準備博士研究的和教一個毫無規矩可言的貴族小孩中,我得到了一個驚喜的新時期答案:我們一直學習演奏音階的方法不一定是正確的指法,(受國外的每一個白人導師,都會笑中國學生的音階學習落後難聽,並很驕傲地說我們一般都是學B大調先的,這樣更具科學性,然後欲言又止,讓我明白了背後有更重要的民族使命任務等著我)如果這樣會傷害到一些老師,請原諒我重新闡述,也許我們有一個更好的演奏音階的指法方式。

其實,所有的音階,都是完美按照一個指法(這是我比較引以為傲的發明,也會是我博士的發表成就,如果早就有文獻記載了,請留言,我會虛心學習接受指正,如果有抄襲與知識剽竊,將會法律追究),左手1指啟動,然後右手使用1指左手也必須跟從右手使用1指,這樣做到同步使用一指可以用到所有的的音階裡面,從而減少不齊的問題。下面舉證兩個權威中國考級的音階考級書冊,我認為我能改變什麼,畢竟一切皆有可能:

您們看,他們的一指交錯,讓所有的琴童學音階非常痛苦,讓我們眾多老師也無法整齊完美演奏音階,這個就是根本原因所在!

而如果左右手使用:

右1 23 1 234 1 23 1 234 5

左1 32 1 432 1 32 1 432 1

將可以擺脫老師給予學生音階指法知識的障礙,也解決師生的參差不齊問題。

雖然看似簡單的一個理論,我認為具有跨時代意義,因為,雖說老祖宗流傳下來一百年都是這麼彈,但是不代表他沒有進步和優化的空間,希望能幫到題主改變目前的問題。


我都是在每個八度的一個指定音上加個重音來讓雙手至少在那裡可以對齊,聽起來也是齊的。

像這樣:

示範

每天用慢速練習,過一段時間減輕重音,再過一段時間去掉重音,你的問題就解決了


還是要靠練 慢慢來 不要急你可以的!


小小威廉的音階指法問題的點破非常具有代表意義。

這是我以前從來都沒有思考過的方向,我不知道是否還有更多的因為固有思維模式導致的教學中的問題等待我們發現。

經過實際的驗證後,這樣的一種指法思路可以極其有效的提升學生百分30到百分50左右的練琴效率。

除了這一點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可以幫助學生解決音階演奏的問題。

這個概念就是音階實際上是由一段一段的規律性連奏而來。

也就是一個手型定式比如123,1234,這樣的指法變換,不是由一個動作一個音完成。

而是一個動作一組音的完成。

具體的發力技術可以由旋轉與落提入手(落提解決觸鍵點位靠里以及大小拇指上黑鍵問題)。

這樣的情況下,手指是不怎麼進行運動與發力,只在每一組動作的間隙,進行細微的位移調整。

而以旋轉技術為例,一次動作為十分之一秒就可以完成1組3音或者1組4音的演奏。

當然了,由於旋轉技術需要迴旋獲得空間與後續的觸鍵,這個速度不能按照單一我們能做的極限,而是要看具體的音階需求來達成,速度可能會慢一半左右。

速度能夠有效達成,同時手指由於沒有過分使用處於極限限度之內能夠具有敏銳的觸感緩衝調節音色,小小小威廉提供的方法又能夠解決左右手不同步的問題,我個人覺得,音階應該已經可以說是徹底的透徹了。

可以說,在以後的日子裡,我們學習音階會更加輕鬆與科學。


先慢練,然後慢慢加快,還要用節拍器,不然每個音不均勻也不行的


那就先慢練去檢查動作,慢慢一點點加快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