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就是想寫一篇患有阿爾茲海默症的老人的故事,提筆卻不知道該如何寫了,雖然身邊有這樣的人跟事,只是突然覺得原來我對這種病根本就不瞭解,求知道的大神來回答一下!


阿爾茨海默病就是老年癡呆症。我的奶奶得老年癡呆症,已經10年了。

一開始的時候奶奶只是記憶力不好,然後不喜歡跟朋友聊天,躲在家裡面看書,看電視,翻報紙。慢慢的她開始記不住事兒,有的時候會產生一些幻覺,會跟我們說家裡面來了一些人,但實際上去問又發現並沒有人來。自己做過的事她很快就會忘掉了,然後以為是別人做的,為此家裡面產生了不少的爭吵。

後面她開始慢慢忘掉了今天是什麼日子,忘掉了今年發生的事情,忘掉了自己有幾個孩子,只是記得一些小的時候的事。

後來奶奶的生活漸漸就不能自理了,父親將奶奶接到了,我們家裡照顧了兩年。這兩年對於父親來說非常的痛苦。我的奶奶曾經非常的聰明,做事情非常的有條理,性格也很強勢,但是現在她什麼都不記得了,經常說話顛三倒四的,剛剛做完的事就忘了。

有的時候她會做出一些很危險的事情,比如說用刀去砸核桃,或者早上在大冬天,一個人穿著秋褲就跑出門。

再往後我們沒有辦法了,只能將奶奶送到醫院裡面進行養護和治療。住院之後一年奶奶說話就說不清楚了,也基本不認識人,說話只能說半句話。

前幾天回家一趟,老人家現在已經話都說不出來了,喫飯有的時候喫一半就會停住。

其實老年癡呆症最後去世的原因很大一部分程度都是因為營養不良,因為它的記憶力下降了一定程度,以後他喫著兩口飯就會忘了,自己要去喫了,必須得有人去提醒。到最後一頓飯必須得有人喂,要喫4個小時,這樣還喫得很少。

這個病真的很可憐。


據統計,2018年全球老年癡呆患者約為5000多萬,平均每3秒鐘就有一位老人被診斷為老年期癡呆。我國65歲及以上人羣中有近千萬人患病。阿爾茨海默病是老年癡呆最主要的類型,表現為記憶減退、詞不達意、思維混亂、判斷力下降等腦功能異常和性格行為改變等,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如何早期預防,是擺在醫生和患者面前的一大難題。

近日,一項概念驗證性腦成像研究表明,每週運動4-5次可能會延緩阿爾茨海默病的進展,即便已經有毒性β-澱粉樣蛋白的堆積。

圖片來源:NIH老齡化研究所

這項新研究是一項由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神經學、神經治療學和內科學系教授張榮(音譯)博士領導的為期一年的隨機對照試驗,發表於《阿茲海默症期刊》上。研究團隊致力於探索運動與癡呆症之間的關係。

研究發現,有氧運動可以保護輕度認知障礙患者的大腦健康。更具體地說,經常鍛煉可以保持大腦白質的完整。而大腦白質包含數十億神經纖維,負責執行功能,這是大腦計劃、組織和完成任務的能力。

試驗招募了70名55歲及以上的成年人,參與者有遺忘型輕度認知障礙 (最常見的輕度認知障礙)和β-澱粉樣蛋白的堆積,研究人員對他們進行了運動效果的測試。

運動有益於海馬體

研究團隊監測了輕度、中等強度到高強度有氧運動對記憶、執行功能、腦容量和β-澱粉樣蛋白皮質水平的影響。他們還監測了總腦容量和海馬體的腦容量,海馬體主要負責學習和記憶,阿爾茨海默症患者通常該區域受到嚴重影響

他們把參與者分成兩組。一組進行有氧訓練,而另一組則進行拉伸和張力控制活動。在試驗結束時,兩組的認知能力水平相似,特別是在記憶和解決問題方面。

不過腦成像顯示,對於那些已有β-澱粉樣蛋白積聚並且經常鍛煉的參與者來說,獲益更加明顯。總的來說,與那些根本沒有運動的參與者相比,他們的海馬體體積並沒有縮小很多。並且這部分患者對有氧運動的反應比其他運動更強烈。

「儘管這些幹預措施並沒有阻止海馬體變小,但運動似乎可以減緩腦萎縮的速度。這個發現令人驚喜。」 張教授評論說。

西南醫學中心張榮博士,圖片來源:UTSW

大型臨牀研究正在進行中

不過,研究者也強調,目前還不確定這種萎縮的減少是否真的有利於認知。因為這是一個概念驗證性研究,還不能得出明確的結論。

如果這些研究結果可以在更大規模的試驗中複製,那麼也許有一天,醫生會給高危患者開運動處方。但事實上,這樣做並無害處,現在就可以開始了。

目前,研究者正在開展一項全國性的臨牀試驗,將進一步研究運動與老年癡呆之間的聯繫。

這項試驗將持續5年,並探索有氧運動與降血壓和膽固醇的藥物結合,是否可以保護認知並保持腦容量完整。

警惕阿爾茨海默病6大早期跡象

近日,國家衛健委、老齡委辦公室發布了《阿爾茨海默病預防與幹預核心信息》,提醒警惕阿爾茨海默病6個早期跡象

即很快忘掉剛剛發生的事情;完成原本熟悉的事務變得困難;對所處的時間、地點判斷混亂;說話、書寫困難;變得不愛社交,對原來的愛好失去興趣;性格或行為出現變化。


我婆婆阿爾茲海默好些年了,我娃六歲,在我坐月子時發現她剛喫過飯,再有人問她喫的啥飯她就不知道了,當時只覺得她健忘,同一年她摔了一跤,胳膊骨折了,據她自己說被絆倒了,但是跟她一起的親戚說平地上什麼都沒有。當時我公公還在,後來公公去世了,接她過來住了兩次,每次都鬧得雞飛狗跳。

後來又有一次她突然癱倒,摔的鼻青臉腫,說看見紅色汽車從樓道開出來,帶她去醫院看了神經內科,醫生診斷阿爾茲海默症。然後就一直喫藥。

今年十月份她走丟了,走了一天一夜,在二十多公里外被人發現送到了派出所,然後就接過來跟我們住一起。

現在她已經忘了自己曾經住在哪裡,幾乎每天都鬧,就像個精神病人,有時候罵人,說我看不起她,誰誰騎在她頭上,誰誰欺負她,有時候就問我老公,我怎麼還不走,我為啥要住到她的房子裏。我們有小孩,她帶的狗,每次狗喫剩的東西放花盆裡,窗臺上,暖氣上,甚至塞冰箱裏。

她年輕時就脾氣暴躁,性格強勢,現在親戚都沒人搭理,在她以前院子也有好幾個人告訴我老公說沒人理她,或者她又跟誰吵架了。她總是懷疑誰偷她東西,她聽見誰罵她,經常莫名發火,現在弄得娃都不想回去。我們在家裡說話都不敢大聲,小心翼翼。

老話說久病牀前無孝子,我現在覺得哪怕她頭腦清醒癱在牀上,我端屎端尿都可以。可她現在就跟個瘋狗一樣亂咬,這種日子過得實在太壓抑。


據《World Alzheimer Report 2018》統計,2018年全球有近5000萬AD患者,到2050年預計將增加至1.52億人。這對全球來說是極重的醫療負擔。目前,美國FDA批准的5種AD治療藥物均為癥狀改善藥物。這些藥物既不能減輕AD的病理變化,也不能延緩疾病的病程進展。同時,2018年全球用於阿爾茲海默病患者治療和照顧的費用(包括非正式護理)達到1萬億美元。無數患者遭受病痛的同時,無數個家庭也被拖垮。美國AD協會預測,如果有一款針對AD病因,或者緩解病程的藥物出現,未來5年可以將重度AD患者減少50%,到2050年可以將AD患者減少80%。顯然,老年癡呆已不再是一個單純的疾病問題,更成為一個社會問題。

自發現阿爾茨海默病100多年來,全球用於臨牀治療的藥物只有5款。全球各大製藥公司在過去的20多年裡,相繼投入數千億美元研發新的阿爾茨海默病治療藥物,320餘個進入臨牀研究的藥物已宣告失敗。近年來,數個新葯在大型Ⅲ期臨牀實驗中遭遇失敗,更是讓科研界心灰意冷。唯一的曙光是今年10月23日,美國Biogen和日本Eisai生物技術公司宣佈在研的阿爾茨海默病(AD)新葯有效,將於2020年初向FDA提出上市申請。他們的阿爾茨海默病新葯,III期臨牀試驗先後持續了近四年,受試者超過3000名。


大爺在天津意學院做過調理,效果挺好


我母親就是得的這個病,太折磨人了,隨地大小便,還不經常喫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