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親子溝通,有那些渠道,看那些書,等,盼復。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2013年大熱的韓劇《Good Doctor》,是周元和文彩元主演的。講的是一個有學者綜合症的自閉症患兒,從實習醫生成長為小兒外科醫生的故事。

裡邊有一段情節,是關於藝恩和周元的小互動,讓我很有感觸。

當時,做完手術的藝恩小朋友,和媽媽說傷口很疼。於是,媽媽慌裡慌張地喊來了是文彩元醫生和實習醫生周元。

他們檢查了傷口,發現沒有什麼問題。可藝恩還是喊疼,還說每天晚上睡覺時,會聽到肚子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媽媽和文采元彼此看了對方一眼,眼中充滿了疑惑。

還是周元說,這是傷口癒合時的正常現象。後來,藝恩送給他一根火腿腸,作為謝謝他的禮物。

乍一看,似乎是編劇給男主角開了金手指,讓他的同事和病人家屬都覺得,原來自閉症醫生比正常醫生還要厲害。

其實並不全然。文彩元是站在醫生和大人的角度,看到的只是孩子的問題。而周元,他首先是自閉症孩子,其次纔是醫生。他比正常醫生敏感,更能從孩子的角度,理解他們的感受,發現問題的真正所在。

這點小啟發,是從最近剛看完的《看見孩子,看見自己》這本書上來的,作者是著名的英國心理諮詢師A.H.布拉夫曼博士,就職於英國國家健康中心。

多年來,每週堅持做兩件事。一是,組織五歲以下幼兒及家長的見面會;二是,主持倫敦大學醫學院心理學院的臨牀培訓課程,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看見孩子,看見自己》是他從事兒童與青少年心理諮詢五十年之久的經驗之作。他用24個典型案例,從生理、身體和行為這三個角度出發,向我們剖析,孩子身體出現問題的原因,以及父母能採取的有效方法。

不過,整本書給我感觸最深的是親子溝通。因為溝通是雙向的。說的人,要把意思講清楚;聽的人,要理解對方說的內容。成年人之間,尚存在溝通不清的問題,更何況孩子與父母的溝通。

孩子太小,又很敏感,他們常常能從父母身上,覺察到父母都不知道的問題,譬如過於關心和保護,緊張的家庭氛圍等,只能通過嘔吐、尿牀、便祕等行為,來表現內心的痛苦,希望引起父母的重視,得到他們的幫助和理解。

可悲的是,有些父母缺乏與孩子相處的經驗,有些父母原生家庭的烙印太重,有些父母冷漠無情,更甚者把自己理解的意圖歪曲成孩子想要表達的意思,往往出現雞同鴨講的情況。

或許,部分孩子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表面上看起來與常人無異,但如果沒有找到真正的病因,採取對應的措施,以及進行長期的跟蹤反饋,很有可能影響孩子青春期的生長發育,甚至一生。

《看見孩子,看見自己》雖然無法在短時間內幫助父母找到孩子的問題,更無法徹底解決問題,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父母更好地理解孩子,這纔是比較有效的親子溝通。

一、瞭解孩子的身體癥狀

A.H.布拉夫曼博士說,面對問題的時候我們通常有三種反應模式:有些人只是聽從自己的直覺去採取行動,有些人會先徵求意見再採取行動,還有另外一些人會努力瞭解情況然後再去解決問題。

因此,當孩子的身體出現問題時,父母要做的第一件事,並不是立刻行動,也不是徵求意見,而是瞭解清楚問題出現的時間、發生的頻率,照顧孩子的方式,以及中間是否發生與平常不一樣的事。

整個過程,就像帶孩子去看醫生時,醫生問問題的過程。比如寶寶幾歲啦,哪裡不舒服,什麼時候開始不舒服的,有什麼徵兆,喫飯怎麼樣,家長有沒有給孩子用藥,藥用了多久,用藥前後又是什麼樣的情況,諸如此類。

我覺得《看見孩子,看見自己》好就好在,A.H.布拉夫曼博士在前言裏,就已經告訴了父母,怎麼樣去做能更好地理解孩子。

他雖然挑選了24個典型案例,每個案例的著重點不一樣,但幫助孩子的方法都是一樣的。而且,仔細分析一下,這些案例的類型大概有這樣三類,生理、身體和行為。

先說身體。主要有頭疼、便祕、尿牀、尿褲子、大便拉到褲子上等常見問題。大多數父母會把它當做正常的事來看待,不太會引起重視。

再說生理。包括但不限於恐懼蜘蛛和恐懼死亡。很多時候是無解的,要解說起來簡單但也難。除了父母的正確引導外,大概只有時間能教會孩子了。

最後說行為。有嘔吐、咬人、夢遊和進食困難等。這部分的內容,相對來說比較少,也是這三類裏,發生概率最低的。

這些都集中發生在十二個月到十二歲孩子身上。通常這些孩子的原生家庭特點是,父母離異,容易吵架,過於依賴母親的保護,以及母親過於緊張外界環境,生怕孩子哪裡磕著碰著,不讓孩子適應環境。

也許你會說,這樣的情況不是很常見嗎?那是因為我們忽視了一個問題,即年幼的孩子,是需要安全感的。小時候,這些安全感基本都來自父母。

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尤其在安全感方面,是非常重要的。而不健康的家庭體系,像美國心理學家蘇珊·福沃特博士說,就像高速公路上的連環追尾,其惡劣影響會代代相傳。

每個人都是第一次做父母,難免會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我覺得這無可厚非,但萬萬不能把父母如何對待我們的方式,照搬照抄給自己的孩子,這極有可能引起「水土不服」。

說了這麼多,其實重點只有兩句話,遇到孩子的問題,先了解情況,再解決問題。

二、找到孩子「無理取鬧」的根源

咬人、嘔吐、便祕、尿牀,這些看似是孩子在無理取鬧,其實背後的原因很多。在《看見孩子,看見自己》裏,基本上的原因,都和父母有關。

接下來,我們來一一說說。

第一個要說的是,主要原因:父母以為孩子有問題,孩子會誤以為真的有問題。

一般孩子身體出了問題,大多數父母都會第一時間,帶孩子去醫院看病。

就診的流程具體是這樣的,醫生根據你的描述,結合相關檢查的參考,會告訴你,孩子是不是有問題。如果有問題,那麼就進行下一步有針對性的治療。

如果沒有問題,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如果問題再次出現,建議過六個月左右再來複查;第二種是,為了保險起見,應該再次做些其他檢查。

對於成年人來說,這些檢查,只是多一層保障而已。但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會誤以為,身體的某個地方真的有問題了。即便沒有問題的也就變成有問題的了。

所以,在做這些檢查前,父母要安撫孩子,這不是他們有問題。如果有必要,建議把顯示健康的檢查單給他看一眼,讓他也安心。看不懂也沒關係,主要是給他安全感。

再者,要有良好的心態,相信孩子是能夠克服這些事情。把自信的情緒傳遞給孩子,他感受到後,也會充滿信心做好的。

第二個要說的是,直接原因:父母無法理解孩子說的,孩子會重複某種身體行為,導致陷入無限的惡性循環。

有些孩子很聰明,他們會選擇能引起父母注意的方式,以減輕痛苦。往往這些方式,都來自於照顧他的人,比如母親。

相反,有些父母則認為,這些只不過是成長過程中會經歷的,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好。更何況他們之前經歷過,也沒有出現什麼問題,自然不當一回事。只是他們忘記了,當時的他們,也像孩子一樣,是渴望被人理解,被人幫助的。

最後一點要說的是,根本原因,還是在於父母的原生家庭。這點之前已經說過的,這裡也就不再重複,推薦蘇珊·福沃特博士寫的《原生家庭》。

這本書我覺得比較好的地方在於,她並不是在指責父母的不是,而是通過分析父母的行為,來告訴我們,怎麼做,能夠讓你從原生家庭的傷害中解脫出來,從而給孩子一份完整的愛。

其實,當我們看到孩子身上出現問題時(假設已經確認過沒有身體問題),做父母的,更多的要關注下自己的情緒與行為。可能你不經意間流露出來的,孩子會用自己的方式告訴你,因為你很難過,所以我也很難過。

三、改變對待孩子的方式

這本書還有一個最觸動我的地方是,父母竟然有治癒孩子的力量。

可以說,每個案例在接近尾聲時,孩子的情況都慢慢好轉了。A.H.布拉夫曼博士把功勞歸於父母,他說是因為父母小小地改變了照顧孩子的方式,所有的問題都迎刃而解了。

其中,給我感受最深的大概有三點,也是我認為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卻往往被忽視。

1、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人。

第二章裏說到九歲的安德魯,大便失禁有三年了。當A.H.布拉夫曼博士告訴他的媽媽,這種把自己弄髒的感覺,會讓安德魯的自尊心受損時,他媽媽表示不相信,覺得自尊心是大人才有的東西,一個孩子懂什麼。

我始終覺得,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時,他是以人的身份而來的。只是很幸運地成了你的孩子。所以,孩子,他首先應該是個人,然後纔是孩子。他具備成年人應該有的東西,甚至有些方面還會比成年人更出色。

2、讓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

第七章中,六歲的溫迪,在弟弟出生後開始「自慰」。追其原因是,弟弟的出生,奪走了父母原本對她的寵愛。加之她平常還和堂兄弟一起洗澡,以為用這樣的方式,可以重新贏得父母對她的關注。

發現沒,這裡透露兩個重要的信息,同胞競爭和性知識。

所有的父母,在第二個孩子出生前後,一定要多關注大寶。關於同胞競爭,奧利弗·詹姆斯在《天生非此》就曾說過,孩子的出生順序,會影響父母用怎樣的方式對待他們。惡劣一點,就像西班牙電影《折翼蝴蝶》一樣,姐姐把弟弟悶死,造成悲劇。

而性知識,好像在中國社會是個難以啟齒的話題。很多父母,常常對此遮遮掩掩。其實,這一點也不羞恥。瞭解性知識,或者說瞭解自己的身體,對孩子來說,起到的只有保護作用。當孩子有意識地問你時,父母就可以慢慢地引導了。

3、養育孩子,是父母雙方共同的責任。

書裏提到過很多次,A.H.布拉夫曼博士要求父母兩人帶著孩子一起來就診。然而,常常見到的,只有母親帶著孩子,父親因工作忙碌缺席。

在養育孩子時,我們好像容易走進一個誤區,覺得母親應該承擔起照顧孩子全部的責任,父親只要賺錢養家就可以。

但其實這是不對的。既然孩子是父母共同要求他來的,那麼照顧孩子,也應該是父母共同承擔才對啊。也許父親的工作的確很忙,但至少在重要的場合,比如孩子生病的時候在場。因為生病的人,是最脆弱,也是最無助的,這種感覺,孩子更容易感受到。

我想,沒有哪個孩子願意看到,自己的成長中缺少了父母其中一人的身影。現實雖然種種無奈,但如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父母共同摸索著養育孩子,孩子也會更加幸福吧。

像這本書的封面一樣,在陽光肆意的森林裡,孩子快樂地朝著父母奔跑,父母微笑著朝孩子走來。

四、本文結語

《看見孩子,看見自己》這本書,雖然講的都是關於孩子的案例,但背後折射出來的,卻是父母的問題。與其說是父母的問題,倒不如說是溝通的問題。

英國資深管理培訓師尼基·斯坦頓在《溝通聖經》裏說過,溝通包括聽說讀寫四個要素。

當我們無法理解孩子時,除了用語言去引導孩子,還可以讓孩子畫下來,寫下來,再通過問問題來理解孩子對於某種具體情況的感受。

或許,換一種溝通方式,你和孩子的相處會更加愉快。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米粒媽頻道)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新聞,至今想起來都鼻頭泛酸。

在湖南一所中學,一個初一的女生離家出走,好幾天都沒回家,最後在江邊找到了她,那時她已經自溺身亡。

才12歲,生命就戛然而止,想想都覺得悲痛。

小女孩的父親說,女兒平時特別乖巧,學習成績也很好。但從四月份開始,不知道為什麼,女兒時不時從家裡偷錢。

第一次被發現偷了600元,父親問她原因,她只是說「下次再也不敢了」。

5月23日,小女孩再次被發現偷錢,父親追問原因,小女孩依然沒有開口,只是在角落哭泣。父親氣急之下就用水管打了女兒。

結果到了25日凌晨,小女孩離家出走了,經過好幾天搜尋纔在江邊發現她的遺體……

(小女孩生前最後的身影)

等到警察調查之後才發現,小女孩之所以偷錢,是因為長期被班上的男同學杜帥威脅。

杜帥要求小女孩每週給50塊錢,不給就直接動手掏,還揚言「弄死你」。小女孩告知老師還被認為撒謊,恐懼之下,小女孩只能以偷錢的方式來滿足男同學的需求。

小女孩父親得知真相後,無比悲痛地說,這些女兒從來沒有告訴過他。

想想孩子在受到傷害無人可求助的時候都不敢告訴爸媽,那是一種怎樣的絕望?

如果老師當初對女孩多點信任,如果父母在發現孩子偷錢時,能夠正確地和孩子溝通,給孩子足夠的信任和安全感,這個悲劇完全可以避免。

為什麼很多孩子承受著壓力,寧願自己消化也不願意向父母傾訴或者求助?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

2018年《全國家庭教育狀況調查報告》顯示,中國的父母和孩子存在著很大的溝通問題。

有兩成多的家庭幾乎沒有親子交流,還有很多家長在和孩子溝通過程中,不講究方法,也缺乏尊重。

其實孩子天生就是喜歡和父母交流的,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或有困惑,首先想到的傾訴對象就是父母。

但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如果家庭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溝通,孩子的心事沒有傾訴的渠道,時間久了,孩子自然也會關上自己的心門,導致親子關係的隔閡。

實際上,每個孩子的問題,都是父母的問題。孩子是怎麼一步步和我們變得疏遠的,我們做父母的,確實需要認真反思一下。

對孩子的不信任,是孩子拒絕溝通的開始

知乎上有人問:是什麼導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願意和家長溝通?

有一個高贊回答:長期的不信任。

我有個高中同學,就和她媽媽關係特別不好。小時候她每次遇到什麼麻煩,都會第一個告訴自己的媽媽。但首先得到的不是安慰,而是一連串的質疑。

感冒了,劈頭蓋臉的罵她不多穿點;和別人發生爭執,就說是她脾氣不好,別人受不了;東西被偷了,責怪她大大咧咧,所以小偷會挑她下手……

長此以往,無論發生什麼事她選擇自己默默承受。她說:「在我媽媽看來,我遇到的所有問題,都是因為我有問題,根本沒法溝通,太痛苦了。

其實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就是他們的全部世界,孩子對父母有著天然的愛與信任。一旦這種信任被辜負,對孩子來說,就是傷害的開始。

在電影《嘉年華》裏,12歲的小文,被朋友的「乾爹」性侵,這個時候本來最需要父母的依靠。

但小文的媽媽得知自己女兒被辱後,先是狠狠給了她一巴掌,隨後歇斯底里地撕扯著衣櫃裏女兒的漂亮裙子,「讓你穿這些不三不四的衣服」,並剪掉了小文的長髮。

在最受傷害的時候,反倒自己成了最大的罪人,以後再遇到類似的事情,孩子就會選擇不發聲,很多悲劇就是這樣發生的。

房思琪就是這樣一個悲劇。

在遭受家教老師屈辱後,房思琪曾偷偷暗示父母老師的所作所為,父母卻表示為人師表,不會幹出這種事。

房思琪依然不死心,就把自己的遭遇當成別人的故事講給媽媽聽,「聽說學校有個同學和老師在一起。」「誰?」「不認識。」「這麼小年紀就這麼騷。」

聽完,房思琪沒再說話了,從父母的回答裏,她已經知道父母對自己是不信任的。

如果父母對她多點信任,房思琪的人生完全可以重來,而不是至死都被折磨。

正如育兒專家楊樾所說:很多中國家庭有一種非常奇怪的邏輯,當孩子在外面被欺負了,家長總是先數落自己的孩子。

比如說:「你是不是先惹事了?」「你不惹事別人怎麼會欺負你?」「你怎麼會被他欺負,你看你那沒出息勁兒。「

當孩子找父母傾訴的時候,得到的不是父母的幫助與理解,而是父母的批判和指責,孩子自然也閉上了嘴巴,親子關係也就有了一道永遠無法填補的裂縫。

只講大道理,不關心孩子內心想法的只是「偽溝通」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想和父母溝通,而是父母對孩子真正的需求置若罔聞,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導致孩子從此關上了心門。

之前看《少年說》的時候,我對一個小女孩印象特別深。還沒上臺前,她就非常擔憂地說「我媽等下會懟死我!」

小姑娘站在天台上吐槽自己的媽媽說,總是拿自己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而且是自己那個全班第一、全年級第一、全聯盟第一的學霸閨蜜。

女孩越說越激動,她說自己明明也很努力,為什麼媽媽就看不到她的閃光點,每次成績出來都是說最差的。

媽媽很理智的回應說:「我覺得你的性格需要打擊一下,不然你會飄的。」

媽媽還頭頭是道的分析,這樣是為了幫女兒培養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好的學習方法。

小姑娘哽咽著說她已經說了很多次自己不適合激將法,媽媽的做法只會讓自己覺得自己很差勁。

小女孩還說媽媽從來沒有改過,可見她和媽媽溝通過很多次。

面對女兒的控訴,媽媽沒有直接回應,而是轉移話題說,自己承諾女兒的事情都做到了,接著問女兒:「你承諾的所有事情都做到了嗎?」

小姑娘委屈得在天台上抹眼淚,面對硬核的媽媽,她孩子再次鼓足勇氣問媽媽能不能不把自己和別人家孩子比。

媽媽依然火力十足,噼裏啪啦又講了一堆大道理,反正意思就是以後該打擊還是得繼續打擊。

最後小姑娘無奈、落寞地哭著跑下了天台,在閨蜜面前淚流不止。

在這麼多人面前袒露心聲,本來就需要很大的勇氣,結果依然得不到媽媽的理解,這種憋屈的感覺,大概會讓小姑娘寧願和閨蜜交談,也不會再和媽媽袒露心聲吧。

就像主持人總結的,小姑娘的有些訴求,根本得不到滿足。

喜歡冷冰冰的講道理,不去關心孩子內心真正的想法,即便談了很多,在孩子看來,這樣的溝通,只不過是父母把他們的意志再強加了一遍。

如果每一次的溝通,孩子的需求都不能被聽見、被滿足、被解決,那麼孩子乾脆什麼都不說,更不會主動和父母溝通,至少這樣不會承受父母帶來的二次甚至多次傷害。

和父母無法溝通的孩子,到底有多絕望?

和父母的這種無效交流,真的太常見了。知乎上有個話題:和父母無法溝通你有多絕望?底下有2500多個回答,每一個都是無奈的故事。

「在心裡告誡自己,不要像他們對我一樣對我的孩子。」

「想起他們說過某些話做過的一些事就忍不住掉眼淚」

「你會覺得你們之間僅僅是血緣關係,卻恨不得成為陌路人。」

「他們以為我更懂事了,其實我只是不願意再說我的想法了。」

經常有父母抱怨孩子長大後和自己的關係越來越疏遠,越來越無話可說,卻沒有意識到,他們曾經給過孩子多大的傷害。

怎樣才能避免傷害,和孩子進行一些有效的溝通,促進健康和諧的親子關係呢?

1、設身處地

在和孩子交流時,重要的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他們的期待,委屈,感動等等情緒是怎麼被激發起來的。在理解孩子的基礎上和他們交談,更容易取得孩子的信任。

2、平等姿態

很多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聊天,常常變成讓孩子彙報情況,這樣就把和孩子的關係變成了上下級了。要時刻記得孩子是一個和父母平等的個體,應該用平等的心態去尊重孩子。

我很少會問米粒「在學校怎麼樣?」「學到了什麼?」,而是和他分享我的一天,每次聽我的分享,他也會迫不及待講述自己在學校好玩的事。

我一直認為,孩子願意告訴你的總會告訴你,要是他不願意說的,問了也是白問。何必再讓孩子對你多一份抵制的情緒呢?

3、學會傾聽

很多時候家長只是在說,而忘記了「聽」。其實和孩子之間的溝通,「傾聽」是第一步。

如果只是單方面命令,告訴孩子該怎麼做,卻極少傾聽孩子的心聲,導致孩子大了和父母之間覺得沒話可說。

尤其是很多爸爸本來就和孩子的接觸時間少,一有時間和孩子聊天了,就開始了「訓話模式」:最近成績怎麼樣啊?考試估計能考多少啊?到最後孩子一言不發,就是不想和你說話。

這樣下去,到了青春期,大部分情況下都會還給你一個叛逆、無法溝通的孩子。

4、及時恰當的回應

在和孩子聊天時,大人要及時給予反應,而且反應必須是真誠的,而不是敷衍的,因為孩子都能感受到。

比如,孩子畫了一幅畫,興高采烈的拿給你看:「媽媽,你看我畫的。」「畫得真棒」,你頭也不抬的回答。孩子感受到了你的敷衍,下次也就不願意分享了。

我一直很認同一個觀點,教育孩子,關係一定是大於教育的,良好的親子關係是教育孩子的根本。

我們和孩子坦誠相待,認真傾聽他們內心的想法,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接納孩子,孩子就更容易敞開心扉。

我有個朋友,就是一個非常贊的爸爸。

因為平時工作比較忙,和孩子相處的時間不多,為了能和孩子多點交流的時間,他每天早上都步行送孩子上學。

他告訴我,如果開車的話,十分鐘就能到,但步行卻要半小時,足足多出20分鐘和孩子交談的時間。

聽完我特別佩服,有這樣用心的爸爸,孩子也會感到很幸福吧。

有句話說,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卻要用一生去治癒童年。為人父母,也是一次修行,必須足夠用心經營,才能和孩子擁有一段健康和諧的親子關係。

孩子的聲音,需要被聽見。


父母都希望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和孩子有著親密無間的關係,想做好這一點呢,會溝通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而溝通當中首先要學會就是「傾聽」。

那很多父母就疑惑了,傾聽還要需要學習嗎?只要聽力沒問題,聽到孩子說話不就是傾聽嗎?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理解,很多家長都會犯這個錯誤。

聽到和傾聽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情。聽到只是個生理過程,而傾聽是指是弄懂別人所傳達的信息的過程。簡單的說,就是搞清楚孩子說話意圖的整個過程。

下面我和大家就說一說傾聽的方法。

過程有3步:分別是專註、理解、回應。

第一步:專註

父母必須心無旁騖的聽。父母如果不專註,聽的不全面的話,一定會造成對孩子的誤解。比如:孩子和父母說話,父母一遍玩兒手機一邊聽。在孩子看來,父母並沒有關注他。

第二步:理解

人在表達的時候通常分為情緒和意願兩個部分,父母要學會去捕捉和歸納孩子在情緒和意願兩個方面表達的重點。比如:媽媽,我不想喫飯了。這一句話,在情緒方面,孩子可能是要表達被老師批評之後的沮喪、失落,內容方面,孩子也許是希望媽媽來安撫和關注他。所以,理解語言背後的情緒、孩子要表達的意圖,是傾聽當中最核心的部分。

第三:回應

指的是給說話者明顯反饋,比如:點頭、眼神交流、撫摸肩膀這樣輕微的肢體接觸會讓孩子願意和父母傾訴。當孩子知道父母是他忠實的傾聽者時,對父母的信任感自然就增加了。傾聽是個技術,需要父母的耐心練習。您學會了嗎?


其實所謂親子溝通,更多的是聆聽孩子的心聲,讓他談出自己的感受和所遭遇的問題,再給予指導和幫助。這是一個順延的過程,不能跳過任何一個環節。為了幫助爸爸媽媽更順利地開展育兒生活。


hahahaha先禮後兵


推薦題主一本書《P.E.T.父母效能訓練:讓親子溝通如此高效而簡單》,它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託馬斯?戈登博士寫的。

這本家教經典經過半個多世紀的使用驗證與推廣,備受讚譽,影響了全世界50個國家的數百萬家庭。比爾·蓋茨的父親在接受採訪時,聲稱從P.E.T.訓練學到了人生中最佳的建議之一。

戈登博士因此被譽為「溝通之父」連續三次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提名——歷史上僅有2位心理學家獲此殊榮,另一位是蒙臺梭利女士。

學習《P.E.T.父母效能訓練:讓親子溝通如此高效而簡單》這本不受時代限制的教程,你將獲得三大溝通技巧:「積極傾聽」「我—信息」「雙贏法」,讓親子溝通即刻產生效果,不管你的孩子是剛會走路的幼兒,還是反叛的青春期少年。

一、 孩子有困擾的時候——用「積極傾聽」接納孩子

積極傾聽是專業心理諮詢師經常採用的、治療性的溝通技巧。父母通過學習,也能掌握。

當孩子的內心產生某種想法,感到困擾或者遇到了問題,他就會開口與父母溝通。這時,父母要積極傾聽。

比如,孩子餓了,會問:「爸爸,晚飯什麼時候準備好?」

而爸爸接收到信息後,就會對信息進行處理,加以理解。如果他理解有誤,認為孩子是想快點喫飯,方便待會出去玩,兩個人就會出現「雞同鴨講」的情況。這怎麼辦?爸爸可以把自己的理解「反饋」給孩子:「你是不是想快點出去玩?」然後孩子就可以告訴爸爸,他的理解是錯誤的:「不,我是說我餓了,希望晚飯早點準備好。」

這整個過程,「爸爸收到信息——加以理解——反饋」,就是「積極傾聽」。

積極傾聽需要傾聽者放下他自己的想法和情緒,專心接收孩子的信息;他必須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上,這樣才能聽懂孩子想要表達的意義。

當孩子聽到自己的信息被準確返回,他就明白自己被理解了,從而產生「被愛」的感覺。這會影響孩子,變得更願意傾聽父母的想法。

同時,積極傾聽能傳達信任感,「把球留給孩子」,他會開始分析問題,最終找到建設性的解決方案。

二、孩子行為不良的時候——用「我—信息」來表達

假設朋友來家裡做客,不客氣地把腳放到了新椅子的坐墊上,你會發出哪個信息呢?

我想,應該沒有什麼人會選擇 A「你—信息」。

因為我們不會對朋友發出命令、勸誡和威脅,告訴他「你必須」「你應該」怎樣做;我們尊重朋友,並且相信,一旦我告訴他問題出在哪裡,他就會做出體諒我的行為。

但很少人會這樣尊重孩子。身為父母,我們每天都向孩子發出 A 信息,讓孩子感到被壓制、被控制,從而產生抗拒心理。

因此,如果父母希望孩子改變不良行為,就應該像對待朋友一樣,發出B指向「我」感受的「我—信息」,讓孩子感受到尊重和信任。

「我—信息」包含三個部分:

對孩子不良行為的客觀描述 + 父母對不良行為的感受 + 不良行為對父母的影響

比如前面那個例子,父母可以這樣說:「你把新椅子的坐墊踩髒了,我感到不開心,因為待會我得花時間去洗。」

發送「我—信息」,不太容易激起抵抗。它能夠告訴孩子,你相信他會尊重你的需求,信任他能夠用建設性的方法處理當前的狀況。

「我—信息」是坦誠的,它往往也能影響孩子發出「我—信息」。當父母與孩子學會對彼此開誠布公,他們就建立了一種真正親密的關係,不再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如果父母用「你—信息」作為交流的開場白,就不可避免地向孩子發起攻擊,談話的雙方會交替地進行防禦和攻擊,最後兩敗俱傷。

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小歡喜》裏,母親宋倩和女兒英子的衝突圍繞著報考大學志願這個矛盾不斷升級。冬令營報名,英子沒有按照母親的要求報清華,而是偷偷報了南大。宋倩發現後,怒不可遏,雙方爆發了一場衝突。

電視劇《小歡喜》片段

撇開英子不論,我們單看這場衝突中,母親宋倩的失職之處:

1.她一開始就發出攻擊性極強的「你—信息」,引發了戰爭。

2.之前跟英子的溝通,她沒有做到積極傾聽,並刻意無視了女兒發出的「想上南京大學」的信息。

3.最重要的是,在這場母女的需求衝突中,她強硬的態度,等於告訴孩子:「你做的事使我無法接受。因此,唯一的解決方案就是按照我說的去做。」

這種利用權威,企圖控制和指導孩子的做法,實在是太真實了!生活中,家長們太愛說「我知道什麼纔是對你好的」,或者「等你長大,就會明白我們有多正確」這些話。

可是,孩子會怨恨那些控制自己需求,對他使用權威的人。就像農民怨恨地主,工人怨恨老闆,孩子也會怨恨父母。

這種怨恨使得親子衝突更加劇烈,有時甚至會毀滅一個家庭,北大學子吳謝宇弒母案就是一個例子。那麼,有沒有辦法讓父母和孩子都成為戰爭的勝利者呢?

三、親子衝突的時候——用「共贏法」解決

有,戈登博士回答。比起「非贏即輸」,共贏纔是家庭衝突的正確解法。

什麼是「共贏法」?

簡單來說,就是父母和孩子在面臨需求衝突的時候,雙方以平等、互相尊重為基礎,共同尋找、選擇一個能令雙方都欣然接受的解決方案。

這樣,在確定方案後,不需要再去說服誰接受,因為雙方都願意接受它;不需要使用任何權力來迫使誰屈服,因為沒人有異議。

以《小歡喜》中宋倩和英子的衝突為例,我們來看如何使用「共贏法」。

1. 邀請孩子

清楚明白地告訴孩子,你希望和他一起,尋找一個「父母和孩子能共同遵守」的解決方案,讓雙方的需求都能得到解決。

2. 確認雙方的需求

這是「共贏法」中最重要的步驟,需要父母和孩子敞開心扉,瞭解自己和對方的需求。這很不容易,因為我們常常分不清楚「需求」和「解決方案」。

在區分「需求」和「解決方案」時,需要用到積極傾聽,同時問自己或孩子「這對我有什麼好處?」「這對你有什麼好處?」

比如,英子說「想上南京大學」,這是一個需求還是解決方案?

媽媽可以問英子:「上南京大學對你有什麼好處?」可能出現的答案是:「我可以跟最好的老師學天文學。」「我可以離開北京,過獨立自主的生活。」很明顯,這些是潛在的需求,那麼去南京大學就是解決方案。

父母和孩子需要明確地表達自己的需求,述說自己的感受,以及感受有多強烈。

這時,發出「我—信息」就非常重要。媽媽可以說:「我想跟你一起生活,如果不能照顧到你,我會非常擔心。」但是要避免拒絕或者責備孩子的信息,例如:「你太自私了,完全沒想過媽媽的感受。」

3. 找出多種解決方案,列好清單

經過討論,媽媽和英子可以找出多種解決方案:

在微博上,媽媽宋倩的扮演者陶虹老師也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案:

4. 評估備選的解決方案

排除父母或者孩子(出於任何原因)無法接受的方案,從而把範圍縮小到一兩個。

討論時,父母和孩子都要坦誠地說出自己的感受:「我不認為那個解決方案對我很公平」或者「它無法滿足我的需求」。

5. 確定最合適的解決方案

當以上步驟順利完成,雙方開誠布公地交流各自的想法和感受之後,一個明確的最佳解決方案就會浮出水面。

6. 執行方案並追蹤評估效果

最終決策並不一定都是好的決定。如果執行一段時間後父母或孩子感到不滿意,可以進行調整。

這就是實行共贏法的6個步驟。

「如果找不到大家都接受的解決方案,那該怎麼辦?

這是父母們最擔心的一個問題。儘管有時候的確會碰到這種情況,但實際上,極少有無法找到解決方案的衝突。如果陷入僵局,通常是因為親子之間仍然保有「非贏即輸」的權力鬥爭的思維模式。

最後,我們來回顧一下P.E.T.父母效能訓練的主要內容:

在「科學育兒」的焦慮中,父母們總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孩子不按時睡覺怎麼辦?」「不好好喫飯怎麼辦?」「老想看電視怎麼辦?」他們期望著專家分門別類地給出「最佳解決方法」。

但《P.E.T.父母效能訓練:讓親子溝通如此高效而簡單》的作者戈登博士認為,沒有 「最佳解決方法」,因為不會有一種方法適合所有孩子;父母們只需要學習共贏法,就能找到自己和孩子都滿意的解決方法。而這樣的方法,是獨一無二的。

這與《小歡喜》導演汪俊的看法不謀而合:「教育是個特別寬泛的話題,沒有絕對答案,還是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是雄鷹,就應該放到天空翱翔;是魚兒,就應該送回海里暢遊。父母應該幫助孩子成為他自己,成為一個獨立的、獨一無二的個體。

愛,是「如其所是」,而非「如己所想」。


你知道嗎?人在情緒激動時,智商等同於鱷魚。而這隻受情緒綁架的「鱷魚」,完全能幹出令人乍舌的憾事。尤其是面對孩子的時候,我們非常容易情緒失控。比如:

  • 禁止孩子玩遊戲,一回家發現孩子又枉顧你的禁令在玩遊戲,你瞬間憤怒並痛罵孩子「你太讓我失望了」。
  • 教孩子寫作業,孩子怎麼也教不會時,你直接撕了作業,大罵孩子「你是豬嗎」。

被鱷魚控制的你,失去了平時的溫柔與智慧,反而像路邊潑婦肆意宣洩不滿,成為了孩子眼中最可怕、最難以接受的「鱷魚媽媽」。

不過,令人欣慰的是,有些人能夠憑藉所學成功的趕走鱷魚,最終收穫令人羨慕的親子關係。下面我們就來聽聽職場女強人是如何做到的吧。

一年前,我和孩子7歲達達發生了一件事,至今讓我回想起來,都覺得尷尬不已。

還記得那時是端午放假前期,單位裏的事忙得焦頭爛額,老公出差了。累了一天的我,千叮嚀萬囑咐好動的達達別吵別鬧,自己好好喫飯,媽媽要去休息。

然而,剛剛進入睡眠不到10分鐘,就聽到客廳裏傳來叮叮噹噹的聲音。我有些不耐煩地問:「你在幹嘛?吵死了!」

外邊兒子回到「沒幹嘛,媽媽繼續睡」。

誰知道還沒睡幾分鐘,客廳接二連三地傳來掉東西的聲響。這死兒子是不是又趁我不在場,各種玩具找出來瘋玩!

我氣沖沖地起牀走向客廳,看到地板上有一攤水漬,還有東倒西歪的杯子以及玩具。再也壓抑不住內心的暴躁,對著手足無措拿著紅糖的兒子一通吼:讓你好好喫飯,你到底在幹嘛!你老師批評的對,你就是多動症,只會添亂……

達達怯怯懦懦地看著我,一把鼻涕一把淚。等到達達外婆安撫完達達睡覺,訓斥我「我知道你很忙,但你忙就可以對孩子發脾氣嗎?無論你的事業有多成功,你再這樣對達達,孩子長大後,你會後悔的……」。

媽媽的話深深刺痛了我,我一直覺得自己那麼努力,那麼力求完美,為什麼在我最愛的兒子身上,我卻完全不會好好溝通呢?

我想我必須做些改變了。很幸運的是,我作為受邀嘉賓參加了公司專門為員工提供的福利【鱷魚快跑·公益課堂】,這個活動至今讓我受益匪淺。

鱷魚快跑活動一開始,大家都很愉快地互相曬自己寶貝的照片,還有幾個全家總動員來參加的,直接「寶貝真人秀」。

那一刻,每位父母眼裡流露出的是驕傲和喜悅。我相信,大家都是真的愛自己的孩子。很快,開場視頻播出,

當看到一幕幕無助的眼神、看到那些步入歧途的孩子們低著頭回憶著讓他們脫離正軌、做出改變的「暴力語言」時,大家都沉默了!

緊接著,活動的主講老師拋出了下午的第一個問題:

「回想下最近一次孩子讓你生氣的事情,你當時的情緒和行為是怎樣的?」

熱烈的討論過後,小組的父母代表站起來分享,估計大家都很難想像,那些在工作場合或是儒雅睿智,或是幹練完美,或是柔柔弱弱的媽媽們,在面對孩子淘氣的那一刻,幾乎都喪失了正常人的理智。

我粗略地統計了一下:在場70%以上的家長有過動手打孩子的經歷,幾乎100%的家長對孩子進行過「語言暴力」的傷害。

雖然大家回憶起來都很震驚,但卻真真實實就在我們身上發生過,我們知道這可能不對,但為什麼我們控制不住自己呢?

當情緒控制了智商,我們成了「鱷魚」媽媽

當面對一些讓自己生氣、無奈或憤怒的情境時,我們總都會表現很糟糕,知道為什麼嗎?或許你該先認識一下杏仁體,也稱情緒大腦。

當各種「刺激」你的事件發生時,大腦的杏仁體會首先接收到信號,隨即啟動防禦反應反射,刺激腎臟上一個小內分泌器官腎上腺釋放大量的腎上腺素,並和其他一些激素進入血液,血液從全身集中到四肢,做好對抗或逃跑的準備;而此次需要做出決斷的大腦卻是缺血的狀態。

研究得出,當我們面對各種「刺激」場景時,我們大腦的智商只有30,近乎為鱷魚的智商。

在如此低智商的情況下,我們的本能讓我們很難好好說話:

「那次我坐了一夜火車,守著孩子不敢睡覺,第二天身心疲憊的我只想安靜會,可是最頭疼的那會兒孩子還不斷不斷地打擾我,我的腦袋都要爆炸了。終於在一剎那,突然一下我的火就躥上來了,我脫口就說:『生了你後我一刻都不得安寧,還不如不生,別煩我了行嗎?!』」

「我一直跟大兒子說要讓著弟弟,那天突然看到大兒子去拍小兒子的頭的時候,我怒火衝天,對著他大聲嚷嚷,『你當哥哥的怎麼老那麼霸道?你太讓媽媽失望了!』」

「我的工作真的很忙,每天回家累得動也不想動,我老公還不管事,看兒子淘氣的時候,我真的會摔東西嚇唬他,讓他安靜;而現在好像他也愛摔東西了……」

「我的孩子相對大了,高中了,我覺得她正在叛逆期,我說的話她從來都不當個話,罵多了好像都不管用了,我就會用很刻薄地語言去諷刺她,希望她能當回事吧!」

當家長們每個人都毫無保留地分享時,我看到很多家長的眼裡都含著淚花,前天罵過達達的我,更是無比後悔!

那段時間,達達隔三差五被同學投訴「達達上課喜歡走來走去」「達達總是動手動腳,又把我的筆弄壞了」……久而久之,達達只要表現出多動症時,我對達達說的大都是類似的話:

「為什麼別的小朋友可以安靜坐著聽老師講課,你不行?為什麼別的小朋友可以那樣,你就非得那麼淘氣?……你是不是有多動症啊?你太讓媽媽失望了!」

我想,當時的我應該也是個「鱷魚」媽媽吧!

1.停頓六秒,讓「鱷魚」快跑

情緒是本能,制怒是本事。儘管情緒的產生比邏輯思維快8萬倍, 但其實只需6 秒鐘信息就會傳送到大腦皮質層, 相應的邏輯思維分析也就被激活。

因此, 最簡單的轉移情緒的方式之一就是在情緒到達頂峯即將爆發的時刻再等6秒鐘

在沒有意識到我也會成為「鱷魚」媽媽前,我覺得我對兒子所做的、所說的都有理,誰讓他那麼淘氣?誰讓他犯了不該犯的錯誤呢?

而現在我意識到,也許自己在情緒控制下所表達的一切,都只是為了讓自己的火抑制住,而忽略了我們最初的目的。

這一年我開始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無論發生任何激惱我的事情,剋制自己不要即刻「反應」,當達達非常淘氣即將激怒我時,我會經常刻意讓自己說一句話題外話:「達達,過來下,稱一稱看看最近長胖沒?」也就是那幾秒鐘,智商似乎重新回來。

2.區分故事與事實,別讓故事主導你的判斷

那是不是面對孩子的錯誤行為,我們應該一味包容或容忍呢?當然不是,看到孩子身上的問題,作為父母,我們有責任正確引導,但很無奈的是,我們都在抱怨孩子似乎根本聽不進去自己的苦口婆心,簡直是屢教不改!

這時候我想說的是,你確認自己的「說教」方式正確嗎?你確定孩子從內心認可你嗎?你是否想到過,從一開始也許你就主導了孩子的「故事」?假定情景:

當你下班回家,一開門,看到孩子正在玩ipad,而此前,你已經和他約定過,必須要寫完作業才能玩一小會兒,最多不超過30分鐘。進屋那一刻也許你會——

  • 這樣想:「又不聽我的話,回家就玩ipad遊戲,發現我進門還有藏的動作,估計作業都沒寫完,看我怎麼教訓這個熊孩子!」
  • 或者這樣想:「已經開始玩ipad了,看來作業應該寫完了?值得表揚!」(試問:有幾個家長會這麼想?!)

你會發現,同樣一個情景出現在我們的面前,不同的父母可能有不同的解讀。

可怕的是,大多數人在面對事情時,更傾向於把自己歸為「無助者」或「受害者」的角色,因此心裡的那個「故事」多半為負面的,而這正是激發我們腦杏仁體產生負面情緒的根源。

試想,如果孩子發現你根本就誤會了他或者不理解他,甚至沒有一點解釋的機會時,他們心裡的「故事」又會如何?

「媽媽又開始暴力了」、「媽媽從來不會聽我說的」、「媽媽是不是不愛我了」「媽媽從來都不信任我」……長此以往,你想過接下來可能會發生的後果嗎?

所以,在「說教」孩子之前,請先區分好「事實」和「故事」,避免一開口就給孩子貼標籤,因為孩子同樣會選擇給你貼標籤的。

3.掌握用說服人而非傷害人的方式開口的方法

很多時候,人們溝通交流往往忘記最初的目的,一開口就註定偏離初衷。

比如本來只是想跟孩子就放學後要完成作業再玩遊戲的事情展開討論,希望孩子理解並做到,但你會發現一旦你被故事和情緒主導時,結果可能會偏離到抱怨:

「為什麼你老是不聽話?」、「為什麼你不誠實?」……教訓到最後,也許孩子和你都哭了,但其實問題並沒有得到真正解決。

【鱷魚快跑·公益課堂】中有個技巧一直讓我印象深刻:「陳述行為路徑的說話方法」。這個方法說的是在與人處於「關鍵對話」(即出現事關重大、意見不一、情緒激烈)的情景時,可以嘗試以事實開頭來說出我們的故事,並引導對方陳述行為路徑的方法。

切記,在說出你的「故事」之前,先共享雙方認可的事實,看似簡單的一個轉變,會把整個談話拉進一個安全的氛圍。

當再次接到有關達達「惡習」投訴時,我嘗試了這樣和達達對話:

達達媽:

達達,媽媽今天看到微信家長羣裏,你同桌爸爸轉述說你今天上第一節早課的時候,沒有聽課10分鐘,就不再聽老師講課而圍著班裡亂跑了,是這樣嗎?

達達:

嗯。

達達媽:

你知道這樣做媽媽會怎麼想你嗎?我覺著達達可能是個淘氣的孩子,不太關注別人的感受,也沒有學習的毅力,這樣下去我會擔心長大後你沒有出息哦!

達達媽:

能讓媽媽知道,你為什麼這樣做嗎?

達達:

我們老師給我們講故事的時候好慢啊,一個小故事要講三遍,還不斷的重複,其實我第一遍就能完全背下來了啊,我就坐不住了,想玩一下待會兒再過來聽我不知道的東西。

達達媽:

原來是這樣啊?那為什麼不跟老師和媽媽說說你的想法呢。

達達:

你們從來也沒有問過我啊,你們都說我有多動症!上回我還想像爸爸一樣泡紅糖給你喝,媽媽你不是也罵我多動嗎?

達達媽:

……

你知道嗎?在這次對話之前,我真的一度認為孩子有多動症,甚至帶著孩子去了北京各個大醫院及兒研所求醫,查孩子是否缺鋅,是否統感失調,訓斥孩子為什麼非要淘氣,卻從未好好與孩子說次話,聽聽孩子心裡的「事實」。

因為我們太過相信自己的故事,而忽略了事實,甚至已經讓對方失去了在我們面前講出事實的勇氣。

今天我的達達已經快八歲了,即將是個三年級的學生了,我不確定孩子以後是否真的承諾他自己的豪言壯語:「一定要考上清華,賺錢讓媽媽過舒服日子!」

但我很確信的是,達達已經是個樂觀、開朗、樂於助人、樂於分享的好孩子!

曾經天天頭疼達達的幼兒園老師,現在已經將達達視為她最得力的班級委員;曾經在班裡不合羣的達達,現在已經成為幼兒園裡「民間呼聲」最高的老大哥;曾經不愛學習的他,現在經常會拋出難題考考老爸老媽……

我此刻還很想說,孩子是沒有好壞之別,別再拿你的孩子與其他孩子比較了,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

淘氣是孩子們的天性,而在這種天性下,我們如何學會與孩子相處、學會與孩子溝通、學會讓孩子在安全的氛圍下將自己的獨立個性和優勢激活出來,纔是父母應該不斷修鍊的!

以上溝通技巧均來源於《關鍵對話》,您可以得空查閱這本書籍,或者回復,我發您電子版。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