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上學的時候感覺共產主義就是先富帶動後富,大家共同富裕,不要兩極分化,讓社會就是走向那種扁平化的纔是健康的。但是在社會經歷一些事情,又感覺扁平化,不會打擊那些聰明人的積極性嘛,社會可能就變得慵懶,更難以發展了吧。

是不是相對合理的金字塔型比扁平化社會更有優勢,生產力發展的更快,行政效率更高,社會更有朝氣,人民更有奮鬥精神。


不要打擊科學家的積極性和消滅資本家沒有衝突,當一個社會權力始終被無私為民的人掌控,只有科學家比一般人更富有,且財富不可遺傳,那這個社會就是發展效率速度最快的,當一個社會權力和資本被少數人世襲,科學家只是他們的打工仔,普通老百姓只是被收割的廉價勞動力時,這個社會就是落後遲緩的。


金字塔不比扁平化社會更有優勢,並不符合生產力的發展。如果一場比賽在拉開距離,已經決出勝敗之後,沒有能力重新出發,那麼社會將會停滯不前,甚至倒退。凱恩斯主義只能延時比賽時間,而不能讓人們在新的高度再出發。因此,共同富裕是新的起點而不是終點!


謝邀。

金字塔結構裏,底層人永遠覺得自己被剝削,高層人永遠覺得下面人傻逼,自己多勞多得。

扁平化結構裏,多勞者永遠覺得別人是傻逼,佔自己便宜,少勞者的永遠覺得理所應當。

矛盾永遠都存在,社會的發展需要發現、分析、解決主要社會的主要矛盾,這樣才能發展生產力。

不可能出現沒有任何矛盾的理想社會。

期待某種社會結構能一勞永逸的所有一切問題是不切實際的。社會的發展是在動態中前進的。


不一定。這需要看一個社會的精神文明的先進程度。

如果這個社會精神文明一般,國民素質一般,或者說沒有一個偉大的人去領導這些國民,扁平型社會可能還不如金字塔型社會更好的符合生產力的發展。

如果這個社會精神文明發達,國民素質較高,或者說有一個非常強勢偉大的人去領導這些國民,那麼扁平型社會肯定是好於金字塔型社會的。

另外金字塔型社會不能引發過度的階層分化,貧富差距分化。否則社會也是難以穩定的。


謝邀。

這個問題問的非常的精彩,很少看到有人在現代教育下這樣思考問題,怎麼去看待「尖端大於鐵棒的問題。」

人類演化過程中,自覺演化成了金字塔的階級模式。可以想像最初的人們可能是認為某個人能為族羣提供保護,某個人能夠採集更多的食物,或者某個人能夠合理的分配食物,再或者某個人有足夠的經驗等原因。毫無疑問,

這是人類首次實現將私權移交給公權的過程。就跟我們知道一根筷子折的斷,十根筷子折不斷一樣,最初的人類在實踐中也懂這個道理。上交私權,集中公權的過程目的是更好的生存和對抗未知的風險。

而整個人類的文明歷史,它就是一個公眾私權不斷集中的過程。從現在的家庭,為什麼要聽父母的話,到班集體為什麼要聽老師,公司裏為什麼要聽老闆的,國家裡為什麼要服從國良命令。背後都是我們移交了私權,來換取某種方面應該有的待遇。當我們去醫院看醫生時,我們會聽醫生的話,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意識,我認為原因就是我們講屬於我們的一部分權利交了能解決我們問題的醫生,從而獲取對我們有利的回報。

從前文開始也提到了我們集中私權對集體對個人的目的也都是對抗未知風險和更好的生存。這樣一來就必然會形成階梯式的人類框架,金字塔結構。

金字塔的結構的核心在於公權和私權的對立,在教科書裡面總是提到是階級的鬥爭,在我看來不是階級鬥爭。公權是私權集中的表現,公權需要對私權負責,實現私權所需要的要求,而私權需要維護公權階級的生存和權威。

就好比,奴隸社會被推倒,我們現在也都會說實際上現在也是奴隸社會,只是方式變了。其實奴隸社會很明顯就是奴隸們上交了自己的勞動力私權來換取最廉價的生存權利,結果在勞動力富足,奴隸泛濫的時期被慘無人道屠殺出現的必然結果。用階級去看好像是奴隸階級推翻了統治階級,可換了一波人給了田給了地,還不是照樣奴役,只是生存條件隨著生產力發展改善了而已。

回顧,翻閱所有的階級鬥爭都可以看到私權與公權鬥爭。而且每次根本的原因還都是公權違背私權。當談階級鬥爭時候,就要考慮兩個問題階級為什麼要鬥爭。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對立,於是農民揭竿起義要幹掉地主階級。就問問,人家地主勤勤懇懇幹了一輩子獲得的土地承包出去,收到租天經地義,為什麼要揭竿起義?如果我們回頭用階級鬥爭去看,會發現很多階級鬥爭沒頭沒腦,就是那種我要幹掉壓迫我的人,說出所以然來全是利己主義。會讓人覺得階級鬥爭像是惡魔一樣摧毀原有生產力。第二個問題是階級鬥爭的目的性,階級鬥爭的目的是什麼,是通過什麼樣的方式換取什麼樣的結果?推倒統治想要換取一個什麼樣的結果也是階級鬥爭的核心,沒有這兩點階級鬥爭不起來。

但是,倘若我們用公權和私權去看,會發現私權上交了自己的權利後,並沒有得到公權的回應,甚至遭到了損害,在這個基礎上纔出現了矛盾,而往往階級鬥爭是私權演化成覺大數私權的結果。

階級是不存在的,人類歷史上的沒有階級鬥爭,從來都不是階級鬥爭。階級是私權功能性上交的結果,我們把勞動權上交給個人獲取報酬形成了資本家,我們把人生自由權上交給國家形成了統治者,上交了生存權利的我們成為了無產階級者。從階級鬥爭看,就好像每個階級對立的,但是前面講的已經說了,並不存在階級,也不存在階級鬥爭,都是私權和公權。每種權利對應者相應的功能性,資本家拿到了勞動權,就需要付給對方生存所需的費用,而提供勞動權的就得為其用心工作。我們的勞動法,就是在約束這一方面。

私權的集中必然出現了公權,也就出現了以金字塔為核心的社會體制。而這個體系以不同方式集中的私權會出現我們的說的階級,他們得了那部分權利後需要去為提供私權的人提供條件。當這個情況理想運行的時候,金字塔就像拔地而起的珠穆朗瑪峯,雖然長的慢,但終究在長高,永遠不會倒。而不像扁平的,沒有了公權集中,做什麼,幹什麼,沒目的,沒動力,沒方向,一踏胡度。


謝邀。

嗯……知識閱歷嚴重不足,以現在的水平可能不能解決您的問題,談一點點看法

我認為金字塔社會暫時比扁平化社會有優勢,但是絕對不是社會制度優勢,而是暫時性的,暫時維持國家存在的優勢。扁平化社會一定是在生產力極度發達的基礎上,更加先進的社會。目前這個經濟水平,實現不了扁平化啊。

您提到了「相對合理的金字塔型社會」,這是什麼樣的呢?我猜您想的是一些能力比較強的人在社會頂端,能力弱的人在低端,但我覺得這樣的社會結構不會健康。並且,您所定義的「合理」應該是沒有階級矛盾,這樣的社會並不存在。

行政效率當然不會更高,底層人民需求仍然不會得到滿足,社會永遠不存在平等,金字塔社會只會導致階級矛盾激化。

共產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當然也存在差距。但很重要的區別就是,沒有階級,沒有剝削。那些自然形成差異並不影響社會「扁平化」。更不會打擊積極性,起跑線沒有太大差距。後天形成的貧富差距並沒有太大影響,每個人能夠自由平等發展,社會就不會出現畸形。

階級不等於差距,但是階級分化的結果就是過大差距,而且無法控制。扁平化社會不一定是每個人都共同富裕,但是每個人都有權利去發展,這就是最大的動力,這一點,金字塔社會無法實現。

「如果努力就能得到財富,許多工人都是千萬富翁。」

可惜,現在並不存在什麼合理的金字塔,更不存在扁平。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