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個人覺得既然有了規培,實習就沒有必要了。而且最後一個學期課超多還要準備考研,下半年還要實習,感覺精力不夠反而一件事都做不好。


謝邀。在於你個人取捨了,如果你覺得考研更重要,可以用更多精力備考。據我的感受,上了臨床,輪到自己真正面對病人時,常感嘆自己實習的時候,為什麼不認真些,多學點。

醫學永無止境,不可否認,醫學生培養體制,模式有很多有待完善,也常有朝令夕改的事,讓醫學生很是無奈,尤其女生。可能她的一個政策的改變,就改變了一個醫學生的一生。

要不專心做醫生,要不頭也不回做其他,不帶走一絲雲彩。


只能怪中國醫學教育學制的混亂了。在長學制,是不存在這個問題的。但五年制考研是實習的天敵。

實習是非常寶貴的一次內外婦兒麻醉各科大輪轉的機會,可以親身體驗各科室是如何看病的,為綜合臨床技能提供最直接的感觸。另外,還可以和各科室的老師們套個近乎,自己幫人求醫問葯多點方便。

而規培僅僅是輪轉所選專業相關的幾個科室,其覆蓋面完全不能與實習相提並論。

不管中外,一個完整的臨床醫學教育,必須要有完整的實習輪轉。這也是中國的臨床醫學本科畢業生,可以遍考歐美澳的醫師執照的原因。雖然,中國的一些醫學院把實習輪轉科室砍的殘缺不全。

其實,醫學教育的最後階段安排實習是非常合理的。區別在於,國外,通常對醫生的研究能力沒有那麼強制的要求。80%的醫生當個臨床醫生,安心看病就是了。不需要考慮考研的問題,該實習就好好實習。中國長學制醫學教育也是如此。而五年制,由於本科畢業往往找不到讓很多學生滿意的工作,不得不走上考研之路,造成了和實習的強烈衝突,也只能是制度的悲劇了。盡個人所能,做好實習與考研的平衡吧。如果實習的帶教老師不給力,同學,好好學習,未來的實習同學好好實習靠你了,到時候不要讓自己帶教的學生再吐槽自己帶教不給力。


有的學校有的科室實習能學到東西,但有些來講很少有這個機會,不過是貼化驗單,打水打掃衛生的。而這個概率有多大呢,實習過的都清楚。對於遇到好的科室學會臨床思維的是實習生是得到了提高,那些沒有得到這個機會的呢,所以還得靠自己。而現在互聯網提供了這麼一個機會。第一臨床查體技能,這個只能靠與病人接觸了,我是實習中沒有遇到好科室的典型,但是我在工作後還是堅持查體和問診,能在心臟彩超還沒出來就能判斷是心包炎,能叩胰腺癌來,這種臨床技能可以多結合視頻掌握正確的查體方式,第二是臨床思維,新英格蘭每期都有一個病例分析,這樣的病例經常拿來分析。第三是操作技能,比如硬膜外,氣管插管,胃管,胸腔穿刺這些我認為通過實習幾乎很難得到陪訓。還是要多靠自己

為了不至於讓你在規培的時候啥都不會。永遠不要輕看臨床。實習很重要


政策來源於民生....醫患關係的緊張,以及人們對醫生的一個高要求,服務理念的加強,牽扯到很多方面,除了專業技術的學習還要學習如何面對各種病人和他們之間的溝通,以及各個時候的應變能力,光實習一年是肯定不夠的,如果你實習完結束就去了臨床工作,當麻煩出現的時候,往往不是一個剛出身社會工作的你可以解決的,規培也是對醫生的一種前期培養加保護和對病人的負責!


改變不了,只能接受。規培再也不會有實習轉遍全院的機會了。


其實,可以想一下,為什麼有了實習還要規培?


我也糾結這件事很久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