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目前演繹法是核心,但總有至少一個地方必須使用歸納法才能閉環,比如開倉概率,如果純用演繹,就只能不管開倉。。。這就很糾結了,希望大佬解惑。

有沒有純演繹的?如果純演繹的話好像又成為了完全確定,而完全確定好像又是不可能的。。。

糾結


我也糾結過這個問題,但是沒有結果。可見樓主可能和我一樣,還是韭菜,想到哪說到哪,無意冒犯。

簡單說說我的想法。

1,你想用演繹法構建系統,我認為你是想極力的追逐確定性,追逐超高勝率,追逐完美系統,這也是我前段時間的想法。可惜這是不現實的,對於韭菜階段的交易者來說,這也是目前不該想的方向。

2,對於純技術分析而言,就是指圖表指標,是否存在可用的演繹核心?有,但是並不具備實操性,比如漲多了必跌,比如一段行情的生住壞滅,比如一段走勢結束,另一段走勢必開始等。也就是說,演繹法只適合用來構建你的交易哲學,交易理念,交易核心,即人為市場立法,劃分走勢類型,為自己畫圈,約束自我行為。具體的開平持空及倉位細節,基本來自歸納。

3,你可以看看 @秦KK 的文章,記錄了一個交易者的成長曆程,也給我很大啟發。這裡只說一點。你看知乎上的某篇文章,感覺寫的非常好說的很有道理,但並不能說明他是一個可以盈利的高手。為什麼?因為大家說的都是交易的理念,只要理念對了,圍繞這些東西,怎麼說都有道理都是對的。只是你的文筆好一點,表述的清楚一點,寫的更炫甚至更玄一點,而另一人寫的比較亂,比較難懂的區別而已。但是...交易是靠一單一單做出來的,不是靠嘴說的。理念正確,只能決定下線即可能不會虧(大)錢了。細節才能決定上線即能賺多少。這就是交易者為什麼需要用很長時間來突破從不虧不賺到正真盈利這個最大瓶頸的正真原因。細節,細節還是細節,重要的事情可以說三遍嗎?

4,基本面,資金面,消息面以及各種哲學思想和自然科學的公理,都可以作為你演繹法系統的演繹核心。但還是那句話,這不是韭菜階段該考慮的方向,這需要你對交易或某一領域長時間的經驗積累和深刻理解。所以在我看來,演繹法系統既然可以用來判斷方向,而無法提供操作細節,那麼它可以作為一個大環,內嵌一個或多個正期望值的歸納法系統,用來提高勝率及賠率,加大倉位,適時重倉。這是我的交易理念中的至高境界。

5,總之,先將圖表走勢分類清楚,將衝動的心撫平,將犯賤的手管住,踏踏實實的做上千個單子,同時提高自己的認知。可能突然有一天,你會發現演繹自現,原來它一直就在那兒。到那時,演繹歸納自然雙劍合璧。

6,看見你前面提到過索羅斯對於歸納法的批判,所以你覺得歸納不靠譜。我覺得你想偏了。為什麼?因為這是索羅斯的觀點,索羅斯是借勢造勢者,而我們是見勢跟隨者。

以上僅代表了我個人的認知和想法,不喜勿噴。


8月13日更新

這位同學指出了我的錯誤,我去諮詢了

所以除了歸納和演繹,還有別的認知方法,對此 @秦KK 同學,我為之前錯誤的觀點——「價格變化只有上下平為基礎,這是從無數圖形中歸納出來的」向你道歉。當然,「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依舊是基於「價格變化只有上下平」。


8月12日更新

@秦KK 同學,演繹歸根結底,必定是以歸納為基礎的。在康欽的例子里,你可能只關注到拋骰子為開倉依據不需要歸納。其實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理念的前提,是以價格變化只有上下平為基礎,這是從無數圖形中歸納出來的,其後的推演也是基於此而非拋骰子。


從題目出發,結論是兩者並不必然對立,而是相輔相成的。單從歸納出發或者演繹出發都是不科學的。

摘自百度知道

liu_gening 採納數:287 獲贊數:3170 LV9擅長:生活常識 醫療健康 文化/藝術人文學科 社會民生 向TA提問 私信TA歸納法和演繹法是邏輯學的研究方法。歸納法是對觀察、實驗和調查所得的個別事實,概括出一般原理的一種思維方式和推理形式,其主要環節是歸納推理。歸納推理可以分為三種方式:完全歸納法,簡單枚舉法,判明因果聯繫的歸納法。歸納法的主要作用在於:1、科學試驗的指導方法:為了尋找因果關係而利用歸納法安排可重複性的試驗。2、整理經驗材料的方法:歸納法從材料中找出普遍性或共性,從而總結出定律和公式。

歸納法的優點在於判明因果聯繫,然後以因果規律作為邏輯推理的客觀依據,並且以觀察、試驗和調查為手段,所以結論一般是可靠的。

歸納法也有其局限性,它只涉及線性的,簡單的和確定性的因果聯繫,而對非線性因果聯繫,雙向因果聯繫以及隨機性因果聯繫等複雜的問題,歸納法就顯得無能為力了。歸納法是一種或然性推理方法,不可能做到完全歸納,總有許多對象沒有包含在內,因此,結論不一定可靠。演繹法與歸納法相反,是從一般原理推演出個別結論,演繹推理的主要形式是三段論,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結論三部分組成。演繹法的主要作用是:1、檢驗假設和理論:演繹法對假說作出推論,同時利用觀察和實驗來檢驗假設。2、邏輯論證的工具:為科學知識的合理性提供邏輯證明。3、作出科學預見的手段:把一個原理運用到具體場合,作出正確推理。演繹推理是一種必然性推理,推理的前提是一般,推出的結論是個別,一般中概括了個別。事物有共性,必然蘊藏著個別,所以「一般」中必然能夠推演出「個別」,而推演出來的結論是否正確,取決於:大前提是否真確,推理是否合乎邏輯。

演繹法也有其局限,推理結論的可靠性受前提(歸納的結論)的制約,而前提是否正確在演繹範圍內是無法解決的。

歸納法和演繹法在認識論中的辯證關係:歸納法是由認識個別到認識一般;演繹法是由認識一般進而認識個別。一、演繹必須以歸納為基礎。人們先運用歸納的方法,將個別事物概括出一般原理,演繹才能從這一般原理出發。演繹是以歸納所得出的結論為前提的,沒有歸納就沒有演繹。二、歸納必須以演繹為指導。人們在為歸納作準備而搜集經驗材料時,必須以一定的理論原則為指導,才能按照確定的方向,有目的地進行搜集,否則會迷失方向。三、歸納和演繹相互滲透和轉化。思維過程中,歸納和演繹並不是絕對分離的,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既有歸納又有演繹,歸納與演繹相互連結、相互滲透,相互轉化。


有這個疑問,證明還對一件事情有執念,那就是曾經無數科學家為之嚮往的大一統理論。站在這種視角和方向下,這個世界真是無聊極了。試想你都能差一點點就完全演繹出一個交易系統了,那和把市場摺疊起來裝自己口袋,需要錢了拿出來刷卡提現有何區別?所以我不太相信你的話:「就差一點就閉環了。」要麼是你對閉環有誤解,要麼是你對交易系統有誤解。

古人演易,目的是為了明志,而不是把這個世界摺疊起來放在口袋裡,演繹在手天下我有,這是笑話,是妄念,是永遠破不了的結,只要你還在心物對立的世界裡頭動用基本思維模式,比如你的這些邏輯推理,你就永遠也找不到你的閉環,你永遠也演繹不出來閉環。等有一天你演繹出來了,可能會被後人或者類人樹碑立傳,當做「共情機器創造始祖」吧,那可就是上帝,可是上帝都在紙里,而不在當下的現實中。

我們本來就是交易養家糊口,拼拼湊湊弄個煎餅果子出來,有人買單就行了,何必要去糾結裡面的醬到底為什麼又甜又辣呢?把因緣湊齊,得個掙錢的果報,然後掙錢,花錢,完了。

多簡單,何必自取煩惱呢。

當然,要是非要求個根,最好還是看佛經,尤其是楞嚴經,裡頭對這種牽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思考,可謂是到了頂了。這世間一切都是沒有自性的,都是因緣和合的,曾經佛經裡頭記載,文殊菩薩到一個世界傳法,因為施展的神通超過當地人的認知水平,使得當地人起大怖畏,從而反佛滅佛,那個世界的開悟被拖延好久,文殊菩薩因此被觀世音菩薩痛罵好幾次,非常後悔。

連通曉宿命,漏盡命通的佛都無法預知傳法後果,何況你我這些凡人,想得個演繹法下的閉環,所謂一輪生死,首尾圓照,那怎麼可能呢?

註:有些同學可能跟不上思路容易把帖子意思看走眼,這裡說下,理論的純邏輯推導,這是基礎,這些都做不到,上面說的這些談都不要談。但是僅僅做飯邏輯推理,只能當個股評馬後炮,真正的當下怎麼操作,還需要上面這些文字作為一個心法指引。

本樓主有神經病,所以不接受反駁,懟懟,懟了也不回復,見諒!


技術交易系統不存在的。

關於市場的基本觀點,是演繹法,因為市場XXXXXX,所以XXXXXXX。

但是涉及到入場,根本不可能有什麼幾把演繹法,都是歸納後提煉因果關係。人的思維是有限度的,你永遠只能看得清你懂的現象,那你使用這個方法的時候就是在做部分歸納,只是歸納後提煉其中的因果。


歸納法和演繹法是結果與過程的關係。

拿交易打個比方:

1:一個30分的背離段走,5分級別出現背離確認我判斷行情會有30分級別的反向走勢,結果走勢如期進行。那我歸納這個情形為30分背離段,5分背離確認走勢反轉。行情在這個預期內走的過程就是在演繹你的歸納。

2:行情在5分背離確認後並沒有反轉,30分沒有給出背離確認,歸納法失效,那歸納法失效後,行情還有演繹么?在演繹什麼?顯然這會子演繹法也失效了。

3:觀察失效後行情如何演繹,再次歸納,歸納部分涵蓋失效行情的演繹,直至歸納法涵蓋在這個方法認知內的所有失效演繹,那麼行情走勢的結果你是否可以知道?這個驗證結果的過程又是什麼?所以問題的關鍵不是用什麼法,而是對這個方法你認知多少,了解多少?一個背馳的定義簡單的不得了,可是這是槍還是棍子的定義要你自己去下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