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的善行總是被騙之後,還應不應該繼續行善呢?


來,告訴你佛經的原話。

曾經有五個比丘,裝模作樣修行,無意間(算是騙人)供養。有個女子為他們造了一間廟。

然後下一世,那個女的做了皇后。然後那五個比丘做了皇后的轎夫。善業自成善果。別因為別人的惡念斷了自己的善意。

回答完畢

不謝邀只希望你別被這些不懂佛意的人給騙了!佛經上一直說寧可捨命也不要破戒,也是這道理。善根種下總會結果,但你被外面的幹擾騙了,種下一絲惡念,又要不知道過多久才能懺乾淨。

隨性就行,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現在還記得一個故事。說國外有一個小孩發起了一個善行(具體是什麼記不清了),得到了社會的追捧,各地都邀請他去做善行發起人。開始小孩很樂意做這件事,但是慢慢的他的生活被這件事綁架了。有一天他對媽媽說他很累不想在繼續下去了。要是按照中國大部分人的父母會說你要堅持這是件有意義的事,堅持下來你會得到更好的成長。但是國外的父母第一反應是果斷讓孩子放棄後面所有的安排行程,孩子發起這件事是快樂的,當他變味時要學會放棄。

你的善行是目的是什麼?你做善行快樂嗎?達不到目的也不快樂那就不要去做了!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各有各的業,可以繼續行善。

不用總想著騙不騙的事,否則心態就壞了,行善也成了不是單純的行善了。

有一種情況,應當注意。如果你知道是騙子,就不要行善了,否則你成就了他的惡業,也有過失。


如下這則故事會有助於你得出答案。

江西電視臺有一個《傳奇故事》的欄目曾報道瞭如下的一個故事。某省的一個小城有一位幼師單親母親,帶著她的小女兒和外公外婆住在一起,生活清貧而寧靜。然而不幸降臨在這個家庭,五歲的女兒竟然得了白血病。這個白血病的治療需要骨髓移植,自然母親成為第一人選承擔,然而經過化驗分析,骨髓移植並不與女兒的相配,但是卻與本城另一位七歲的白血病患者男孩相配,男孩的父母知道這消息,就找到了幼師,跪求幼師骨髓移植以救小男孩的命,幼師心軟予以答應。之後骨髓移植成功,男孩父母感恩戴德,要付五萬元酬謝。然而這位母親卻不接受,其理由如此至善:男孩還需治療,這些錢應當用於男孩的繼續治療。男孩父母就向當地新聞部門反映了這事,於是這樣一位善良的幼師就被報道出來,也就因此有人捐款來幫助幼師治療她女兒的白血病,有一青年農民工捐款了三百元。然而過了不久,這位農民工又來請求退回那三百元,並且還要借錢兩千多元,原因是他父親得了胃癌,就在本城某醫院住院,急需手術費兩千多元,迫不得已如此了。這的確讓人懷疑,幼師還去了農民工所說的醫院暗中調查,情況確實如其所言。於是幼師毅然資付兩千多元資助農民工為他父親治療胃癌。至於幼師的女兒呢,依然沒有找到適配的骨髓,然而錢卻日益損耗,醫生表示無能為力,於是隻得回家以了餘生,幼師以淚洗面慘對人財兩失之到來,然而隨著時間一天天的過去,女兒竟然一天天的好轉起來,最後居然完全康復。這不是天方夜譚吧!這在當地於是引起軒然大波,醫學專家前往考察,結論是隻能算作奇蹟,因為那種白血病,就算骨髓移植成功,存活率也只有50%。


行善是修自己的善和慈悲心,而有沒有回報,是不是被騙,有這種想法就落入我相了。

行善好比做作業,作業是為自己做的。

佈施所謂三輪體空,不執著能施、所施及施物三輪。既然無此三物,又何來被騙呢。騙的人,被騙的人,拿什麼東西騙本來就不存在。


個人因果個人擔,你是發善心行善事,如果被騙了,騙你的人自己擔因果。不必太過糾結。


能力之內 切莫勉強自己

任何事哪怕是行善

應該順其自然

過於急切衝動最後總會得不償失

反而不好!


佛學是智慧之學,佛法是智慧之法。行善是佛法佛學內在智慧的外在體現。我們要追求的是智慧,在行善的過程中要去體會的也是佛法佛學的智慧。如果你覺得行善被騙說明你的智慧還是不足。請繼續佛法的智慧修學,到了一定的水平後自然就沒有行善受騙的事情了。


後知後覺被騙,是因為不知不覺被你認為的一個行善積德的概念先騙了,讓你以為這樣是對的,但深入下去未必知道善的根源在哪裡。

不把自己的善心揪出來看看,問別人是毫無意義的。

行善和受騙之間並沒有必然關係

正直前行就好

多行善者去到天界


需要謹慎,但善念善行不要止。投生的取向隨業流轉,心性的力量是抵抗不利業風的巨大力量或可以說是善業之風。佈施是善,至於對方欺騙等惡行,果報他自己會承擔。我們至少讓世界朝好的方向轉變了一點點,讓自己更善了一點點。甚至不要太在意對方的反應,比如對方欺騙,或不感恩,嫌錢少等等,我們在佈施時候有貪求的話勢必增加煩惱,而影響菩提心的形成。從因果律看,沒有雪花落錯地方,現在他騙你,是可能在累世中你虧欠過他。有時候快樂還是痛苦,就在唸念之間


忘了誰說的了儒家對善人評價不高,有道理也沒道理。我覺得他的意思是軟弱心慈的人只能做些婦人之仁的小善,但是不能肩負起更大的責任而成就大善。但是個人以為能保有仁慈之心不起爭執心的人更貼合於道,軟弱反倒是強悍之因。

所以你說還該不該行善,如果自己不是很嗔恨,那就多長個心眼在力所能及的時候還是可以做一些善事的。如果心生嗔恨我覺得也不要泯滅慈悲心,更深入的看待問題做更有深度的善事,或許哪天發達了,憑著你的慈悲心真正做了利益大眾的大好事那就功德無量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