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小說中經常會有有意義的諧音名字,當然那是有意而為,那麼現實生活中是否也有呢?


一定要回答下,我叫高鑫,所在城市有個區叫高新去,一次和同時從火車站出來,站前有那種拼車的(湊夠四個人一人20塊錢),司機師傅就喊:「上高新嘞,,有沒有上高新的,還差三位。」自我安慰說:沒事,比梁山好一點。


少數民族,對就是那種中間有點的,經常有老師嫌麻煩念我點後面的名字,我其實想說點後面的是我爸的名字


我們隔壁班有一個同學叫歐陽志張(未表隱私我用諧音化名)

歐陽這個姓不管取什麼名感覺都會很好聽:參考歐陽峯,歐陽修、歐陽詢…即使是秦國一家倒黴催的贏氏姓名,贏盪 贏稷

跟著歐陽也有一種風流飄逸的感覺

可偏偏我這個同學的歐陽後面跟了一個zhi zhang 還是很容易讀串的兩個字。。一下子把歐陽幾千年來積累下的文氣擠沒了,讓人深深的記住了後面的兩個字orz

記得有一次學生會同學點到,唸到他的名字的時候,大一學弟沒繃住,當場噗嗤笑了。

ps:其實他的名字後面兩個字是有寓意的,是表達了他父母對他的一種美好的期望。在我心裡和大多數我們兩個班的同學一樣,都對他沒有歧視,他為人性格說不上特別好,但也直爽,後來我們每次叫他都叫:歐陽了23333

「你是造假錢的吧」

問題是「偽鈔」按規律明明應該念wèichāo啊。


諧音倒是沒有過就是有過同名的,

初中時候,我們班轉來一個女的,

名字和我一樣,但是姓氏不一樣,

然後我們班的不管男的女的,就

沒事就逗我玩,叫我名字,不帶姓

然後我回答的話就說不是叫我的

不回答的話,就跑過來拍我一下

叫你呢,咋不理我!!!

賊雞兒尷尬,

新人第一次回答問題。。。。

本來那時候辦板報畫畫都是我,

全是比較出名的,初中三個班,

板報都是我在畫畫!!!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