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在4000以內,第一臺相機,入門學慣用,對於視頻感興趣但實際有多大需求不確定,拍照肯定是有較大需求的,主要使用場景就是家用+人像+旅遊

鏡頭g7可以選12-60一代,m6就是15-45的套頭


先說明,不是一個時代的機子。

m6裸機3000,g7裸機2000。

m6因為有雙核對焦,是vlog神機,g7的追焦不忍直視。

g7是最便宜的4k視頻機之一。

兩者作為相機來說,單次對焦都十分靠譜,g7觸屏操作更加爽快一點。

g7有evf,m6沒有。

m6有鹿晗代言。

畫幅差距不是很大,佳能的apsc比別的apsc本就要小,和m43差異不大,儘管如此m6肯定是比g7畫質更好,g7畢竟有點老。

m6尺寸更小,g7更注重操作。

以上對比之後,你自己再看哪個更合適一點?


瀉藥

問題解讀:第一臺相機,主要拍照,對視頻感興趣但不確定。

說明是純新手,拍照的基礎知識就夠學很久了,視頻的學習時間會更漫長。

  • 拍照區別不大,都是絕對夠用的。
  • m6的雙核對焦,視頻追焦/或者說跟焦很靠譜,不用太關心焦點在哪裡,適合不太懂視頻的小白新手,是僅次於m50的最適合新手的vlog微單。
  • 而且佳能這一代的電子防抖,也是口碑很好的,對新手也是一點幫助。
  • G7很多方面都更優秀,但是視頻跟焦問題對新手非常不友好。
  • m6隻有1080p沒有4k,對於業餘玩家根本不是問題,大部分人都沒有4K屏幕,中國大部分網站、app也不支持4K,往往上傳個720p還要被壓縮呢,1080p足夠了。

m6上個三軸穩定器就可以輕鬆的拍了。而G7上了三軸穩定器就不方便手動跟焦了,一般都是專門拍視頻的老手,需要個廉價的4K視頻機才會選G7。

G7的下一代機型,GX85和G85,最大特點是多了一個五軸防抖,松下的五軸防抖對視頻優化的很好,慢速走路的情況下可以代替三軸穩定器,其他家的五軸對視頻的效果並不好。所以手持G85並手動跟焦,是可行的,當然還是不如靠譜的跟焦+三軸穩定器來的方便。

如果是專門玩視頻的老手,我覺得不會看這個問題的,需要什麼心裡有數。

說真的,業餘玩家偶爾拍點視頻,應該認真考慮下蘋果/三星手機+三軸穩定器,不需要最新的,ip7、s7就很好了


選機器要先搞懂自己的需求然後再搞懂這兩臺機器能幹什麼活,優缺點在哪。

說說m6,這是我入手的第二臺相機,當初很想買m5,奈何當時價格對我來說有點高,所以買了m6。

1.操控。m6操控不算差,前後雙波輪(我把快門外面那圈東西和曝光補償轉盤下面的東西叫做波輪),加上主撥盤(既可以轉圈又可以上下左右的圈圈,正確叫法貌似是主波輪,但我覺得轉圈的時候像使用老式電話的撥盤)、模式轉盤曝光補償轉盤以及最多五個自定義按鈕。這對初學者來說絕對夠用了,況且還有非常好用的觸摸屏!

2.性能。m6性能只能說一般,連拍雖然能9張每秒,但是拍raw的話,十幾張就緩存不足降低速度了(我用的卡速度比較低,如果是高速卡,估計也就能拍二十來張)。其次追焦性能也一般,沒有別家準或快,即使是吹得牛的雙核對焦也是力不從心,某鏡頭(1545)長焦端晚上經常對不上焦(單點對焦模式),白天還不錯,單次對焦成功率很高也很快。

3.畫質。各家的評測都能得出畫質很一般,白天我覺得我能接受m6的畫質(鏡頭1545),晚上也勉強可以接受,發朋友圈又不是不能看。但是換成某黑科技 的30 1.4以後,畫質還是非常不錯的!

然後說的就是raw,我不懂評價這個,也不懂評測這個,數據應該有機構測了,我覺得能用就行,保證前期曝光正常,後期拉高光陰影對畫質影響不算大(不會出現大量噪點)。總之就是能用。

4.視頻。完全是剛剛能用的級別,只有1080 60p,而且還不是超採樣,35Mbps碼率,420色彩取樣,log沒有,raw沒有,完完全全被某些廠商碾壓。

但是!!!唯一的優點來了!雙核對焦!拍視頻利器,配合觸摸屏,即使到了晚上,也是指哪打哪,焦點切換柔和絲毫不顯生硬!(前提是廣域對焦模式,伺服對焦。)

最後等用過g7的大佬補充。


無腦選擇佳能M6 我剛剛幫朋友選下一套 機身2630 鏡頭二手鹹魚 300 機頂麥克風 140博雅的 就這3000左右一個普通索尼鏡頭的價格給你一臺迷你版的80D 還有什麼不知足的?不說別的 就雙核像素對焦 就值2000 特別是菜鳥 一臺很牛逼的GH5 但要手動對焦的那胸得 你上穩定器也手動對焦?一個可靠的自動對焦身邊有一個跟焦員一樣!別Tm給我報什麼數據!4K 什麼雞兒再好拍不到卵用?先要拍得到再說好不好 還有不要聽那些跟風黨吹索尼 吹松下 相機是要鏡頭的 看看索尼鏡頭的價格 再看看二手鹹魚佳能鏡頭的價格 再看看自己的錢包 你都問這兩臺入門相機 了 自己錢包肥瘦自己心裡應該有點B數吧
這兩個,按你需求,選M6。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