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過姜文的那一期你會發現這裡面講的東西太犀利了,太真實了。

你要知道這個不是直播,後期會剪輯掉很多東西,你要學會思考著去看,沒說完的那半句會是什麼。嘮白嗑當然有意思又省心,可嘮白磕只能聊一聊泛泛的東西,太無聊了。

其次,真實和真實也不一樣,這得看這真實到了誰的頭上。只要沒真實到點頭者頭上就百無禁忌,一旦觸碰到了誰誰誰的頭上,真實會被加以限制。

一個節目運作起來可能需要很多人的努力,但消失只需要幾個人的否定。我很怕互聯網時代,因為這個時代沒有記憶,沒有判斷,沒有文化積澱。有的只是轉瞬即逝的流量,人云亦云的喫瓜羣眾,瘋狂恰飯的無良自媒體。人們追求刺激多過真實,人們更願意相信他們願意相信的,只要你給足我視覺聽覺的刺激,那就是好。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有價值的東西叫好不叫座,沒什麼內容的東西叫座又叫好。(節目鏈接在文末)

部分虎狼之詞截圖:

選擇:一壺濁酒喜相逢?

v.youku.com圖標

——————————————————

10.26更新

又發現類似款,快去看

汪海林:我與流量的戰爭?

www.bilibili.com圖標


我曾經想過為什麼《圓桌派》可以一直連著出四季,而且評價還頗高。

我得出這樣一個答案:或許是因為這個時代的信息太多了,過的混沌的人也太多了。混沌,所以需要清醒,所以希望能從這些人寥寥幾句的你來我往之中,獲得哪怕是一瞬間的醍醐灌頂。然後暗示自己:我悟了!

然後呢?就沒有然後了。

因為一瞬間,就真的只是一瞬間。

《圓桌派》或許比一般的綜藝節目深刻了那麼一些,看似鞭闢入裡,但它本質上仍然是一個電視節目,而且沒有那麼小眾。

所以,在有明顯市場,明顯受眾的前提下,預算肯定不會是問題,它不僅會有第五季,還會有第六季,甚至更多季。


昨天看了鏘鏘饒毅瘋狂咆哮的那兩集,談得是美國大選,饒教授近乎憤怒的批判著美國腐朽的民主制度,並預言川普作為一個種族主義者上臺後,亞裔將面臨巨大的生活挑戰,中國也將面臨不小的外交壓力。他指責國內支持川普的人屬於感情錯位。

看看近期川普的所作所為以及美國的現狀,彷彿是饒教授列了提綱,川建國同志嚴格的將每一條執行落實到位,一點兒不帶差的。由此可見,真理果然是掌握在少數人那裡,饒教授豐富的知識儲備,讓他對事物有著一個準確的獨立判斷,即使在大多數人的聲討中,他依然堅持自己的看法,讓人欽佩。

然而由於饒教授情緒過於高漲,表達技巧不高,在與劉姓小夥的辯論中處於下風。劉姓小夥滿臉充滿了鄙夷,說的基本都是大夥耳熟能詳的論調,沒聽出啥獨特的東西。而文濤呢,看起來他是支持小劉的,有很明顯拉偏架傾向。當時包括全網,都是站在小劉一邊的。

所以真的很想看看文濤拉著小劉,再邀請饒毅來圓桌派坐一坐,特別想看文濤認慫的表情。

另外當時王蒙老師也是很支持川普,理由就一個,有戲看。老爺子真有意思,真被他說中了。所以也把王老師叫來,讓他評評戲,這四個人一臺戲不夠湊齊了嘛。

忽然有個感覺:本人差不多把歷年的鏘鏘看的差不多了,越來越感覺文濤有點像公知。包括他對西方政治制度和所謂的民主的讚賞,對西方文化產品的喜愛,同時通過跟大陸的對比,越來越有公知的味兒了,而且很多他說的觀點也並不完全是事實。

首先,個人是非常喜歡文濤的主持風格,他太適合這種聊天類的節目了,而且可以看出他的個人知識水平和涵養都是不錯的,即使他自嘲自己靠講黃段子出名,平時又熱衷討論男女那點事,但這樣反而讓他顯得更真實,雖然偶爾會來點道貌岸然,也都是節目的要求。

另外,文濤說話很有技巧,講究分寸。這是真東西,也是他的立身之本。


一個公眾號上看到的,應該不久就會出來了。


確實沒有《鏘鏘》好看,總比沒有強,只要是一直看這節目的觀眾,都能聽出話中有話,不敢說得那麼直白,總比只能聽見一種聲音強。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