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本,年底申研,對推薦信問題比較頭疼


作者:海德公園園主

鏈接:

如何找老師請他寫推薦信??

www.zhihu.com圖標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前面很多題主也提到了非常現實的一點就是國內的教授一般比較忙不太願意親自寫推薦信(其實很多老師也沒有寫推薦信的能力把學生的優點表現不出來)所以很多學生的推薦信往往都是自己操刀或者由文書機構代勞。自己寫的話要清楚推薦信的一些寫作原則這個我後面會講到。找文書機構的話關鍵是要判斷一個文書機構是否專業。專不專業的關鍵在於文書老師的身份背景因為我之前申請英碩的時候接觸過不少這樣的機構大致情況還是了解的。

大部分有文書服務的中介其實都不太重視文書服務這是因為他們的主要盈利還是靠中介費和學校返佣之類的(我在其他回答中專門講過中介的運行模式)。而專門的文書機構有相當一部分主打的是外籍導師服務讓外籍導師給你寫推薦信個人覺得不太靠譜而且有外籍導師的機構一般溝通很難做到及時暢通效率很低。

18年我成為admitwrite的合伙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覺得這種採用留學生作為申請或者文書導師的模式才是目前留學行業最合理的。為什麼呢?滿足學生需求的前提是了解學生的需求而留學生本身就是最了解留學生的他們知道自己的學弟學妹需要什麼樣的東西。就拿推薦信來說代寫推薦信在國內很普遍但你讓中介的國內英專畢業的文書老師寫其實就很難做到有效針對不負責的甚至還私自給你偽造非常誇張的經歷。我在負責admitwrite英國留學版塊的時候就很明顯感覺到留學生導師在很多事情上都更加謹慎和專業他們清楚申請和文書中的種種規則知道其中的利害關係所以最終出來的東西都有穩定的質量。

回到問題上。

找老師要推薦信要講方式方法你一上來很生硬地說「我要幾份推薦信!」那麼誰都不願意寫。因為他不是推薦信機器誰來都給他要判斷自己是不是值得花時間和精力或者值不值得以自己的名譽做擔保做你的推薦人。而如果他對你沒有任何印象這個判斷是沒法做的。這是你的問題你應該提前做好鋪墊讓他了解。

這個鋪墊可以是長期的如平時在課堂上與老師積極互動學術表現好或者直接加入老師的項目組平時接觸的時間更多這會讓他對你的能力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加上送送小禮物多露面建立更親密的關係到時候提起希望他做你的推薦人時一切才順理成章。

有的同學說雖然我學術成績不錯但是我平時和老師互動太少了他對我沒有什麼印象怎麼辦?

也就是說你前面的鋪墊沒怎麼做需要臨時抱佛腳讓老師快速了解你並賞識你拉近你們之間的距離。這種情況也並不說沒有希望說到底老師雖然考慮這個事情會慎重但也算不上什麼大事方式方法正確他還是很樂意幫這個忙的。

那麼如何問老師要推薦信呢?(有很多老師只願意當推薦人不願意寫推薦信這個其實不影響)。

形式上建議發郵件詢問或者當面問我看到有人用發簡訊的方式詢問這個太隨意了如果關係不是那麼好本來你準備充分能成功的機會就可能這麼溜走了。

具體操作流程如下——

一、表明理由(為什麼找他做推薦人)

首先我們要開門見山詢問老師是否願意做我們的推薦人那麼這個問題是一定要回答的:你為什麼找他做推薦人?為什麼他的意見對你和你的未來很重要。

無腦一點說因為老師很牛唄。但實際上並不是老師牛就一定適合做你的推薦人很多人都強調過推薦人不一定要很牛但一定要有能力評估你的水平。咱們表達的時候你得這樣說:老師你特別適合評估我某方面的能力。而且我們表達的時候要落到實處要讓老師感受到你是在過往的某些經歷中切實受益於他。比如因為他的授課受到了什麼啟發?被他的某些觀點觸動因為他的影響而做了什麼樣的成績?這種切實的陳述其實就是變相的誇獎老師看了心裡肯定是愉悅的。至少在他眼裡你是一個會說話的學生只要你本身問題不大老師多半是願意當推薦人的。如果你的理由不充分那麼無論怎麼開口都不好使。

二、為對方提供你的背景素材,減少對方的時間成本

當你說明了理由接下來的事情就是讓他快速地了解你了。推薦信對於教授來說雖然只是一件小事但它畢竟是個義務勞動而且還是得花費時間精力。所以我們要爭取教授的積極性就要減少他們的負擔或者時間成本。

怎麼做呢?主動提供關於你的背景素材。主動提供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你可以只提供你想讓推薦人寫的部分盡量控制內容是你想要的。當然不同的老師有他們自己的要求比如有的老師嫌麻煩要求你直接提供一個模板有的老師只要成績單和CV或者PS。

關於學術成績如果你不是大神就是個小透明那麼只要你這門課成績不低於B從大二到大四所有專業課和專業基礎課選修課的成績都建議發過去。因為這個東西是最直觀證明你能力的東西。如果你成績實在不太好看怎麼辦?你總不可能樣樣都不行吧?成績不行至少應該有其他方面來彌補。什麼都差的同學實在不在討論範圍內。

但光是學術成績肯定是不夠的那麼一份簡歷就很有必要了。不管是發郵件還是當面要附上一份簡歷可以幫助老師迅速了解你。但我提醒一下即便有CV教授大概率還是很難寫出非常outstanding的推薦信的因為「你們平時互動太少」是一個既定事實你讓教授去花心思琢磨也不太現實。這也是為什麼我覺得與其找教授寫倒不如自己找專業的文書機構來解決的原因。

下面我舉兩個我帶過的學生的例子。同學A國內985/211高校本科背景績點80出頭專業是工科的控制機械想要申請帝國理工的化學生物交叉專業。首先最突出的問題是績點太低其次專業並不是完全吻合同學就很苦惱如何處理推薦信呢?

這位同學的情況就是典型的推薦信服從申請主題的例子在進行跨專業、轉專業申請時很多同學對於該突出的重點不太清楚由於背景不甚吻合更是覺得找不到老師來寫推薦信。那在看過同學的信息之後我建議了兩位老師

1) 畢業設計老師。畢業設計的過程是要求學生短時間內全面了解一個與自己學術經歷相關但不一定完全相符的話題、並進行深入的創新性研究。這個過程跟同學面臨的研究生學習是很相似的。關於這封推薦信我們考慮在概述學術能力的基礎上突出同學的自學能力和動手實驗能力這兩點對於同學要申請的交叉專業是核心技能。

2) 工業課題老師。同學學院的一部分老師有外部合作的工業項目同學作為小組的一部分參與到實際生產中初步感受了職場。那這段經歷中同學積累了校外的實踐經驗雖然學術成就或潛力在這裡體現不多但我們可以從其他側面切入如批判性思維、多任務處理、抗壓工作、與組內人員的協作能力。這些素質對於要到陌生的多文化環境、競爭激烈的世界頂尖大學深造的同學來說都具有很重要的輔助作用。

這樣兩封推薦信體現的品質、事例結合既體現了同學的理論能力、實踐能力又從側面佐證了學生能夠應對之後的學術和職業環境。

關於如何與老師溝通要推薦信第一封是考慮到畢業設計的1v1特性師生互動可能比普通的授課要頻繁、深入一些那要到推薦信的概率更高。其次由於畢業設計過程中同學已經多次提過打算出國留學並表現了持續不斷的努力老師看在眼裡也第一時間同意了推薦人的提議。在此也建議有留學打算的同學們日常授課或研究日常中多與老師互動「搞事」。

第二封推薦信的老師日程非常忙也不太在學院開始發了兩封郵件都沒有迴音後來我建議學生在工作時間給老師打了一個電話。這裡要提到一個細節當時學生參加的是暑期項目每次結束同學都會看書等半個小時才走。項目結束時老師問為什麼每天都這麼晚走同學說希望錯開晚高峰。老師再問那幾點能到家啊同學說大概一個半小時吧。老師很震驚但也表示了十分的肯定。打電話時老師乍一聽學生名字並沒有什麼印象但提到這個細節老師一口答應可以幫忙學生自己寫完推薦信給他簽字即可。

附上兩封推薦信的主體部分

RL1

From my first course, XX established a solid foundation in equipment and machinery commonly used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productions, and first left a deep impression with his hard work and thoroughness in fundamental studies. In the second course, XX stood out with his fast-learning and comprehension skills. He grasped a new separation technique within a week, summarized the working principles of UASB, and precisely pointed out the technical limitations, such as low sludge activity and OLR. While initially the optimization methods he proposed were not applicable in real life operations, he researched on practical solutions and suggested to introduce gratings and add filling materials, which were economical and more effective. After the course, he shared intense interests in biomaterial preparation and water treatment. Considering his academic performances and potentials, I recruited him into my postgraduate team and agreed to supervise his graduation project.

To complete the thesis proposal, XX researched over 30 papers and books, to lay the ground work for exploring oil-water separation using super-hydrophobic materials. Since the nano surface in the original experiment plan poses extremely high demands on equipment, he switched to sol-gel materials, which were easier to operate on. The mastery of the experiment gist and flexibility to arrive at the same goal with alternative paths are required in advanced researches, and I believe they will continue to underpin his excellence in the foreseeable future.

After experiments started, he chose six variables, designed six controlled environments for each variable, and maintained competitive and high workload in the following two months. He predicted weekly progress ahead of time, designated time points for better tracking, and strictly followed his plans. From 8am to 11pm, XX was always in the lab. The self-discipline, dedication and perseverance were mostly impressive even among postgraduates.

RL2

Equipment engineers are to interpret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received, and design detailed drawings for nonstandard pressure vessels while paying attention to quality, safety and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his position requires empirical chemical design insights, which are normally accumulated over the first two years. When XX joined the team, he quickly fit in the professional contexts, smoothened the change from an undergraduate to an employee, and exhibited prolonged visible progress. When facing multiple ongoing projects, he would first predict personal workload and schedule for each project, together with possible challenges and feasible solutions. This mechanism enabled him to efficiently handle each project, and manage multiple projects at one time. I would say that he has a natural mindset in favor of order and efficiency.

More importantly, XX builds on personal experiences to learn and evolve. Whenever he ran into unfamiliar terms/principles/standards/regulations, he dug deeper instead of settling for a best-effort action. He learned, and then tried to apply acquired new knowledge into real practices. In addition to theoretical improvement, he valued others』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regarding design concepts. If his drawings were challenged and corrected by auditors, he would review previous drawings more than once, revisit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s, and make full use of errors to progress. If his challenged drawings stood correct, he would reach out, double confirm the correction with auditors, articulate personal design concepts while learning from others』 philosophy.

在這裡再舉另外一位同學B的例子這位同學本科為雙非院校工科專業希望申請紅磚大學的對口專業。在選擇推薦人時第一位也是自己的畢業設計老師第二位選擇了自己兩門主要專業課的任課老師第三位不知道如何選擇。拿到同學的信息表時我注意到同學的英語成績不錯也參加了多個校內的英語類比賽如演講、英文歌比賽等進一步溝通中同學也說自己非常喜歡英語和英國文化。於是我建議劍走偏鋒找自己選修過的英國文化這門課的老師。這在推薦人選擇里是比較少見的但非常符合學生的背景和愛好。

這裡的問題在於同學在選修課中確實沒有出彩的表現甚至有缺課的記錄雖然最後成績不錯但估計老師也沒有什麼印象。我建議同學準備一封簡短但真誠的手寫信表明自己想要留學的各種考慮以及老師的推薦對他的重要性最好能援引該門課提到的內容。同學回去苦思冥想接近一星期把自己當時的學科作業以及一封大概三百字的信件送到了老師辦公室隔了一天收到了老師的郵件說同意作為同學的推薦人並願意親自來寫這封推薦信(同學在信中介紹了自己的背景、申請方向、動機、對於英國文化的嚮往這些對於老師來說足以寫一封內容豐富的推薦信了)。其實這個進展是我沒想到的很少有老師願意自己動筆我相信同學在信件中體現了自己的與眾不同並成功打動了老師。

通過以上兩個例子想說的是每位老師教過無數的學生也都有自己的堅持。不要覺得老師有義務幫你背書既然我們需要老師的幫助就需要拿出誠意去展示自己值得老師為你代言。不管是日常關係的維護還是最後一刻的爭取都要像申請學校一樣去獲取老師的認可和同意。

推薦信如果自己寫又該怎麼寫呢?

我們要搞清楚推薦信在文書中的作用到底是什麼?說白了推薦信要起到一個佐證的作用:即推薦信的內容要能佐證PS、CV中的某些例子。

因此推薦信要和PS、CV呼應而且看上去是否真實就非常重要(否則就起不到佐證的作用)。

但對於大多數自己寫推薦信的同學來說真實性恰恰是一個短板。和推薦人缺少互動就會面臨不得編造的情況很多同學在這一步就難住了心理上過不去這個坎覺得自己編會失手技術上又缺乏編的能力編出來往往缺乏可信度。

這裡園主給個原則:在真實的基礎上編造。

憑空編造自然是不提倡的既然不得不編那就虛實結合讓虛的部分依附實的部分從而達到看上去真實的效果。

首先你要明白國外大學看重的是什麼?需要你展現哪些優點?

其次你要清楚自己有哪些優點。

最後你要找到支撐自己優點的具體事例。

對於研究生申請者來說大學最看重的是你的學術能力、潛力、態度以及其他相關的品質。而你則需要去挖掘自己身上和推薦人有交集的這樣的具體事例或者說你要去編造這樣的和互動的具體事例。

比如其實你和你的老師平時沒什麼課堂互動但你寫推薦信的時候編造了你在課堂上的表現這對於申請是無傷大雅的因為你的GPA 3.9能和你的課堂表現能互相呼應。但如果你的GPA2.9你還寫你的課堂表現多好多好那顯然就已經超出真實的範疇了。

也就是說,你所編造的部分,所展現的你的特質是真實存在的。

當然啦編造這種事還是要和推薦人溝通太過分的人家也不會同意(有的推薦人雖然不自己寫但是會很在意你寫的內容)。

推薦信的結構和內容安排

推薦信的內容一般就這幾點

1、「你」(推薦人)是誰?怎麼認識被推薦人的?也就是「你」和被推薦人的關係;

2、被推薦人在課堂上的表現或者其他學術表現如何(這裡以學術推薦人為例)?

3、被推薦人的個人能力和個人目的;

4、被推薦人的其他品質和能力

推薦信的結構也比較簡單一般就是總分總。

首段

這一段首先要講清楚「你」(推薦人)的身份以及「你」和被推薦人的關係這是一個前提而且需要表達對於做推薦人的態度是積極的(比如非常高興做XXX的推薦人)。這裡的身份要非常具體如果是老師就要寫清楚是什麼老師是專業課老師還是畢業論文導師?之所以要寫得非常具體是因為你和推薦人的關係決定著這封推薦信的重要程度。

中間

1)這部分是推薦人對被推薦人的個人印象的描述和評價包括被推薦人的學習能力、團隊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前面說過你的能力和特質得是真實存在的只是具體事例可以編造這些特質最終都要能在其他文書材料中找到對應。

除了客觀能力方面的評價推薦人也可以對你的精神和態度等進行主觀評價主客觀結合更加立體。

2)這部分要詳細展示被推薦人的課堂表現如果是實習的上司或者老闆做推薦人那麼就要展示被推薦人負責的項目的內容。一些同學的成績不理想那麼就可以利用這部分內容來進行解釋比如通過推薦人的描述來說明你之所以成績不理想是因為在科研上有更多付出。如果是轉專業申請那麼推薦人也可以在這一部分幫你爭取機會比如說明你在課堂上或者項目里對XX新專業的興趣和表現。

最後

再次表達對被推薦人的認可並表示對申請人求學必成的信心也會加上對讀推薦信的人的感謝。


謝邀~海外教授的推薦信含金量是更高的,那是因為信更客觀公正。對於海本申請,推薦信的準備工作要比國內學生重視非常多。否則不但達不到加分效果,反而會有減分的可能。

對你而言,首先,能夠有意識提前準備是好事。

要想得到教授的推薦信,你必須得到教授的認可才行。因此你應該先做一下人選的篩選,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跟教授的交流情況,列出候選人名單,從最優選開始。同時要做好備選,因為很有可能教授會忙得顧不上或者有可能寫不出好的推薦信。

第二,增加溝通頻率。

心理學研究證明,同等情況下,人會對自己更熟悉的事物、人有更大的好感。通過email,office hour,學術問題的討論,假期的問候,跟教授儘可能建立非常高頻的聯繫。這就明白我為什麼要強調提前準備了吧。這需要過程。

問問題之前,一定要先做一下home work,不能問那種google就能有答案的問題,這是減分。如果查過資料,進行過認真思考,就可以大膽問。西方教授總體還是nice的願意討論。

儘可能參與課堂討論。這點也很重要。這是中國學生的弱項。

做好了前期準備工作就到索要環節了。

第三,先發郵件約教授面談時間

這種事情盡量見面聊會比較好,因為比較容易根據溝通效果判斷教授對你推薦的力度。還是那句話,要避免不好的推薦信。

第四,面談準備。把自己這段時間的經歷做個簡單的梳理,教授不見得對你有非常深的印象,所以準備一下,容易提升面談效果。有簡歷的話可以帶上。

對於關係不錯的教授,可以聊聊申請的事兒,聽聽他對專業規劃、對申請的一些建議。讓人多說,而不是你多說,是溝通技巧之一。畢竟人都是喜歡被認可被尊重的感覺嘛。人性。

第五,寫作

如果教授同意寫,那問一下教授是否需要自己準備一些資料給他。一般都是要的,教授會要簡歷、學校名單、DDL、PS。這個要提前準備

同時,我個人一直有個建議:給教授準備一個自己覺得合適的亮點list,列一下自己幹了哪些事兒。注意陳述事實。

如果有需要,可以私信跟我聯繫,給你發個模板參考。

第六,跟進

這是很重要的事情,教授都很忙,所以一定要及時跟進。到時間提醒教授DDL,並表示感謝。

第七,找備胎。

如果教授不是跟你關係特別好,一定要找備胎。這些年我沒少見海本教授在推薦信上掉鏈子的事情。

有點忙。先寫這些吧。有問題私信或者打400-600-1288。


如果是海外,那你和老師主要是要溝通好細節,你們的之間的那種基本的學術交流之前是要有的,然後你可以去找你最熟悉的,或者以前課程學的最好的那個課程的老師。

需要把你的個人的要求明確,然後大概說下自己的為什麼要去申請這個研究生,需要導師推薦信大致是什麼,你自己只要不在學校曠課,不掛科的話,一般總是有導師和你比較熟悉的,也願意的,包括你的本科論文導師,其實溝通多的話,也可以操作。

然後推薦信千萬不要讓老師自己折騰,自己寫好,沒必要那麼橫,然後交給老師,尊重一些,然後自己要根據學術積累來去和所溝通的導師要,不用走關係。

國內其實也是,你都是只要你願意申請研究生,去追求好的學術學歷,導師都大部分是同意的,不會全都拒絕的。

西班牙留學呂老師:那些所謂西班牙留學申請/簽證的「文書」都是什麼??

zhuanlan.zhihu.com圖標

謝邀~

小編之前是美碩,申博時要到了兩封較為強力的推薦信,下面從我自身的經驗講講在國外讀書應該怎麼請老師寫推薦信~

1. 推薦人選擇

首選和你申碩專業相關的老師,這裡的相關可以是老師所教授的課程有關,也可以是老師的研究和你申請的專業方向有關。其次可以考慮多將來自中國或亞洲其他國家(如韓國/日本等)的老師納入考慮範圍中,相同情況下,請亞洲的老師為你寫推薦信的概率會大一些。建議多選擇幾個推薦人開始聯繫,避免到最後有幾位老師的推薦信沒有要到的問題。

2. 和推薦人保持聯絡

根據您的描述,距離申請還有半年的時間,那麼可以從現在開始和你選定的推薦人保持聯繫。具體方式可以是發送郵件詢問課堂、作業或書本裡面的問題,或者是直接在課後與老師進行交流。保持每星期至少一次的頻率。初期先不要說明你的目的是要推薦信,只是單純的討論學習和研究即可。在需要推薦信的前兩周可以發送郵件說明你現在正在申請碩士,詢問其是否能夠為你寫一封推薦信,隨信可以附上你的cv、ps和成績單等,方便老師做定奪。

祝順利~


這裡先說幾個找推薦人的要點:

1. 老師的學術頭銜不重要(講師/副教授/教授),行政職務(研究中心主任/系主任/院長/課程主管)完全不應該作為你選人的考慮,挑選老師的核心考量點就是TA和你的熟悉程度,TA對你的了解,越熟悉才越寫的出內容。在這種標準下,帶你做FYP/SURF或其他研究項目的老師是最佳選擇,其次是你溝通交流較多的AA和任課老師,教你一門課而TA也不認識你的這是最次的選擇;

2. 同等條件下,外籍老師的推薦信的公信力要強於中國老師,因為國外大學也知道中國老師的推薦信大部分都是學生的另一篇PS罷了;實際情況也是如此,外籍老師普遍較為認真,推薦信是親自寫的,並遵循推薦信最原汁原味的操作原則,即TA寫TA上傳,你看不到內容(優勢是更具公信力且你自己和你的中介不需要多折騰一份材料,劣勢是內容你看不到無法自己把控不排除給你寫壞話);而中國老師普遍都會讓你自己先打草稿,TA修改後幫你上傳(優勢是你更容易溝通,自己打草稿的話也能把控內容;缺點自然是相比於外籍來說缺少公信力);

3. 盡量不要用外校的學術推薦人,非商學院沒必要用企業推薦人

如果無法面見老師。那隻能郵件聯繫老師來要推薦信了。這封郵件該怎麼發呢?要說些什麼內容呢?在這裡先列一下要點:

1. 交代你是誰,年級,主修的專業,說明你和老師的關係:AA/任課老師(這門課的成績)/FYP或SURF導師(提一嘴研究的什麼),

2. 表明你郵件的目的:希望老師提供碩士申請的推薦信

3. 簡要概括你要申請的學位類型(Taught Master/Research Master/ PhD,我們幾乎100%是第一種了)、申請的國家、大致的申請方向有哪些(比如一個成績還不錯的金數/應數的同學的申請方向:金融工程、統計數據科學、商業分析)、大約要申請幾個學校專業需要麻煩老師上傳幾次推薦信;

4. 向老師強調,你計劃在幾月到幾月之間遞交申請,需要老師在什麼時間之前準備好推薦信並及時上傳;

5. 表示感謝,並提出如果需要的話可以make appointment 語音/電話/當面溝通;

6. 郵件附件中可以附上成績單、申請所用的CV。


1.找和你熟的老師,直接和他說你要申請xxx,求他幫忙寫。

2.沒有熟悉的老師的話,選自己考得高的科目的老師,附加上成績單,客套兩句求他給你寫。

3.你永遠可以直接找你的academic advisor給你寫,雖然質量可能隨緣。

4.如果優秀的你有research經歷,誰帶你做的research求他給你寫就好了。


推薦信的索要

首先,在溝通形式上,要根據教授的偏好做調整。對於習慣用郵件溝通的教授,要盡量把郵件寫得詳細具體;對於能夠接受或者樂於面談的,最好當面跟教授討論。

在首次正式提出推薦信請求的時候,建議明確如下信息:

確認推薦人清楚記得你是誰,你和教授之間有什麼往來聯繫;

讓教授清晰了解,你想要的是一封強推; 向教授說明,為什麼你覺得這封推薦信應該由TA來寫; 或者為什麼你認為這位教授合適做你的推薦人; 向教授坦白說明你期望申請多少所學校,以及大致的申請截止時間。

如果首次溝通順利,教授欣然同意為你撰寫推薦信,就需要進一步提供推薦信的支持信息了。千萬不要指望教授清晰記得你的所有優勢細節。

索要推薦信畢竟是有求於人,要盡最大可能減少推薦人的工作量,這樣才既合乎禮節,又確保推薦信的內容覆蓋到你預期的優勢面。

對於面談溝通的推薦人,如有可能,建議同時準備出撰寫推薦信所需的支持信息,以便於當面一次性討論。通常來說,可以通過如下資料來幫助推薦人更細緻全面了解你,並撰寫內容豐富的強推:

成績單,推薦人可以通過你的綜合成績情況,對你的學術能力有更全面的認識;

對於有些課程成績的特殊情況,也最好附上說明; 簡歷或CV初稿,讓推薦人了解你在課堂之外的其它學術成就,以及個人特長; 個人文書初稿,或講述你的申請動機,以及你未來的職業規劃/學術目標; 已發表或在撰寫的學術論文/專利等。

也有一小部分教授,可能要求學生自己先寫個推薦信的初稿。關係足夠好的教授,會主動跟學生確認,希望在推薦信中突出強調哪些方面的能力和優勢,甚至在定稿前,讓學生查看。能夠得到推薦人這麼大力的支持,是最好不過了。

學長在文尾給大家一個小福利,推薦信大禮包!靠別人總不如靠自己嘛,資料包里有很多被錄取學生的專業課老師推薦信案例,包括專業課老師對申請人的授課時間、學習狀態以及對成績總結;還有項目工作實習推薦信,不僅從你在工作中的狀態分析,還會寫到你在工作項目中所獲得的成就。


國內的話一般是找給你上過課,而且對你有印象的老師,他們基本不會拒絕的。


對於在海外讀本科的同學來說,拿一封推薦信確實很難!

要知道國外大學的教授和中國大學的教授不一樣,他們的office hour(辦公室時間)是需要預約的,相當於有限的辦公室時間需要被分配給很多學生,就像大學搶課一樣激烈。

結合我當時拿推薦信的親身經歷,給海本的同學一些小方法。

第一:課堂上積極表現

老師是否願意幫你寫推薦信,是基於他對你是否足夠了解以及他對你的印象是否足夠深刻

積极參与課堂討論在課堂上積極表現

老師問問題的時候,不管自己有什麼想法,勇敢的舉手!舉手就是留下印象!

如果你有心觀察一下的話,那就發現,那些課堂上回答問題或者提問題的國外同學,也有很多說的驢頭不對馬嘴。

哪怕只是一個粗糙的想法,哪怕只有一丟丟的關聯!相信我,國外老師都會很重視你的發言,並且給你回應。

第二:巧用Office Hour

如果你要預約老師的Office hour,就要給老師一個理由:什麼事情,是必須要當面和老師討論的。

在預約Office hour之前,先寫幾個「醞釀」郵件 - 向老師正式提出Office hour之前的所有鋪墊話題的郵件!

你可以和老師聊一聊你讀完他給的書單reading list之後的感受、體悟和啟發!

聊一聊最近當地城市發生的大事,和所學課程的關係!比如,我當時的一門課是「經濟與社會政策」,所以,我就經常和老師聊一聊美國和中國在同樣一個社會問題上採取的不同政策措施,以及兩國政策各自的優勢。

或者和老師聊一聊他的某個觀點和學校某個 Lecture Speaker的觀點的衝突,順便寫一寫你對這些不同觀點的看法,然後詢問老師的看法是什麼。

還有自己最近實習的心得,以及如何在實踐中,運用了他在課堂上教授的某個方法或理論。

所有的大學教授都很喜歡去探索新的觀點,當你和老師來往的醞釀郵件足夠多,你就可以提出正式預約他的辦公室時間了!

畢竟,你找到的「話題」在郵件里已經溝通不清楚了,必須當面聊一聊!

第三:直接但禮貌地提出懇求

什麼叫做懇求?就是老師並沒有義務幫你寫推薦信,所以你一定是以一個謙遜的姿態提出「幫忙寫推薦信」這個要求的。

謙遜不代表低聲下氣,但是一定是有禮貌的!

我當時的做法是,以好奇學生的姿態問一問老師,當年他20多歲的時候,是怎麼決定讀什麼 Master,讀什麼 Phd的呢?果不其然,老師就和我滔滔不絕地講起了他的故事!這時候,機會來了!我在他講到他是因為某個老師的課所以產生濃厚的研究興趣的時候,我就適時地提出自己在職業規划上的想法!然後用客觀的態度說:如果一個學生能有一個老師耐心和真誠的幫助,真的是很幸運的一件事情。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和老師談談不同國家申請master的制度。如果這位教授已經和你接觸很多次了,你可以非常坦誠地和他說自己需要一封推薦信,因為你相信他非常了解你對於專業的熱情和投入,他也能對你的學習能力做出中肯且積極的評價

總結:

在找老師要推薦信之前,先想清楚兩個問題:

  1. 自己需要哪些教授的推薦?
  2. 這些教授如何在不同的方面為你背書?

千萬不要出現,辛辛苦苦要來的推薦信,老師寫的內容卻都差不多!

希望大家都能拿到大牛老師的推薦信!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