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半的孩子,問他的玩具這是誰的,他說這是寶寶的(代指他自己),他不會說這是我的,也分不清他和你,在家看著完全是個正常的小孩,但是在外面,還怕小朋友,不和小朋友玩。不知道是不是自閉症


很理解寶媽的這份焦慮,尤其是育兒路上,孩子一有點風吹草動,就各種壞想法充斥大腦。 @知乎親子

一、孩子真的害怕小朋友嗎

看題主描述並未看出自閉症的傾向,不過與其焦慮擔心,不如去找專業醫生檢查一下。

自閉症是一個醫學名詞,又稱孤獨症,被歸類為一種由於神經系統失調導致的發育障礙

其病徵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溝通能力、興趣和行為模式。自閉症是一種廣泛性發展障礙,以嚴重的、廣泛的社會相互影響和溝通技能的損害以及刻板的行為、興趣和活動為特徵的精神疾病。

【來源百度百科】

所以自閉症不單單是說在外面怕小朋友,不和小朋友玩。

一般兩歲左右的孩子最擅長的平行遊戲

就是說在同一空間裏,他和其他小朋友是各玩各的狀態,很少參與交互遊戲

但孩子之間也有差異性,有的不到兩歲就很擅長和小朋友玩,有的快到三歲,才喜歡和小朋友互動合作。

所以要尊重孩子當前的成長發展,再考慮多帶孩子出去玩耍,但一定不要強迫孩子和小朋友互動。

1??如果他表現的害怕,那可以選擇和小朋友們遠一點的空間玩耍

也可以抱著他或者帶著他看其他小朋友玩耍。

2??有時候他不是害怕,是他沒搞清是什麼情況

等他知道「哦,原來小朋友是在一起玩小汽車啊,這個汽車還能飛起來呀!」

他就會放鬆下來,慢慢地願意去嘗試加入

我記得我家大寶剛入園的時候,學校組織一個闖關活動,學校的每個教室都設置了遊戲闖關

由家長帶著孩子去每個教室,所以每個教室都排了長長地隊,還有孩子們歡樂的吵鬧聲

我家大寶對聲音特別敏感,沒見過這麼多人的大陣仗,當時就從教室跑出去,不想進去,賴在我身上。我只好抱著他去前面看看是什麼遊戲再給他說「我們在排隊闖關呢,想不想去玩啊?」大寶看了覺得很新奇好玩,立馬從我身上下來,高興的說「要玩,要排隊」

你看孩子有時候害怕,是他不瞭解。

多帶他嘗試,多給他力量,他也能有足夠的力量去應對!

感興趣的話,可以移步我的這篇回答

2歲小孩嚴重怕生?完全不和陌生小朋友接觸,一看到小孩就大哭讓抱怎麼辦??

www.zhihu.com圖標

二、你我他

兩歲半寶貝會說玩具是「寶寶的」很棒呢!這就是他在區分我了,只是用「寶寶」來代替啊。

1??我家大寶兩歲左右也總會亂用「你的」「我的」,

為了讓他更好的理解我表達的「你我他」

我就通常改成「大寶的」「媽媽的」「爸爸的」

慢慢的區別開,他自然而然就會用「你我他」表達了,就是花費時間長一些。

2??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不糾正寶貝,就是不強調不糾正寶貝說「這是寶寶的」,你多用直接用「你我他」來表達。

因為我家小寶就沒有刻意去引導,她現在兩歲八個多月,能表達出「這是我的、這是他的」

真的是「老大看書養,老二自由長」的狀態,沒想到她自己就這樣學會了。

所以還是要放鬆心情,不要太焦慮

多觀察寶貝,用心去引導

接納孩子之間的差異性!


以上是跟著倆娃學做媽媽的萌小萌的個人育兒小經驗,感謝您的閱讀!

如果對您有那麼一點點小啟發,歡迎評論區回饋討論!

也可以搜索【三十而已全職媽媽們帶娃記】的圈子

三十而已全職媽媽們帶娃記 - 知乎?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

www.zhihu.com圖標

一起互動參與育兒,無論是全職和職場媽媽,特別期待您的加入,一起討論育兒小妙招!

這個夏天,等您來!


2歲半的孩子說玩具是寶寶的是沒有錯的啊,想要孩子分清你我他。關鍵在於父母在平常與孩子的交流中,有沒有去引導孩子區分。不用著急,慢慢來就好了。

每個人的性格並不是天生註定的,跟後天的因素有很大的關係,就比如說習慣了出去跟人交流的寶寶,他的性格就比較大膽開朗;如果是經常呆在家裡,不懂得與人交流的寶寶,那麼處於人多的地方,他就會覺得不自在,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膽小。

父母如果想要改變孩子膽小的性格,那麼在教導上一定要給予足夠的耐心,首先可以慢慢的帶他去人多的地方玩耍,或許剛開始他的表現不盡如人意,但是父母也不要批評他們,不然絕對會打擊到他們的信心,也會越來越害怕人多的地方。

在外面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如果孩子剛開始怕,我們可以示範給孩子看,當孩子看到跟其他小朋友打招呼或是玩耍其實是很簡單的事情,心理就會慢慢的接受,也就不會害怕了。


起碼孩子知道他自己是寶寶,很正常滴,外面怕小朋友,可能是在家裡是不是隻有你們娘倆,周圍經常陪伴他的很少,孩子會對外界的人認生,這也都是正常現象呀。

你要鼓勵他多和小朋友一起玩,或者你先陪著他和小朋友一起,這樣慢慢融入到孩子的氛圍裏。

我家娃3歲之前也都是自己玩,上幼兒園之後才慢慢跟小朋友一起,都會有個過程。

你我他的認識,大概在4歲之後快5歲了,才會說這個東西是我的,哪個不是我的,對我們的稱呼從你轉為您,當然這個是他爸給糾正過來的,最早都是這是豆豆(我兒子小名)的,豆豆要,基本都是這種話。


我家孩子大約兩歲會你我他,但是經常你我分不清楚。生活中常常糾正她,告訴她「自己是我,對方是你」,說得多了現在兩歲八個月基本用得很正確了。

小孩子學什麼都有一個過程的,首先家長要教,然後要給她時間和耐心。大人覺得簡單的,對孩子來說並不簡單。

不和小朋友玩也是一樣的,需要適度引導。如果你擔心自閉症,還是去專業機構確定一下。


看到樓主的提問,感受到了他/她內心深深的焦灼,希望我的分享能給你帶來幫助。

這個問題的核心有兩點:

1,孩子兩歲半還不會說你我他正常嗎?

2,孩子是自閉症嗎?

下面我們一一來看。

1,兩歲半孩子還不會說你我他正常嗎?

正常!

我們家娃三歲多的時候,還天天喊我老公「你爸爸」。

比如我告訴他:「寶寶,你爸爸快到家了」。

然後他就問:「你爸爸到哪兒啦?」

……

每次聽到他這樣說,我都忍俊不禁。

日常中他會說我要幹嘛,會問我「你要幹嘛」,但每次跟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這些詞連起來,他就轉不過來了。

再來說說第二的問題。

2,孩子是自閉症嗎?

自閉症的形成,一是遺傳因素,二是家庭環境影響。

根據百科上的說明,自閉症一般起病於3歲以內,主要有三大核心癥狀,即:社會交往障礙、交流障礙、興趣狹窄和刻板重複的行為方式。

那麼樓主可以根據這幾點癥狀來根自己的孩子對照一下。如果很多癥狀都吻合,可以帶孩子到醫院檢查一下。

如果只是問題中描述的,孩子在家裡面玩著正常,到外面不與孩子說話,那可以放寬心。

我們家孩子三歲左右的時候,到外面也不與別的小朋友交流,但是他在家裡面玩得很好。

2歲半的孩子,社交屬性還不明顯,大概在3歲多上幼兒園的時候,孩子才會有主動想社交的意願。

如果這時候他還是不願意交流,那麼家長平時可以多引導,家長平時跟人相處的時候也多互動,畢竟言傳身教更有說服力

家長平時也要多觀察,看看孩子在外面的時候,是不願意交流,還是害怕交流,與別的小朋友不說話那是否有互動等。

觀察看看是哪裡的問題,再對症下藥。

因為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都不一樣,不排除有些孩子比較內向或者不知道如何與人交流,這些都需要家長去引導。

也有可能孩子屬於慢熱型,比如他看到陌生人,不會願意主動去跟別人交流,但是,在一起時間長了也會玩,也會玩起來。

綜合來說,如果沒有疾病,這些問題大可放平心態,靜等花開。

@知乎親子


2~3歲因人而異,一般寶寶剛開始只會說「我」,而他可能要表達的是你


兩歲左右可以理解代詞你我 ,語言發育正常的兒童2-3歲可以說你我他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