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不存在的東西是無法失活的。


首先你要知道中藥的概念。

中藥其實就是一種植物/動物/礦物+中醫理論的指導

必須要由中醫理論的指導,植物才叫中藥

沒有中醫理論的指導,植物就是植物,永遠成不了中藥

所以,中藥在熬製的過程,其實是

一種植物/動物/礦物+中醫理論+熬製

中醫理論也在裡面熬製。

這就是為什麼不會失活的原因。


怎麼不會了?當然會。所以中藥的熬製是非常講究的。

大家想一想,海南省和黑龍江的寒熱是否相等?經常下雨的地方和撒哈拉沙漠的濕氣燥氣是否相等?白天和夜晚的陰氣和陽氣是否相同?美國和日本的虛實是否相同? 歐洲和亞洲的五行屬性是否一樣?男人熬製和女人熬製的陰陽是否相同?

答案是很顯然的,不同。

為啥說現在都是偽中醫?因為他們壓根就不懂陰陽虛實寒熱正邪。

醫院裡代煎,你們真以為他們會講究時間地點人物器皿氣候?不會的。

真正的中醫你永遠碰不到。

比如之前我爺爺開過一個藥方,一定要午時三刻的陽氣,找35歲的已婚男性(因為18歲童男性陽氣旺盛過頭了,掐指一算,35歲的已婚男性正好。),如果地點是在哈工大的女生宿舍煎煮,那就用鐵鍋煎煮2個時辰,要用火電,如果用水電的話,濕氣太重,如果地點是在撒哈拉大沙漠的正中煎煮,那隻需要煎煮1個小時,而且需要用水電中和燥氣。

中醫是非常複雜的東西,一切都和天時地利人和相關,這就是中醫的天人合一。現在市面上到處都充斥著偽中醫,我實在感到非常心疼。


會失活,而且中藥熬製的方法嚴重脫節於時代,光靠水是不可能把所有有效成分熬出來的,你得利用親水親油性,把不溶於水的物質提取出來。


失活不失活都一樣,沒什麼用


會,而且有時候需要他失活,例如,大部分用於發汗解表的葯都含有揮髮油之類物質,所以通常這類葯都不適合煮的太久!另外,例如附子烏頭之類大熱大毒的葯就需要久煮使其毒性成分大量分解為無毒成分。總之一句話,你要藥性猛烈就不要久煮,你要藥性溫和就需要久煮。 具體內容請閱讀 中藥學專業知識2或者中藥學


這個說到底中藥的有效成分以及具體聯用的藥理作用還在探索,有的東西反覆測試動物上有效,但是就是說不透藥理不是不存在。

舉個例子耶魯大學曾經做過一個phy906的研究,研究的是黃芩湯組方(四種藥材那個),研究的時候發現能幫助小鼠腸癌治療時候祖細胞恢復,有助於體重增長,腫瘤體積縮小,做後做完結論是HQT需要經過一步類似於胃液環境一樣的處理纔能有這種效果,也就是說在這個葯到達病竈之前可能一直處在半成品狀態。

熬藥也是,裡面有些成分失活但是失活的是不是有效成分或者真正的有效成分是什麼都還需要探索。


沒為什麼,因為確實有可能失活


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成分應該會失活,比如芳香類的藥材(砂仁,豆蔻),久煎會失去療效。富含油脂類(乳香,沒藥)水煎的話,有效成分不完全滲出。


沖服,絞汁,丸散

很多中藥不能煎的啊。


你怎麼確定熬製中藥時有效成分會失活而不是被激活?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因為本來就沒有有效成分,所以永遠不會失活,是熬製還是燒成灰都一樣。


中藥不是隻有水煎一種的。除了正常水煎之外,根據各個藥物的特點,需要選擇不同的入藥方法。

1.礦物葯為了增加溶出,多先煎。

2.烏頭、附子這類烏頭鹼類藥物多先煎,為了使有毒成分水解。

3.薄荷有揮髮油,應後下。

4.人蔘比較貴重,多另煎,為了減少有效成分損失。

5.像青蒿之類的鮮葯常絞汁服。

6.阿膠多烊化。

7.還有直接入丸散、泡酒等等。


因為失活了你也不知道……

反正都一樣。


在中醫理論中,沒有「有效成分之說」。有效成分是現代西醫的理論基礎,也因為這樣,中醫令很多人誤解。西醫的有效成分道理簡單,很多人能看懂。例如判斷缺鈣則補鈣,這很正確。

中藥熬煮是使葯中的有效成分出來,與其他葯的混合一起來服用。即使過分熬煎一般情況下也不會失活。例如藥店賣的中成藥,相對家中的煎藥方法就有點過了,但仍然有效。

「有效成分」在中醫中稱為陰陽五行等,這只是分類不同而已,本質沒區別。現代科學把成分分得很細,中醫就沒分那麼細。現代科學與中國傳統科學的理論系統不同,現代著重「分析」,中國傳統著重「歸納」。

我們把所有成分可歸納成二類,你可當作A也B,不過古代沒字母就起了兩名字叫陰陽,由於陰陽太歸納了,很多人不理解,於時再小分一下,把二類分成五類,於是有A1A2B1B2B3等五種,奇怪的是,分成五種後,我們的祖先就不分了,搞得我們後輩難以傳承,只好學外來的那種千萬分類的方法了。

由於這些理論不同,造成我們對藥物的處理方法也不同。藥物不能單單說是否失活,應該考慮它到人體內部後會不會起效。中醫一般關注它到內部後怎麼運作,而很少討論離開人體的藥物成分是怎樣的。


中藥成分大部分都是很穩定的,除了極個別的,如青蒿素 另外,中藥提取工藝的最終確定都是以有效成分提取率來確定的,如果有效成分失活了或者破壞了,無法檢測,那就是提前工藝有問題了


如果中藥只認有效成分的話,那中藥作用真不比西藥強多少,用中藥是要明白它的思路與藥液進入身體後的作用路徑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