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餐》里有三首都是伍佰的:《世界第一等》《突然的自我》《浪人情歌》。

而這次《地球最後的夜晚》又出現了伍佰的《堅強的理由》。

畢贛為何喜歡用「伍佰」的歌?


感謝題主提了一個這麼好這麼有意思的問題!

我能想到的理由大致有三個:

1.伍佰的歌有上世紀90年代到世紀初的獨特年代感,在畢贛電影塑造的時間幻覺里,音樂的作用占很大一部分。

2.《路邊野餐》和《地球最後的夜晚》里,伍佰歌曲出現的時候,時間線都(隱藏地?)指向過去。《路》和《地球》里,都有2000年左右的故事,那時候伍佰是很紅的,出現伍佰的歌曲在情理之中。

3.畢贛導演很喜歡伍佰的歌。(我也很喜歡!)

btw,已邀請畢贛導演本人來答題~


伍佰的歌有種倔強的自由感,現實的剝離感,無奈的模糊感。

因為導演是伍佰的腦殘粉(他自己說的)

當然選歌的具體內容肯定是切合當下情節的


畢贛導演作為貴州人,《野餐》和《地球》兩部電影都在貴州不知名的小縣城丹寨拍攝,離畢贛家不遠。

作為一個同樣是貴州小縣城生長的年輕人,我理解丹寨乃至貴州都是被世界遺忘的角落,經濟落後,基本文化沙漠,沒有人關心這裡發生了什麼,正在發生什麼,這裡的大部分人受教育程度低,內心也極其空虛,畢贛作為土生土長的丹寨人,在丹寨這個世界的邊緣,用伍佰貌似五音不全,乍聽難以入耳,其實飽含深沉情緒,極富想像力和餘韻的聲音來呼應丹寨的荒涼、廢墟、空虛,恰恰表達的是自己對家鄉的熱愛,以此引起世界的共鳴,同時呼籲世界關注貴州和丹寨。


導演本來很討厭伍佰的歌,但是他爸很喜歡。聽著聽著,他就發現了自己內心對伍佰的愛~驚呼狂熱的熱愛。導演認為伍佰的情感表達很直接,很有力量,跟現在那種扯犢子的妖艷賤貨不一樣。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聽搖滾健康


我覺得跟一個人的生長年代有關,一個普通人十幾歲時受到流行音樂作品的影響應該是最深的,因為那時候還是學生,最美的年華,青春懵懂,有時間有心思聽音樂,70後拍電影可能愛用崔健,鄭鈞的音樂,80後可能是beyond,伍佰,導演89年生的十幾歲時剛好是伍百最紅的時候,將來90後拍電影了可能就喜歡用周杰倫,林俊傑,梁靜茹,00後可能就是Tfboys,鹿晗,吳亦凡,蔡徐坤了!


可能他喜歡伍佰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