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表遗憾,并感谢联想给我省钱

准备过两年直接捡皇帝版Thinkpad x1 yoga gen3皇帝版的垃圾。

Thinkpad x1 yoga上的呼吸键盘曾经是这几年里笔记本市场上最具创新的机械机构。

在联想创造出yoga 2in1这一品类后,翻转至平板模式的时候键盘凸起的硌手问题便一直是一个巨大的痛点。2013年,联想在Thinkpad s1 yoga上第一次采用了「wave keyboard」(中文译名为呼吸键盘)

注意两张图片键盘部分的差异

机型为Thinkpad s1 yoga

通过在翻折至一定角度后,升起键盘框与c面两个脚垫的方式,避免了键盘硌手和瑜伽模式下c面磨损的问题。这个方案被广泛应用在Thinkpad各型yoga产品之中,从12寸的yoga 260到15寸的s5yoga包括Thinkpad x1 yoga gen1均采用此方案。这个方案这个方案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应用较为广泛,但是缺点也很明显,普通笔记本电脑中未了容纳下沉式键盘所做的凹槽在这些电脑上依旧存在,在手握到这些部分的时候,仍然会感到不适

即图示部分的凹槽 机型为Thinkpad s5 yoga

于是,在2017年的Thinkpad 翻转旗舰Thinkpad x1 yoga gen2上,大和带来了最新版本,也是最后一版的呼吸键盘:

这台电脑的键盘放置方式与其他任何笔记本电脑都不同,它不再有用于容纳键盘的凹槽。所有的键帽都「浮」在了c嬵之上。而在屏幕打开不足45度或者拆过180度时,键帽会依次完全收入c面之中

并最终与c面形成一个完整的平面。

这样的设计无疑达到了美学与实用性统一的新高度。是我认为这几年Thinkpad,或者说所有pc厂商在键盘上玩花样的最高峰。

再来一张细节图

然而这样的设计显然会给机身其他地方的设计带来不利影响。首先受到冲击的就是介面摆放位置。

x1 yoga 2018的介面位置

这是x1 carbon 2018的

因为机身上半部分要安置复杂的机械结构,介面的摆放不得不下移(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s1 yoga的onelink介面就已经下移了),导致Thinkpad x1 yoga2018是2018年里唯一无法使用家族化cs18桌面式底座拓展坞的产品(需要x1 carbon图上的thunderbolt3和thunderbolt3+mini乙太网组合介面)。同时,这套阶械结构也占据了机身相当大的体积。间接导致了Thinkpad x1 yoga 迟迟无法实现窄边框化。

看这大边框

从左往右依次为 ThinkPad X1 Yoga gen3 HDR,ThinkPad X1 Carbon gen6 HDR,ThinkPad T480s WQHD和ThinkPad X280 FHD

x1 yoga在付出了如此大的体积劣势后,电池容量仍然比坐拥57wh大电池的Thinkpad x1 carbon 2018少了3wh。而作为一台使用场景经常会被定位在手上的机型,它本该越轻越好。

这也就成为了一个怪圈。若是要做的更轻更薄,呼吸键盘这种会明显增加重量的机构就该被抛弃,可它又会对手持状态下的使用体验有很大影响,但如果要放弃14吋选择更小的面板,就无法维持Thinkpad引以为豪的全尺寸键盘。

于是,在更窄边框,更轻更便携的设计导向思路下,2019年的Thinkpad x1 yoga gen4放弃了呼吸键盘,放弃传统的碳纤维,改用unibody的铝合金工艺,成功实现了降重,提高可靠性与窄边框化。

Thinkpad x1 yoga gen4的三维数据

Thinkpad x1 carbon gen7的三维数据

可以看出两者已经非常接近。

但我仍然坚持认为,这种设计思路是错误的。

难道机身里就真的缺那一点地方么?为什么连作为商务本基本素养的电池你都能砍,就为了加那四个喇叭?机身内的空间,你真的有好好利用么?砍了tf卡,砍了网卡的2230介面(直接板载),连wwan介面的第二硬碟功能和自己可以升级wwan的属性都砍了(这个倒是不影响主板设计),结果你电池还倒退到51wh???

这大片的留白到底是真的因为机身前半段有弧度塞不下电池了还是为了和carbon共用零部件才特意留下的?

如今的Thinkpad x1 yoga,不要说隔壁薯条家骚断腿的specter x360,就连自家的yoga c940都快要打不过了。人家不仅外观比你时尚,喇叭位置还比你好(转轴上,直接对人,yoga的两个喇叭在c面,两个在D面,都不是直接对人的角度),电池比你大,还比你便宜。

你之前唯一能傲视群雄的呼吸键盘被你自己亲手阉割了,你还有什么卖点?

Thinkpadx1 yoga的发展史正应了那句老话:出道即巅峰,然后就是自由落体。

事实上,这种思路混乱,自毁长城的所谓升级,在这几年的Thinkpad中绝非个例,我能轻松列举出一大串:

  • 大家都知道去年火到现在的神机小新pro,他用单烤fpu 35w的散热成绩向我们证明了他的强悍散热实力。而在2018年,Thinkpad T480s就用单风扇双热管做到了同样的水平(小新pro是双风扇双热管,散热模块体积占据了机身非常大的部分,t480s的设计克制得多)然后模具一代暴毙,t490s,曾经的t皇沦落到和x390共同主板

图为T480s,散热部分的体积比小新pro小得多

  • 小红点的一步步变矮,指点杆的杆一步步变细

小红点的故事:最左侧的6mm版一直用到2012年(只有x1carbon初代不确定用的是不是这一款)从下一年开始,所有系列改用5mm款,也就是这个时候开始,不再提供三种红点,只提供小红毯(小红盘,猫舌的5mm版只在25周年纪念版上出现过)2016年开始,x1carbon/yoga开始采用细杆的4mm款,手感大滑坡,2018年开始全系换装此款(是的,连厚重的P系列都换了)而最右边的2mm**款只有三代X1 tablet采用,暂时应该是绝种了

  • 为了给Thinkpad x1carbon这样的超薄机种用上mechenic dock,煞费苦心的设计了一台复合介面,然后把代表专业实力的P系列上的mechanic dock介面砍掉了
  • 作为商务本基本盘的电池惨遭阉割,2019款的x1carbon/yoga电池仅剩51wh,t490电池只剩50wh,续航的最强者居然是拉皮机t490s(57wh)。而仅仅一年之前,Thinkpad T480还可以选装内外(24+72)共96wh的超长续航套装
  • 全板载内存的扩大化,wwan无法用2242的故意恶心人计划(第二条今年可能改了)
  • X1 carbon为了1mm的厚度进步,居然向核心竞争力—键盘动刀子,一砍就是0.3mm

这些恶心事还有很多很多,说实话自从内藤在正退休了Thinkpad就开始作妖,不管是越来越方向错的模具还是持续走高的返修绿,都在提醒联想:要是再不有所警醒,有所动作,赶紧换将,这块快30年的牌子可能真就要砸在自己手上了。


可能到后面有点跑题了,但作为使用Thinkpad十几年的老用户,有些话真的不吐不快,我也没指望让联想的人看到,大家就当看个笑话吧


笔者先是认真看了@天启的回答,有些部分我是赞成的,但有些部分我需要做出一些说明。

首先,呼吸键盘这个名字是某位ThinkPad爱好者或者说小黑粉提出来的,官方采纳了这个创意,确实是ThinkPad所提倡的粉丝协作创新与研发的一次完美案例。

有关这个凹槽,其实这个设计是很合理的,这个坡度过度十分合理,使用起来十分舒适,自T430一代改用孤岛式键盘后就存在这样一个斜坡,这保证了合盖时按键和小红帽不至于顶到屏幕(事实上有时候还是会顶到,可能是使用了键盘膜的原因。),我个人非常喜欢这个设计。至于Lenovo要在第二代X1 Yoga里改变设计,其原因个人猜测是是「堂堂X1系列居然没有背装键盘,这实在是说不过去」。笔者同时拥有X1 Carbon 2016和X1 Yoga 2016,Yoga这个C面确实不如Carbon上档次。因此,X1 Yoga 2017就换成了按键向机身缩回去的设计,实现了背装键盘,这样的设计一直延续到了2018款,这就导致了饱受诟病的最扁三键的诞生。然而,这种超扁三键直到2019款X1 Carbon上才听到吐槽,说明X1 Yoga用户基数太少,声音太小很容易被淹没。

(T430,第一代采用孤岛式键盘的传统系列机型)

(X1 Yoga 2016不仅键盘与掌托是分体式的,并且C面还有四个脚垫,其中两个可伸缩,设计上考虑实用性,牺牲了美观)

(不仅如此,B面还有便于拆机的螺丝孔脚垫,后续就在2017款上取消,而C面的脚垫在2018款上完全取消,这可以看出是设计思路上的转变,越来越多倾向于美学上的考虑)

(X1 Yoga 2018,取消了C面脚垫和B面螺丝孔胶垫,美观性上讲很不错,但C面增加了被磨坏的风险)

(与X1 Yoga 2016同模具的X1 Carbon 2016,X1标志性的背装键盘设计,质感比Yoga强一些)

由于X1 Carbon 2016和X1 Yoga 2016共用模具,两者的主板甚至可以互换使用,正如X1 Carbon 2019和X1 Yoga 2019,不出意外两者也是可以互换主板的,X390与T490s,T490与T590同理)。正是因为如此,导致以下3个结果:

1,X1 Yoga 2016-2018这三款机型属于模具微调,因此三者基本一致,2017,2018的介面布局深受2016款的影响,与2017款新模具的X1 Carbon差别较大,这对介面并没有产生影响,只是因为X1 Yoga 2016的主板布局已经定型,因此就只能小修小改了。没有窄边框是同理,三款机型长宽保持了333mm x 229mm的准确一致。

2,X1 Yoga 2019则完全使用了X1 Carbon 2019相同的下半身(转轴当然不一样),取消呼吸键盘除了故障率居高不下,键程太短(上代只有1.35mm),最大的原因当然是为了节省成本啦,内部拆机表明主板,电池,扬声器,天线,各种Cable都是可以互换的,能省一点是一点。。。

3,Yoga 2019把A壳换成了铝合金这绝对是一个进步,X1系列之前屏幕白斑的案例如此之多简直让人崩溃,这以2016款X1 Carbon和X1 Yoga为甚,这两款以轻薄著称的机器几乎不能带出门,不然屏幕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白斑。 固然这里面有LG的锅,但是A壳强度不足,容易形变挤压屏幕才是主因。等过了两三年之后,比较一下二手X1 Yoga 2018和X1 Yoga 2019的屏幕白斑率恐怕就会得出,还是铝合金的A壳更靠谱。

因此,X1 Yoga 2019的后续机型如果有纯黑配色的话笔者很乐意购入一台使用,但愿这次用的涂层靠谱一些,别像X1 Carbon一样爱掉漆就行。


u1s1 我摸过2017的键盘 呼吸键盘手感不好 比carbon差远了


悲哀。

我个人觉得最骚的笔记本设计中,与XPS12 9Q23、33的摩天轮转轴、ThinkPad 701c的蝴蝶键盘并列的是Yoga系列的呼吸键盘。

之前使用戴尔Inspiron 13 7352的时候我就一直苦恼于翻转使用时键盘面直触会造成磨损,而且手感也很差,之后使用中的键盘失灵也确实印证了我的观点,而当我在几年后得知Yoga的呼吸键盘设计的时候我当时是真的被震惊了。这种设计可以说是戴著镣铐跳舞,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机械结构保证翻转使用时的体验,我个人认为对于翻转式二合一产品而言这种键盘应当是标配,可惜ThinkPad团队又开始开倒车了。

好吧,2018款的四核酷睿也不是不能用,坐等Gen3崩盘收二手怀念童年。

爷的青春结束了。


翻转之后能做什么很关键,推荐ThinkPad出一款电子书软体,然后可以看电子书。或者手绘体验比较好的软体。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