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 於 8 月 22 日正式發布 iQOO Pro 5G,配備了 6.41 英寸 Super AMOLED 水滴屏,屏佔比高達 91.7%,還有驍龍 855 Plus 處理器、最高 12GB 內存、256GB 快閃記憶體及 4500mAh 電池,支持 44W 快充,支持 5G+4G 雙卡雙待。

拍照方面 iQOO Pro 配備 4800 萬像素IMX582 主攝+120 度 1300 萬像素超廣角鏡頭+2.5cm 1200 萬像素微距鏡頭。

售價方面 4G 版本 8+128GB 3198元,12+128GB 3498元;5G 版本 8+128G 3798 元,8+256G 3998 元,12+128G 4098 元。


目前最便宜的5G手機,當然4G版也很香


配置上來說,iQOO Pro相比於iQOO則是一個常規升級和缺點補齊。

首先是性能上,855Plus+UFS3.0,是一個19年下半年的標準配置。根據我對黑鯊2Pro的使用來說,855Plus相比於855的提升可以說是微乎其微,該掉幀的崩壞3還是掉幀,該流暢的也還是流暢,整體提升並不大,相比之下UFS3.0就比較重要了,對於大型遊戲的安裝和讀取都有一個提升,再加上F2FS文件系統的加持,相比於目前市面上許多UFS2.1的手機可以拉開一定的差距。

然後就是相機上的升級,之前iQOO因為用了IMX363被不少人吐槽,雖然vivo對IMX363的優化相當可以,但是9012年千元機都用上了1/2.2,1.6μm的感測器了,3K價位的手機還在用去年的感測器確實有點說不過去。新一代的iQOO Pro換上了IMX586的簡配版IMX582,相比於IMX586少了4K 60和單幀HDR的支持。唯一遺憾的是第三顆攝像頭依然是湊數景深,營銷意義遠大於實際意義,如果是長焦的話就完美了。

其他方面的升級就是小修小補了。液冷散熱增強,電池增加了500mAh,保留耳機孔的同時還加上了一顆音頻晶元——AK4377A,相比於目前許多還在用高通內置codec的手機確實是一個優勢。44W快充這次也是全系標配了,沒有在低配閹割掉。

屏幕還是老樣子,三星的1080P AMOLED公模屏,跟同價位的手機都差不多,就是不知道之前的標準模式下的色準問題這次有沒有提升。


目前來說,由於5G的覆蓋範圍小,5G手機的存在更多是給不差錢或者極客去嘗鮮,大部分5G手機相比於其4G版都有一個較大的價格提升,但是也就是多了個5G(除了華為以外的廠商還只支持NSA,NSA/SA的高通終端要等到明年),對於普通用戶來說並沒有太大的購買意義。

而iqoo Pro的5G版和4G版的價差就小了許多,只有500~600,相比於目前市面上三款售價5000+的5G手機,給了用戶一個定位更低的選擇,讓預算較少的用戶也有嘗鮮的能力,當然,對於普通用戶,我依然不推薦你購買這款手機的5G版

傳統的4G版在同價位同樣有比較大的優勢,之前iQOO的短板這次幾乎全部補齊了,唯一的缺點可能就是副攝還是湊數,44W快充+大電池,還有UFS3.0,HiFi,都是iQOO Pro的突出項,升級過後,預計這部手機能取得比上代更好的銷量,在下個月我也會把這部手機增加到推薦表中。


由於某些特殊原因,我前陣子就拿到了這臺手機,前後把玩了兩周多,今天突然刷到這個問題,就順手點進來答一下。

首先,這不是一臺專門的拍照手機,但作為一個攝影師,我不談這臺手機的各種數據和配置,只從實際的拍攝體驗談談對這臺手機的看法:

首先想和大家普及一下,早先的手機拍照遇到的一些問題(換個說法就是,很多人覺得手機拍照就是一個笑話的原因):

1.手機在暗光環境或者夜景的拍攝能力很差,對暗部細節的展現可以說一塌糊塗,一不小心很容易拍出滿屏噪點或者不清晰的照片;

2.手機寬容度低,在應對大光比環境會弱很多,很容易拍出一片慘白或死黑一片的畫面

3.早先的手機主鏡頭是一顆小的廣角鏡頭,也沒有針對不同類型的場景出對應的拍攝模式。

這些都是早先手機拍照遇到的問題,但很多手機廠商在這些方面都做了足夠多的嘗試(這一點上,國產手機遠比iPhone要跑的快),從前一陣子的50倍焦距拍月亮,到多倍混合變焦,再到4800萬的高像素,這些都是手機廠商在拍照方面做的努力。

那iQOO pro 5G這臺手機,整體的拍攝性能我做了以下總結:

用這臺手機拍了兩周之後,我覺得iQOO pro 5G這臺機的亮點還是很明顯的(單純從拍照角度):1.在暗光環境下的細節解析力強,普通人在夜景模式下也可以輕鬆拍出還不錯的照片;2.在開啟逆光模式後,畫面寬容度表現很不錯(可見文後照片對比);3.照片的色彩還原比較接近人眼所見,不會太艷也不會太淡,看起來很舒服;4.幾大拍攝功能如超廣角、逆光、微距、夜景,整體表現都還不錯,而且基本上可以應對不同的拍攝環境和需求。

未開啟逆光效果和開啟逆光效果後的對比照

主鏡頭和超廣角鏡頭的對比照

以上對比照均為同位置拍攝,且未做任何後期修圖處理。

以下照片也為iQOO pro拍攝,未做任何修圖處理:

說完了亮點,再來說一下不足的地方:

我覺得混合變焦是個好東西,希望下一部機子可以把這塊給補上!!!其次,這臺機子在暗光環境(或者光比比較大的場景)下的高光控制還有待優化。

最後再放一些手機修圖後的照片:(照片很多是在杭州拍的,拍照那幾天杭州正好來颱風,天氣其實不是特別好,所以大部分為暗光環境,不過這臺整體表現還算不錯,這裡也特別感謝知友 @tyler dai 在颱風天還出來做司機,可以說很感動了,筆個芯)

整體來看,這是一臺比較適合小白的手機(單純從手機拍照角度分析),多樣的拍攝性能讓普通用戶應對不同場景,只要稍加學習也可以拍出還不錯的照片;不過這臺手機長焦功能的缺失,也會讓拍攝少了些樂趣。

最後偷偷說一下,前一陣子官方放出的兩張夜景原圖樣張,有一張就是我拍的,然後發布會也有一些我拍的照片(不是回答裏的照片),我覺得拍的還OK哈哈哈哈!!!


Deadpool:2020年1月手機選購指南?

zhuanlan.zhihu.com圖標

非常不巧,昨天晚上iQOO Pro發布會的時段我正在做一場有關2019性價比手機推薦的知乎Live,所以完美錯過了發布會直播。

2019 年有哪些性價比高的手機推薦??

www.zhihu.com圖標

在這場知乎Live中有一個關於5G手機現在值不值得購買的討論,為了這個討論我還專門跑去所在城市唯一一家聯通5G體驗廳玩了一把5G體驗機,測了下速、下載安裝了幾十個app、玩了兩把遊戲。

可以非常明顯感受到5G手機所帶來的高速率,app幾乎即點即安裝、視頻觀看隨意拖拽進度條無緩衝卡頓,我家的百兆寬頻下載速度大概是10M/s左右,我已經覺得非常快了,而這些5G體驗機隨隨便便都有至少30-40M/s的下載速度,平時看視頻展示還不覺得。親身體驗下來還是相當震撼的。

聯通5G體驗廳測速

此外,除了最直觀的高速率,5G究竟能給我們生活帶來什麼實質性的改變?

中國工信部、三大運營商、日本工信部等官方機構紛紛發布了不少5G宣傳視頻對這個問題進行過探討,我選取兩個拍得比較好的給大家看看。

中國移動5G宣傳片日本工信部5G宣傳片

看完了是不是感覺像看科幻片一樣?5G的生活確實很美好很便捷,5G的應用前景遠超你我想像,而且很可能將誕生更多視頻中未呈現的應用。

不過在談到目前5G手機的選購時,我還是在知乎Live中說不建議普通消費者購買,因為考慮到目前5G網路覆蓋並不完善、5G手機無論是價格還是資費都比較貴等情況。

iQOO Pro 5G宣傳片

但是,在舉辦完知乎Live並查看了iQOO Pro 5G的相關資料後,我突然有了購買的衝動,打算買一臺好好體驗5G。

首先,3798元能買到一款首批5G手機,去哪裡找?

目前國內手機市場5G手機大概有四五部在售,售價基本都是五六千塊,這個價格對很多普通消費者來說還是挺貴的。

iQOO Pro 5G瞬間把售價從五六千拉到3798元,而且僅比其4G版本貴600塊錢。

說句人窮志短的話:我覺得5G版手機比同規格4G版手機貴個五六百塊錢是比較合理的,更符合我的消費觀。

這個價格讓我覺得這款5G手機不是廠商秀肌肉的象徵主義,而是真正走向普及5G產品、惠及消費者的實用主義。

此外,iQOO Pro 5G的獨特之處還在於:它不是僅僅在原有配置上外掛一個高通X50的5G通信基帶而已,而是相對原有配置進行了全方位的優化升級,這讓3798元的起售價顯得更加難能可貴。

這個售價哪怕把iQOO Pro 5G當一部4G手機用也是不虧的。

其次,拋開5G技術,iQOO Pro本身在同價位就是一款非常值得選購的產品。

我已經使用了5個月的iQOO Monster,這款手機帶給我的體驗和印象都非常不錯,所以我對iQOO的產品還是比較信賴的。

以至於,在剛剛舉辦的知乎Live中推薦的3款2000-3000元價位的手機,綜合考量之後iQOO仍然位列其中。

而昨晚發布的iQOO Pro 5G版相對iQOO在硬體方面做了以下改進:

  1. 處理器升級為高通驍龍855Plus,快閃記憶體升級為UFS3.0
  2. 44W超級閃充依然延續,17分鐘內充到50%,50分鐘充滿,另外電池升級到4500mAh
  3. HiFi音質和Hi-Res音頻認證,音效更上一層樓
  4. 主攝像頭從IMX363升級為IMX582,而且支持2.5cm超級微距拍攝
  5. 屏幕指紋再升級,感光區域面積增加一倍
  6. 天線升級到6條,雙WiFi技術
  7.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國內首批5G手機
  8. 包裝盒裡又開始搭配贈送耳機了

除了補上了iQOO一代的短板,還把iQOO的優勢配置進一步強化。

就算不談5G,這款手機在市場上同價位也是極具競爭力的產品。

再次,我想聊聊被不少人吐槽的系統問題。

iQOO這次終於大膽地把系統從Funtouch OS中獨立出來,並單獨命名Monster UI。

我在使用iQOO Monster的幾個月中發現:

雖然都是Funtouch OS,但是iQOO的系統比vivo的其他系列機型更新得更頻繁,新功能也上得更快,顯然和vivo其他系列機型走的不是同一條路線。

全面屏手勢、類DC調光、深色模式等最新流行功能都相對較快加入iQOO系統中,每次說到系統我都想強調iQOO的深色模式,黑色較深、沉浸感很強、無縫瞬間切換、非常順滑,而且適配的第三方app比較多,非常實用且好用。

再說一個點——便簽,可以說iQOO的便簽功能做得相當豐富完備了,記賬、清單、語音、塗鴉、掃文檔、換膚、加密、提醒、字體、插入圖片等功能一應俱全。

就我的體驗來看,iQOO的系統進步越來越大,在有些功能上其實已經進入行業先列,並不是有些人說的那麼一無是處。

隨著Monster UI的獨立,iQOO的系統體驗應該會儘快獲得更大提升,比如這次就把NFC升級為全功能NFC,增加刷門禁卡和eID電子身份證的功能。

vivo iQOO Pro 5G手機【到手價3198】驍龍855Plus遊戲京東¥ 3198.00去購買?

最後,iQOO Pro 5G當然也存在一些缺點,比如因為X50基帶、4500mAh大電池的緣故導致機身重量達到217g,對於首批5G手機這都是可以理解的。

原以為資費會相當貴,查詢了本地電信、聯通的5G政策,發現還沒有具體的資費套餐,都是先送一個100GB的5G免費流量包以供體驗。

最新旗艦級的配置+首批5G+100GB免費5G流量,才3798元,作為一款5G先鋒體驗機,個人認為還是非常值得的,決定入手一臺玩玩,有興趣的可以關注我後續測評。

其實最讓我驚訝的是,這款手機讓我第一次感受到原來5G離我們這麼近,相信之後還會湧現越來越多的「真香」5G手機,而iQOO Pro 5G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如果現在問我關於5G手機的選購建議,我的看法是:要麼買iQOO Pro 5G,要麼再等等。 

PS:大家不覺得這兩款藍色非常漂亮嗎?


終於拿到了 iQOO Pro 5G 的真機,經過這段時間有了一個簡單的體驗感受,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那麼我覺得應該是:iQOO Pro 5G 標誌著 5G 從此開始走入平凡百姓家。

?

?

能讓人這麼說,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在於 iQOO Pro 5G 實在是很有性價比,儘管 iQOO 系列在價格上一直都迴避大家預想的要低,但參考之前已有 5G 手機的價格,我原本以為 5G 版本至少也要 4499 起步。

?

?結果在價格公佈之後,只要 3798 人民幣就能拿到 5G 版本的 8+128G 配置,可以說是花 4G 手機的錢買 5G 手機。而我一直也有一個觀點:讓新鮮事物普及到普羅大眾的最佳方式就是親民的價格。所以說 iQOO Pro 5G 可能就是 5G 手機開始普及的一個重要節點。

最近這幾個月,移動聯通電信這三大運營商都有購買 5G 手機贈送免費 5G 體驗流量,不換卡直接用 5G 的活動,比如我的聯通號碼就有 100GB 的流量,不過在 5G 的時候會有一定限速,並不能達到真正的 5G 速度。

?

?

從上邊的 GIF 也能看出來,超過 500Mbps 的速度其實很簡單,可以說是超過了大多數人的家庭寬頻速度,目前一線城市的核心區域都已經有了 5G 的信號覆蓋,不過聯通 App 上顯示的 5G 信號並不是那麼精準,所以可能需要多換個位置找一下。

雖然 5G 手機在目前這個時間點並不會給你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我相信大部分人購買手機都不會一年一換,所以 iQOO Pro 5G 會是那種今年買了可以用很多年的產品,並不需要擔心過幾年人家都是 5G 手機,自己還只是 4G 網路。

有的聲音可能會說現在 iQOO Pro 的 5G 並不是 SA, 現在買了以後都不能用,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謠言了,iQOO Pro 5G 支持 NSA NR 5G+LTE 雙卡雙待,即便是之後 SA 的網路逐漸鋪開,iQOO Pro 5G 也是可以照常使用的,更何況第一 SA 其實不會那麼快普及,第二手機也就用個兩年三年最多了,這段時間內完全不需要擔心。

除了 5G 之外,iQOO Pro 本身也是一個很有性價比的產品。

?

?

相對於之前的 iQOO Monster, 這一次的 iQOO Pro 5G 延續了 iQOO 系列的家族化設計,能讓人一眼就看出它是 iQOO 系列的產品,背面的紋路在光照反射下看起來也不錯。

?

?

相機部分,iQOO Pro 背後有 48MP 主攝(IMX582)+ 13MP 超廣角 + 2MP 景深的三攝組合。

?

?

因為沒有長焦,這可能也就是唯一的遺憾了,不過從圖片也能看出來,它的攝像頭凸起並不多,也算是另一個好處吧,還是樣張對比來說話:

?

?

第一組室內暗光環境拍攝食物對比,左邊看起來很平實,而右邊對比度和飽和度都要更高,食物的細節也會更豐富一些,第一眼的視覺衝擊力相對較高。

?

?

第二組為室外的夕陽環境,上方的對比度相對更高,白平衡有一些偏綠,但是解析力更高,比如鞋子的紋理依然很清楚,下方則勝在寬容度。

?

?

第三組室內燈光對比,左邊飽和度更高,對比度也更高,所以導致畫作的一些細節有一點損失。

?

?

第四組室內寬容度對比,左邊色調相對暗一些但是不明顯,主要是白平衡的差距,右邊有一點偏綠,左邊有一些偏黃,整體差距不太大。

?

?

第五組,複雜光源下的白平衡對比,左邊的顏色正確而右邊選擇了錯誤的白平衡致使整體偏綠,左邊的細節還是要更豐富一些。

揭曉結果:左邊/上邊都是 iQOO Pro 5G, 而右邊則是 iPhone XS Max, 可以看出 iQOO Pro 5G 的表現還是不錯的,雖然沒有 IMX586, 所以失去了硬體 HDR 和 4K60, 樣張看起來的對比度都要偏高一些,但是 IMX582 的解析力優勢明顯,白平衡與 iPhone 還互有勝負,所以如果不是對比的話,對於大多數人也用不出什麼區別。

?

?

沒有長焦,而是選擇了廣角+微距,對於一個非攝影類的旗艦來說也可以接受。

?

?

?

?

不過廣角和主攝之間還是會受到 AI 等其他原因導致的顏色區別,如果想要追求統一顏色的話,把 AI 模式關閉會有很大幫助。

在配置上,iQOO Pro 也並不是簡單的增加了 5G 支持而已,其他的很多地方都有提升:

?

?SoC 升級到了最新的高通驍龍 855 Plus, 快閃記憶體則升級到了 UFS 3.0, 在日常使用和遊戲之中都沒有拖泥帶水,「藥丸」形狀的 USB-C 充電頭在打遊戲的時候也很順手,不會擋著手也不需要擔心線容易被折斷。

?

?

44W 超級閃充,經過實測 15 分鐘可以充至 40%, 30 多分鐘可以到 80%, 最終一共只需要 50 分鐘出頭充滿。

?

?

配合這一塊 4500mAh 的電池,一天的重度使用也完全沒有什麼問題。

?

?

在屏幕上,經過我們的測試,iQOO Pro 5G 在默認的標準模式和普通模式下分別等於 P3 色域和 sRGB 色域映射。

?

?實測色域覆蓋:分別為 95.8% sRGB 和 97.1% P3,整體比較精準。

?

?在色準上,我們分別測試了 iQOO Pro 在普通和標準兩種模式下的表現:

普通模式:平均 ΔE 1.8, 最大 ΔE 3.76

標準模式:平均 ΔE 6.1, 最大 ΔE 8.65

同時也有提供頻閃保護的選項,可以顯著的改善屏幕頻閃,我們也會在之後的詳細測試裏進一步進行完整的測試。

?

?

從目前這段時間的體驗來看,iQOO Pro 在 3000 元檔為是一個競爭力非常強的產品:

  • 855 Plus + UFS3.0 還有 F2F2 文件系統能保證今年下半年的主流配置
  • IMX582 保證了主攝的畫質,超廣角+微距擴展了視角
  • 44W 快充 + 4500mAh 沒什麼可挑剔的
  • 保留耳機孔 + AK4377A

這些都讓 iQOO Pro 擁有了很高的性價比,要說缺點的話,也就是沒有長焦,以及有那麼一點厚和重了。

至於 5G 版本值不值得買,我覺得還是看自己所在的地區到底有多少覆蓋,如果現在沒什麼覆蓋,而且也不會一臺手機要用很多年,那麼完全可以買 4G 版本,性價比相對來說還要更高一些。


對於從不搞無機評測的我,帶來了可能是全網首發的iQOO Pro 5G業務評測,在此感謝上海移動給與的全力支持。

iQOO Pro 5G是vivo第一款正經拿來在渠道銷售的5G手機,也是基於當前技術現狀做出的一款主力價位的大貨(大貨指的是有一定銷售量考覈任務的SKU,並不是一款單純用來測試技術或者試探新的細分市場的試驗品)。我第一次知道vivo放棄NEX 5G轉向iQOO Pro 5G還是今年MWC期間。而此時OPPO、中興通訊和華為已經分別基於驍龍855和麒麟980平臺拿出了Reno10X 5G、天機10Pro 5G和Mate20X 5G。從2018年末開始,我就參與到中國移動NSA/SA實驗網路的用戶端體驗與品牌推廣工作中去,因此在各大廠商還沒有向媒體分發測試機的時候,我就已經開始批量使用各家的終端了。經過半年的NSA網路體驗與測試,積累了一些測試與評價經驗。因此之前寫了一篇關於NSA/SA組網的答案,在閱讀本文之前可以先做一些基礎知識的瞭解:

如今 5G 手機蜂擁而至,5G 時代真的要到來了嗎?還是隻是噱頭??

www.zhihu.com圖標

儘管iQOO Pro 5G依然基於X50基帶,與之前所有的產品還是有一些不同的,為此我拍了一個很詳細的開箱視頻來解讀這款產品的總體感受。而諸如遊戲、拍照、續航、全球網路兼容等細節,我會在這篇文章裏去客觀談一談。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64814816/?

www.bilibili.com

相對iQOO的重大硬體設計改進

華為的Balong5000基帶晶元和高通的X50基帶晶元體積都很大,這使得設計緊湊型初代5G手機成為一件不太現實的事情。而且X50晶元的功耗、與驍龍855 Plus的X24基帶配合實現5+4的雙卡雙待,這都是初代5G手機的設計難題。iQOO Pro 5G相對iQOO Monster在硬體上的重大改進有:

1. 支持NSA 5G NR的5+4模式雙卡雙待,NSA網路下的錨定性能要比此前單卡測試機穩定許多。

2. 12天線設計,支持4*4 MiMO LTE+與2*2的802.11AC(最大866Mbps),終於改掉了此前iQOO只支持1天線5GHz無線網路(最大握手速度433Mbps)的槽點。

3. 電池升級到4500毫安時以應對雙基帶晶元待機帶來的挑戰,44W雙電荷泵充電技術

4. 影像系統升級到IMX582主攝+1300萬像素超廣角+200萬像素景深

當然,除了這些改進,iQOO Pro 5G也有一些槽點:重量來到220克,中間部分厚度為9.8mm,因為妥善安排X50和電池,這個三圍指標著實感人。下面我重點就iQOO Pro 5G通信系統、國際網路兼容、實際遊戲體驗、實際拍照體驗、發熱情況、續航情況、充電速度做介紹。

規格齊全,第二款支持5+4模式的NSA商用機

iQOO Pro 5G是繼幾天前正式上市的中興天機10 Pro 5G之後第二款支持NSA NR 5G+LTE雙卡雙待機的成熟終端產品。我不知道這是不是運營商的硬性要求,總之接下來正式銷售的高通X50和X55基帶5G手機都有5+4模式。

幾個月前我們最大的困擾是單卡NSA 5G手機經常會在保持5G信標的時候數據網和小區類型掉回到LTE模式(也就是4G模式)。而在測試iQOO Pro 5G這兩個多星期裏,這種故障一次都沒出現過,這充分說明這一兩個月廠商對終端的調試和對基站的適配進步非常大。鑒定一臺手機是不是運行在5G NR下,使用Cellular-Z軟體看一眼數據網和小區類型即可。如果是NR,那就代表此時手機正在5G NR下,如果是LTE那說明錨定失敗還是LTE。由於目前X50尚未進行Band39 TDD F 1900MHz錨點兼容升級,因此,所有的X50終端基帶只能在FDD Band3 1800MHz下完成錨定。當然,需要說明的是,在同時具備FDD3和TDD39的網路里,手機會自動選擇頻率較低且RSRP比較好的錨點,也就是FDD3,即便是華為Mate20X 5G也是如此,不會主動選擇TDD 39。

關於高通X50的5+4,這裡詳細解讀一下。iQOO Pro 5G支持5G NSA+LTE的待機模式,而這個卡槽1和卡槽2不獨立區分5G和4G,也就是說如果你卡槽2插的是5G卡且設置為數據卡,則直接啟用5G。此外,也支持LTE+LTE(雙Volte模式),更支持中國移動TDD 4*4 MIMO Band41的LTE+/LTE雙模式。在上海移動網路下,所有上海移動客戶無需換卡無需更改套餐直接啟用5G模式。我使用了上海移動5G無限制公務測試卡、上海移動全球通LTE用戶卡、北京聯通LTE卡、上海電信LTE卡進行了5+4的兼容性測試。結果如下:

1. 上海移動5G/全球通4G卡+任意手機卡=5G+4G雙Volte;

2. 任意手機卡+任意手機卡=LTE+LTE雙Volte;

3. 中國電信卡在卡槽1且為數據卡,任意卡在卡槽2=LTE+LTE雙Volte;若設置卡槽2為數據卡,則為CDMA1X+4G LTE;

4. 移動/聯通卡在卡槽1且為數據卡+中國電信卡為在卡槽2=5G/4G+CDMA1X;若把卡槽2的電信卡設置為數據主卡則可以啟用雙LTE雙Volte(若為電信5G卡則可以啟用5G網路)。發生這個狀況的主要原因是電信目前並沒有在所有地區開通副卡的Volte,要等到用戶所在地區電信開通Volte之後才能實現電信卡為副卡的時候的雙LTE。

Tips:iQOO Pro 5G在日本NTT Docomo和Softbank網路里使用正常,我測試了Softbank直供的億點卡、中移動流量漫遊、vivo紅茶移動流量包都沒有任何使用上的問題。上代很多心懷不軌的人說iQOO閹割頻段到國外無法使用,結果我的iQOO在北美主要運營商網路里使用十分正常。這代iQOO Pro 5G在網路支持上不存在使用障礙,也改掉了之前iQOO在WiFi頻段上的槽點,支持到866Mbps的握手速度,這對千兆光網環境還是有意義的:

關於iQOO Pro 5G的5G網路下速度測試,在我的視頻裏有詳細介紹,這裡就不展開說了。在我們網路下,如果以Mate20X 5G為測試基準,iQOO Pro 5G對聯通5G和移動5G兩大測速點的測速結果穩定在800Mbps-1100Mbps之間,與華為不存在質的差距。一旦NSA網路建設穩定下來,只要終端的天線設計沒太大問題,總體的測速結果不會存在較大差距。

超出預期的遊戲、續航與充電能力

我是個對5G手機遊戲性能、發熱和續航非常悲觀的人。在正式測試iQOO Pro 5G之前,我的期望值是它在重應用下的續航能力能達到iQOO Monster 80%,發熱表現達到iQOO 90%水準就行。

經過兩周的實際測試,驍龍855 Plus的遊戲表現和驍龍855我是沒找出來區別,但是發熱有了進一步提高,這代處理器的實用性相對驍龍855是打折扣的。iQOO系列是我見過散熱搞的最好的手機系列,即便這樣,iQOO Pro 5G在PUBG HDR畫質超高幀率下的溫度表現相較於iQOO Monster從幾乎沒溫度感知到溫熱感。當然,驍龍855Plus是個不太好伺候的熱源,iQOO Pro 5G如此,其他競品表現只會更糟。

在上海移動NSA網路中實戰遊戲,王者榮耀段位賽延遲始終保持在45ms上下,幾乎沒有抖動,相對LTE網路進步巨大;PUBG亞服比賽延遲始終保持在36ms上下,這是我見過表現最好的基於數據網路的亞服延遲;

手上這臺工程機在5G網路下的遊戲使用續航參考數據:15分鐘王者榮耀掉電3%,連續1小時PUBG Mobile,掉電18%。估計量產機表現還會更好一點。充電方面,5%開始充電,44W,從早期固件的59分鐘縮短到50分鐘,充電策略還在不斷優化,量產機還可以期待一下能不能在4500毫安時VS 4000毫安時的情況下超越iQOO Monster。

IMX582領銜的鏡頭組,肉眼可見的拍照畫質提升

至今我也沒搞懂為什麼iQOO Pro 5G會使用IMX582而不是更好一點的IMX586,畢竟IMX586支持硬體3-HDR和4K60。這可能是這款產品在紙面最大的槽點。當然我對vivo的演算法一直是比較有信心的,下面就通過幾組樣片看一下實際表現,用來跟iQOO Pro 5G做部分項目對決的是華為Mate20pro和OPPO Reno10X。看看硬體底子最弱的iQOO Pro 5G有多大差距。

超廣角端的HDR測試,顏色表現iQOO Pro 5G稍好一些。華為需要在設置裏單獨打開HDR模式,看來城市HDR並不是Mate20Pro的強項,顯得有點用力過度,看來還是中東題材比較適合他們。

除了標準色卡,很難在生活中找到相對色彩齊全的場景。在伏見稻荷大社參觀的時候路過千紙鶴祈願牆,發現可以用來測試iQOO Pro 5G的顏色,於是就多角度拍了幾張。個人感覺驍龍855Plus的ISP對IMX582/586的支持的結果是盡全力保證色彩的準確真實,因此這組樣張的表現非常好。

在華為系和高通系表現差異最大的夜景測試上,總體還是Mate20Pro的細節要好一些,高光曝光計算和色彩總體比iQOO Pro 5G要好。但是這有個前提,華為的曝光和實際手持時間遠比iQOO pro 5G和OPPO Reno要長得多。這張清水寺的夜景,華為曝光時間是4s,ISO640、iQOO 5G Pro的曝光時間是0.05s,ISO600。這意味著iQOO Pro 5G對多數完全沒有攝影基礎的人來說門檻更低。

這張清水寺主院的夜景圖亦基本反映了不同的曝光策略。華為的策略為F1.8、4s手持曝光,ISO1250;iQOO Pro 5G是F1.8、1/12秒(實際手持計算時間2s),ISO1200;OPPO Reno10X則是F1.7、1/17秒(實際手持計算時間不到1秒鐘)與ISO3336。從觀感看華為的策略是畫面整體亮度向夜視儀發展,因為曝光和計算時間都比較長,因此天空細節要好於其他兩款手機,塗抹感比較輕微。iQOO和Reno的表現則是層次感較強,但是總體亮度和華為區別較大,我個人偏向層次感強的這種風格。Reno的ISO雖然有3336,但光圈大,曝光時間短,因此降噪控制的相當好。iQOO Pro 5G層次感和色調我最喜歡,可惜天空噪點相對多了一些(希望量產機能有顯著改進吧)。另外一個夜景極限拍攝出現在大阪梅田藍天大廈空中展望臺:

梅田藍天大廈的空中展望臺是個網紅打卡地,所有的夜景照片只能隔著玻璃拍,所以不同設備拍的照片上偶爾會有一些炫光。在這組照片中,Mate20Pro的曝光參數是11s手持曝光(實際手持時間為15s)和ISO100的超低感光度;iQOO Pro 5G的曝光參數是0.1s手持曝光(實際手持計算時間2s)和ISO1100的感光度。從畫面看,Mate20Pro的細節要好一些,但是色調偏平淡,不如iQOO Pro 5G的層次感強,但是iQOO Pro 5G的噪點和天空塗抹感要劣於Mate20Pro,畢竟感光度較高,其他差異不大。拋開照片本身,華為實際15s的手持時間著實也太長了點,這種環境除非帶架子或者找個支撐,否則對一般人還真不太容易。

總結一波拍照:iQOO Pro 5G工程機的主攝和超廣角都達到了比較高的水平,但在夜間降噪,日間高光動態範圍調整上還有進一步優化的空間。用人話來說就是:第一,這不是掃碼器;第二,絕大部分人的使用水平還達不到這顆IMX582的性能瓶頸;第三,目前比較明顯的問題是夜間噪點比較明顯,需要進一步改善。

音頻體驗:高音有所優化的AK4377A

最後,簡單說說iQOO Pro 5G的音頻解決方案:AK4377A。這是一顆vivo用了很多代的DAC晶元,自帶功放,從X21就開始沿用。之前這顆晶元的缺點是高音比較幹,甚至有點發呲,和AK4377A同代的旗艦晶元都是ESS9018Q2M、ESS9038、和NEX上那顆SIP CS43199還是有一定差距,但是比SoC自帶的那堆XX要好太多了。實際聽音對比的是120塊錢的節奏坦克C口奏鳴曲HD,使用耳機為比較難推的森海塞爾IE80s。實際聽感,這顆4377A的高音和中音都明顯比奏鳴曲HD好聽,祖傳的高音發呲也基本不存在。聲場相對iQOO Monster大了一圈,終於能在PUBG裏聽到更多的細節。總體來說,雖然談不上很HIFI,但確實是這個價位裏還在賣的聲音最好的手機了。

總結一波iQOO Pro 5G的優缺點:

亮點:

1. 基於X50晶元能做出的利益最大化的量產終端,支持無卡槽差別5+4模式

2. 改進了大部分iQOO初代上的缺點,比如無線速度問題

3. 相對初代改進了拍照模組,效果明顯,對的起這個價位應該有的表現

4. 是這個價位還在賣的唯一的獨立DAC的手機,音質有所改良

5. 充電一如既往得快,也還算比較耐用

6. 價格便宜,這確實是個優點,而且有完善優質的售後服務

不足:

1. 因為X50獨立基帶的緣故,主板比iQOO更大,天線更多,需要考慮的技術難題也更多,因此手機的厚度和重量都創了新高,有點重。

2. 雖然這顆IMX582的表現不俗,但是夜間噪點和塗抹版比較明顯,希望量產機有一些優化;此外,沒使用IMX586我表示不太能理解。

3. 因為高通的緣故不支持TDD F錨點,這在目前是個缺點,未來有可能提供升級支持。

說實話,目前運營商對5G的推廣力度還是比較大,上海移動的客戶無需換卡直接5G還獲贈100GB/月的流量。而這個時間段,花很多錢去體驗5G手機其實意義也不大,如果價格合適總體體驗說得過去沒什麼明顯硬傷的話,買個玩玩,在朋友面前有個談資也未嘗不可,畢竟那個5G信標挺嘚瑟的。iQOO Pro 5G大約就是這麼一款產品,價格便宜,總體確實還行,可以買來玩一下。


這價格有毒吧?!?!?相當於5G是白送的.....中移動定製機X1 4998瞭解一下?還不動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