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一般是過兩關,才能如法地寫行草,請留意,是如法地,如果不如法,只是寫行草的款式,那隨時隨人都可以。所謂如法,就是合乎法度。

正書中,一般先過平勻線的一關,這是初入門徑,也叫初得筆,能留得住就行。

第二,要能如法寫漸變線,就是類似撇這種,越來越細的線條,要能持續舒展地送到尖端,不是爆髮式的,啪,一下,這就不如法,如此寫三五十年,蘭亭還是蘭亭,自己還是自己。

有了這個感覺,就可以在行草的套路中去打磨了。但依我個人的經驗,舒展自如地寫漸變線,氣力暢達不滯礙,總在十年以後,急也沒用。

有些朋友可能覺得說的有些玄,什麼東西一根線就能寫十年。其實這個十年,還是樂觀說。為什麼要強調這個漸變線呢?因為能如法寫漸變線,首先在身體上,不說像太極一樣,全身松透。起碼肩臂肘腕一路,是通暢有餘了。在技術上,說明提按沒問題了,提按沒問題,楷書系統的調鋒換向就不會有問題。

平直和換向都沒有問題,書法還有什麼祕密?所以不是單說漸變線過關可以寫行草。漸變線如法也可以說是一個書家書法學成的標誌了,未可輕看之。

中間回頭是要寫寫正書的。主要原因,是人對錯誤常常不自覺知,已經偏了,還在那裡刷。如果正書上再寫寫,就能照照看對不對,還在不在正軌上。不對要及時糾正。

以上不能盡意,略對。


首先要糾正一個誤區:楷書不是行書的基礎。或者應該說唯一基礎。學習楷書是為了學習控筆能力自己字體結構,但不是說只有楷書練的相當好了才能練行書。那有人就有疑問了:「我可以直接練行書嗎?楷書不練了行不行?」答案是可以,行書有行書的基礎,楷書有楷書的基礎,隸書有隸書的基礎。但是要注意一點:不是說楷書不重要,事實上,你如果楷書寫的好,練行書會事半功倍,而且不會寫飛走上歪路。但是練習行書並不是非要楷書底子特別好,直接上手沒問題的,但是有了楷書的基礎的話,你對行書的理解就會更好一些,進步也更快一些。而且練了行書反過來也會讓你的楷書更流暢,更自然。啟功說「楷書要當行書寫,行書要當楷書寫」就是這個道理。


贊同這個回答。

鶴夢齋主人:請問毛筆楷書學到什麼程度纔可以學行書?學了行書後是否還應該再經常回過頭來寫楷書??

www.zhihu.com圖標

但是我還想多說一點。

行書和楷書各有各的套路,並不互為基礎,但是又互為基礎。

之所以說他們不互為基礎,是因為他們有各自的筆法體系,有各自的審美情趣。寫好了其中一種,並不是另一種書體的前提。也並不是說某種書體是另外一種書體的高級形式。

之所以說他們互為基礎,上面那個回答也說了:「啟功說「楷書要當行書寫,行書要當楷書寫」就是這個道理。」意思是要收放自如,增加作品的厚度,增加審美層次。從這個層面來說,他們是互補的關係,也不是遞進關係。


行書可以起步練。行書寫好非常有益於楷書的提升。


學習楷書是轉化為行書的基礎,楷書寫的好,行書很容易就能學好。

行書和楷書在書寫時,基本結構法則是相同的。楷書寫好了,行書就能寫好。

行書是以連筆,牽絲將一個字的點畫聯繫起來,也能夠加強字與字之間的照應。

同時行書以簡省點畫替代繁複點畫,達到氣勢連貫,行筆快速,提高了寫字效率。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