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過的呢你講透一下嗎


易經的陰陽,是人的慾望與所受的約束的這一對矛盾。

六十四卦,是這對矛盾在社會生活各方面的具體表現。

至於你問它是不是什麼都講,得這麼看:

1 人類對於自然界的認識,其實也是變化的。因此,易經裡面並不包含當時的人對於自然界的認識。

2 不管社會怎麼發展,人的慾望與約束之間總是存在矛盾的。這個矛盾是對立統一的。而且是不變的。這個矛盾,纔是易經所要表達的內容。

3 易經時代(主要指大禹到文王)與孔子時代(主要指董仲舒到現代)是截然不同的。孔子時代,帝國最優秀的讀書人都在幹啥?在努力爭取做一個帝王的奴隸!而易經時代,優秀的工匠有機會成為帝王將相!大舜,大禹,不都是工匠出身麼?傅悅,伊尹,不都是工匠出身麼?由此可知,易經時代與孔子時代之思想根本不同。用孔子的思想來解讀易經,本身就錯了。



易經的八卦(圓卦)表達了一套演算法。一套推演的思路。是工具。

孔子的《十翼》佔據瞭解釋《周易》卦象的頭條位置,幾千年來一直在榜首。孔子、門生後世門人為了登上達官貴人的社會地位,把這套演算法演繹成官場、社會地位謀取工具,留給後世的便是一副社會行動指南。《周易》在孔子先生和徒兒們的努力下成了社會行動指南。

但是這套行動指南在和平時期好使,戰爭動亂時期完全失效。不參與建設,只管分配索取。

從這個角度看去,朋友你認為《易經》還是說規律的麼?

規律是一個環境或多個環境中能復現的運動變化。

孔子及門生的《易經》,只能在和平時期復現分配、索取。

不能在戰爭動亂時期復現抵禦和重建。戰爭結束,渡過初始和平時期纔有孔子及門生們的舞臺。

與易經八卦圓卦同源的《內經》

掛名周朝積累經驗的《周髀 算經》。。。

這些能在多種時期不論戰亂和平都能復現運用,且叫作規律如何?

孔子被抬居神位,後世人或不願超越,或不敢超越,或掛名超越。一個扼制思想發展的神位早該摘下來了。王朝變化起落幾千年了,這個神位早就成為了限位器。

神位摘下來纔好。

易經不是他孔子及門徒的《周易》。據為獨家宏著不地道。

————

圓卦八卦的演算法理論下衍生了不少應用理論。孔子及門生卻把持了對周易八卦的理解廣為傳播。與孔子修改歷史資料適配自己的思想何其相似!彷彿人生就只有謀得達官貴族纔是理想、纔有人生的意義。


周易包羅天地間的道理,「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通乎晝夜之道而知;周易的主要精神就是體現著宇宙的時空兩字,說明大自然和一切有生無生,都是在一個共同的整體中運動著,沒有止境,物質精神無二無別。好像是個宇宙間的萬用公式,正如易象所謂「無有遠近幽深,遂知來物」的樣子,醫學家把它應用在醫學上,哲學家把它應用在哲學上,數學家把它應用在數學上。真是各取所需,取之不盡,用之無窮也。


物極必反,否極泰來,守時待命,持經達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