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XG老師退役了,我相信他至少幾年內還是不愁衣食的,那麼更多的退役選手呢?亦或者10年20年後如MLXG這樣的頂級退役選手徹底被人遺忘的時候呢?他們的前途到底在哪裡?電競是一條可持續一生的道路嗎?


NaMei:從世界第一ADC到三線主播

2014年英雄聯盟選手世界排名第四的NaMei,曾一度貴為世界第一ADC,但在S4全球總決賽期間,據說NaMei因為一碗牛肉麵喫壞了肚子,狀態急劇下滑。

隨後便一蹶不振,即使轉會到RNG也是長期處於替補狀態。合同到期後NaMei沒有找到新的隊伍,於是幹起了直播。無奈直播也是沒什麼太大動靜,直播間最慘的時候就幾百人,零星幾條彈幕飄過,淪落為一個三線主播。

xiao8:收入千萬轉型當教練

在2015年公佈的全球電競選手收入排行中,xiao8以年收入166萬美元排名第五,也是收入最多的中國電競選手。說起xiao8絕對是中國DOTA2的神話。2014年xiao8以50萬的轉會費來到Newbee俱樂部,最終贏得了Ti4冠軍。隔日,CCTV5的報道「五個小夥子打遊戲奪得千萬獎金」的報紙標題充斥街頭巷尾。

退役之後xiao8也成為了一名主播,後來EHOME戰隊還聘請他作為DOTA2分部的主教練備戰TI8。希望xiao8能夠繼續延續在DOTA2的輝煌。

SKY:中國電競第一人創業做外設

人皇SKY可以說是中國最早成功的電競選手。在中國電子競技最難的那幾年,SKY蟬聯05、06兩年《魔獸爭霸3》WCG世界冠軍。SKY的成功也推動了中國電子競技的發展,被邀請到多所高校進行演講。退役後的SKY選擇了進軍電競外設,並創立了鈦度科技。

公司創建之初就得到了王思聰等人5000萬人民幣的投資,目前鈦度科技估值已經過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李曉峯算得上是電競李寧了。

Dade:世界第一現已銷聲匿跡

之前說到拳頭官方在2014年發布的世界最強英雄聯盟選手排行榜,當時的第一名就是三星藍的王牌,Dade。Dade曾獲得2013年、2014年OGN春季賽冠軍和MVP,招牌英雄是亞索,勝率高達恐怖的100%。在S4總決賽輸給同門兄弟三星白之後,Dade跟隨三星白的上單looper一起加入LPL的M3戰隊。

來到中國後Dade的狀態開始下滑,各種迷之操作,而且線上連連被單殺,Dade也被玩家們戲稱「阿珍」。之後轉會到QG(現NB戰隊前身)也沒有任何上場機會。目前已經離開LPL再無任何消息。

伍聲2009:選手退役轉型第一人

不管你是lol玩家還是Dota玩家,一定都聽過「伍聲2009」這個大名,正是這位原DOTA職業選手,開創了職業選手退役做解說、開淘寶的先例。 伍聲率領FTD戰隊獲得2009年SMM國際邀請賽冠軍不到一年,宣佈退役,開啟了傳奇的轉型之路。

憑藉著自頻道的百萬粉絲,伍聲將視頻的流量轉化成淘寶店的月銷量,「大酒神」為品牌的四個淘寶店一年的流水都已經超過了千萬。伍聲還創建了第三方電競服務平臺——狂戰,並獲得了4000萬的A輪融資,簽約了若風、小智、Miss、小漠等圈內人氣最高的電競主播。

Alex:中國CS首個冠軍退役開創俱樂部

在中國的CS界,Alex絕對是每個人都得想到的名字。在2005年12月11日Alex率領wNv戰隊擊敗韓國Project奪得第三屆WEG世界總決賽CS冠軍爭奪戰的冠軍,這也是中國CS的第一座世界級冠軍獎盃。

退役之後的Alex並沒有閑著,開始進軍CS:GO成為了一名解說,並創立BOF俱樂部同時擔任隊內教練。如今已身為人父的Alex還在持續為中國CS:GO辛勤培育新生力量。

長久以來,電競職業選手退役之後更多會選擇兩條道路,直播或者從事電競相關,兩者都依託於選手在職業生涯中積累的遊戲經驗和行業資源,從行業和賽事發展的角度來說,需要的是足夠開放的選手再就業空間,讓更多專業的人才能夠在這個行業發揮專業的功用,人才迴流才會反哺行業自身,而這則需要行業體系的不斷發展和完善。


僅就瞭解的英雄聯盟而言

一、辦公司或者進入戰隊管理層。

比如五五開涼了之後還在繼續開網店,PDD創建了YM戰隊,明凱有EDG股份(數額未知),微笑,還有很多戰隊教練都是原職業選手(牛排,白色月牙,mafa,龍哥等)

二、視頻主播類

是職業選手退役後的最多選擇,有大主播比如姿態、神超、電棍、山泥若、德雲色,也有普通一點的比如捲毛、阿光、射可可、諾夏,無人問津的比如第二代背鍋俠lucky(S3皇族打野)

三、官方遊戲主持解說

比如昊凱,cat,(愛蘿莉,良小傘也兼職解說)

四、轉戰其它電子競技遊戲

比如韋神、小醒目都轉型去了絕地求生,靈藥轉型去了決戰平安京,可樂轉型去了王者榮耀當教練

五、讀書

比如前QG的AD選手愛射佳怡,LOL轉型絕地求生再退役後考上了四川大學

六、用打職業賺的錢回老家開個小店

最默默無聞的選擇,我甚至不知道有哪些選手走了這條路

七、進廠打工

淘寶權(冠軍打野淪落至此)

明星選手還好,除了工資以外還有數量不少的代言費,可以用賺來的錢進行投資或者學習一些理財技能,前途比較黯淡的是普通選手,就當是喫了幾年青春飯賺了一大筆錢後需要重尋出路。電子競技只是一項年輕的運動,沒有其它傳統體育賽事的選手保障(比如NBA有退休金),也沒有什麼能夠喫到老的技能,目前來看不是一條可持續一生的道路。但是未來是不可預知的,就是學傳統的技能也有可能會面臨隨時失業的風險(比如國家最近大力推行ETC,那麼收費站工作人員就要面臨轉型)。

人,終究要保持認真學習的態度和能力,才能不斷適應社會的發展。


一位手握五常之一高盧雄雞法蘭西的軍事力量,大隱隱於上海尊為滬上皇帝。

一位守護消失的遺跡亞特蘭蒂斯手持三叉戟,小隱隱於杭州奉為西湖之主。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可見電競選手退役後若想發達,一定要找到一片屬於自己的水域。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現有鄱陽湖,青海湖,天山天池等等湖泊待開發認領...

另外,還有有專屬京城戶口職業選手成名屬性加成: 返祖加成,即若能取得江湖類野人雅號,便有戰鬥buff加成。

成功案例: 李培楠,路垚


謝邀。

既然答主以mlxg舉例,那就回答一下,像英雄聯盟的熱門選手,是不用擔心的。

有一句話說的好,你總擔心別人退役了沒有一技之長以後怎麼辦?

殊不知人家已經掙了你一輩子掙不到的錢。

如果是不知名選手或者不那麼熱門遊戲的職業選手呢?

有趁著還能打轉去熱門遊戲的(見喫雞)

有憑藉著認識的人脈和積累的資本做生意甚至進軍娛樂圈的(前者比比皆是,後者指若風,雖然他在娛樂圈混的確實糊)

有投資的。

當然也有對人生沒有規劃又沒有文化最後一手好牌打的並不是很好的(說的就是宣告和tbq,康迪看起來也有點這個趨勢了)

他有過你擁有不了的人脈,但最後路能不能走好,還得看他自己


作為從業三年電競行業經歷的俱樂部管理告訴你,90%的選手退役後,都轉行了,電競選手的經驗在轉行的時候並不能給他們提供任何幫助。

喫雞距離17年底至今,在官方後臺註冊登記的俱樂部累計有341個,沒註冊的更多。

如今活躍在頂級聯賽中的隊伍48隻,其餘大約在50支左右(不包括比賽臨時湊隊的非職業隊伍)

這兩年出現過的至少隊伍有500家,解散的俱樂部400家起步,大約3000名選手,現在還活躍在正規比賽中的選手不到300,也就是10%。

剩下90%去哪了呢,回家了,轉行做主播和教練的不超過100人。

只有最頂尖的職業選手,退役後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可以不愁衣食,其他的,被遺忘。


比起傳統體制內的體育項目能夠給退役運動員安排工作,電競選手顯然是沒有這條路可以走的,目前電競是處於一個完全市場化商業化的環境,因此電競職業選手退役後的出路也是完全市場化決定的,既要考慮歷史的進程,也有個人的奮鬥。

職業選手退役後從事最多的行業莫過於主播和教練。

主播:說到退役選手做主播,可以說數不勝數。實際上現在的俱樂部大多都和直播平臺有合作,現役的選手都會有直播。退役選手做主播做的最風生水起的莫過於PDD,White和笑笑。老一輩的神超,草莓,年輕的MLXG,姿態,都是職業選手退役後轉行做主播。但是職業選手轉行做主播對於選手本身交流能力表達能力要求較高,像神超這樣人狠話不多的做到一線主播已經是很難得的,很多像Namei這樣不善於言辭的職業選手,即使做了主播,也缺乏觀眾。

教練:做教練的也非常多,職業選手本身年齡大了操作跟不上,但是對於遊戲的理解不會隨著年齡變大而消失,甚至會更加深入。以英雄聯盟項目為例,英雄聯盟各大俱樂部的教練,一半以上都是職業選手出身,比如說RNG主教練Steak,原來是FW戰隊上單,EDG主教練Heart,原來是SSB戰隊的輔助,JDG主教練Homme,原來是MVP戰隊上單,VG主教練Loong和上賽季WE主教練Weixiao,都是俱樂部原來的功勛隊員。

轉戰項目:有些選手退役時年齡不大,甚至還在當打之年,只是在這個項目上受到了挫折,轉戰其他項目後往往能有奇效,早期有Dota選手轉行LOL的鼻隊若風Misaya,LOL被噴退役轉行絕地求生的韋神Godv等等,不過這不算絕對意義上的退役。

創業:現在電競選手的收入相當的豐厚,有很多打出成績的選手在退役後選擇創業,深度參與電競產業。中國電競第一人,人皇Sky李曉峯創立了鈦度科技,主營電競設備,估值過億。PDD,創立了YM戰隊,成為LPL的黃埔軍校。歐洲法王Xpeke,創立OG戰隊,前SK戰隊中單Ocelote創立了大名鼎鼎的G2戰隊,北美元老級職業選手Reginald創立了北美邪教TSM。我們熱愛的鼻隊,大步邁進娛樂圈,雖然顏值不夠打,但是夫妻同心其利斷金,在娛樂圈混的有模有樣。

解說:電競選手做解說的相對較少,主要還是由於解說對於表達能力要求極高,而職業選手大多是「自閉網癮少年」,少數表達能力出色的又顯得「油嘴滑舌」。不過也有表現的比較出色的,比如前TOP戰隊輔助Cat,夏季賽憑藉對遊戲的理解和一手「陰陽怪氣大法」圈粉無數成功上位。

幕後:電競不僅有臺前,也有幕後。印象深刻的是LPL曾經推出的一部記錄片,採訪了lpl的一位OB導播。在觀看比賽的過程中經常能夠感覺到OB能夠預知何時何地會發生戰鬥,何地有關鍵眼位等等,因為lpl的OB導播本身就是前職業選手,但是並沒有出色的成績,也沒有粉絲,甚至直到現在我對這位OB也沒有什麼印象。但是做幕後也是職業選手的一條出路。

讀書:讀書這條路更為難走,經歷了烈火烹油之後還能靜下心來讀書的寥寥無幾。LPL老將愛射佳怡,退役後考取了四川大學出國預科,算是職業選手中比較少有的退役後繼續學業的。

默默無聞:默默無聞者眾。職業選手能夠打出成績打出名氣的畢竟是少數,更多選手只是將這段職業經歷作為人生的一站,而非終點站。也有比較慘的,原LGD戰隊冠軍打野TBQ,水平下滑後找不到工作,只能白天在工廠打工,晚上開直播,甚至在打工的時候還和主管打架被打的鼻青臉腫,開直播的時候也沒有太多觀眾,從攝像頭裡看的出來經濟也很拮据。而TBQ本身還是有一定的知名度,窘迫的生活才為人所知,在我們看不到的角落,或許有更多所以說除了歷史的進程,也得看個人的奮鬥啊。


WSC,職業生涯恐怖勝率百分百.

現如今退役回家繼承萬億家產.


喫了這碗飯你就在這行裏擁有比別人多的經驗,轉行還需要重新學習,實在算不上一個好選擇。

如果競技狀態還在,像前風暴第一人rich在風暴涼了之後選擇去gen擔任中單。

如果競技狀態沒了,可以轉型做個教練。

心大一點,像鼻隊都快混到娛樂圈了


大多數都很好,

某主播說:打職業幾年下來,誰還沒有幾百萬。好的都有幾千萬。。

你品吧。。退役混的好的話,年入幾千萬。混的不好,就拿著幾百萬買房,做生意當老闆去了


電競職業選手退役後,並不是大家以為的就涼涼了,沒有了收入來源,相反的,很多反而是通過主播、解說和運營等職位,混的也是風生水起,所以說,很大的時候,前途如何還是和自己的實力有很大關係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