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奇究竟是受什麼經濟、文化理念的影響,使得全國各地都在大肆興建偽古鎮?除了售賣義烏小商品,它們真的能傳達出當地的歷史人文情懷麼?對於完全沒有名氣的新生古鎮,除了當地人看個新鮮,能否發展成為旅遊景點,形成可持續盈利的經濟產業項目?

煩請各位指點迷津。


基本都是當地看到了成熟的古鎮,比如周莊、烏鎮、西塘、南潯的成功,也想靠這個致富一番。

於是開始編造一些所謂的歷史典故,興建一些看上去毫無歷史感的山寨古鎮建築和街道,再找當地人在街道兩旁開一些售賣淘寶上都能買到的地攤商品,一個「古鎮」就成了。

曾經去過這樣的「古鎮」,令人震驚的是居然還特別受中老年人的歡迎,所以說錢還是好賺,大家當然都紛紛效仿啦


偽古鎮怎麼樣我不在乎

真正喜歡古鎮的人應該也能很好辨認出那瀰漫的錢味而不再涉足

我只希望我的小鎮子可以永遠樸素 不必要夜夜笙歌的酒吧 也無妨在青石板路上開著本地人有著油煙味的店鋪 而不是裝潢精美 充滿格調的飾品屋


文化旅遊正在發展,只是目前路線比較單一。

風格單一併不會持續太久,重點景區是對於現有成功模式的學習。

時間磨合久了,自然會保留下來用心的景點。淘汰的也會吸取經驗找到合適的方向。

不管方向對不對,先走起來,總會找到自己的路的。別想一口吃個胖子

只針對2017新建設的古鎮

中央紅頭文件呀,大力改造新農村,發現新農村特色。

不可否認確實有很多有特色的農村,但是更多的是平平無奇的鄉鎮…………

現在主要著力與幾個點

1.旅遊 也就是題主說的新建古鎮

2.養老3.地產

4.產業園

本質上並不是為了圈錢,畢竟紅頭文件在上面逼著,也算是個政績工程,但是做的好了才能得到嘉獎和圈到錢嘛,所以挖掘每個沒有特色的古鎮、農村的我們好累呀……
發財的生意罷了,畢竟中國窮地方還很多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