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去日本留學,想邊打工邊讀書,不知道這部紀錄片對當今的留學生活是否有參考性。

紀錄片簡介:《我們的留學生活一在日本的日子》是一部介紹新一代海外遊子在日本求學奮鬥的系列紀錄片。由留日學生利用業餘時間,自己集資,歷時三年,屢經磨難,親手製作的。

全片共 10集,每集約50分鐘這是一段鮮為人知的真實記錄,為研究新一代留學生的歷史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影像資料;這是一部活生生的教科書,是無數在日留學生獻給祖國和親人的愛!

三年里,無論是拍攝者還是被拍攝者,先後涉及數百人,但沒有任何人拿過一分錢的報酬。相反,拍攝到誰家,誰家便端來熱飯熱菜;錄相帶用完了;攝製人員從自己的存款里取出錢來……就這樣,在大洋彼岸的異國他鄉,有一群炎黃子孫,扛看用打工掙錢買來的再簡單不過的設備,東奔西走,翻山越嶺,前赴後繼棗這是發生在今天的夸父追日!

日本的富土電視台感動了:投入一流的攝影人員及設備;參加留學生的拍攝隊伍。

中國的北京電視台感動了:加盟後期製作。

你走來,他走來;來自四面八方的志願者……

視頻觀看:

我們的留學生活01_土豆


拿我的親身經歷說一下我看這部片子的感受吧。我去日本的時間是99年1月-2002年9月,這部片子播出時應該是在99年底2000年初,那時候我和家人朋友通電話時知道國內熱播了這部紀錄片,多年一直沒機會看過,直到昨晚我才第一次觀看。片子拍攝時間是96年-99年,和我在日本的時間比較接近,我看這部紀錄片的共鳴就會更多一些。

我記得96年我在北京的工資是1100元左右,98年大約是1500元,而99年1月我去日本東京時租住的第一個宿舍,住宿費就是一個月6萬日元,倆人合住一間10幾平米有浴室有灶台的西式房屋,這裡要說明是兩個人每個人6萬日元,不是一共6萬。6萬日元當時合將近5000元人民幣。 我離開北京時帶了3000美元(合兩萬多元),第一學期學費30萬日元(合兩萬六千多元)在國內也已經交過了,就這樣我到學校交完房租和一些雜費後,也很快就開始數著手裡越來越少的錢過日子了。由於我是零基礎日語出去的,頭三個月根本找不到工打,而手裡的錢再怎麼節約也是越花越少,活了二十幾歲我第一次為沒錢發愁失眠了。住了1-2個月我就從6萬日元的宿舍里搬了出來,搬進了更小,更便宜的宿舍,直到3年多後離開日本,我一共搬過五次家,最後住得最長的一個家是個6疊的阿帕朵,記得房租是不到4萬日元(合3000元),樓道里有公共衛生間和浴房,還有公共洗衣機,我在這裡住了將近2年。在日本買的第一件電器也是電飯煲,這個能撿到也覺得不衛生擔心不安全。剩下的電視,桌子,柜子則是能撿就撿。當時我打過的幾份工的工資基本都是850-1000日元/小時,好像正規的地方都是只能打4小時/天,每個月不能超過多少小時,我去的都是能打更多工的地方,每天能幹6-10小時。按一個月打工26天計算,我當時一個月扣完稅後能掙14-15萬日元(合12000元),基本可以維持我的生活費,房租以及後續的學費了,這樣才慢慢站穩了腳跟。

當時這部片子播出前後我感受最深的是,播出之前我和我母親每次通電話時,和她稍微訴訴苦,她就會說,別人家的孩子都能紮根下去,能夠掙到錢,為什麼你不能? 播出之後她的態度變化了很多,能理解我們遇到的困難和吃的苦了,再通話時更多的是鼓勵,並且會說有困難就和家裡說,缺錢盡量給我想辦法。其實那些年我基本沒管家裡再要過錢,都是靠自己打工掙錢熬過來的,但有母親這些理解的話,我感到特別欣慰。

我當時的家庭經濟條件在同學之中屬於中等,為了出國家裡花了六七萬元,我自己又帶了一些,壓力還那麼大。同學之間也有家庭條件好,在國內收入高的,開始去的時候生活很奢侈,但也慢慢錢扛不住日本的高消費,後來也不得不打工貼補生活的同學。也有很多北京和外地家庭經濟條件不好的同學,家裡甚至欠了十幾二十萬元債才把孩子送到日本,還指望孩子賺錢還債養家,乃至出人頭地呢,可想而知他們的壓力有多大。最後這批人里男的黑下來打苦工的,加入犯罪組織的,女的進入色情行業打工的很多,有幾個還被抓住遣送回來了。那時候大家誰也不太笑話誰,都知道各有各的難處,走什麼樣的路都要看自己的努力。當然也有和影片中一樣苦盡甘來完成學業,留日繼續深造或就職的,當時覺得很牛,現在回頭再看覺得他們的選擇也不一定正確了。

2015年11月我時隔13年後再次回到了日本東京,帶著老婆去我當年打工,上學的地方,我的宿舍都看了一遍,感慨萬千。日本這麼多年經濟簡直是停滯不前,和我走的時候變化很小,只是更破舊了。去池袋我的母校附近的小店還碰到了我的後輩校友在那裡打工,問了問現在的情況,打工工資和我當年基本一樣,一小時1000日元左右,但日元匯率可從我當年的100日元換7.5-8.5元人民幣,降到了100日元換5.4元人民幣(現在是6.2元),等於現在打工的收入比我當年還低了不少。而國內的工資可是比當年翻了好幾翻,一進一退,再看在日本就沒那麼有吸引力了。所以用現在的眼光看90年代影片中主人公們的選擇,他們面臨的壓力,年輕一代人是很難理解的。但我經歷過和他們近似的生活,看這部片子就有很強的感同身受。

就像片中很多留學生說過的,在這裡生活過的人,都學會了吃苦,都是一群不怕吃苦的人。的確,這段經歷讓我受益無窮,從一個不敢獨自面對生活的大男孩,迅速成長成為敢於獨自面對生活中任何困難。


這片子吧,拍的比我去日本還早,早在我前輩去留學的時候就流傳開了。

參考價值是有的,但只能當記錄片來看了,我當年去的時候也完完整整的看過這部片。但說實話當結合我自己的留學生活以後,我要說的是這部片子過於誇大留學的辛苦成分了。以當年的情況,如果只是留學,並沒有那麼辛苦。主要是你不但要滿足自己的生活,還要滿足國內一家人的生活,給家裡賺錢的話那就辛苦多了。

另外,片里的主人公大都有一定的背景,並不是隨機選擇的,那個黑戶也並不是真正的黑戶。


03年看過一部分,後來要去日本片作為參考又看了全部,當時感覺和我想像中的留學生活不太一樣啊,就查了一下,果真裡面有很多不實的地方,片面誇大了留學的苦,好像有幾個被記錄者因此被遣返回國。我的建議是可以看,做好來吃苦的準備,但是表當真,這個片子應該是有劇本的。

我找找證據再補充。


看了前面幾位知友的回答,總體上我還是十分認同的。我想說的是由張麗玲導演的這部記錄片在今天的參考價值,應該還有60%吧!

1996年-2016年(17年剛開始就不算了),整整20年過去了,中日兩國的經濟差距已經縮短到很小的程度了。不講GDP總量,單從日本媒體的報道也從「聽到漢語就撥打110」轉變為了「中國人銀座爆買」云云……

《我們的留學生活--在日本的日子》基本上真實反映了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葉,中國東渡大潮背景下的芸芸眾生。春節不回家,辛苦打工並最終考入千葉大學的王爾敏;結婚生子後依然來日的官二代韓松;從北海道大逃亡到毅然為女兒留美而黑在日本掙學費的上海男人丁尚彪……太多太多的留日華人把汗水和眼淚留在了當時的島國。

但是到了2016年,除去前輩們艱苦奮鬥並不忘學習的精神可以學習外,其他的僅供參考就好。

現在的孩子來到日本動機都是很純正的,就是為了學習。什麼打黑工、將來為了「黑」在日本等等,早已不是90後、00後一代人的選擇了。「大不了就回國」或「回國了更舒服」的話,在90年代的前輩口中是鮮有耳聞的。

總之,題主學習紀錄片主人公的精神就好。


那片子是上世紀90年代的片子了只能說有參考性,但是不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