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女,在校中學生,喜歡音樂,和幾個兄弟姐妹一起寫歌唱歌,雖然沒什麼名氣,但也做得勉強像了樣子。但我的風格比較多樣,沒有特別喜歡和擅長的某一種風格,經常和只寫古風的一位小兄弟起衝突。這位兄弟脾氣比較暴躁,我們經常在羣裏對罵,我不知道我是不是欣賞水平不夠。

這人人品也不太好,不知道我算不算站在道德高地,但我真的忍不了他。他經常在羣裏辱罵小夥伴的家長,似乎討厭他的人也不多不少。他長的不錯但極度自負,還欠下一屁股風流債。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人品否認了他的才華,反正我是忍不了他了,也許我這個問題有種人身攻擊和報復的意味,但還是希望大家不要只顧噴我,給這位小兄弟的才華做一個中肯的評價。

下面這首就是小兄弟寫的詞,我平時不太聽古風的歌曲,所以不會欣賞,希望各位知友大佬可以幫忙看一下。

謝謝!

簫簫

晚風輕吟,莫敲竹葉低沉

所迴響的,是風的聲音

有悲涼嗎,總在撰寫離分?

惟有簫簫,才能寄與情深

雨打簾影紛紛,又不情願閉門

簌簌聲沉沉。

欲雨盪盡浮塵,洗去世間遺恨

且將簫聲作詩文

妝容再多染暈,即無法辨認

就像筆法委婉些,抑或隱諱再多幾分

假意詮釋靈魂,簫簫不作真

草廬之畔晚風洇染,撫過青苔痕

誰在月下無眠獨枕

碧天孤雲,掠過哪家孤墳

於遮蔽處,將俗世籠陰

很難懂嗎,儘是晦澀意深?

惟有簫簫,纔不像是撫琴

雨打簾影紛紛,又不情願閉門

簌簌聲沉沉。

欲雨盪盡浮塵,洗去世間遺恨

且將簫聲作詩文

妝容再多染暈,即無法辨認

就像筆法再委婉幾分,抑或隱諱再多幾分

假意詮釋靈魂,簫簫不作真

草廬之畔晚風洇染,撫過青苔痕

誰在月下無眠獨枕

淺顯得無方寸,該如何停頓

難道只有撫琴纔是真?

簫簫不語,淚濕長襟

哭著誰的淚痕,於簫簫沉淪

撣卻衣袖將酒飲盡,再辭過世人

我又望見簫簫的眼神


瀉藥。

我僅一家之言。

寫的什麼玩意。

我認識的人要是敢用這種歌詞在我面前拽,我是絕對要罵人的。

題主要對自己有自信,以及……你賠我眼睛。

或者是我文學素養比較低,才疏學淺實在是看不懂?

碰到這種人瘋狂捧他就是了,爭取把他捧成一個大傻X。


個人想來講我最不喜歡的三個點

  • 風格雜亂
  • 敘事不清
  • 用詞奇怪

特別說明:風格雜亂

古風歌歌詞和現代歌詞最大的不同,我覺得是:新手詞作非常容易把文風雜糅再一起。譬如說第一段中間。

晚風輕吟,莫敲竹葉低

所迴響的,是風的聲音

有悲涼嗎,總在撰寫離分?惟有簫簫,才能寄與情深

如果說第一句,給人古文感覺是100%的話,

那第二句,給人古文感覺是0%

第三句,0%

第四句,80%

就像我現在的回答,現代漢語說得好好的。突然來一句「此文之異哉!」

你可能覺得我突然發了神經。

遣詞措句的風格浮動也許100%~70%是可以讓人接受的,但是0%~100%就絕對是齣戲的。

好的這是我思路最清楚的時候了,接下來我要全篇一起講了。


一切都是在我眼裡

晚風輕吟,莫敲竹葉低。

莫:沒有,不要,不能。

敲:敲其實是一個帶聲音的詞。

詞作中又風又敲又竹,很難不想到蘇軾的「又卻是,風敲竹。」這裡蘇軾表達的一個,風吹竹的聲音,用敲自然搜妙的。

而詞作中還有一個「低」。

讓人摸不準表達的是風吹動竹的聲音,還是風沒有吹得竹葉低垂。

那我更偏向詞作在說:風沒有「敲」得竹葉低垂。

因為前面的【晚風】和【輕吟】都表達了風在一個「暖調」上,基本上不可能吹得竹葉「低」的。

迴響的是風的聲音。

第一行不是已經說了晚風輕【吟】了嗎,第二行又強調一遍迴響的是風的聲音?

而且還是「迴響」。

說實話迴響輕吟在我眼裡不是一個程度的形容詞。

也就是在這裡,讓我更確定了詞作在之前講的不是風吹竹的聲音。

惟有簫簫,才能寄與情深。

簫簫:我認為他可能想寫的是「蕭蕭」。

蕭蕭:可做風聲、雨聲、樂器聲的擬聲詞。突出一個蕭瑟感。

也比較符合前文的風聲情景

但問題是說好的【輕】【吟】呢!

那如果非要說「簫簫」是簫聲……

晚風輕吟,莫敲竹葉低

所迴響的,是風的聲音

有悲涼嗎,總在撰寫離分?惟有簫簫,才能寄與情深

100%,0%,0%,80%。

如果題主細心就會發現,我沒有講第三句。

因為第三句爛到我不知道該怎麼說。就是單純的爛……辣眼睛的爛。

核心主題:「簫簫」寄情深。


雨打簾影紛紛,又不情願閉門

第一句100%,第二句0%。

主要是不情願是一個現在很常用的,但是把關門叫閉門……emmmm我是不確定有這麼個說法。

雨打簾影紛紛,又不情願閉門

簌簌聲沉沉。欲雨盪盡浮塵,洗去世間遺恨且將簫聲作詩文

第二段整體看得過去。

情感上倒是講了為何要「寄情深」。

就是意向上……第一段寫三行風到底是為什麼?

簫聲作詩文來懷念,沒有問題。

那前文的「簫簫寄情深」,意思就是簫聲來寄情深?

可是「簫簫」是否有「簫聲」的意思。

核心主題:寄情深→遺恨(可行)


妝容再多染暈,即無法辨認

什麼玩意?這句話從哪個思維縫裡冒出來的??

莫名奇妙沒有對象的「妝容」暈染。

莫名其妙沒有對象的「就無法辨認」。

難道是……在畫畫?

tm不是說好的「且將簫聲做詩文」嗎?為什麼突然跑過針對妝容了。

就像筆法委婉些,抑或隱諱再多幾分

蛤?什麼玩意??

假意詮釋靈魂,簫簫不作真

等會,說好的簫簫寄情深呢?!

說好的簫聲作詩文呢!

草廬之畔晚風洇染,撫過青苔痕

誰在月下無眠獨枕

??你到底在說什麼??你記得你前段寫得雨打簾、雨聲簌簌嗎?!

哪來的溫柔的晚風,溫柔的月亮啊!

妝容再多染暈,即無法辨認

就像筆法委婉些,抑或隱諱再多幾分假意詮釋靈魂,簫簫不作真草廬之畔晚風洇染,撫過青苔痕誰在月下無眠獨枕

這一段在我眼裡,突出一個莫名其妙。


碧天孤雲,掠過哪家孤墳

於遮蔽處,將俗世籠陰

我姑且認為這是換了個場景,來回憶這個「遺恨的事情」——亡者。

但這也太突然了??

「碧空孤雲」、「遮蔽處」、「籠陰」。像極了沒話說湊意向的亞子。

很難懂嗎,儘是晦澀意深?

emmm想要人懂什麼呢?

不知從哪裡冒出來的妝容?

不知從哪裡冒出來的孤墳?

一會真情一會假意的「簫簫」?

一會落雨一會晴的天空?

惟有簫簫,纔不像是撫琴

……?

碧天孤雲,掠過哪家孤墳

於遮蔽處,將俗世籠陰很難懂嗎,儘是晦澀意深?惟有簫簫,纔不像是撫琴

對。很難懂。

意向割裂,場景突轉,狗屁不通。


淺顯得無方寸,該如何停頓

難道只有撫琴纔是真?簫簫不語,淚濕長襟哭著誰的淚痕,於簫簫沉淪撣卻衣袖將酒飲盡,再辭過世人我又望見簫簫的眼神

「簫簫不語」

「簫簫沉淪」

「簫簫的眼神」

真的題主,要不你還是去問問這寫得到底是個啥?

看不下去了。



最後放一點最近喜歡的古風歌詞,洗洗眼睛。

我真的好喜歡那句「人間顏色,沾衣著袖」

那日那夜臨風拜月 相看執手

那時那刻人間顏色 沾衣著袖霜發皚皚刻舟留白 冬夏春秋雨落新城花開舊冢 相思滿喉——《燈花佐酒》

獨蟬血喉聲聲老 薄翼赴關山

小宅門環生銅銹 瘦馬肌骨寒風吹盤燭眉妝淡 銅鏡無心看一絹相思呵手綉 畫字繞情穿秋風吹煞千百里 峻嶺覆平川聽聞沙埋衣冠冢 不見故人還一瓢相思才飲盡 離恨又斟滿踩舊青石添雙鬢 音書留夢傳——《未還》(兩段不連貫)

新船嫩藕芽漁網落滿霞

清歌越幾戶人家黃雀躍枝椏佳人閣上咿呀她正對霞光理著雲發摺扇尚未乾他已在石橋下忽見她眼波 轉身紅了臉頰小船悠悠,盪過誰的心呀岸邊芍藥正開花——《兩生契》

中秋夜 月如霜 燈下呵手學文章

銀輝照著讀書堂 門外千家燈火長爺典衣 娘換糧 千里託書到南洋越渡重洋信難識 舉頭忽有淚千行——《明月如霜》(兩段不連貫)


噢!我的天啊,你們這些人根本就是不懂大師的手筆胡亂說一通啊,最討厭你們這些喫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人!

看看,

晚風輕吟,莫敲竹葉低

所迴響的,是風的聲音

有悲涼嗎,總在撰寫離分?

惟有簫簫,才能寄與情深

此段第一句就給人驚艷的感覺,運用典故(不是)你們這些人懂個什麼!

看啊,短短四句話,古典與流行歌詞寫法交融,極具特色,富有表現力!

撰寫離分更是…………(編不下去了)

題主能賠我雙眼睛麼?

這寫的什麼玩意兒,看都看不下去,建議題主好好誇,往死裏誇,然後看著這個人sb下去

句子風格跳脫,用詞存在不當,內容根本寫的莫名其妙,說白了,這是個剛接觸美文古詩文的中二寫的吧。這水平,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世界和平

——————————————————

我在這個問題下面看到了一個言行感覺有點問題的答主,我想貼一首古風歌歌詞,做個對照

  • 慕寒、五色石南葉、蘇鬱青、Smile小千 - 長相憶
  • 詞:遲意/清彥

生來雲水處 四時與我作知己

三月鶯枕海棠膝 窮節簪雪梅花鬢

再張琴邀雨 手談天星

未及今夜忽逢君 故人最解意

鳳遊天地間 花香迎我逍遙去

江湖寂寥是非地 應有美酒染髭鬚

人生當得意 一指靈犀

信步小樓長身立 相對君笑語

常是聞君山南我亭西 各抖襟上雨

某夜烹茶雪初沸 十里迎馬蹄

待到來年並轡過江南 春風釀桃李

任它白馬踏芳歸 廊下戲池魚

從來無情劍 穿花吹雪不沾衣

連挑塵寰劈龍脊 再引天光向歸墟

慣在雲山外 久是畸零

知交若向人間覓 應在孤城裡

本是浮雲客 重霄之上三尺堤

幾歷生死心無懼 敗亦何悲勝何喜

萬家燈火熄 滿城孤寂

去往紅塵賦終曲 以雪葬劍意

我擁萬梅而君向雲棲 各有一傳奇

某夜西來遇飛仙 可與共攀星

待到經年赴約洛陽裏 恰逢是佳期

並肩橫橋映流水 不問久別離

天公鋪排人間好天地 由來百千景

不及錯身遇個你 窮盡詩家筆

待到山光水色競相逸 重拾故箋寄

舊墨中藏情幾許

君當長相憶


這也配叫詞?我高中一年級寫的都比這個好!

還古風,這踏馬是什麼辣眼睛辣眼睛的古風?

刻意追求押韻、濫用詞藻堆砌,主題散漫混亂,純粹是無病呻吟罷了……


我之前是古風圈裡的,現在轉到現代詞

拋開那些有名氣的大佬,這種詞頂多勉強評個中流,還是偏下的那種

因為這點才華便自負,建議投胎重來


聽聞這位仁兄初三是嗎?

那好,我也初三。

不談詞,恃才放曠,目中無人的人是走不遠的。

不用看詞,看這人的口氣,就說明他底蘊的淺薄鄙陋。

真正有才氣的人,除去極少數天縱奇才驚世絕艷有資本裝x,其實都是很謙遜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